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倘若说,闽南人对青草药的依赖源自经年累月的实用经验,从而对其怀有特殊的情结,甚至使青草药文化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副主任明艳林对闽台青草药的好奇,则是源于那份与植物为伴的工作。
明艳林在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工作时,从事植物病毒隔离及药用植物相关的研究,“其中的药用植物主要就是南药,以闽南地区的青草药居多,我当时就接触到关于药用植物的栽培、种植以及鉴定的研究。”因为这样特别的机缘,令明艳林开始对药用植物、植物药与功能性食品进行研究,并借此探索新时代下的青草药传承之路。
在厦门生活工作多年,明艳林深刻感受到当地民众对青草药的认知、接受乃至信奉程度之高,在他看来,闽南青草药这一传承千百年的民间智慧,具有“简、验、便、廉”的优点;但同时,因为对青草药的应用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单一传播方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闽南青草药的传承。因此他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出发,思考如何通过对青草药的科学研究,助力闽南青草药的发展。
取青草药之“活性”
在厦门一些百草园内,有时能见到一种开着紫色或白色连串花的植物,细长的花瓣舒展开来,看上去就像猫咪的胡须,因而得名猫须草。据明艳林介绍,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在20世纪60年代就从东南亚地区引进猫须草,如今早已在闽南、江浙、两广等地广泛传播,这种青草药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效,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胆结石、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在东南亚,几乎房前屋后都能见到这种草药,之前去海南旅游,我还见到当地售卖一种肾茶,就是用猫须草泡的茶,闽南这边的人也会喝,一是利尿,而是用来治疗痛风。”他补充道。
从2005年开始,明艳林就带领团队搜集了大量闽南地区民间的古方和验方等中草药方剂,其中就拜访了多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他们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检验,以甄别出各种药的成分和功效。他们陆续筛选出了叶下珠等15种极具抗癌活性的、但关注较少的抗肿瘤抗病毒的药用植物,从中活性跟踪出30多个活性化合物单体,并申请专利。其中就包括有“南方人参”之称的绞股蓝,“绞股蓝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草本植物,一般用来泡茶喝,可增强免疫力。”明艳林介绍道。他和研究团队采用柚皮苷酶水解制备,响应面优化酶水解体系,用色谱分离技术纯化绞股蓝皂苷TN-1;通过核磁共振鉴定绞股蓝皂苷TN-1;并最终利用MTT法和AO/EB荧光染色的方法测定绞股蓝皂苷TN-1的抗肝癌活性,这一研究成果为制备新型抗癌药提供了参照。
除此之外,明艳林还以博士生导师的身份,指导福建农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耿文慧完成有关《抗疫植物艾的本草考证及艾叶化学成分与抗菌抗病毒最新研究》的课题论文。艾叶即草本植物艾草的干燥叶,中国古代就有端午节在家门悬挂艾叶,和食用艾叶、熏艾烟以祛湿散寒、温经通络的习俗;《本草纲目》中也提到艾叶“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因而论文重点讨论的是对艾叶的化学成分及相关的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其中提到艾烟能够消毒防疫的化学原理,是因为艾叶挥发油中富含桉油精、樟脑、龙脑等化合物,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但值得注意的是,艾烟中的萘、苯酚及苯甲醛、CO、焦油等有害成分,会对机体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故而为了让艾灸能够更好地推广和普及,就要重视对艾烟的无害化处理。
猫须草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效,用猫须草泡的茶也被称作肾茶。
对药食同源的开发
在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的厦门市药用植物与植物药研发中心,明艳林组建了药用植物创新团队,团队主要从事药用植物与植物药研究,重点研究抗癌药用植物及其活性成分,药食同源与功能性食品。其中对药食同源与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开发,从2015年左右就开始进行,在明艳林看来,闽南青草药中本来就包含许多药食同源的植物,他们研究的重点,就在于将其往功能性食品方向进行改造,开发养生保健类的食品。明艳林向记者介绍了团队与厦门市养真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15款植物饮,其中包括清香四溢的荷叶茶饮、入口清甜的金银花茶饮等,主打零蔗糖、零脂肪,挑选的青草药也以清热降火为主。这种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旨在实现药食同源新突破、新提升和新发展,共同助推大健康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是我国第一部针对药食两用中药的法规文件,对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针对药食同源产品的研发也日益受到关注。明艳林介绍了在三明进行的有关草珊瑚植物饮料产业化技术研究与推广,当地人工种植的草珊瑚全株都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抗菌消炎等功效,此外其叶片富含黄酮、无机盐、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以及有益人体健康并呈香味的迷迭香酸,是制作饮料的上等食材。
在此基础上,研发团队利用三明三元区当地丰富的草珊瑚资源,精选四种药食两用药材与其配伍制成一款新型草本饮料,饮料中富含植物黄酮具有消暑解乏、生津止渴、除湿清热、清凉降火之功效;同时草珊瑚迷迭香酸还具有溶脂护肝,清除人体自由基,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这一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制成的产品,还获得“一种草珊瑚清爽型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针对另一种闽台地区常用的青草药,即铁皮石斛的产品研发,明艳林表示目前主要分为三大类:其一是以茎、花和叶为主的鲜品;其二是将铁皮石斛的茎制成干品,以铁皮枫斗为主;其三是以保健食品为主的深加工产品,包括颗粒剂、胶囊、片剂、口服液、浸膏等剂型。此外还有诸如石斛牙膏、洗发水、面膜、面霜、洗面奶、香皂等石斛系列日化用品,这些研究开发也为其他药食同源的青草药开发打开了思路。
“南方人参”绞股蓝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积极献策助传承
作为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顾问,明艳林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对福建道地药材的现代化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民间偏方、验方的挖掘应用,通过收集样品提取的方法,找出青草药的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从而进行新药的研究和开发;二是经过筛选,对一些特定青草药品种进行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的分析,如猫爪藤、千里光、冬青、鸦胆子、使君子等,其中一些特定品种的抗癌和抗病毒功效,主要是通过抗肿瘤活性比较和抗癌活性评价,及进行动物实验,来判断其在大病重症上的治疗效果。在他看来,“中药现代化不单单是弄清中药的有效成分;中药现代化是为了完善中药,而非西化中药;中药国际化首先要本土化。”
2022年,在明艳林积极推动下,闽台青草药被评为福建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还以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了《加强非遗“闽台青草药”传承,推动两岸中医药文化融合》等多项助力推广青草药文化的提案,建议政府以项目支持的形式,在目前青草药传习中心的基础上,成立闽南青草药研究学会,成立一个海峡两岸闽南青草药交流平台;建议将医药管理部门应将社区医院或中医院作为宣传、推广青草药文化的重要阵地,鼓励民众应用青草药治疗常见的亚健康疾病;支持结合学校的闽南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在中小学和高职高校开课、开讲座等形式,让下一代孩子更好地了解闽南青草药文化这一瑰宝。
明艳林还提到,可以借鉴岭南青草药的发展模式,依托厦门相关科研单位,成立“闽南青草药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平台,设立重大科研专项,加大对青草药的科学研究。他希望这些建议能够真正实现,结合多方力量,一同推动青草药传承和发展,推动闽南中草药在厦门健康行业的应用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