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从集通行到集友银行

来源: 2024-08-02 10:44

陈嘉庚倾资兴学、支持祖国和家乡各项事业建设的事迹不必赘述,但你知道吗?陈嘉庚曾在厦门开办集通行,经营南洋与厦门之间的汇兑业务,后来他又倡办集友银行,收解侨汇,开创了“以行养校,以行助乡”的先河。


1931年,华侨银行支票上“集通盖印”红章清晰可辨。图陈亚元提供

1950年,陈嘉庚签字的集友商业银行支票。图陈为民提供


从集通行到集友银行

陈嘉庚创办的侨批业蕴含拳拳爱国心


文/《台海》杂志记者 刘舒萍

 漫步厦门,陈嘉庚的足迹处处可见,他的名字出现在厦门的学校、建筑、街道、公园中,也铭刻在乡亲、侨胞和一代代学子的心中。出生在泉州府同安县集美大社(今厦门市集美区)的陈嘉庚,从厦门这座城市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了解厦门。集美大社的老人讲起陈嘉庚,更是连连称赞。据悉,早期大社人下南洋,首选新加坡,因为到了新加坡根本就不用费心工作的事情,找陈嘉庚就行,陈嘉庚会根据每个人的特长,给他们安排工作。至于侨汇,也是自有专门渠道汇到故乡,免除后顾之忧。


1950年,陈嘉庚(左)与李光前(中)和陈六使合影。图陈嘉庚纪念馆


陈嘉庚每月审阅集通行账务

阳光静静地倾洒在大社路,这是集美最长且最老的一条青石板路,至今仍保留着几十年前的风貌。走在其间,总感觉陈嘉庚先生并没有远去。这位喜欢一手拄着拐杖的慈祥老人,仿佛就站立在你的身旁,你依稀可以听到他一口浓重的闽南话,以及那稳健而有点急促的脚步声。

大社路虽小,却热闹。对于初来乍到的旅行者,这是一条让你一见就觉得亲切的老街,逛过一家家小店小摊,卤面、手工做的麻糍、大肠血、海蛎煎等小吃摊位“不定期”开业,要寻一味大社小食,有时还要看运气。大社的心脏所在——陈氏大宗祠,就是被这样惬意本分的生活所包围。


走进陈氏大宗祠,映入眼帘的是,红瓦白墙,龙脊凤檐,梁柱雕饰精美,厅堂上悬挂两块错彩镂金的匾额,其中一方题“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嘉庚先生的历史性评价。这块牌匾似乎也铭刻下了1919年7月13日下午发生在这里的一场集会。

“鄙人久客南洋,志怀祖国,希图报效,已非一日,不揣冒昧拟倡办大学校并附设高等师范于厦门。行装甫卸,躬亲偏勘各处地点,以演武场为最适宜……”1919年6月,陈嘉庚从新加坡回到集美,一卸下行装就四处勘地准备筹办厦门大学。他认为在家乡闽南创办一所大学非常必要。不久后,他在报上刊登《筹办福建厦门大学附设高等师范学校通告》,预告7月13日将邀集各界人士在厦门浮屿陈氏宗祠开特别大会,说明筹备厦门大学的动机和经过。一个海外赤子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7月13日下午三时,伴随着陈氏宗祠响亮的锣声,各界人士在陈嘉庚的感召下,来到了原本只有陈氏族人聚集的宗祠内。在列祖列宗的牌位前,在这个自己最早播撒兴学种子的地方,陈嘉庚用闽南话开始了他那载入史册的倡办厦大演讲,他说:“财自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出,认捐十分之二三或十分之三四,则亦无损于富”,陈嘉庚当场认捐厦门大学筹办费100万元,300万元作为经常费用,分作12年支出,每年25万元。

