文/《台海》杂志记者 张铮 图/蔡明辉 胡智勤
夕阳下的番仔楼中庭。
若不是有当地人带路,想要找到东美村这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世外桃源之地,大抵是要费一番功夫的。这座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的传统村落,比起闽南的普通乡村多了些许喧闹,“下南洋”大潮的风云际遇,为其带来了异域之风,多了些洋为中用的建筑。时光在这里流淌而过,村中保留有几条整齐划一、古色古香的街道,多为闽南骑楼式的红砖建筑,像阅尽千帆的老者,静静观看潮起潮落。
漫步于东美村,闽南建筑风格的大夫第、南洋风格的番仔楼映入眼帘,那暗红瓦片的屋顶、黑红相间的砖柱、中西合璧的雕饰,让人不禁感叹陆地与海洋文化交融的璀璨光华。抚今追昔,想象先人是如何带着闽南人独有的拼搏精神从这里出发,在东南亚的莽莽丛林开辟出土地,最终成为东南亚富人的代名词。那纵横于老街与古村间的河道,会把昨日的辉煌与当今的美好一并诉说。
发家致富后的曾振源在家乡修建的大夫第,为典型的闽南风格燕尾大厝。
番仔楼以祖厅为中轴线,对称分为三排列,前为闽南风格古厝,中为哥特式楼房,后为红砖骑楼,布局严谨、规模宏大、风格独具。
衣锦还乡盖大厝
九龙江的北溪与西溪在东美村相汇交融,跃过了东美的地界,江面顿时宽阔起来,有了江河入海的阵势。因为是入海口,早年下南洋的先辈多从此漂洋出海。有了族亲“下南洋”的优势,东美这个沿海古村更平添了几多繁华与艳丽。出生于1840年的曾振源,定是东美村下南洋图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古英雄不问出处,曾振源的出生远比想象的要贫苦。因为兄弟太多父母养不起,他打小被送到陈姓家庭当养子,以捕捞石螺为生,人称“石螺源”。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16岁的曾振源决心迈出家门,加入南洋“讨生活”的热潮中。他双手攀在田螺桶上,游过九龙江的北港、中港、南港到达石码,然后搭乘货船前往厦门,用向亲戚借到的4块银圆再搭大船前往南洋,开始了他的打拼史。
从印尼的一家杂货店伙计开始做起,曾振源慢慢积累了一些积蓄。25岁的他到新加坡与舅舅黄敏一起合资组建星洲海港船务局、丰源航务局。发家致富后,他又继续打拼,到印尼三宝垅开创实业,终成巨富。鼎盛时期,曾振源拥有29艘轮船,其中较大的有13艘,是当时新加坡首屈一指的航运巨头。
与许多下南洋发家致富的华侨一样,曾振源不忘反哺家乡,在成就自己的同时带动家乡的发展。他先在老家东美墩上社盖起一座三进式大宅——大夫第,为典型的闽南风格燕尾大厝,气势恢宏,屋内设计精美、工艺精湛。走进曾氏大夫第,前进屋为敬神之用,中进为祭祖之用,后进一列七间,为居家之用。除了三进之外,又建有两旁护厝,把整座大厝合成四方庭院,每进之间又有宽敞石埕隔离。最让人称奇的是,大夫第墙壁四面均为黑色,这样格格不入的样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被当地人接受,因此大夫第也被当地人笑称“黑烟厝”。
在大夫第,随处可见的木雕、石雕、砖雕,精致程度无不令人击节赞叹。据曾氏番仔楼建造者五代孙婿、龙海市文联原副主席蔡明辉介绍,曾振源以重金聘请各地著名工匠来此施工,有“一斗石粉一斗银子”的说法,以至于他们在完工后所得工钱都能盖套豪宅。屋梁和斗拱等处镀的金都为真金,尽管时过百年,现在看起来仍然颜色鲜亮,可以窥见当日的辉煌。曾振源出手之阔绰可以见得,也可以看出他对工艺精湛的追求。
透过拱形门洞看番仔楼,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
番仔楼后楼为红砖建筑,20世纪50年代初番仔楼被征用为东美小学校舍,其间后楼被作为教室使用。1984年,当地政府将全部房产归还给曾氏族人。
穿越世纪的富丽堂皇
随着年龄的增大,曾振源慢慢将新加坡商务交由儿子曾福全管理。继承了父亲的经商头脑,曾福全继续将家族产业做大做强。丰源商号在南洋各地以及中国东南沿海闻名遐迩,东美曾氏成为闽南的巨商望族。1897年,57岁的曾振源决心在家乡再盖一座新洋楼,一座中西合璧的庄园。
为了建造这幢楼,曾家耗尽心力,不仅请了南洋的西方设计师设计图纸,还有许多木料、花砖均从南洋运回,并重金聘请各地著名的工匠师傅来施工,建筑风格既坚守传统文化,又吸取异域文明,是中西合璧的典型。
