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投资何处去 遥指杏林湾

来源: 2021-12-31 16:14

三十多年来,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自然而然地成为两岸商贸往来的受惠者、见证者和大平台。


人们总习惯从时间坐标来看变化:杏林台商投资区,32年,集美台商投资区,30年;1989年的投资区,工业产值仅有2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2020年的两个台商投资区,辖区规上工业产值超过1100亿元,其中台资企业产值规模超381亿元……

曾经的集美(杏林),不过是祖国大地上无数个普普通通的村庄之一,然而借力于台商投资区的政策照顾,借以宽广的腹地供台企的驰骋,老工业时代留下的“家底”——水厂和电厂等基础设施,以及与厦门岛来往的方便——那时的厦门出岛方向只有海堤和厦门大桥,集各种天赋于一身,集美(杏林)自然而然地成为两岸商贸往来的受惠者、见证者和大平台。

从1989年杏林台商投资区成立开始,集美成为了两大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所在地。当年普普通通的村庄,如今聚集了台企9184家。工厂遍布,高楼林立,已然看不出曾经农村的迹象。

30多年来,集美(杏林)与特区共成长,与台企同发展,从一个小小渔村成长为厦门重要的城市次中心,不断在对台工作上先行先试,探索出两岸融合的“集美经验”。


举全区之力办好投资区

1987年,台湾当局终于开放大陆探亲。产业转移的急迫、大陆成本的低廉,最重要的是对中国人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台商到大陆投资顿时风起云涌,而两岸的交流自那时起到现在再未断过,而且越来越顺畅。

三十多年前,那一拨急切到大陆投资的台商分成了三路,一是北上上海、苏州,二是南下深圳、东莞,三是直走福建厦门。在很多台商的眼中,厦门就是台湾的翻版,到厦门像回家一样。

杏林是厦门现代工业的发源地,早在50多年前就兴建了一批市属国有企业。然而,在投资区设立前,全区只有3个中型工厂,工业总产值仅2亿元左右。

一切的转机都从台商投资区的设立开始。1989年5月20日,中央下达正式文件——福建省台商投资区,第一是厦门特区,那就是说厦门特区就是台商投资区,第二是海沧,第三是杏林,实际上是经济特区从岛内扩大到岛外了。

“当杏林被批准为台商投资区的喜讯传回,全区上下欢欣鼓舞,一片欢腾,感觉在50年代就创办的杏林老工业区,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一位杏林区的老领导对喜讯传来那一天的情形记忆犹新。他清楚地记得,当天区里接连开了多场座谈会,区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代表踊跃参与,畅谈创办杏林台商投资区的重要性,为办好台商投资区出谋献策。

在没有获批之前,区委、区政府都极力争取,希望杏林能够抓住发展机遇,成为台商投资区,心情十分迫切。真正批下来后,又备感压力重大,责任艰巨。

当时杏林城区只有一条主干道,从杏林区政府门前穿过,虽然不很长,但有6车道,是20世纪50年代建设杏林工业区时修建的。道路两侧的行道树是木麻黄,已被虫蛀多时,树枝易脆易折,有时遇上大风天,残枝断叶给过往车辆和行人带来极大的危险。区里经过讨论研究后,决定将木麻黄换成芒果树。没想到一些群众早已习惯了木麻黄,对换植芒果树的方案意见很大。为了让群众接受,杏林区的干部门挨家挨户走访座谈,最后才做通了群众的思想工作。可以说,当时是举全区之力在办好投资区。

虽然杏林区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发展工业区,到台商投资区成立的80年代末时,区内已有30多家国有企业。但这对于吸引台商入驻显然还很不够。由于两岸长期隔绝,台商对大陆政策不了解,心存疑虑,不敢把资金投在杏林。区委、区政府依靠创业精神、服务态度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去感动他们,让他们看到杏林的干部是能做事的干部,杏林区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让他们吃下定心丸。就是靠着这样的高度积极性和诚意,台商终于一个接一个被感动了,下定决心把项目投在杏林。

