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海》杂志记者 司雯
养蜜蜂,成为振兴乡村新经济,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甜蜜事业”,传统养蜂本身,也在悄然发生着变革。绿色低碳经济兴起,促成养蜂与碳汇联系起来,蜜蜂的生态价值体现开始大于经济价值。而随着智能蜂箱的普及应用,蜜蜂的生态价值又转化成蜂农的经济价值。如今,在蜜蜂养殖领域,“土蜂”搬进了“洋房”,“甜蜜事业”实现经济收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革新。
智能蜂箱,让“甜蜜事业”甜度更甜。
蜜蜂作为农作物和有花植物的理想授粉者,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植物的花为蜜蜂提供了花蜜和花粉,而蜜蜂则为植物作异花授粉,使其后代适应新环境,具有更强的竞争性。这种互利关系,必然促进蜜源植物的大面积发展,提高植被覆盖率,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都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但是,养蜂业如果重单一饲养,重原料和半成品生产,只把蜂蜜、花粉、蜂王浆、蜂胶等蜂产品作为营收方式,那么蜂农收入来源单一且竞争大收益低。提高养蜂效率,找寻新的利益增长点成为迫切需求。于是,碳经济开始进入养蜂人的视野。
01>2022年5月,两岸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落地厦门,为养蜂碳汇项目带来机遇。
02>福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教授陈文锋“碳汇养蜂”项目获“榕城杯”留学人员创业大赛决赛三等奖。
用数字化养蜂系统计算蜜蜂碳汇
2023年,福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教授陈文锋的“碳汇养蜂”项目,获得“榕城杯”留学人员创业大赛决赛三等奖,并列入2023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人才赛道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优秀方案。提及自己从事的项目研究,陈文锋说:“在很多地方,传统蜜蜂养殖因收益低、强度大,渐渐落后于时代,年轻人不想干、老年人干不动。我有一种使命感,觉得必须学以致用,发挥所长,依靠数字化技术给养蜂行业创造新的机遇,来突破行业的困境。”
出生于蜂农家庭的陈文锋,从小与蜜蜂为伍,耳濡目染下,出于对蜜蜂的喜爱,陈文锋选择就读福建农林大学蜂学专业,毕业后又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攻读硕士,之后又到中国农业大学攻读昆虫学博士。2013年,陈文锋作为人才被引进到福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任教,并于2017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内华达大学进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深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让陈文锋开始关注传统养蜂业,并利用新科技寻求产业突破。
2019年,陈文锋组建了一支由2名博士、4名硕士、16名本科生组成的队伍,深入田间地头,他们不但为蜂农提供技术支持,还研发了以智能蜂箱为基础的数字化养蜂系统,提高了养蜂效率,降低了养蜂劳动强度。
陈文锋介绍,每个智能蜂箱可以供2万多只蜜蜂生产生活。蜂箱由太阳能供能,能够24小时实时监测蜂箱的温度、湿度、重量、蜜蜂的出勤情况等数据。“有了这套系统,蜜蜂什么时候缺食需要补充糖水、健康状况怎么样、什么时候采蜜最合适等,都能一目了然,不必一个个打开蜂箱来看。在产蜜季,蜂箱的重量到了就可以开箱采蜜,蜜蜂的出勤率低了就是提醒蜂农,注意蜜蜂是不是得病了。”陈文锋介绍,在产蜜季,蜂箱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蜂农的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目前,陈文锋的智能蜂箱已经迭代了3次,制造成本从两千元降到了八九百元,极受蜂农欢迎。陈文锋说:“我们的目标是继续降低智能蜂箱的制造成本,让更多蜂农有意愿有能力使用智能蜂箱,同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养蜂。”
随着智能蜂箱与数字化养蜂系统升级换代,陈文锋一方面为蜂农提供技术支持,一方面也在研发以数字化模块为基础的碳汇养蜂体系。
陈文锋介绍,自己已经利用智能蜂箱监测“蜜蜂碳汇”很长时间了,通过数字化碳汇蜂箱记录的数据,可以精确地计算出一箱蜜蜂为植物授粉后所固有的二氧化碳量。这种固碳计算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固碳计算算法的具体计算方式,即通过装置获取蜜蜂的出勤、访花数量,以及蜜蜂有效采集花朵数,加上9项变量的计算,算出一天蜜蜂授粉了多少朵花,然后计算授粉产生的含碳量以及蜜粉源植物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的比率,来得出蜂群通过为蜜粉源植物授粉的碳汇数量。其思路为最终通过碳汇数量监测蜂群通过为植物授粉间接固碳能力,为数字农林业生态服务提供数据凭证。”陈文锋说,目前他们还在研究继续降低数字化碳汇养蜂模块的成本,未来可以免费提供给蜂农。
