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将人们带到坐落于鸿渐山南侧的翔安内厝镇黄厝村,看着紫云大街两旁建起的新式楼房和数家沿街开设的餐馆、商超,下意识还以为又来到一个“全新”的村落。幸而路旁那三两栋墙面被绘上靓丽插画的古厝充当了“向导”:从两屋之间的小径往里走,视野内陆续出现了一栋栋颇具闽南风格的古厝,当中既有全砖石垒筑的,也有一半砖石、一半红砖的组合,不少屋舍的墙面、墙头以及屋后的小院,都新添了不少艺术创作的痕迹,令黄厝村在保留古朴韵味之外,流露出一派“新”意。
残碎的瓷片安静地摆在展台上,它们形状不一,多数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当中还有一两件瓷器,幸运地保留了基本形态,以杯、盘居多;青灰、青黄、梅子青、黄绿等不同釉色,预示着不同时代的烧制工艺及审美。这些瓷器和瓷片被发掘于黄厝村内的古窑遗址,如今它们被安置在村中一座被改造为“黄厝古陶瓷展示馆”的古厝内,见证黄厝村以窑为媒,走出了一条艺术激活乡村之路。
>被改造为黄厝古瓷展示馆的民宅,外观依然保留了原来的风格,馆内展示从黄厝村周边唐宋古窑遗址发掘的瓷片,以及驻村艺术家捐赠的陶瓷作品。
黄厝古窑的复兴
跟随黄厝村内各处竖立的指示牌来到一片开阔的高地,我们并未见到想象中的古窑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集古窑遗址观赏道、DIY陶瓷工坊、陶瓷集市为一体的瓷窑特色文创园。2020年6月18日,在黄厝村内的古窑遗址上,从一个新的柴火窑中烧制出了两百余件陶瓷作品,宣告鸿岗窑首次开窑成功,以村落最初的村名“鸿岗”命名新窑,即象征着新时代下的黄厝村对瓷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翔安境内的古窑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据《同安志》记载,唐文德元年(888年),黄厝村的东烧尾窑就已经大量烧制青瓷。在翔安目前已经发掘的八座古窑遗址中,有五座就分布于黄厝村境内,其中黄厝窑、下宋窑及洪山窑经考古发掘被确认为宋代窑址。从当年现场残留的遗迹可知,黄厝窑以烧制青瓷和粗陶器为主;洪山窑除了烧制青瓷,兼有少量黑釉瓷;下宋窑以青瓷为主,其中同类型系罐具器还曾在澎湖列岛及东南亚发现过。至于两座唐代窑址,即东烧尾窑和端平山窑均以烧制青瓷为主,在遗址上还发现了三叉支钉及喇叭形垫柱等窑具。虽然遗址已经无法修复,但黄厝村周边的气候、水土依然很适合进行陶瓷的烧制生产,由此吸引了不少陶瓷艺术家驻村创作。
在黄厝村的一栋古厝内,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实验室主任、韩国专业陶艺家金优石和学生们正沉浸在创作中。有的学生端坐在轮盘前,专心致志地将手中的泥坯捏出不同的形状;有的学生微微低着头,用手中的工具在成型的陶瓷生坯上勾勒图案;金优石来回踱着步,笑着询问学生们的进度,当学生遇到难题,他便亲自指导一番。见我们前来拜访,他笑着招呼我们入屋,在这座基本保留了原来布局的古厝里,随处可见金优石和学生们的作品,既有传统古朴的瓷杯、瓷盘,也不乏造型迥异的装置艺术品。
2018年,金优石作为第一批驻村的艺术家来到黄厝村,他惊喜地发现村落周围依然存在不少优质的瓷土,“这里有一种黄中带点黑的土,其耐火性和黏性都不错,很适合烧制陶瓷。”于是他将一座古厝改造为工作室,以及为陶瓷专业的学生提供课外支持的创意孵化基地,十多位研究生、博士生在他的带领下参与鸿岗窑的首次烧制,他们特别使用本地的瓷土,经过制坯、塑形、上釉等一系列工序后,在黄厝村曾经的古窑遗址上,用新的柴火窑尝试烧制,大家轮流守夜,时刻关注窑内的温度,何时添柴、何时控温,这些都是从不断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最终出窑的成品令金优石和学生都十分满意。
驻村创作的这些年,金优石亲身感受到村民们从一开始的不了解,到如今对他们的创作表现出兴趣,这里的生活节奏也令他感到自在舒适,在他看来,“假如有更多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将工作室带到黄厝村,一定能够为村子注入新活力,同时我们也能够通过交流,碰撞出更多的创作灵感。”
>陶瓷艺术家金优石是首批进驻黄厝村的艺术家之一。
金优石和学生们参与了鸿岗窑的首次烧制,他们在黄厝村古窑遗址上,燃起了新的火种。
村里来了艺术家
金优石能够将古厝改造为工作室,得益于黄厝村委会推动的“古厝活化”倡议。虽然黄厝村的产业以农耕为主,但当地依然有不少人选择外出务工,因此不少古厝被闲置甚至荒废,与此同时,不少艺术家被黄厝村的环境所吸引,黄厝村委会便鼓励村民将自家闲置的古厝以租赁的形式,让艺术家进驻。“起初我们提出了前三年免息的举措,三年后的租金就直接交给屋主,算是鼓励艺术家进驻,同时为村民增加收入。”黄厝村繁星基地工作人员柯老师介绍道。
