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忠仑公园里的中草药园的科普基地种植着百种常见闽南青草药,从左至右分别为猫须草、苋菜、十万错。
“是草皆为药,无山不出云”,无论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采药诗,还是传统绘画中所描绘的采药场景,总绕不开茂林溪岸、绿树覆荫之地,在人们的印象中,青青药草必然要往山上寻。时至今日,除了在闽台两地的山林间能找到青草药的踪迹,城市里的公园、宫庙、社区街道以及校园内,也能寻到众多新鲜的药食同源的植物,它们就长在触手可及之处,以“亲民”的姿态融入人们的生活。
厦门植物学专家陈恒彬(右)与湖里区园林绿化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陈妹幼(左)经常一起交流青草药的种植与养护。
公园:草药入园以育人
从忠仑苗圃到忠仑公园,这座位于厦门岛东芳山及石鼓山侧区域的市民公园,因广泛种植品种多样的开花植物而备受市民游客的青睐,每每繁花争艳之时总是游人如织。中草药园科普基地就坐落于公园一隅,相较于公园其他区域的各色鲜花争奇斗艳,草药园内的植物显得低调谦逊,唯有真正走进去,才能感受到这座草药园的魅力。
据湖里区园林绿化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陈妹幼介绍,中草药园科普基地从2019年开始规划建设,2000年正式对外开放,“当时我们专程去了云霄的马铺百草园考察,看他们是如何规划园区,栽种了哪些青草药,之后他们的工作人员还到厦门来协助我们。”马铺百草园位于云霄县马铺乡磜头村,地处赤毛峰山,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环境,为栽植优质中草药提供了优良的条件。马铺百草园内种植了800多个品种的中草药植物,每一种都配有详细的介绍牌,方便参观者辨识及了解药性。
这种形式同样被应用在忠仑公园的中草药科普基地,竖立在各草药丛中的牌子就如同它们的“名片”,总能见到人们低着头,比照着植物和牌子上描述的文字。长着紫红色叶片的苋菜在一众青绿植物当中,显得格外显眼,这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肺炎草,在中国自古就作为野菜食用,它还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通利大便之功效;而猫须草之名来自它那造型奇特的花,因雄蕊形如猫须,长达4至6厘米,令人一下子就想到猫咪的胡须。猫须草又名肾茶,其茎和叶中含有的药用成分,能够促进肾结石的排出,并对肾脏组织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还有一些药用植物本身具有强烈气味,也很容易被记住。”说话间,陈妹幼领着记者来到栽种着各类薄荷的区域,折下几片叶子,用手指微微捻揉后递给记者,“你可以闻闻看,这是薄荷的一种,叫做巧克力薄荷。”如她所言,一股沁凉的香气扑鼻而来,还能捕捉到些许巧克力般的甜香。薄荷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不需要经常打理也能生长良好,故而成为一些建于城市中的百草园内的“常客”,陈妹幼笑称,时常有市民到药园逛逛后,询问能不能摘一些薄荷回家,许是想用来泡茶,尤其在炎炎盛夏,喝一杯薄荷茶会让人感觉清凉愉悦,缓解疲劳。
在以科普基地为主题建设的中草药园里,对植物的挑选标准以具有不同功效为先,尽可能向大众呈现多样的、常用的青草药,因此园内植物的外观从整体上看,不如观赏性植物那样夺人眼球。据陈妹幼介绍,关于忠仑公园中草药科普园,依照初步设想,将形成“一个主题园,一条动态线,一个系列体验点”的药草科普基地,种植近百种闽南传统中草药,同时将开设系列的中草药知识培训、市民体验、专家义诊等活动,在弘扬中医文化的同时,让更多市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健康知识。去年夏天,厦门植物学专家陈恒彬就受邀前往忠仑公园,带着众多植物爱好者走进科普园内,将各种中草药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药材功效,对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娓娓道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中草药传统文化进入千家万户。
在厦门植物学专家陈恒彬的带领下,青草药爱好者在忠仑公园科普园里辨识各种青草药。
在家庭或社区内种植青草药,应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和空间大小,选择适合的品种以及器皿。
民居:把青草药“请”进家
布置在公园、宫庙等公共场所的青草药园,虽然也能够为大众提供辨识和科普的平台,但从闽台青草药传承及发展的角度来看,对青草药不能只停留在“辨”,而应该真正做到“用”,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便是要延续流传于闽台家庭中的那些“古早治疗法”,至于所使用的青草药多是能够栽种在房前屋后的种类。厦门植物学专家陈恒彬对闽台青草药如数家珍,他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特别总结了适合在家庭种植的青草药品类,在一些与青草药推广相关的活动及沙龙论坛上分享给大众。
