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1947封家书 纸短情长

来源: 2022-03-02 10:05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投身两岸家书的收集与解读

文/《台海》杂志记者 张铮  图/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两岸家书是两岸同胞、海外侨胞的涉台往来信件,是两岸同胞交流交往的直接见证,是‘以情促融’的重要载体,是‘迁台记忆’档案文献的重要组成。”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陈伟平表示。自2019年发起两岸家书征集研究工作以来,馆内收藏的两岸往来信件已近两千件,成立的“两岸家书”项目组,已成功解读了1138封两岸家书。“解读家书这件事,有时不见得能体现多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最重要的还是情感的联系。”

沿着1000多米长的展线,记者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远古家园”“血脉相亲”“隶属与共”“开发同工”“文脉相承”“诸神同祀”“风俗相通”七大主题展厅,仿佛重走了两岸人民开拓建设共同家园的历史之旅。而比起展厅里各式各样的旧文物,展柜内的几封信件显得没那么引人注目,定睛一看,它们的信封颜色各异,贴着花样精美的邮票,信封上的收件人依旧清晰可见,似乎诉说的还是昨天的故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只是馆内随机选取作为展览的部分两岸家书。自2019年5月发起两岸家书征集研究工作以来,馆内收藏的两岸往来信件已达1947件,成立的“两岸家书”项目组,已成功解读了1138封两岸家书。说着,记者跟随“两岸家书”项目组团队里的小伙伴们,走进了两岸家书背后的收集与解读工作。

 01>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两岸家书”项目组成员正在整理、讨论收集到的家书信件。

02>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陈伟平正在整理从台湾新北市寄来的36封两岸家书。

1947封家书,

已成功解读1138封

正式采访之前,一位两岸家书项目组中的小伙正在专心致志对着电脑做两岸家书的“文本析出”工作,在他的旁边,一封封信件铺满了整个案头,新的、旧的,朴素的、精致的……“这些全部都要靠人工打字录入电脑吗?”记者问到。“是的,手写信件难以识别文字,只能靠这种人工识别的方式将内容转为电子文本,以留档记录。”谈话间,他又完成了一封家书的文本析出工作。“一般来说,这些信篇幅不会太长,所以录入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这位小伙接着说,“难的是,有时一个字要看很久,再联系上下文才能知道是什么字。有时还要和团队里的其他成员一起讨论,集大家的智慧,才能录完这封信。”这十几位两岸家书项目组成员,每两周会开一次碰头会,交流进展,讨论研究方向和切入点,共同探讨,相互请教。

作为两岸家书项目的发起人与项目组的带队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沈文锋告诉记者,项目组的成员来自全馆员工自发参与产生,他们来自各个部门,包括文献信息中心、展览开放部、藏品部、研究部等。上到60后,下到90后,大家交流畅通无阻,因为都有一个共同的志向——抢救两岸家书。

“来了这么久,我最大的感触在于不管是哪个部门的同事,他不一定要有多么深厚的文史功底,最重要的是对这件事感兴趣,有保护、挖掘历史文献的责任感,才能沉下心去做。”黄旭茹是闽台缘文献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已在馆内工作超过十年,她之所以这样说概因“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谁也不知道把这些信完整地解读需要花多长时间,甚至到最后也不一定有结果。”

据陈伟平馆长介绍,在发起两岸家书的征集活动之前,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内原有馆藏信件通信时间为1920 至1940年代,新征集到的信件通信时间为1977 至2015 年。截至目前,馆内已收藏1947件家书,已成功解读了其中的1138封。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三月,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收到了一份从台湾新北市寄来的特殊邮件,内含36封大陆民众寄给台湾亲友的两岸家书,这是自2019年征集活动以来,首次收到从台湾岛内直接邮寄至大陆的两岸家书。这些信件由台湾一位收藏家委托朋友捐赠,来自台湾新北市的洪浩然、余桂琴伉俪拿到信件后,第一时间通过邮局寄往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收集、整理好的家书被一一保存在馆内藏品部恒温恒湿的库房环境中,以实现保护、储存的目的。征得同意,项目组成员为记者取出了这36封特殊的家书,轻轻打开信笺,一封封寄托着父子情、兄弟情、师生情、叔侄情的书信,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爸爸,您明年一定要回来和家人共度春节……”“姨夫,春节在即,是否考虑回大陆过节,外甥在家恭候,并翘首相望……”“少年迄今与时哲同学、共事全部过程,时时盘旋在脑海中……”纸短情绵长,一段段海峡两岸血浓于水、割舍不断的乡情、亲情、爱情、友情跃然纸上。

