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尾古城位于福建泉州东北部,湄洲湾中部的圭峰半岛上,与湄洲岛隔海相望,古城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有着6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峰尾古城存在着两种时间,一种属于古城内众多历经多年风霜的古建筑,它们仿佛一直在沉睡,直到参观的人群涌来,它们再次向来人讲述这座城的历史;另一种属于那些依然生活在古城的人,他们每天按部就班地生活,有的在家门前的摊位上售卖肉食,有的在改造的工作室里传承非遗技艺,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正是古城慢慢苏醒的信号。
走入峰尾古城内用青石铺就的街巷,两侧多是用石头砌筑的传统民居,有些空屋经历了多年的风吹雨打,留下了斑驳的痕迹,杂草亦在其间野蛮生长;经过依然有人居住的屋宅外,总能瞥见白发老者或操持家务的身影,或是悠闲地坐在藤椅上闲聊。尽管居民大多已迁出古城,在城外盖起了新房,但仍然时不时返回古城打理祖屋、修缮宗祠,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持续与这座古城进行着对话。
消失的城墙,活着的古城
峰尾古城内的东岳庙始建于南宋,宫庙内的古戏台台顶以繁缛精致的八角入榫三叠而成,在闽南一带都属罕见。
对峰尾古城的人而言,他们的日常就是古城本身,哪怕用于规范城之范畴的城墙及城门早已难觅踪迹。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的峰尾古城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的峰尾半岛,与旧兴化府的吉口、湄洲诸岛互为犄角,彼时东南沿海屡遭倭寇侵扰,为了巩固海防,朱元璋下令江夏侯周德兴经略闽省海防,设卫置所,据《明史》所载:“东南有守御崇武千户所,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置,嘉靖中移于县东北。城东有黄崎、南有獭窟、东南有小岞、东北有峰尾四巡检司。”可知峰尾古城当时为隶属惠安管辖的巡检司。
自明代洪武年间起,峰尾古城内,曾有17人中过进士、举人、贡生,古城内遗存的进士第宅邸,向游人诉说着这里曾经重教兴学的风气。
在弘治《八闽通志》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峰尾古城的规模,“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高连女墙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六,西北辟二门,并建楼于上。二门内,各建兵马司一所。”嘉靖年间,峰尾巡检司扩建古城、修筑新城,除了面积扩大之外,还在原来的旧城顶高处建造了烽火台,当发现敌情,守卫点燃烽火台即可召唤临近卫所增援;同时在城外开辟了训练场,用于弓兵日常训练。
曾饱经战火洗礼的峰尾古城,如今老城墙及城门均已不存,仅仅留下少许城基石和一面残破的西门城墙遗址供人回味。
峰尾古城的诞生是为了守护,而它的消失则令人唏嘘。当地人谢珍珠带着记者穿行于古城那些曲曲折折的小巷内,忽然指着一处拐角的石墙说:“这里就是原来的西门古城墙遗址。”其早已成为民居墙基的一部分,残留的部分约2-3米长、高1.5米,呈丁字型结构。人们只能借助史料去想象,数百年前的峰尾古城如何无数次抵御倭寇和海盗的进犯,守卫一方安宁。抗日战争时期,峰尾古城遭遇日寇数次的飞机轰炸,1937年,国民政府下令将城垣的基石拆除以筑造炮台,仅留下了四座城门。此后,峰尾人又陆续开挖城基用于修建校舍,最终古城墙及古城门彻底消失,只剩下散落于古城各角落的城基石,以及“城内”“城外”等地名在提醒着人们,这座古城曾经饱经沧桑。
如今依然有不少老者生活在峰尾古城内,他们的日常也成了前来游览的人镜头下的古城印象。
虽然城池不存,但城内的街道、古迹大多保存完好,写着“迴澜书院”“进士第”“东岳庙”等字样的指示牌,向众多慕名而来的游人指挥着通往峰尾古城旧时光隧道的方向,在他们脑中逐渐形成的那座“古城”,正是由一栋栋留存下来的古建筑所构成的,商店街、私塾书院、宗祠宫庙……足以令人想象古城往昔繁荣热闹的情景。
一艘福船,见证两岸交流
新福古船模工作室的船模师傅刘荣勇制作各式各样的福船船模,向更多人展示峰尾的福船文化。
峰尾古城内的一众历史文化遗迹为游览者营造了静态的古城韵味,而传承至今的非遗技艺则让人领略到“活着”的文化。在古城中街的新福古船模工作室里,堆满了船模师傅刘荣勇制作的大大小小的船模,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对古船有着极大兴趣,家中的伯伯很会做船模,“所以我就跟他学着做,自己也一边慢慢研究,现在除了福船,其他类型的船模我也可以做。”
峰尾黄氏是传承百年的造船世家,如今他们的后人依然在峰尾的造船厂建造新式渔船,同时传承家族的造船技艺。
刘荣勇的船模都是手工制作,制作一艘船模的工序烦琐且耗时久,不仅要求船模制作者具备娴熟的木工、雕刻、绘画技艺,更考验其对古船构造的了解程度。他兴致勃勃地指着工作室内的一艘台湾同胞定制的福船船模,对记者说:“其实我们的福船是用十二生肖的喻称来标记船上的不同位置,比如龙骨,放船帆支架的地方叫猪架,舱面甲板叫马面等。不过台湾那边更喜欢在船舷两侧直接画上十二生肖的形象,算是一种装饰吧。”
