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村里又能看大片啦! 建阳乡村“露天影院”回来了

来源: 2023-04-24 11:46

文/图 伊凡


2020年7月,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重启文化惠民公益项目,陆续恢复全区的公益电影放映活动,让乡村的夜晚更加“有声有色”。同时通过播放电影的方式,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疫防控常识及防诈骗技巧等公共政策知识。截至7月23日共计为建阳全区145个行政村,放映了近400场的公益电影。(该作品获得第十届台海新闻摄影大赛艺文新闻类铜奖)

在建阳区莒口镇中心广场村民在观看电影。

兰建松和助手正在制订排片计划。

兰建松顶着高温在调试放映设备。

兰建松从前也有在乡村观看露天电影的经历,现在能以放映员的身份为众人放电影,他感到很自豪。

村民坐在小凳子上,专心观看电影。

镇上的老人沉浸在观看电影的喜悦中。


“重启”生活的趣味

文/《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台海》:您从什么渠道了解到本次拍摄主题的?

伊凡:这组作品拍摄于疫情期间,原本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这些公共场所都关闭了,因为我以前做过电影放映员,从同行那里了解到电影院即将重新开放的消息,就想到乡村的文化市场是否也会复苏,辗转联系到建阳当地一名流动放映员,也就是作品中的兰建松,正巧他要去建阳的乡村放电影,我就决定一起去拍摄,当时就作为一个很日常的报道去进行。

《台海》:拍摄过程是否有发生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伊凡:拍摄时间不是很长,从当天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原本我设想的放映场地会有比较古色古香的场景,可是到了现场才发现,当日的放映点就在一个小镇的广场,场景比较普通。不过随着放映时间临近,周边的居民陆续走到广场,因为他们彼此都很熟悉,相互打招呼、找位置,现场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我还看到有位老爷爷坐在轮椅上,他的家人推着他来看电影,这一幕也被我拍下来。

《台海》:拍摄过程中,您是如何与放映员沟通?

伊凡:我到现场时就看见放映员一个人在从车上搬东西,看得出是一位很朴素的人。跟他聊天后我才知道,音响设备、幕布架和一些相关的影像设备都是他自己买的,放映员的补贴和薪酬都是按照场次分的,遇到下雨天还要打双份工,是很努力生活的一群人。他还说从前也有在乡村看露天电影的经历,现在能够以放映员的身份为大家播放电影,非常开心。我当时就觉得他的故事蛮有意思,拍摄过程中就特别注意捕捉他工作时的一些微表情。

《台海》:您刚刚提到这组作品拍摄于疫情期间,但是照片里似乎没看到有人佩戴口罩?

伊凡:是的,我记得电影院即将开放的时候,还是要求进场要佩戴口罩,不过露天电影这种户外场地好像就没有特别要求,我当时选择做这个选题,也有考虑到这是逐渐放开的一个信号。我也因此能捕捉到现场观众的表情,对于文化活动能够恢复,他们表现得非常兴奋,相较于科幻大片,他们更喜欢看一些爱国题材的战争片,哪怕看过一两遍的都愿意再看一次,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淳朴以及对露天电影的期待。

《台海》:关于本次拍摄,是否有一些心得可以分享?

伊凡:其实这一次我拍了将近四五百张照片,最后留下来的就一两百张。总体上,我觉得自己拍的还是比较贴近真实的场景,除了一些大场景我选择用广角,基本上我都采用长焦镜头,跟拍摄的人有一定距离,所以现场观众不会特别留意到我在做什么,也能更好地捕捉放映员工作的场景、现场观众观影的感受。

《台海》:第一次参加台赛,您的感受如何?

伊凡:台赛是我参加的第一个摄影类比赛,也是经同事介绍才了解到这一赛事。当时选择参赛作品时,我心里还是有点担心的,因为这组作品我只是记录了放映员一天的工作,没有全程跟进了解他的生活,没想到作品能够获奖。我感觉,照片还是比较如实地反映出疫情背景下乡村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吧。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0.03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