沈文锋感慨道:“收到这批两岸家书,我们感到非常惊喜。两岸家书的收集非常不容易,随着两岸家书的当事人的年龄渐长,陆续凋零,健在的已经不多。”也正因如此,两岸家书的收集工作刻不容缓。征集,其实也是抢救。

由于两岸家书所追溯的年代不算太远,内容通常也只与普通百姓间的情感连结相关,所以一直没有受到很高的重视,在市场上也往往没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因此,许多家书面临着损坏、丢失的命运,抢救和保护两岸家书任重道远。

 

03>解读一段家书,了解一段人生。家书背后的喜怒哀乐,时常让成员们感同身受。


20场访谈,11 个家庭,

26位相关人士

回忆起一段段家书收集的经历,项目组成员们纷纷感慨万千,自家书工作开展以来,他们的脚步曾到达浦城、长泰、东山、惠安、晋江等地,进行过20场访谈,访问过11 个家庭、26位相关人士。其中,还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远程访问身在台北的家书当事人。所解读信件主题涉及思乡心切、生死离别、教育支持、家乡建设、众生百相等,信件的主人公有台湾老兵、在台乡贤、定居大陆的台胞台属等。

说起从浦城收集到的这批家书,项目组成员们印象深刻。2020年,台湾资深媒体人范植明向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透露了自己想要捐赠家书的意愿,家书内容是他的母亲台湾老人陈兰凤和福建浦城胞弟之间的手足情深。听到这个消息的沈文锋兴奋不已,带队迅速启程从泉州赶到离博物馆500公里外的福建南平市浦城县,从范植明手里接过范家所捐赠的家书。

据沈文锋介绍,范植明于一年多前接手保存父母收藏的一些历史物品,发现母亲保存有一沓来自老家福建浦城的信件。于是,他打了几次电话,找到了信中母亲的外甥,并按照事先联络的地址,来到了位于福建浦城的舅舅家,看到了从1988年6月24日一直到2001年9月26日,32年来母亲与大陆亲友的15封家书。范植明突然有种穿越时空回到了母亲青年时期的感觉。举行家书捐赠仪式时,范植明的舅妈紧紧抱着信件不忍放手,泪水夺眶而出。

“收集到这些珍贵的家书后,我们会对一封封家书做好编号。若符合文物入藏的标准,还需要对它们一一登记并按照规定的标准命名,同时进行一系列专业的除尘、杀菌、保护,以延长这些老物件的保存年限。”馆内藏品部的工作人员表示,让这些记忆的载体更好、更久地保存下去,也是很多两岸家书所有者最终决定捐赠的原因之一。黄旭茹告诉记者,最终范家愿意忍痛捐赠这些家书,便是为了能够更长久地将信件保存,“但不是每段收集之旅都是这么顺畅的。取得捐赠者的信任,使他们愿意捐出家书,这需要花费很多的功夫。”

比收集工作还要难的,是收到家书后的解读工作。单凭一纸家书,看到的内容十分有限,挖掘家书背后的历史脉络,才是两岸家书收集工作的意义所在。面对已经断联的家书主人,工作人员只能使用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前往信件上的地址实地走访,试图找到信件的主人,或是他们的后代。历经斗转星移,有时到了那个地方才发现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尽管找到了家书作者的后代,也会由于后代不知这些家书的存在,而工作人员所调查的背景又涉及个人隐私,被误会是“骗子”,最终被拒之门外。线索,就这么断了。