艺术家在对古厝进行改造时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基本没有改动房屋内部结构,而是针对各自工作室的调性,进行重新布局和艺术性装饰,如今入驻黄厝村约有三十个艺术家工作室,涵盖了陶瓷、砖雕、漆画、雕塑等不同领域,它们共同构成了黄厝文化产业园,譬如艺术家任宏伟的“坐望”,延续了他作品中显著的符号之一汽油桶,将其解构设计成门饰、吧台、座椅、茶几等,令原本颇具闽南风格的老建筑,增添了活力动感及靓丽色彩。至于海丝守艺珠光青瓷美学馆,外观依然保留了传统古厝的形制,主理人卢哲旭及同安窑珠光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洪树德在室内布置了众多珠光青瓷,让参观者大饱眼福,有兴趣者还能在此定制珠光青瓷主题的伴手礼。
每当走过郑伟财、蓝宜锽、陈清山师徒三人共同创立的“蔚蓝山”工作室,人们总会被门外摆放的钟馗、风狮爷等陶艺作品所吸引,他们的工作室简单质朴,所见的就是创作所需的工具、半成品,他们还通过开设学生手作体验课,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手艺的兴趣。而方知间艺文空间的小院,不定期会举办艺术展览、沙龙、派对等活动,还有预约形式的围炉煮茶,在袅袅茶香里,志同道合的伙伴围坐一起,畅聊艺术、文化与空间之美,同时为黄厝村提供了一种艺文生活的可能。
除了专注自身的创作,艺术家们还在黄厝村刮起了一阵“艺术风”,从外墙彩绘的“二十四节气”主题插画,到工作室窗前摆放的造型各异的陶瓷作品,以及出现在村落各角落、主题为“南音雕塑”“乡愁雕塑”“黄厝印象红砖雕展墙”的艺术创作;还有不定期举办“当代雕塑艺术展”“紫云陶艺高校杯”“闽南乡土美术展”“生活在野·漆饕黄厝”等大型文艺活动,这些行为深深影响了当地村民,大家更加注重房前屋后的环境,或是向艺术家们“取经”,尝试着装扮自家周围的环境,让黄厝村的村风村貌为之一新,同时美化了村落的人居环境。
艺术家们通过在黄厝村的一系列艺术创作,美化了当地的人居环境。
驻村艺术家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村中古厝原有的结构,他们的艺术痕迹则展现于各个角落。
“繁星”点亮新乡村
“艺术进驻”这些年,为黄厝村带来了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柯老师的感触很深:首先越来越多人知道黄厝了,其次艺术家的进驻给村集体以及村民带来了切实的收入,他们更提供了乡村振兴的诸多思路。正是在第一批艺术家进驻的2018年,黄厝村启动了“繁星1358”计划:以本村乡贤为首、爱心人士成立的“繁星创业服务中心”入驻黄厝旧学校,并正式命名为“繁星基地”。
繁星基地的工作重心在于挖掘、整合黄厝村的多方资源,以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村民共同富裕。为此他们首先联合驻村的艺术家工作室,以现有的砖雕、陶艺、漆画、雕塑、玉雕、国画、古琴等艺术形式为主题,策划开设各种手艺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在“玩泥巴”的过程中了解本村的古瓷文化,并通过接触不同艺术形式培养美感;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在外青年返乡创业,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
据柯老师介绍,繁星基地还成立了“繁星支家”志愿服务队,通过实施“泥土”计划,每周为黄厝村的学生开设公益绘画课,暑假期间还举行“鸿渐小学堂”、厦大工会“寻溯乡土”等夏令营,让城市孩子们体验乡村生活,学习农耕知识,了解闽南古厝和乡土文化;与多校共建,开展垃圾分类、应急救护、手工DIY等各种公益培训和知识小讲台,以此践行“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的发展战略。
对于黄厝村积累的农耕资源,如何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繁星基地策划了众多囊括田园休闲、民俗体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活动,譬如黄厝村内各家庭农场或农业合作社在不同时节,向游客推出精彩纷呈的采摘项目:粒粒圆如黑珍珠的嘉宝果树葡萄、令人垂涎欲滴的牛奶草莓,还有新鲜的圣女小番茄、台湾蜜枣、宝塔花、包球、黄皮椒、甜椒、四季豆、辣椒、黄瓜等,农田和农场俨然变成了自然课堂,采摘的过程如同上了一堂自然教育课,通过触碰、品尝甚至写生,不仅是儿童,久居城市的成年人也能享受一次久违的美育。繁星基地还不定期组织在地市集,展示黄厝村的好物美食,既帮助本地农户提高收入,同时提升了村民幸福感,进而促进黄厝经济发展。经过乡村振兴的一系列举措,黄厝村从环境、人文、产业都有质的飞跃,一幅美好乡村的画卷缓缓在黄厝村展开,正是让美育、艺术与乡村更有机地结合,才能绵延黄厝的在地文化,从而构建起乡村融合发展新典范。
>繁星基地结合黄厝村的农业资源,不定期举行采摘活动,让游客亲往当地家庭农场体验。图/叶州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