在峰尾的福船技艺展示馆的地下一层,专门开辟了一间福船工作室,峰尾黄氏出身的造船工匠依然能承接不少制作展示用的福船的订单。
闽台两地对福船共同的记忆,始于数百年前频繁出现在海峡两岸的点点帆影,乘坐福船前往台湾垦拓的闽籍移民,还将闽地的文技艺、信俗传播到台湾。而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乘坐的,也是闽地所建造的福船,相传为其造船的师匠正是泉州峰尾的黄氏造船世家。这个至今依然活跃在峰尾的家族,早在宋元时期便以擅长建造远洋木帆船而闻名, 据泉港《圭峰黄氏族谱》记载:“明代峰尾建城时,仅城内一族,黄氏造船首执斧者达99人之多,分布于圭峰、沙格、崇武、连城(黄崎)等地造船、修船。”
峰尾当地目前仍以渔业为主要产业,休渔期大多数峰尾人的渔船会停靠在海港。
泉港区政府文化顾问刘宗训在《峰尾名镇与圭峰文化叙略》一书中,讲述了黄氏家族为郑成功造船的故事:1656年,峰尾黄氏第130代子弟黄都受聘于郑成功,为其准备北伐和东征的战船,并筑演武亭。他带领众多工匠,共同完成了62艘远洋船中最大的那几艘木帆船,其中最大的船长44丈,宽18丈,九桅九帆,船上还有阁楼宫殿式的指挥台、指挥灯、火药炮台等。后来黄都被清廷任命为“道宪厦厂军工匠首领”,为福建水师造船、修船,并主持监造新战船事务。黄氏家族所建造的“黑舶五青案”近海远洋木帆船,除了有水密隔舱技术之外,还特别针对战船的特质设计了“枪堰”——即两侧船舷处设置的火炮发射窗口及挡板构造,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作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商贸兴文教盛,北管待传承
2017年12月30日,峰尾姑妈文化海峡两岸交流活动在峰尾义烈庙举行,信众恭迎峰尾姑妈与台湾姑妈的神像一同在峰尾绕境巡游。
无论是渔船抑或商船,每趟出航都充满着未知,故而峰尾当地诞生了特别的姑妈信仰,其本名刘乙娘,是峰尾刘氏予岳公第六代孙女,生于明朝中叶弘治孝宗年间,相传每逢天气异变,她便通宵达旦在“尾山埔”海边守候,细心观察瞭望,及时点火为峰尾的渔民渔船导航,俨然就是妈祖的“翻版”。刘乙娘亡故后,乡人为她立庙崇奉,便是如今古城外的义烈庙。后来随着迁徙到各处的峰尾人,姑妈信仰也传播开来,不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有姑妈庙,台湾也有不少义烈庙,甚至还有姑妈会的组织,他们根据留存的资料前往峰尾寻宗,由此也促进了两岸的交流。
峰尾古城外的义烈庙供奉着“姑妈”刘乙娘,她也是峰尾人心目中的“海洋女神”。
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及成熟的造船技艺,峰尾古城的渔商业发展迅速,明朝时期当地百吨以上的商船就达80多艘。当地人一开始在湄洲湾周边海域捕鱼讨海,此后他们驾船穿过台湾海峡,将台湾地区的粮食、砂糖、山货、白皮藤等运回峰尾集散,同时将通过峰尾本地商贸流通的土布、银制品、日用百货等运往台湾。由此带动了峰尾古城商贸业、手工业的发展,有“小上海”之美誉。据《峰尾名镇与圭峰文化叙略》统计,旧时峰尾街就有大小商行60余家,既有船头行,也有经营竹器、瓷器、日用品、食杂、银器、糕饼等众多商行,而今古城的街巷里依然保留着不少旧时商铺遗址,如海天商行、刘宝兴商行等。
峰尾当地人刘宗训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投身搜集整理北管音乐原生态素材,他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泉州北管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商贸的繁荣发展并未影响当地重教兴学的一贯风气,自宋代始,峰尾古城内就有不少乡贤兴办私塾、书院,迴澜书院便是其中之一。这座藏在古民居群里的私塾,是当地著名文士卢仁创办的家塾,值得一提的是,这间书院内设文武馆,既教授儒学经典,也重视武功韬略,而卢仁的外孙蔡襄、蔡高与内孙卢瞻,三位姑表兄弟先后同登宋代进士榜,可见彼时峰尾古城内崇尚经学之风。
泉港圭峰文化研究会开设公益性的“百姓课堂”,刘宗训曾经担任老师,教当地人演奏北管音乐。图/李梓召
虽然书院的琅琅读书声已远去,但还有另一种古典悠扬的乐声依然在古城回荡。2022年,一群北管爱好者在古城东岳庙内举行的“9·28峰尾献礼二十大MV拍摄”活动上带来了精彩演出,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北管是广泛流传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汉族民间丝竹音乐,而峰尾古城的北管源自北管一代宗师刘永赖,他曾在峰尾诚平“东郊馆”传艺,一些徒弟后来迁徙台湾,也将北管音乐传入宝岛。然而时过境迁,峰尾古城内熟悉和懂得演奏北管的人逐渐减少,因此泉港圭峰文化研究会组织开设公益性质的北管培训班,通过学员培训和参与展演活动,推动非遗北管的保护、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