尽管如此,当记者问起是否会因为线索断了就放弃那封家书,让它背后的故事永远成为谜时,在场的工作人员回答一致:“不会放弃的。一条路行不通就换条路,或许哪天,断掉的线索就会接上呢。”

 

到了两岸家书捐赠环节,范植明舅妈抱着信件不忍放手。对她来说,这些信是对亲人的一份念想。但为了能够让这些家书更好、更有意义地留存下去,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捐赠家书。

单向的信,

在漫长时光中寻一个结果

收集到的家书,会根据项目组里成员的各自偏好、找到对应关系人的可能性、擅长领域等分配下去。工作人员要做的,不仅是解读家书纸面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挖掘背后的故事。一封家书就像一块拼图,想要看到事件全貌,还需要沿着这块拼图继续寻找。

团队中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分配到这批家书里有18封是台湾的几位战友寄给福州一位名叫林云青的抗战老兵的,从1990年开始,通信跨度只持续了三年左右。从这些书信的内容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写信人对两岸关系接续的渴望。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身体每况愈下,信中愈发透露出的无奈与辛酸。“所以我们只能快一点、更快一点把这些关系建立起来。随着他们的离去,解读难度只会越来越大。”工作人员说。而这种解读的难度,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来自于它们都是“单向的信”。

“目前,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所收集到的家书几乎都是单向的。”说着,一位成员从库房取出了一沓厚厚的家书,寄信人都写着同样的两个字——大哥。负责这组家书的成员告诉记者,这组家书时间跨度长达20年,数量高达659封。最早第一封来自1989年,是信中的大哥陈臻超通过朋友,时隔40年重新与大陆亲人取得联系。陈臻超不知出于何种目的于1947年只身前往台湾,家书中充满了对弟弟们的关心、长兄如父的谆谆教导与对儿时光阴的怀念之情。

解读每一封信,就要走进信中的世界。感受写信人的喜怒哀乐,了解他的生活背景。解读这组家书的成员表示,当他看见陈臻超通过家书表达自己对过世父母的思念时,他感到十分动容。说着,他翻到1991年6月26日的来信,信件开头写道“我无法在父亲生前回去,引为终身遗憾。”随后便回想与父亲相处中印象深刻的片段,信末写到“略举以上数则,可知吾父有许多优点,念念不忘。”可见父亲的事迹和观念对他影响至深,不能回家侍奉父母成为他的终身遗憾。

从家信中还可以看出,陈臻超1959年后赴金门任职,历任金门税捐处处长、地政所主任、金湖镇公所副镇长等职。其间,陈臻超没有组建家庭,直至去世一直生活在金门。长期关注这批家信的沈文锋表示,陈臻超似乎一直在等着有一天能回到大陆,想着到时再成家,可没承想这一等就是一辈子。2000年以后,陈臻超与弟弟们的通信明显变少了许多,年事已高的陈臻超慢慢地不再写信了。2014年,陈臻超去世,葬礼在金门举行,后葬在了金门。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如今已找到陈臻超弟弟的后人们,得到了陈宜祥先生自传、陈臻超后人为其所写悼词、陈臻超通行证、陈臻超著《金门随笔》、陈臻超印章等资料信息。但仍有很多问题依旧在困扰着沈文锋与工作人员——陈臻超因何只身前往金门?为什么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也没有回到祖地落叶归根?这些疑问在目前所拥有的材料里,依旧是无法解开的谜题。沈文锋表示,还是会继续翻阅更多的资料,以找到更多的蛛丝马迹。

“收集、整理、解读家书就是如此,有可能你找到最后还是一无所获,有可能刚刚点燃的希望又被熄灭,但这些事,总要有人去做,而且有必要做。”沈文锋表示。

工作人员正在用高清扫描仪对家书内容进行数字图像采集,为每一封家书建立数字化档案。

用于展览的家书,需要使用RP保护,目的是杀虫、防霉、防氧化、防锈蚀。



收集家书的六个步骤

1.基本处理

收到家书之后,首先要对每一封家书一一登记、编号、按照标准命名,并视保存状况进行杀菌、除尘、除虫等处理。若该封家书将作为展品使用,会使用RP保护 (杀虫、防霉、防氧化、防锈蚀)。

