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熕船与火器:依海筑长城

来源: 2022-03-28 16:39

文/《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郑成功能够在17世纪纵横中国东南沿海的关键,在于他拥有一支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的船队,如今人们通过一些明清时期的船形图及零散的史料典籍,一点一点揭开了郑成功战船的秘密,被发现的还有包括火炮、火铳在内一系列火器,它们解答了郑成功的海上之师是如何结合“冷兵器”与“热兵器”作战的。正是凭借强大的水师,郑成功得以在抗清之战中不落下风,并战胜荷兰殖民者的战舰,维护中国的海权。


日本松浦史料馆收藏了一卷《唐船之图》,所画的是清朝时期的商人到长崎进行贸易时,所乘坐的各类船只,当中就有名为“厦门船”“福州船”“台湾船”及“福州造厂广东发船”在内的十几种船型画像,不仅标注详细的尺寸,连船舶的一些细节都十分清晰。这些图像为人们考证郑成功船队提供了依据,通过复原的船模和相关史料考证,了解在17世纪大航海时代,郑成功是如何组建起一支强大的海上船队,由此称雄中国东南沿海,并最终率领这支海上之师击败荷兰人并收复台湾的。

 

郑氏战船再现

在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二楼,陈列着十多艘精致的船模,共同构成了一组微缩的郑成功船队。曾经,这样的船队载着郑成功的商团渡海远航,与日本、南洋群岛上各国进行商贸,同时配备弓箭、火器以防海上贼寇的袭击。而郑成功船队的型制正是沿袭自明代,在俞大猷和戚继光时代,就意识到“福船势力雄大,最便冲犁,所以扼贼船于外洋”,因此力主建造以大福船为主的战船,以驱除倭寇及海盗。郑成功起兵抗清之后,便在东南沿海一带整编船队、操练水师,这些战船不仅用于作战,也为商船提供武装保护。

由郑成功筹集、建造的船队包括中军帅船、大熕船、沙船、鸟船、水锯船、赶缯船、乌艚船、乌龙船、八桨哨船等,关于它们具体的职能介绍,分散在几本与郑成功相关的史料典籍里,譬如《先王实录》中就提到“(1659年)六月十四日,亲军并中、后、左各提督,左先锋等镇,跟本藩七中军船前行,进取瓜洲。”可知中军船应属于指挥舰,并且还有不同规格的划分;《先王实录》还描述了鸟船的形态大约是“头小身肥,船身长直,除设桅篷外,两侧有橹两支,有风扬帆,无风摇橹,行驶灵活,而且篷长橹快,船行水上,有如飞鸟。”这种小型船能快速发起冲击,在郑成功进行海上作战时,往往能抢占先机,因此在船队中数量不少。

同属战船系列的还有沙船,其“以出崇明沙而得名”,是一种能够行沙涉浅的平底船,在近海领域作战时优势较明显;另一种赶缯船是从渔船改造成的中型战船,特点是体量大、载重好,《台湾外纪》中就提到郑成功船队中有赶缯船,其为明清时期水师的主力战船。除此之外,船队中还配备具有供哨探之用的“功能船”,比如八桨船,《海上见闻录》记载“(1660年)五月初十,赐姓坐龙贡船,继令何义督之,而下八桨船,往来督战。”还有直接命名为小哨、快哨的小福船,“四桨一橹,其行如飞,内可容三五十人不拘,风潮顺逆者也。”可以想象,当两方战船在海上激战之际,这些小巧灵活的船穿梭左右,观察战况、督军作战并作为接应。

在郑成功的船队里,主力战船当属大熕船和水锯船。其中大熕船指的是装载了火炮的战舰,据说郑成功的叔父郑鸿逵曾在广东揭阳捞起一门大炮,“一条光物约丈余,有两耳,其大难量……系贡统,两耳二龙,随传令船中用索绞起,定国即造贡船载运,教放,容弹子二十四斤,击至四五里远,祭发无不击中……”据推测,这门大炮应该属于欧洲火炮,时人称其为“龙熕”,后来装备了龙熕的战船便被称作大熕船,这种船与同时代荷兰的战舰相较,最大的差距应该就是火力了,“郑成功的熕船不像欧洲那时候的甲板船,欧洲的船体更坚固,能承受在舷侧装载的大炮在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他的大炮一般安装在船首和船尾,而且引爆炮弹后,士兵就要马上趴下,以防被炮弹所产生的震荡力波及受伤。”厦门市博物馆副馆长陈洋如是说道。

 图为日本松浦海事博物馆收藏的《唐船之图》画卷,当中记载了包括台湾船、南京船、厦门船在内的、曾航行至日本的中国船只彩绘图,还包括船只内部装备的各项道具,名称及尺寸皆有备注。图/何丙仲提供


火炮、火铳与国姓瓶

尽管受限于船舰本身的局限,无法装载更多大炮,但郑成功船队里的火炮威力仍不容小觑。《郑成功舰队的火器》一文提到,“早在清顺治三年(1646年)郑成功在福建起兵反清之时,就在厦门等地建立了完备的军火生产线,重金聘请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技师督造生产。”就连姚启圣在给康熙皇帝的奏章上都承认郑成功之师“火器之利,兵舰之强,不亚于荷夷,更非我之所能及”。据考证,收藏于陕西省博物馆的“钦命招讨大将军总统使世子”铭文铜炮是郑成功军队于永历九年(1655年)制造的,以青铜铸造,口径11cm,口壁厚5cm,全长2.1m。炮身中部还铸有龙形双鋬——这是郑成功铸炮的独特标志。