陈嘉庚总捐资为400万元洋银,这是一笔巨款,怎么从新加坡汇回国内呢?在郑贞文撰写的《厦门大学筹办的回忆》一文中,笔者找到了答案。1920年10月,陈嘉庚到上海召开厦门大学第一届董事会时,邀请郑贞文任教务长,负责厦门大学的筹备工作。在文中,郑贞文提到集通行系陈嘉庚在厦门开设的私人汇兑庄,经营南洋和厦门的汇款,并发行一种票据。这票据没有一定形式,也不印金额,只由集通行经理大笔一挥、盖上图章,写多少就当多少的货币使用,在厦门流通。据悉,当时厦门大学发薪水的惯例是由学校会计处打支票,教职员凭借支票到集通行领现款。

集通行每月账务须寄到新加坡交陈嘉庚审阅,有一次,“见集通来信,云捐建亭款二百四十元,始悉……‘介眉亭’,系为弟而建,闻之殊深诧异,无论兴工与否,弟决不接受……”这是1924年3月28日,陈嘉庚写给集美学校校长叶渊的一封信函。1923年是集美学校成立十周年,也是陈嘉庚五十寿辰。为纪念他的兴学功绩,叶渊校长发动集美师生捐款,拟建造一座“介眉亭”,当时,集通行也认捐了200多元,并写信告知陈嘉庚。陈嘉庚得悉后先后给校长写了两封信,谢绝建亭祝寿并严肃批评校长。

“客月29日,再汇中国银行厦银6千元,交集通收,不知已收到否?因朝内君来书,告仍旧以集通名义与中国银行来往,宜汇交集通更为简便……”这是1937年11月1日,陈嘉庚写给陈村牧信函中的一段话,由此可知,集通在中国银行开设户名,便于汇款。曾任上海集友银行经理的邱方坤亦分享这样一件轶事:记得有一次,为了存款利息问题,引起了一番小小的麻烦。原因是陈嘉庚有一笔存款用“集通”户名,“‘集通’早年设在厦门,是专为‘陈嘉庚公司’调拨厦大和集美两校经费的财务机构。厦门人大都知道‘集通’和陈老先生的关系。由于人民银行规定:商号的存款利息低于储蓄存款利息,因此银行的职员照章办事,将‘集通’存款作为商号计息。陈老对此表示异议。”后经向人民银行说明情况,问题乃得解决。

厦门侨批收藏家陈亚元珍藏着一张1931年4月25厦门华侨银行支票,支票上“集通盖印”红章清晰可辨,这张支票是由孙国栋签发,盖章汇大银贰仟元。这张支票当时做何用,尚不得知,却可佐证集通与华侨银行往来密切。“兹谨遵命将前各方热心侨胞汇存赈款计叻银5801.38元,扫数由华侨银行汇上,附呈该银行汇票列6-663号一纸,内国币14020.92元,至希查收……”这是1938年12月21日陈嘉庚给鼓浪屿国际救济会复函的一段话。从中可知,陈嘉庚对华侨银行极为信任。事实上,这时的华侨银行董事会主席正是陈嘉庚的女婿李光前。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办信局倒闭风险增大,华侨银行日益成为厦门侨批业中代收外埠票款、承转侨汇的重要机构。现今大量相关票据的留存也反映了当时华侨银行侨汇业务的鼎盛状况。



1984年5月,香港集友银行厦门代表处开业照。图陈为民提供

早在1989年,集友银行就捐资设立了“厦门市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会”。图陈嘉庚纪念馆


以行养校,以行助乡

“永定侄:本院捐款计24万元,现未收者约8万元,究竟能否齐收至为可虑。我初按建舍费12万左右元,后来扩大又全座石加工,照你六月付我之预算至19万元,出我意料之外。如各认捐之款可齐收无妨,如不能者我既当垫出设备费,又当负责月费计如下……”这是1957年8月14日陈嘉庚写给陈永定的一封信的开头。

陈永定是陈嘉庚的族亲,两人以叔侄相称,陈嘉庚曾给陈永定写过几百封信件,开头都是“永定侄”。在陈嘉庚1950年正式回集美定居前,陈永定曾与他的“嘉庚伯”见过4次面;到了1950年后,受陈嘉庚之托,先是担任厦门大学建筑部主任,后又跟着陈嘉庚一起实施倡办华侨博物院,陈永定前后跟随陈嘉庚11年,直到陈嘉庚去世。而早前,陈永定的父亲陈水萍跟随陈嘉庚长达50多年,主要负责管钱。