如今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大多都住进了高楼大厦,大多数家庭受限于空间,往往只能选择在阳台种植青草药。为此,陈恒彬提出厦门家庭在选择种植青草药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原则:一是选择体量较小、不太占空间的地栽的青草药;二是结合厦门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容易成活、生长正常的青草药;三是本着实用原则,选择那些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或是药食同源的青草药,在此基础上也可兼顾观赏性再做权衡;四是选择那些容易从当地或是网络上购买到种苗的青草药。在此基础上,陈恒彬建议可选择具有降火、祛湿、退癀和药食同源的青草药,从形态类型的角度,他认为木本、草本和藤本的青草药最适合在家庭种植,对此他举例道:“木槿这类木本植物的花可以食用;紫苏、艾草、九层塔等草本植物,自身带有特殊的芳香气,既可防蚊驱虫,还能作药用和食用;蝶豆、球兰、金银花这类藤本植物,能够攀缘其他植物或物体生长,也会给家里增添绿意。”
挑选适合的青草药只是第一步,如何挑选容器、基质、肥料是一门学问,关乎浇水、松土、修剪、拔草等养护工作也有诸多门道。陈恒彬也分享了许多干货,诸如根据空间大小选择用花槽、花缸或花盆,其中后两者有陶瓷、塑料、树脂等不同材质;对种植基质的基本要求包括轻质、疏松、透气及保水保肥,最优选是土壤,泥炭土、椰糠和珍珠岩也可考虑。此外,选用的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比如农家肥,并尽量使用无毒或低毒农药。
关于青草药的日常养护管理,则包含水肥管理、修剪整形和病虫害防治这三大方面,不同类型的青草药各有各的习性,因此如何给予青草药最佳的光照条件,浇水的时间、频次、分量及方式自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陈恒彬还提醒,对病虫害防治应以防为主,消杀为辅,通过剪除枯枝、病虫枝的方式保证青草药健康生长,若有用药的需求也尽量使用低毒药品,且采收和使用前不能用药。在他看来,在家中种植青草药,需仰观俯察、道法自然,顺应四季规律变化,真正动起手来便知其中趣味与好处。
闽南地区的一些医科学院会在校区内打造百草园,时常会与当地中小学合作,举办青草药主题的研学活动,培养年轻一代对青草药文化的兴趣。
厦大医学院与药学院师生共同建设的药园,是集教学、科研、实践为一体的多功能药用植物园。
高校:播撒传承的种子
除了公园和家庭,在闽南一些医学高校内也能见到青草药的身影,它们生长在由师生共同培育养护的百草园内,肩负起科普和教学的使命。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内的八闽园中有一处药园,这是为庆祝厦门大学百年校庆而建设的集教学、科研、实践为一体的多功能药用植物园。药园内共种植了两百余种药用植物,有散发着淡雅清香的野菊、挺拔高耸的桑树,也有看似不起眼,却能缓解中暑的车前草、淡竹叶、白茅根、积雪草、金丝草、夏枯草等,以及有驱蚊效果的薄荷、艾草、香茅、罗勒、到手香等新鲜草药。
药园日常的播种栽种、浇水灌溉和除草修剪都是厦大医学院与药学院师生亲力亲为,尤其对那些年轻学子而言,看着种子破土而出,逐渐成长为一棵棵鲜活的植物药草,在一次次轻抚和细嗅中,将药草的形态、药效牢记于心,这样的劳作有助于他们将课堂上所学习的药用植物知识融会贯通,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药园也成为厦大医学院与药学院学子了解青草药文化的窗口。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除了药用植物园,还打造了一个中药标本馆,馆内展陈既有传统中药饮片,还有众多浸制青草药的标本和青草药主题的摄影作品,品类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占地约50亩的药用植物园内,目之所及是各类生机盎然的青草药迎风轻摆,倘若是春日,迎接学子们的有大蓟、射干、车前草、一条根、长泰砂仁等药草,深秋之际便是去寻侧柏、五指毛桃、辣木、银杏、杜仲、无花果等。作为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致力于将药用植物园和中药标本馆打造成集植物栽培、研究、开发及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基地,因此除了日常有关青草药知识的教学之外,学院还指导学生充分调动药用植物园的资源,制作植物数字标本,并尝试策划中医药相关的主题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被栽种于公园、家庭和高校里的青草药,被人们寄托了不尽相同的期待。公园里的青草药园,既是一个科普的平台,药草本身所散发的“治愈”气息,也为大众营造了一处舒缓身心的场所;种在家家户户阳台的青草药,可以视作对民间医药智慧的继承以及对健康的重视,同时也鲜明地凸显了青草药的“保生”之效,至于被高校师生细心呵护的药草园,更像是在进行循环往复的“耕耘”,他们洒下土壤的,不只是一颗颗种子,对青草药的热爱和传承的动力也悄然在年轻一代的心中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