1905年,还没来得及看到建成的新洋楼,曾振源就带着遗憾病逝了。他去世之后,丰源船务公司还专门派一艘专船,将曾振源棺椁运抵厦门港,最终得以安葬在角美,实现叶落归根。带着父亲的遗愿,曾福全继续洋楼的建造。历时14年,番仔楼终于在1911年完工了。坊间传说,番仔楼耗资白银17万两,但据曾氏后人透露,实际花费应远不止这些,17万两白银仅仅是从南洋带回来建房子的现金,而从南洋带回来的洋灰、瓷砖等材料及运费都没有算在里面。落成之日,曾氏家族在番仔楼连摆三天筵席,整个东美社男女老少都可以尽兴吃喝,至今传为佳话。
走近番仔楼,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从外观看,番仔楼的外形装饰呈西式风格,内在配置则趋于闽南传统结构,把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与海外舶来的南洋风情融为一体。许多“番客厝”都有这种既中又西、中西一体的特点,只不过是曾氏大厝把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番仔楼占地面积5723平方米,共有九个院落,有家庙、东宾楼、西宾楼、中楼、后楼等13座楼房,99个房间。整体平面以祖厅为中轴线,对称分为三排列,前为闽南风格古厝,中为哥特式楼房,后为红砖骑楼,布局严谨、规模宏大、风格独具。所有的楼房走廊,过道相互通畅,雨天走遍全庄也不会淋到雨。
建筑精致的回廊列柱采用灰白花岗石制成,泥塑彩瓷、石柱石墩雕刻精细。墙体红砖是由松枝烧制而成的“胭脂砖”,为闽南传统民居中最常见的建筑材料,质地细密坚硬、色彩艳丽不俗,如同上釉一般,表面油光发亮,任凭风雨洗涤越发鲜丽,色如胭脂。经泥水匠师巧妙排列的黑色斜纹砖面,在红墙上显出黑色雁阵图形,又称“雁字砖”。建筑匠师们采用实砌、空砌、组砌或砖片镶嵌拼贴等多种手法装饰墙体,使得花纹愈发绚丽多彩,令人眼花缭乱。墙面的花釉瓷砖经历百年依然光鲜亮丽,无处不体现着富丽华贵。别致的砖雕大都是灵兽的造型,色彩鲜艳,雕工细腻流畅,姿态栩栩如生,只可惜多有破损。据说,这些瓷砖当时全是南洋进口的,质量好,耐磨。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一百多年前,“番仔楼”里的人就利用抽水机用上了自来水。除此之外,番仔楼还有良好的地下排水系统,若有小球落入沟中,不论在哪个角落掉落,下雨天或大水一冲,都可以在家庙前的月池中找到。可惜的是,月池已经不见踪迹。此外,由于闽南梅雨季节长,番仔楼下面还设计有通风洞,里面是中空的,逢雨季室内也依然舒适干燥。
由于时局动荡,曾家的生意逐渐没落。20世纪50年代初,曾氏番仔楼被征用为公房,有的房子被当作东美小学校舍,有的用作粮库。1984年,当地政府将全部房产归还给曾氏族人。
曾氏后人在曾浦堂祭祖。
曾氏番仔楼建造者五代孙婿、龙海市文联原副主席蔡明辉在曾浦堂向来者讲述番仔楼的历史,这里也曾是他年轻时教书办公的地方。
曾氏后人在番仔楼举行传统的做醮仪式,孩子们正在开心地玩耍。
冠芗江之廿八九都
在番仔楼被征用为东美小学校舍期间,位于番仔楼群的前排中间、坐南朝北的建筑——曾浦堂,被作为办公室供教师们使用。在这里,蔡明辉留下了6年的教学记忆,他还能在此准确地找出自己当初办公的一方位置。如今,作为“曾氏番仔楼的女婿”的他,仍旧三不五时就回番仔楼走走看看,对这里的楼房、通道、廊桥十分熟悉。
据蔡明辉介绍,曾浦堂是一座二进中式祠堂。曾振源发家致富后,因为黄河水患赈灾有功,大清朝廷赏赐“曾浦堂”以示褒奖,“曾浦堂”便成为东美曾氏宗祠的堂号。有悖于闽南人建筑坐北朝南的习惯,曾氏家族在建造时把曾浦堂改为坐南朝北,据说是曾氏不忘皇恩,心向朝廷,以此表达南洋游子爱国爱乡的情怀。
曾浦堂大门口有一对石鼓,用青石雕成,厚实凝重。大门两边镶嵌着一对用青石镂空雕刻的祥云鹤寿圆形大花窗,里外对称,栩栩如生。“我在这里教书时,花窗远比现在要更精致美观。”蔡明辉的言语中满是遗憾,在文物盗贼猖獗的那些年,曾浦堂门前的石鼓、花窗全被盗走,留下了两个圆洞,如今我们看到的样貌是族人们集资修复的。
走进曾浦堂的前厅,斗拱横梁木雕精美程度令人啧啧称叹。门厅两边上方,有四只小狮戏球,活灵活现,一进门就给人宾至如归的喜庆场面。四只小狮子的头“文革”时被红卫兵掐掉了,但依稀可以辨出摇头摆尾的可爱神态。而下方那四个彩球,造型古朴,实为艺术精品。在前厅两边斗拱前端,各雕刻着两条追逐跳跃的鲤鱼,寓意鲤鱼跃龙门,期望子孙飞黄腾达,晋身贵胄。