笔者曾采访过陈永定,问过其这样一个问题:参与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重建和扩建任务时,钱是怎么汇过来?据陈永定介绍,陈嘉庚的女婿李光前和族弟陈六使在泰国都有橡胶园,于是,陈嘉庚鼓励二人把橡胶卖到美国,这样就可以拿美金当外汇,同新加坡不允许汇钱回中国相比,美国外汇管得比较宽松,只需交20%的税,其他行为,美国也不管。所以,当时亲友的款项就是利用这个渠道,先从泰国把橡胶出口到美国,卖完再把钱汇到香港的集友银行。

集友银行是基于“以行养校”的初衷而成立的。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南侵新加坡。新加坡沦陷前夕,陈嘉庚向其亲友筹集资金855万,通过中国银行汇入国内交闽南救济会,作为集美学校经费。然而,因战乱原因,这笔款项被国民政府故意拖延一年多,直至1943年末方才全额拨付到账,这时币值已一落千丈了。如何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为集美学校长期发展提供稳定、长期的资金来源,成为陈嘉庚及其事业襄助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陈嘉庚决意创办银行。

陈嘉庚在《南侨回忆录》中记述道:“可在本省或厦门,开一福建兴业银行,然后由此银行发起招股,创办轮船公司、保险公司……及其他有关民生事业,不但帮助国家发展实业,而且使南洋闽侨方有投资祖国之机会。”1943年,集友银行在福建永安开业,陈嘉庚就任董事长,其次子陈厥祥担任常务董事兼总经理,开创了“以行养校,以行助乡”的先河。此后,集友银行陆续在福建、广东等侨区分设机构,收解侨汇。

抗战胜利后,集友银行搬往厦门,行址设于海后路27号,1950年,又在上海设立分行。根据该行章程规定:股东所得股息和红利全部捐作集美学校经费,陈嘉庚盼望集友银行经营顺利,为他筹集办学经费助一臂之力。与此同时,为谋求稳定发展,1947年,集友银行(厦门总行)股东另集资在香港设立集友银行,厦门总行以“友记”户名入股,以银行盈利持续支持集美学校教育事业。

“1947年,由于国内通货膨胀严重,业务难以开展,陈嘉庚遂集资开设‘香港集友银行’,首任董事长陈六使,总经理陈厥祥,总行拨国币7万元参股,港行与总行只是联行,没有隶属关系。”香港集友银行厦门分行华侨金融部副总经理陈为民解释道。听说陈为民在集友银行工作,经常有老厦门人会问他:“你们是不是在轮渡?”对此,陈为民表示,集友银行历史上原来有两个牌照,现在的集友是香港集友1985年才从香港回来厦门开设分行,原来轮渡的厦门集友总行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1972年并入中国人民银行。

1985年,香港集友银行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获准成立的外资银行,从香港回到发源地厦门设立代表处,后成立厦门分行。在未入行前,陈为民耳闻过当年代表处设在华新路华侨新村一栋别墅,但具体哪一幢,门牌号多少,不能确定。经过多番考证、前辈描述位置、洪卜仁藏书室的历史文献,最终确定就在华新路35号!

“集友银行的很多客户都是华侨。”陈为民在集友银行工作32年,生活中,他与华侨缘分颇深,他的曾祖父曾到新加坡打拼,他的岳母是印尼归侨,读的是集美侨校,他从小住在溪岸路附近,左邻右舍多为华侨,每次华侨归来,第一站一定要去集美,走访下陈嘉庚故里。耳濡目染,长大以后的陈为民,经常利用工余时间认真学习侨史与嘉庚文化,亦收集、收藏有关集友银行的史料,如支票、老照片等,其中有这样一张关于海后路27号的老照片。从老照片可以看到,建筑顶部有一对狮子,狮子的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标徽。原来这幢老建筑原本是中国通商银行厦门分行旧址,该行是中国人以本土资本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也是中国第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关闭后,后来,这里成为集友银行厦门总行的旧址,现为工商银行个贷中心。随着时代的变迁,中间的标徽也几度更换,最后变成了一颗红色五角星。