三年后的1992年,国务院又批准集美设立台商投资区。自此,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共有4个,厦门占3个,而集美区,就占了2个。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时,杏林台商投资区和集美台商投资区合并,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经济共同体,成为厦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办台商投资区前,集美区内少有台资企业。如今,海内外客商纷至沓来,集美两个台商投资区共聚集了台企984家。“借问投资何处去,台商遥指杏林湾。”台湾的媒体,曾经这样报道集美(杏林)的投资环境。

 

01>20世纪80年代末期,初现规模的杏林台商投资区。图/集美区档案馆提供

02>建设中的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

03>从农田变成厂房,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已成为海峡西岸一块充满成功机遇的投资热土。

凭借良好硬件配套吸引台商

在集美区委原书记郑德发的印象里,杏林台商投资区成立初期,不少台商都抢着到厦门考察、设厂,这其中就有现在被称作“钨钢大王”的廖万隆。早在1985年,春保钨钢创始人廖万隆就来到厦门,瞄准了这片创业热土。90年代初,杏林台商投资区吸引了他的注意,在一片黄土中,廖万隆带着当时的技术骨干廖永乐,开始打造“钨钢王国”。廖永乐回忆,当时在杏林这个区块,因为岛外腹地比较大,近机场,近高速公路,近码头,都是一二十分钟就可以到达的地方,所以我们出口方面都是非常方便。

凭借良好的投资环境,杏林台商投资区迅速吸引了一批台商,成立仅3年,引进签约三资企业就达到了105家,总投资额5.53亿美元。不过,当年的杏林台商投资区在硬件设施上还存在不小缺陷。

1989年5月26日,正新橡胶工业股份公司在大陆第一家企业“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而此时距离杏林台商投资区获批成立才仅仅6天。正新刚来杏林的时候,公司附近都是小山丘和农田,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办公的地方甚至都是和农民合租的瓦房。

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硬件设施的简陋也是不容忽视的缺陷。于是,从创办伊始,集美区就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吸引台商投资方面齐头并进,并形成以独资、产品外销为主,长期投资为多,集团性投资、成片开发项目增多等投资特点。

“尽管条件艰苦,但当时政府高效的办事效率,让我们信心十足!”黄介相说,那时区领导答应要在4个月内把土地平整完毕,交付给正新使用。听说工作人员拿到批文后,为了加快进度,是一边开大会向群众解释,一边发放土地补偿金。后来只用了28天,就平整了2个山头,总计56万平方米。就这样,3个多月后,厂区用地如期交付正新。黄介相不禁感叹:“像这样一个项目,在台湾用机械作业,要花一年时间,厦门竟真的在4个月内完成了。从那时起,我们要在这里扎根的想法,变得更加坚定。”

同样在1989年,台商吴进忠带着自己的眼镜工厂来到杏林。就在工厂运作不到一年,吴进忠就发现,由于没有完整产业链,许多原材料和配件要从台湾运过来,生产管理的成本大大增加。于是1991年起,市政府开始在招商引资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杏林台商投资区当时被规划成为眼镜、雨伞、服装等传统制造业生产基地,产业链逐步完善。吴进忠和合作伙伴决定加大投入,研发当时还被欧美国家垄断的太阳眼镜偏光镜片技术。

杰宏(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政郎回想起在大陆投资建厂的经历感慨不已。“1992年,我来杏林考察时,打车到杏西路看场地,车子还陷进泥土里。我下车等车子再启动时,车轮甩出一堆泥巴还弄到我的裤子上。”许政郎说,相比之下,如今的杏林,不仅道路畅通,环境更是怡人。

作为台商,在决定来大陆投资之前,许政郎曾聘请一位本地人考察厦门岛内外的情况,最终选择落户在杏林。从1993年来杏林登记办厂到现在,许政郞在杏林打拼了28年。在他眼中,这里早已不再是那个到处是泥巴路的小乡村了。“杏林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许政郎说,这些年,他在这里创业,也爱上了这片土地。

1995年在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设立的厦门士林电机,专注于中低压开关研发、生产及销售,历经20多年精心耕耘,现年产值约5亿元人民币,代理分销网络遍布全国,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近年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阔步向国际性企业迈进。

