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集美经验”引领台胞筑梦

来源: 2022-02-18 09:59

2021年6月12日,“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正式成立。


2019年底,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文批复同意包括集美区在内的全省四个县域集成改革试点总体方案。集美区作为厦门唯一入选区,发挥坐拥两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优势,挖潜增能、蓄势而发,在两岸经贸合作、落实台胞同等待遇、增强情感认同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持续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2021年6月11日,在150名两岸嘉宾的共同见证下,“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是福建省首创、为服务两岸融合而设立的专门机构,是集美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集成改革的又一举措。自此,围绕着两岸融合发展加快集成改革、勇于先行先试,集美区已从“规划”进入“施工”阶段。

五大领域先行先试

2020年,集美区在《集美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集成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基础上,细化制定7个专项方案以及配套的2个保障方案,形成“1+7+2”综合方案,推出一系列“干货满满”的利好举措。

集美区已经在五大领域先行先试,为全省乃至大陆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探路”。

第一,在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方面,深化与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合作,加强与台湾旅游、文创、养老、影视等现代产业交流。鼓励台资企业和台胞在集美以独资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举办高端养老机构。

第二,在加强对台金融合作方面,设立台商基金,为台企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台湾金融机构和台资企业在集美发起或参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

第三,在扩大两岸人文交流方面,加强与台湾职业院校合作,探索合作办校、联合设立专业模式。

第四,在维护台胞台企权益、扶持台胞创业就业、增强台胞社会福祉方面,着眼于“落实落细”。

第五,在做强两岸研学品牌方面,依托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完善、创新两岸研学机制,推进闽台导师培训认证中心、课程研发中心、单元认定中心建设。


对台金融改革显著

翻开“1+7+2”综合方案,放在最前面,也是最重要的,当属加强两岸在金融经贸领域的合作。为此,集美区还专门出台了《集美区加强对台金融合作机制工作方案》。这是厦门市出台的首个专门围绕对台金融合作的专项工作方案,旨在为两岸金融融合发展探索经验。

“《方案》在市、区促进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相关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提档,多个奖励力度为全市最优。”集美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对于新设立在集美的台资股权投资类企业、台资金融机构的落户奖励,除了可按照实缴注册资本规模获得市级奖励,区财政还将按市级奖励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配套奖励。在人才奖励和个税返还力度方面,对年薪达到本市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倍以上的台湾金融人才,在市、区两级政策叠加下再给予奖励。此外,台资金融企业机构在办公用房、个税优惠等方面也将在市级政策基础上享受区级配套补贴。

除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奖励补助,2021年,集美区为了全面推进集成改革,鼓励辖区金融机构服务好台胞台企,进一步研究出台厦门市首个《集美区鼓励银行加强对台金融服务奖励考评细则》,引导辖区银行加大对台金融服务力度,提升台胞台企的金融服务获得感。

2021年,为帮助更多有上市意向的台企,集美区积极“扶上马、送一程”,为申请上市的台企开通绿色通道,协助解决台企在上市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举办多场面向拟上市企业的行业交流会和专项辅导,为意向上市企业系统性培养上市专业人才。多方位拓宽台商融资渠道,精准对接台商台胞需求,加大对台企的融资增信支持力度。

一番作为,集美区对台金融改革的成果是显著的,集美区台企强健有力的发展未来也显现出来。截至2021年11月底,集美区共有华懋科技、建霖家居、宸展光电3家台资上市企业,台资企业万久科技挂牌新三板,万久科技、吉顺芯、富全钢铁、坤成商软4家台资企业进入区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情感交流面向丰富

情感交流,是两岸融合的“金字招牌”。集美区始终坚持在情感认同上聚力,促进两岸心灵契合。

对台研学一直是集美的特色,疫情防控之下,对台研学的线下活动无法开展,两岸青少年交流的热度却并未减退。

不能“手拉手”,依然“心连心”。依托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集美积极试水“线上研学营”、直播研学、视频成果展等创新方式,逐步形成线上研学平台,打破地理界限吸引“两岸研学有效粉丝群”,不断丰富具有集美特色的“两岸研学”品牌内涵,打造永不落幕的研学交流平台。

