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社交圈多少人为宜

来源: 2022-02-08 11:56



一位朋友,将我拉进一个微信群。这个群相当庞大,满满当当500人。群主经常“威胁”:“潜水者踢。”然而,潜水者众。怕也是法不责众,真正被群主移除的,不多。

当然,虽然仍有不少潜水者,但发帖者也不在少数。这样,500人的大群,只要有那么两三百人天天发帖——有的甚至时不时就发帖,内容之丰富、之芜杂、之混乱,就可想而知了。有时,我稍微错过打开的时间节点,帖子就有几千个。如是,试想,一个人即使什么事也不做,一天24小时端着手机,或守住电脑,一字不落地阅读,读得完吗?有可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那么,有人问,你为什么不退群?首先,曾作为记者的我,仍然有个职业病,想通过网络多了解些社会动态;其次,喜欢读书的我,年纪大了,眼睛花了,纸质阅读受到一定限制,但这两个群,经常有网友发布一些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的音频,非常适合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听。
但我还是有点纳闷,如果说微信朋友圈、微信群是社交圈的话——我想大多数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吧——那么,一个社交圈究竟多少人为宜呢?
有人或许说,这又不是什么数学题,没必要这么精确吧?谁会吃饱撑着,去研究这个问题呢?
可你还真别说,有人就偏偏这么较真,非得弄个“水落石出”。
这个人叫罗宾·邓巴。今年74岁的邓巴是英国人。出生于工程师家庭的他,少年时就对哲学和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在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获得了哲学及心理学学士学位。1974年,邓巴又获得了布里斯托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课题为“狮尾狒的社会组织”。
2007年,邓巴在牛津大学担任认知与进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一职。在牛津大学,他研究了行为、认知和神经内分泌机制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了解这些机制在人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将其用于指导人们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处理各种关系,以帮助他们克服社交生活中的种种障碍。1998年,邓巴入选英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赫胥黎纪念奖”,这也是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最高荣誉。
20世纪90年代,邓巴经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尺寸与其平均的社会群体规模之间存在相关性。通过大量的实验及观察,邓巴提出人类个体所能维系的稳定关系数量在150左右。为什么?因为在这个范围的社交圈里,大家知道其中的每个人是谁,与这些人保持着一定频率的社会关系,也了解每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如何。从此,150这个数字就被命名为“邓巴数”。
邓巴将其研究成果写成书,书名叫《社群的进化》。在书中,邓巴用社群的建立、社群的沟通、社群与心智、社群中的亲密关系等7大板块,拼出一幅社群演进的完整图像,带领读者深度理解社群关系、理解人类,更好地面向未来社会。
邓巴数被认为是诸多人力资源管理及社交网络服务通道的基础。许多互联网从业者,尤其是对社交网络有研究的人,都极力推崇这一概念。比如,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就曾公开表示,微信群中的很多功能就是根据这一理论设置的,如群人数在40人以内时,可以直接加入,而大于40人时,就必须得到对方的同意,而大于100人时,就无法通过识别群二维码入群,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微信群成员之间相互熟识,实现沟通效率的最大化。还有,《人类简史三部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和脸书(facebook)公司内部的社会学家卡梅伦·马洛也曾表示,邓巴数为他们的研究及社交网络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当然,今天的微信群已突破了张小龙当初的设置,许多大群已到了500人极限了;而且,是大于200人时,才无法通过识别群二维码入群的。
但诚如我前面所言,如此庞大的群——如果一直存在的话,任何人穷其一生怕也无法尽览其全部内容,更遑论可以相互熟识了。退一步说,即便是150人的社交圈,就能全部熟识吗?就能实现沟通最大化吗?答案也是:非也。写这篇文章时候,恰好读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中年男,与妻子离婚了,离婚的理由是“三观不合”;离婚后,孤独的他,加入了几个亲友群,结果发现群里也是一言不合,就“口沫横飞”,甚至“拳脚相加”,虽然群主再三强调“禁止在群内骂人斗嘴等具有人身攻击性质行为,能动手的绝不动口,可私下单挑解决”,但众人还是“依然故我”,中年男本来想在群里找“知音”,得到些许心灵慰藉,没料到旧伤未愈新伤又至,只好退群了之。
可见,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即便三五十人的社交圈,要“统一思想”“步调一致”也是缘木求鱼了 。
但是,这个地球,有人迹,就有人际,就有社交。人际是一张无形的网,纵横交织,互为依存,人间的欢愉与凉薄,尽在其间。这其中,也有一些人难免产生社交恐惧症,把社交视为畏途,张爱玲就说过,“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生命充满了欢悦”。
只是,活在这个动荡莫测的星球,作为个体生命过客,社交——或者说人际江湖——是我们别无选择的家园,归宿即以诚相待,命运与共。从这个角度说,了解邓巴数背后更深层次的人类学、心理学及社会学背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互联互通的未来社会。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