除了上述的台企,当年陆续落户杏林的正新轮胎、路达工业、春保钨钢等台企也在这里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台资企业在集美(杏林)的发展,令人惊叹:自台商投资区设立以来,从1989年的几家台资企业,到现在的900多家;从当初几家小规模企业,到现在的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多数台资企业运营良好,普遍赢利,大多数企业增资扩产,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现在,台商投资区逐步形成了以大金龙、厦工机械等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信华科技为龙头的电子制造业,以正新、厦晖等为龙头的轮胎制造业,以华懋纺织等为龙头的纺织制造业四大产业。

 

2004年7月5日,“国车金龙”落户集美,带动区内机械制造业的稳步发展。图为大金龙生产线。


位于后溪正新橡胶新区整形车间。图/林志杰



“政策大礼包”助力台企从小到大

30多年间,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更得益于投资区给台商持续不断送出的“政策大礼包”,助力台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从台商项目接洽考察到落地发展,从建立“卓越创新中心”到编制《惠企政策e码通》,从“两免三减半”、利润再投资退税到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后配套出台各项减税降费措施……30多年来,一系列先行先试的体制机制创新,极大激发了台胞台企到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就业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看中投资区内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相关的扶持政策,1996年,台企建霖集团信心满满地把企业转到了集美。厦门建霖集团总裁,台商陈岱桦说;“我们在1996年买了这块地,我记得那时候在整个集美台商投资区北部工业区,大概入驻企业没有这么多,后来这么多年所有企业基本入驻,而且发展还不错,所以集美是一个很好的宝地。”从传统的手工加工制造,转变为智能制造,如今建霖集团已拥有六大厂区,成为年销售额超38亿元的上市企业。前些年,建霖干脆把企业总部也搬进了集美,在陈岱桦眼里,与其说建霖是台商,不如说是“厦商”。“一开始过来,我们认定我们就是祖国大陆企业,我们虽然来自台湾,可是我们在祖国大陆方面享受了更多制度的优势,享受更多改革的优势,所以我们是来自厦门的企业。”陈岱桦说。

 “正新能够有今天的发展,我们真的要感谢政府的大力支持。”正新厦门集团行政中心副总经理陈莹光说,不仅是办事效率高,政府部门诚恳的服务态度同样让人感动。“政府帮了我们很多忙,而我们有什么困难,第一时间也会想着去找政府。在30年的投资过程中,我们与政府结下了深情厚谊。” 陈莹光说。

1995年在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设立的厦门士林电机,历经20多年精心耕耘,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近年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阔步向国际性企业迈进。

台企路达公司生产线。图/林志杰


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说:“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作为设立最早的台商投资区,区内的台资企业在整个厦门的台资企业当中显得更为举足轻重,他们与台商投资区共同成长,见证了台商投资区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让广大的台资企业能在这里得到发展壮大,这得益于集美区委区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我们台资企业的关心与支持。” 在吴家莹看来,台资企业与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可以说是密不可分,唇齿相依。企业由小做到大,投资区也一步步走向成熟。

集美政策红利不断,支持台商创业兴业。如今,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的更多领域都已被纳入优惠辐射范围,而以台商投资区为纽带,集美区对台交流合作也在不断扩大。2019年,赋予先行先试政策,率先推进集成改革,作为对台“桥头堡”的集美区再次迎来新机遇。肩负为全省乃至全国“探路”的使命,集美区制定的“1+7+2”方案从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加强对台金融合作、扩大两岸人文交流、维护台胞台企权益、扶持台胞创业就业、增强台胞社会福祉、做强两岸研学品牌等方面进行推动,可谓“招招见实”、干货满满。

经过30多年发展,如今的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已形成了机械装备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新材料产业、都市现代农业等多个重点发展的产业链群。“引进一家,带动一批,辐射一片”,让产业相对集聚,形成规模效应,一拨拨台商从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将事业版图拓展到全球的同时,也为这片土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共同腾飞。而在工业优先发展的带动下,集美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也得到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现在的集美,已经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推进两岸融合发展集成改革试点区,成立了两岸融合发展中心,不断创新举措,激发两岸市场的主体活力;现在的集美,在两岸经贸合作、落实台胞同等待遇、增强情感认同等方面,正探索着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集美经验”,而这个“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第一站”,也正吸引着更多台胞在这片热土上筑梦、圆梦。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