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一封信,两地书

来源: 2022-03-02 09:18

/《台海》杂志主编 年月


杂志社从厦门吕岭路122号搬到深田路46号,我遗失了一些看起来贵重的东西,比如新闻奖获奖证书,唯独有一批书信,搬家后不曾少掉一纸。

这批书信被整齐地叠放在办公室一个抽屉里,安安静静的,不急不躁的,似乎知道我有一天必取出来,重读它们。

这不,今天,我有意拉开了抽屉,随意地抽出一封。这封来自新竹县竹北市高铁二路32号的信,枣红色的信封上有着龙飞凤舞的字,看不出这是出自女性手笔。

我的目光停留在了“张咏捷 敬邀”五个大字上,这封2018年乘着秋风漂洋过海的信,告诉我咏捷将于当年11月在台北红馆举办“前世今生”摄影展,她希望我能前去观展。

咏捷随信附上了邀请函。今天,我比几年前刚收到邀请函时更认真地阅读,兴许是因为这封信之后,云游四方的咏捷,音信全无。“张咏捷,1963年出生于澎湖,专业摄影家及作家。曾任《人间》杂志、《张老师月刊》摄影编辑……三度获得杂志摄影金鼎奖,分别是1991年……”我掐指一算,咏捷获金鼎奖时才28岁,而且是连获三次,要知道金鼎奖是台湾行政机构颁发给新闻从业者的最高奖,很多新闻人毕其一生都难摘得。读到这儿,眼前便又一次浮现出七月流火的午时,穿着长袖牛仔衣的咏捷端着照相机,奔走于台山列岛、小嶝岛、鼓浪屿的身影,在我陪她多次在大陆采风的时间里,我不只钦佩于她的才华高度,更对她的敬业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无论多热,她都不午休,可以从日出时分不间歇地拍到夜幕降临,似乎她一歇下就会错过刻骨铭心的瞬间。

“以上都是描述了那位曾经的张咏捷。”她在邀请函上这样写道,显然对自己取得的摄影成就不以为意。她告诉我,2015年这年,她的生命得到了另一种真实的苏醒,她以“心”的镜头,以不设概念的赤子心,完整地记录一系列安静却有力量的影像。“这是现在的张咏捷,她努力却也自在地要将那份令她感动之寂静大乐的力量借由影像,传递给每一位你和我。”她写道。

这也是她邀请我去观展的缘由吧。咏捷可能还以为我仍可随意往返两岸,去台北看展,跟去福州一样方便,她哪里会想到,2017年底之后,我就没能再去台湾了。

幸亏我把她的信完好无损地保留着,见字如晤。当年,我虽然没能如她所愿前去观她的摄影展,但今天再看邀请函上的几张照片却还是那般令人心驰神往,我就当它们是摄影展慢慢欣赏、细细品味吧。其中有一张图片,是咏捷拍她的恩师伫立树下沉思,这棵大树的树叶全被严霜打落在地,但光秃秃的树枝却遒劲执着地伸向天空。照片的图注是:“乘愿再来九百年”!

在收到咏捷这封信之前的那几年,我三不五时会收到台湾朋友的来信,以媒体同行居多,他们往往以邮寄自办的报刊为主,尽管台海杂志社连年订有台湾报刊,但收到朋友们特意寄来的报纸或杂志,读来还是不一样的,深感有一份情在字里行间,我因此也会把这些信件收藏起来。比如中国时报黄子明老师2013年寄来的“人间”副刊,那是他读到“人间”副刊发表我的拙作“为了那个漂流瓶”,赶紧收下报纸,装进信封寄过来; 同年,金门日报总编辑郑大行寄来了金门日报,因为当天的浯江副刊上发表了厦大出版社时任总编辑陈福郎为拙作《年月走宝岛》写的书评“是观光是追光更是聚光”,这类饱含知遇之恩的信件,几年后读之,更是心生感动。

也有的信件,是与两岸交流息息相关的,比如金门日报社社长黄雅芬2009年3月的一天给我寄来了黄色大信封,拆开一看没有书信,只有一张金门日报,当翻读到了新闻报道——“胡之洁 叶小楠 相逢一笑泯恩仇”,报道的是金门炮战的较量对手胡琏与叶飞的女儿在厦门首次相聚的事件,我便对雅芬姐的心意,心领神会。我们绝大部分媒体人,不管分属此岸还是彼岸,都乐见两岸和平发展、相亲相爱。

在我收藏的台湾来信中,有一封只存信封,这个信封的左上角印着“时报出版”四个红字。2017年,台湾时报出版社出版了拙作《台海年月》,该书发行全岛,并获国台办重点入台项目。这个信封是装出版合同的,合同收进档案,但空空如也的信封我却舍不得丢,首先是因为编辑苏清霖的字特别美,我把它当书法作品欣赏,这是收到台湾来信常有的体会,台湾朋友的汉字书写,总让人加倍信服“中华文化在台湾枝繁叶茂”这句话。除此之外,我还特别喜欢信封下方的这句话:“新闻是为历史做纪录,而文化传承必须由出版事业来负担。”这是余纪忠先生于1975年创立时报文化出版社时提出的办社理念。作为中国时报的创办人,余纪忠先生去台后余生都在推动两岸统一,是我们新闻行业后来者所深深敬重的。

感谢这个读信的日子,我仿佛与朋友们隔着海,促膝长谈了一回。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