2021年6月14日,近百位在厦门工作生活的台商、台湾青少年,与市民游客、高校师生,共同体验端午民俗划龙舟。

夕阳余晖,斜映龙舟池。岸边人头攒动,龙舟池内,四艘龙舟整装待发。裁判员一声令下,木桨翻飞,龙舟飞驰而出。两岸同胞挥洒汗水,共庆端午,这条新闻登上了当天央视的《新闻联播》。

“这辈子第一次划龙舟,就是在集美。”在集美从事人工智能的台商徐冠胜参赛后非常兴奋,他说:“嘉庚精神中的‘诚毅’,就是做事要有毅力,我今天就从头到尾坚持了下来。”同样参赛的台商段湘麟说,台胞和两岸青少年一起努力,同舟共济,很有端午佳节的节日氛围,“在这里的感觉跟在家一样”。

上世纪50年代,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亲自倡办集美龙舟赛活动。经过6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集美龙舟赛事规格不断提高、民俗特色不断彰显、品牌影响不断扩大、文化内涵不断拓展,自2006年开赛以来,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已成为连接海峡两岸同胞的重要纽带和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2019年,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的规模达到最高峰。当年,共有来自海峡两岸的53支龙舟队伍同场竞技,其中,台湾龙舟队伍达到27支、逾700人,创下台湾参赛队伍数量的历史新高。

疫情发生后,龙舟文化节转变思路,从线下转到线上。2020年开始,集美推出“集美云上龙舟文化节”,让两岸民众相聚“云端”,在线体验赛龙舟、包粽子,“云逛”集美学村,听端午故事。同时,还邀请在厦台商台胞积极参与划龙舟的活动,通过民俗体验,促进心灵契合。


“一站式”贴心服务

2020年,集美区在全市率先打造首个入驻行政服务中心的“阿集台胞服务驿站”(简称“阿集驿站”)。2021年,又在全省率先推出台港澳同胞办税绿色通道和台胞警务服务站。在服务台胞,落实同等待遇上,集美区的做法可圈可点。

“我们发现,台胞办理的一些高频业务事项需要在不同窗口办理,这对不熟悉流程的台港澳同胞来说不是很方便。”厦门市集美区税务局驻集美行政服务中心首席代表吴莹琳说,对在集美的台港澳同胞经常办理的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个人出租房产相关涉税事项、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对外支付备案、参保等业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办税资源,开设本条绿色通道,为台港澳同胞提供“一窗式”办税服务。

而“阿集驿站”从一开始,就在各方面力求贴近台胞,切实为台胞提供有温度、高效率的服务,倾心协助他们更加快速便捷地生活、创业就业。

在人员遴选上,通过严格培训,遴选出3名有经验、善沟通、素质高、亲和力强的台湾青年作为服务专员,为台胞台企提供服务咨询、政策宣传、事务协办、建议收集反馈等服务,让台胞享受家人般的陪护。建立“阿集驿站”与服务窗口快速联动机制,打造“接待+办事”服务模式。“阿集驿站”专员既可全流程陪同办事台胞完成辅导、取号、办理、取件等事项,也可提供社保、医保、税务(发票)、公司及个体工商户设立等代理代办服务,以及涉台公共法律服务导办和惠台惠企政策咨询服务,协助辖区台胞在集创业就业更加快速便捷。

“有了台胞驿站引导办理和与多个窗口联动,我们台胞的多项业务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结,不用多个窗口来回跑了,十分方便。”台胞吴炳璋对“阿集驿站”赞不绝口。

“这个站点的设立对我们来说真的非常友善。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很多事都不是很了解。有了这个‘一站式服务’,很多事情在这里都能得到帮助。”台胞赖淑珍说,她曾通过“阿集驿站”的帮助,在很短时间内就拿到了临时机动车驾驶许可证,方便了她在大陆的生活。

厦门特区建设40年来,集美区不仅台企多、台商多,而且台胞融入程度高。与特区共成长,与台企同发展,集美区围绕“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这一主线,正不断在对台工作上先行先试。台胞台企与厦门经济特区共同成长,这无疑是对集美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这么多年来最好的注脚。

如今的集美,在两岸经贸合作、落实台胞同等待遇、增强情感认同等方面,正探索着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集美经验”,而这个“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第一站”,也正吸引着更多台胞在这片热土上筑梦、圆梦。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