2.建立档案

正式入库之前,将使用高清扫描仪对家书内容进行数字图像采集,为每一封家书建立数字化档案。

3.文本析出

将家书原件的文本录入电脑,做好家书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在录入过程中了解双方关系及往来的基本情况。

4.背景调查

通过网络搜索、查阅文献等方式查找相关人物的背景资料。综合所有资料,列出需要确认、补充的信息和事件细节。

5.实地探访

根据信件的地址找到具体的街道、村落或单位,寻访当事人。若当事人已去世,就需要打听其后辈或友人的联系方式。在征得当事人或其亲友的同意后,针对已整理好的问题进行采访。另外,询问是否有相关的手稿、老物件、老照片可供收集。

6.撰写报告

整合家书原件与实地探访所得信息,选取角度、主题,撰写报告。

 

一封家书万般情

家族情:

宗亲齐相助  终圆寻根梦


1992年12月,泉州黄天柱寄给高雄黄宗吉的信。写信人黄天柱受收信人黄宗吉之托帮助寻根,寻得澎湖黄氏开基祖黄正束公源于晋江永和内厝,附族谱复印件4页。

1985年,黄宗吉返澎湖祭祖,但族亲均不知道祖源具体何处,萌生了寻根的念头。自1636年正束公(澎湖菜园始祖)开基澎湖已三百五十多年,时代变迁难以寻觅。1989年,黄宗吉到泉州祭祖时,拜托当地文史专家黄天柱先生帮忙寻找澎湖菜园里黄氏宗祧正束公的祖籍“觉山内厝乡”为何地。黄天柱一直将这件事情记挂在心,前后拜托多位宗亲协助查找,终于在1992年12月核对宗亲提供的黄氏族谱后,确认正束公祖籍为当时的晋江县永和乡内厝村,马上修书告知宗吉情况,并附上族谱复印件和地图。在四年的不懈追寻后,澎湖黄氏一行16人于1993年9月组团返内厝谒祖探亲,完成了族亲多年的愿望,至今两地宗亲仍有往来。


父子情:

子盼父归来  共度团圆节


江西永丰县钟金根寄给在台北的父亲钟国兴的家书,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共收藏有6封。

1991年2月23日,信中钟金根表达了因父亲生病的焦急,对自己不能在父亲身边尽孝感到痛苦。此外,他还告知父亲家里准备筹钱盖房子,并热烈期盼父亲来年春节能回大陆与家人一起共度新春佳节。

从信中可知,父亲钟国兴经常给老家亲人汇钱、寄药,还准备在返乡探亲时,从台湾为儿媳和孙子们购买衣物。1992年5月的家书中,钟金根得知父亲当年无法回乡与家人一起过中秋节时,失望不已。听说父亲在台湾再婚,他亦十分欣喜,希望父亲能带着台湾的妻子一起回乡看看。

钟金根反复询问父亲是否能在中秋节回家团聚,并准备到机场迎接父亲。同时,他还从大陆给父亲寄去相关药物,关心其身体健康。“如果这些药能把你的病治好,我会十分高兴。”字里行间,流露出孝顺和思念之情。

兄弟情:

弟与兄商议  为亡母立碑


河南临颍县人邰海科寄给身居台湾台北市的四哥邰学海,馆中收藏共有三封。

在1997年2月的信中,邰海科告知四哥母亲去世的消息,详述为母亲热闹举办葬礼的细节,让哥嫂不要过于悲痛,节哀保重身体。

邰海科与四哥商量为亡母立碑事宜,希望四哥能将在台亲属名字告知,方便立碑时刻上他们的名字。“你信上讲,立碑时你们可能回不来,我完全理解。哥嫂年迈,体弱多病,不求你们回来,只希望二位多保重身体,多活上几年。”他在信中说,家族子孙都走光明正道,村里人对他们整个家族评价很高,让哥嫂一切放心。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