集友银行生于福建,长于香港,2023年5月25日,集友银行“金融之上,集友同行”公益慈善捐赠仪式暨集友银行80周年庆典活动筹备启动仪式在香港举行。据了解,香港集友银行致力于打造嘉庚公益品牌,分别于2018年、2019年在香港发起筹备成立“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和“陈嘉庚基金联谊会”两家慈善基金组织,以华侨华人为纽带,建立慈善“朋友圈”,扩大公益“服务圈”,凝聚侨心、汇聚侨力。

 

华侨博物院里的侨批墙。图刘璐


在侨批中感受家国情怀

在厦门大学附近,有一座被参天古榕簇拥、用洁白花岗石砌成的宫殿式大楼,那重檐屋顶的绿色琉璃,那神采飞扬的翘檐,在蓝天白云绿地的衬托下,庄严肃穆中又带着几分神秘,古典与现代在这里完美相融,这里就是陈嘉庚于1956年倡导创办的华侨博物院,是中国第一座由华侨集资兴建的、以华侨华人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家。

陈嘉庚于83岁高龄时倡办的华侨博物院,是他光辉一生的一抹绚丽的晚霞。陈嘉庚不仅为华侨博物院作长远的宏伟规划,对院址的选定、主楼的总体设计、施工的指导、陈列橱的款式到陈列品的征集、购买、内容编排等等,也均一一亲躬其事。陈嘉庚写给陈永定的书信中就记录了他奔波的历程和征集选购的情况,信中说:“今年各省多已重视博物馆,如古代墓中之物,素时贩店以北京、天津、上海三处为市场,今日天津上海均空空如也,独北京尚些有,……我鉴于此种情况,今日如不下手,加几月北京亦空了”,“至历代古物识者甚少,我更一无所知,所靠者自解放后,所有各物均为政府鉴定价值……该物是汉唐或是宋明,从何处来出土,均贴明保证,故信心不患被欺诈,选择十余次经月余,尽彼外地搜罗……似乎一扫而空,现尚存多少,系我选遗者”。足见陈嘉庚目光之敏锐。

如今,华侨博物院收集到诸多海外华侨华人捐赠的重要文物,并且在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帮助下,整理了诸多与华侨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每次来华侨博物院,笔者总有不同的收获,这一次,在《华侨华人》展的“家书万金”侨批墙前驻足凝视、久久徘徊。虽然那段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但侨批承载的亲情、乡情和爱国情,令每一个参观者都满怀敬意。2021年3月,华侨博物院与泉州市博物馆联合举办《家国情怀·海丝记忆——侨批历史文化展》,精选200余件侨批,以家书为主,从下南洋与侨批业、海丝沿线国家侨批、侨批与货币金融、侨批与海上金融、侨批中的家国情怀五部分展开介绍,使观众了解侨批文化,感受华侨家国情怀。

据悉,华侨博物院现有侨批主要为民国时期纸质文物。侨批为纸质文物,收藏保管要求比较高。据华侨博物院研究部主任林翠茹介绍,为保护好院藏侨批,首先要将侨批经自控式档案杀虫防霉机消杀,消杀时间至少要8小时以上,之后再用无酸保护材料包装好,放入恒湿典藏柜保存,最大限度地做好收藏保护工作。

每一次接触到祖辈的历史,每一次研读侨批,都让林翠茹深切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意义非凡,同时,也让她更加坚定地意识到,这份工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教育意义,更在于它对维系和传承文化和历史记忆的重要性。当初陈嘉庚创办华侨博物院,为的是让华侨回国时了解祖国的悠久文化、建设成就,又可以让中国国内人民了解南洋、了解海外华侨的生活环境,奋斗历程。每年有不少海外学子来到这里,进一步感受自己的祖辈们在海外谋生创业的艰辛以及他们和祖国之间“绿叶与根”一般无法割舍的情意。

陈嘉庚已离我们远去,但从侨批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他留下了像大海一样博大的情怀,留下了像高山一样挺拔的丰碑,留下了像日月一样的光辉。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0.03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