蜜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纽带,也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它对生态的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而碳汇养蜂可以反过来带动农民就业与增收。陈文锋表示,从目前测得的数据观察,一个数字化蜂箱的健康蜜蜂一年的碳汇大概有20吨,所以一个数字化蜂箱年产值等于500元蜜蜂碳汇收入加上500元蜂产品收入。假设每位蜂农管理10个数字化蜂箱,便可以实现年收入10000元。那么全国蜂群增量1000万群,便可带动农村100万农民就业与增收。“有了蜜蜂碳汇,就能把蜜蜂的生态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提高蜂农的积极性,让行业重焕生机。”陈文锋如是说。
打造养蜂碳汇项目实践试验地
事实上,和其他种植业、养殖业相比,我国蜂业已经属于低碳产业。它是利用蜜蜂群体生命活动的本能,生产天然蜂产品,并为植物授粉增加果实量以及维护了植物多样性,是低能耗,低污染的。福建是养蜂大省,也是农业碳汇的试验地。2022年5月,两岸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厦门落地,为养蜂碳汇项目的落地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与实践基础。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刘世丽介绍,蜜蜂是自然界固碳的法宝,当蜜蜂访问一朵花时,它会启动一系列事件,包括给植物传粉后使其发育出种子和使植物繁殖的结构得到一系列优化等。传粉可以保护并优化发育中胚胎的果壳及其散布结构,例如梧桐种子的翅膀。所有这些被优化过的结构及其种子都含有非常高比例的碳,一旦它们完成了功能使命,就会掉到地上,在那里它们作为锁定碳的来源进入土壤。恢复自然栖息地以帮助对抗全球变暖的最佳方法是通过种子的自然再生,因此我们特别需要传粉者,尤其是蜜蜂。蜜蜂可以通过为植物授粉来确保植物种群的延续,而这些植物种群可将碳锁定在其木质部茎、根、鳞茎和块茎等中。把大气中的碳封存起来需要多种方法,目前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但如果没有蜜蜂作为盟友,扭转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将更加困难。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生态蜂业专委会王宝龙也指出,通过对不同类型蜂场的调查得知,养蜂业每万元产值的碳排放为1.3~2吨;生产1吨蜂蜜的碳排放为0.9~1.2吨。这些数据表明,养蜂生产活动碳排放量很低,蜜蜂产业的确是汇碳产业。
近几年来,福建在积极利用金融科技推动蜂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在认真探索生态蜜蜂产业助力“双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固碳能力的途径。刘世丽指出,在两岸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上,目前养蜂碳汇项目已经积累了2021和2022年的碳汇数据,产生了大约300吨的蜜蜂碳汇。2023年的碳汇也将在2024年出炉。项目除了现有的两个蜜蜂碳汇试点基地外(福州鼓岭和福州闽侯),也在积极拓展更多的蜜蜂碳汇基地。前两年产生的蜜蜂碳汇,已经销售了一部分,主要用于低碳研学、低碳会议、低碳旅游、低碳居家及低碳婚礼等的碳中和。为了后期销售和操作便利,项目正在开发蜜蜂碳汇小程序,小程序开放后便可以实现蜜蜂碳汇线上销售。
对此,王宝龙表示,未来,福建在推动生态蜜蜂产业与碳中和结合方面,可以进行多类目的尝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蜜蜂碳汇”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可以在福建多地进行推广及基地建设,大力推广蜜蜂授粉。从单位国土面积的平均蜂群数量上看,中国蜂业还远远不能称为蜂业大国,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着十倍的差距,中国蜂业发展有着巨大的空间。其次,可以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各地方政府推动绿色生态蜜蜂产业,助力“双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工作,创立新的碳权公共产品并通过给予政策支持。再次,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推动生态蜜蜂产业发展,建立蜜蜂“双碳”发展基金,支持创建全国性的绿色生态蜜蜂产业合作联社,建立蜜蜂碳经济研究院等。
长久以来,蜜蜂对生态多样性的价值广为人知,但其价值大小却一直没能数据化。当蜜蜂遇上碳汇,这个价值就能确切计算出来了。当蜜蜂碰上碳经济,科技创新正在让养蜂成为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生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