除此之外,郑成功的船队中还有其他小型的火器能作为辅助。今收藏于连江县博物馆的一支“国姓府”铜铳,就让世人得以一窥郑成功时代的火器形态。它于1989年出土于福建省连江定海水域,外形似一根圆棍,铳尾部近火门处凿刻有阴文“国姓府”三字,证明了它属郑成功部队所有。铜铳前后各有一个小孔,前端为炮膛孔,后部的是装木柄孔,两耳间统壁上还有一引火孔。陈洋双手比画着,介绍当时的士兵是如何使用这个武器,他说:“铜铳是通过火药在膛内被引燃,产生的气体压力将铁弹丸发射出去,给敌方造成伤害。你可以想象一下,发射时这个铜铳肯定是很热的,不可能像我们现在的手枪,直接拿在手上射击。所以当时的士兵首先要将一节木头插进铜铳尾端作手柄,然后让另一个士兵负责引燃,这样才能将散弹打出去。”

陈洋还说,铜铳的韧度较铁铳更好,后者容易在发射时炸毁,但是当时能配备的铜铳并不多,因此通常还会搭配铁铸的火铳。此外,在福建南安、晋江等地还发现过许多陶制瓶,外壁常能见到旋胚痕,瓶内还有残留火药铁砂,当地人称为“国姓瓶”。关于这类陶瓶的用途,民间流传较多的说法是:这是郑成功军队在作战时使用的“投掷手榴弹”。但这一说法存疑,理由同上述铜铳一样,当士兵将火药和弹丸装填进瓶身,引燃时是否真的能安全地操作?对此,厦门文史专家何丙仲认为,国姓瓶真正的用途也许是用于放置火药配方的,“火药主要是由硫黄、硝石和木炭组成,要通过一定配比才能制成火药。我感觉,这些瓶子可能是平时分别装火药配方的,要使用火药时再从这些瓶子里分别取出调配。”他解释道。《厦门海防文化》一书里,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传说当时晋江、南安沿海的人们为了躲避清军耳目,将火药放入陶瓶中密封,然后用绳子捆绑起来,绳子一段钉在船底,待船一开就能将其运送出去,交到郑成功军队手中。

 

听风观潮守海作战

虽然装备了火炮、火铳等火器,但郑成功军队同当时荷属东印度公司在装备上仍有差距。《郑成功舰队的火器》中就指出:17世纪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火绳枪,军官配备有转轮手枪;而郑成功的军队普遍使用的是弓箭、大刀、长矛等冷兵器,但郑军的火铳、火枪威力也相当了得。不过郑成功在继承父亲郑芝龙的战舰、兵将等基业之后,通过数年的征战积累了丰富的海战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军事战略。

陈洋在《从新视角看郑军海战优势》一文,总结了以下几点郑成功海战优势:其一,坚守海上战术优势即“胜则围城打援,不利则入海周旋”,这一点在收复台湾时表现得淋漓尽致,最终也获得了胜利。史料上还有个细节能看出他对海上作战的重视,据说他曾要求将士赤脚在船上操练,对此陈洋解释说:“因为战船经常会被海浪冲溅,加上甲板涂刷桐油,穿着鞋就容易打滑,不利于作战及传运火药铳炮。”他还提出,考虑到闽南的地理环境,郑军赤足作战的另一理由是:郑军水师船常被迫于离岸一段距离处“抛碇”,然后将士蹚水上岸,穿着鞋容易深陷泥沙,因此赤足更方便迅速上岸。

郑成功海战的另一优势是熟识闽南地域气候,这一点在海战上尤为重要。自小生活在闽南海滨地区,加上家族从事海上贸易所留下的经验,郑成功自然对风讯和潮汐了如指掌。陈洋在文章中写道:“郑成功重视利用气候、风向、水流,以火器为主,远则铳炮交击,近则顺风冲犁,因此在与清军海战时,处处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冲犁”是指郑成功的水师擅长利用风向,开着船冲撞敌方的战船,对此他补充说:“这种利用风力的冲撞威力是很强的,正因为郑成功他们懂得看风向,才会有这样的战术。”

上述这些军事战略的形成其实与郑成功的海权思想息息相关,郑氏家族从郑成功父辈这一代驰骋海洋,其中郑芝龙就曾经与荷兰舰队作战,积累了不少海战经验。郑成功在家庭的影响下,对海战有着自己的见解,他曾上书隆武帝,提出“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十六字条陈,表明他已经意识到通过海战与清军对抗、掌握制海权的重要性。也是在这一思想下,促使他挥师东征,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被占领多年的台湾,让其重新回到中国的版图。

参考文献:

1、陈洋《从新视角看郑军海战优势》

2、沈洋《郑成功舰队的火器》

3、杨英《先王实录》

       4、陈延杭《明清奋斗于海上的两大奇人》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