曾浦堂后厅宽敞透亮,墙壁贴着英格兰制造的彩色瓷砖,历经百年风雨,色彩依旧鲜艳。中间有六根白色石柱,两两对称,形态各不相同。前方两根是六方形的,应该是闽南人常说的六六大顺的意思。中间两根是西方式的罗马柱,寓意主人南洋创业,生意兴旺。后面两根靠近祖先神龛,则是莲花造型,圣洁高贵,充满对祖先的虔诚敬意。据专家说,曾浦堂里这六根石柱的造型雕工在全国庙宇宗祠中实属罕见,也许只有闯荡南洋,周游世界的商人曾氏才具有如此开放的理念,不囿于世俗。最为特别的,当属石柱下方用石面雕刻的动物,有鱼虾、螃蟹、田螺等不下几十种。大家猜测道,先祖曾振源年轻时是个在乡下靠抓鱼虾、卖田螺为生的穷汉子,后来闯南洋发家致富,这一做法大概是为了铭记当年苦日子吧。
“曾浦堂里的那些绘画,犹如一个美术展馆。若你要细细品味的话,一天时间也看不完。”蔡明辉表示,曾浦堂里斗拱横梁木雕、绘画,不仅有故事传说、山水风光,还有人物花草、飞禽走兽,各具神采。其中令人称奇的是,后厅左侧横梁上居然画有一幅“故南昌滕王阁”的彩绘,山峦叠起,江水滔滔,滕王阁气势雄浑,俯瞰江面上白帆点点,船来船往。不知画家出于什么构思,但这让人想起曾氏发迹于贸易航运,在新加坡成立“丰源航务局”,拥有商船29艘的经历。
正如曾氏家庙大门那副对联所撰:祖泽绵长距鲁国已七十五世,庙貌壮丽冠芗江之廿八九都。意思是,曾氏一族是孔子爱徒曾参后裔,祖上从鲁国南迁,本座番仔楼及祠堂在角美一带是最好的,角美以前属廿八都和廿九都。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曾浦堂是何等的金碧辉煌!否则,怎么敢称“冠芗江之廿八九都”呢?
东美老街多为闽南骑楼建筑,街边经营的都是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生意,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左图>东美传统美食“香脯糕”的制作场景。
右图>每年,从台湾、东南亚等地回来的乡亲,东美香脯糕是他们必买的伴手礼。
老街骑楼香脯糕
比番仔楼还要历史悠久的,是东美老街。从明朝开始,东美便商贾云集。据《龙海县志》记载,东美街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设东美市,当时有新行街、太平街、后面街、火烧街、东兴街等十三条繁华古街。
经过变迁,现在村上的街道以太平街和后面街为主,多为闽南骑楼建筑,是东美老街繁华的缩影。沿街望去,尽是二十世纪的骑楼老宅,外墙镶嵌精致的石膏雕花,虽被风雨侵蚀褪下了明丽的色彩,却留下一缕久远的温馨任人遐想:那些虚掩的镂空雕花木窗内,曾有多少精彩的故事发生?
走在东美老街,烟火气息扑面而来。豆店、米铺、干果行,骑楼中经营的都是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传统生意,只要世间太平,这些小生意便足以养家糊口。在街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便是“庆春斋”香脯糕铺。相传在明崇祯年间,东美有位名为郭鹏飞的老人以制作香脯糕为生,他制作的香脯糕以绿豆、白糖、猪油、葱头为原料,因为清香怡人入口即化,深受乡邻喜爱。东美当地人喝乌龙茶时,喜欢配一口香脯糕,也常将香脯糕调成糊喂养婴孩。经过三百多年的传承,东美香脯糕从佐茶糕点演变成了一种闽南民俗符号,同时在闽南、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一带名气也越来越大,是人们婚庆喜宴、茶余饭后的必备甜品,更是海外华人华侨记忆里的乡愁。每年,从台湾、东南亚等地回来的乡亲,东美香脯糕是他们必买的伴手礼,对于他们而言,香脯糕便是家乡味。
历史的兴衰荣败如影片般缓缓放映,而今日的东美村民,仍将在老街里充当主角,继续演绎着这座闽南乡村的美丽传说。沿着街巷走上一段便可看到东美石桥,桥下碧波荡漾,村里的妇人结伴在此浣衣。这座建于明朝的石桥下原本有一个码头,我们不禁浮想,当年下南洋的东美人是怎样在这里乘船出海的,或许在他们为数不多的行李里,便有这一方小小的香脯糕。这里是他们乘风破浪的起点,也是他们魂牵梦绕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