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屯田与书院:祖孙三代耕耘台湾

来源: 2022-03-28 16:47

文/《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尽管关于开发台湾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秦汉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末清初时期,活跃于东南沿海的郑氏家族使台湾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郑芝龙祖孙三代对台湾的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一开始迁移大陆移民,到收复台湾之后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层面进行改革,使之真正成为一座富饶的宝岛。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普罗民遮城(台南赤嵌楼)设立承天府,现在立有郑成功与荷兰人议和雕像。图/黄子明



1661年,郑成功在写给当时占据台湾的荷兰长官的信中说:“我率领强大的军队来到此地,不仅要来改善这块土地,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建造几个城市,开创繁衍一个庞大的人群社会。”这些承诺在他收复台湾之后一一实现,从他的父亲郑芝龙时期携大陆移民前来开垦、他在收复台湾之后推行包括屯田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再到其子郑经对台湾社会的建设,郑氏祖孙三代为台湾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移民浪潮,开垦良田

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郑氏家族早就与这座岛屿建立了联系。郑芝龙从事海上贸易之时,就曾协助闽粤沿海一带的民众横渡海峡入台开垦,《鹿礁纪闻》曾记载:崇祯中,闽地大旱。芝龙招集流民,倾家资,市耕牛粟麦分给之,载往台湾,令垦辟荒土,而收其赋,郑氏以此富强。从中可知,当时闽粤移民前往台湾开垦的原因之一,是出于改善生活的急迫,尤其在明朝末年,战乱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活及生命;而郑芝龙通过提供给他们耕种所需的家畜和谷物,待收成后收取赋税,由此壮大起来。这些大陆移民之所以选择搭乘郑芝龙的船前往台湾,不仅因为他的船只质量较其他更好,还出于安全的考量。

郑芝龙的船队将这些大陆移民送到台湾北港附近及其以南地区,他们便开始了垦拓与安居,《郑氏开发台湾贡献述略》一文中提道:根据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统计,当时台湾居民已有25000余户,人口超过10万,至1650年前后,仅台南附近开垦的荒地就达9800余甲(一甲约等于11亩),这些移民将台湾肥沃的土地开辟为耕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郑芝龙的一些部下也是因此往来于台湾与大陆,其中有些人便留在了台湾,包括后来为郑成功献上台湾地图、协助他收复台湾的何斌。

郑芝龙组织的闽粤民众入台,也是历史上首次有组织地向台湾大规模移民,台湾也成为郑芝龙海上贸易事业中一个重要的地点,并且为他的船队提供了粮食。正因如此,郑成功在据台的荷兰殖民者面前,更加强调自己家族与台湾的渊源,表明自己收回这片土地的决心。1662年2月1日,郑成功正式从荷属东印度公司手中收回了台湾,他延续父亲的做法,召集闽粤、江浙沿海的民众渡海入台,并派遣自己的部下从大陆运载官兵的眷属一同入台开垦,据说“官兵并眷口共计三十万有奇”,这是历史上第二次有组织地向台湾大规模移民;直到郑经时期,依然陆续有汉族移民通过郑氏家族的船来到台湾,其中包括郑经从金门、厦门带回台湾的官兵及家眷,经过郑芝龙祖孙三代的移民举措,到了郑成功、郑经时期,台湾人口已经超过20万人,其中汉族约12万,这些人同原先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一道成为开发台湾的主力。

郑经的部属陈永华在1665年派人在濑口庄修筑盐田,引台江内海海水制盐,台南四草至北门一带盐田营运到2002年才关闭。图/黄子明


兴修水利,屯田养兵

随着人口激增,相应的田地分配和农业生产问题也一一出现,郑成功为此颁布了垦荒的谕令,根据不同群体分配农田,例如分给诸镇兵的屯垦之地名为营盘田、文武百官的私田称为文物田,同时保护高山族自耕田的权益,严令“不许混侵土民现耕田地”。郑成功等人初到台湾时,发现高山族人“不识钩镰割稻之便利,一甲之稻,云采拔十数日方完,访其开垦,不知用犁耙口锄之快”,为此郑成功的部将杨英向他提议,“教之以耕耘之法及栽种收获之术”,由此帮助高山族人提升农业生产。

在鼓励农业生产之余,郑成功还格外重视水利建设,他在颁布的谕令中特别提道:文武各官圈地之处,所有山林陂池,具图来献。本藩薄定赋税,便属其人掌管,不可斧斤不时,竭泽而渔,庶后来永享无疆之利。据《台湾县志》记载,郑成功或郑经主持修建的水利有三,即“草潭、白衣潭、郑氏凿也,……公爷陂,郑氏筑也。”这三处都位于今台南境内,对当时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个与水利相关的便是“国姓井”,在郑成功军士开垦的地方,有些还保留着一些古井,是当年开垦时用于灌溉及日常用水,其中位于台中市铁砧山的国姓井又被称作“剑井”,传说当年郑成功来到此地后,发现无水可饮,于是他“拔剑插地,顿时一股巨泉破土而出”,后来在此山建起国姓庙以纪念。

此外,在组织屯田的过程中,郑成功还推出了“屯田养兵”政策,安排官兵分赴各地开荒屯田,杨英在《从征实录》里详细介绍了官兵分派的驻地包括“左先锋扎北路新港仔、竹堑,以援剿后镇、后冲镇、智武镇、英兵镇、虎卫右镇继扎屯垦,以中冲、义武、左冲、前冲、游兵等镇扎南路凤山、观音山屯垦。”

被派驻到各地屯垦的官兵,大多以其镇营名命名该地,这些地名被保留至今,变成了郑成功开发台湾的重要凭证,例如台南六甲乡林凤营、台南左镇乡、高雄罔山镇前锋里、高雄燕巢乡角宿村、嘉义中营、云林县林圮埔等,在地图上串联起这些地名,就能了解当初郑成功屯垦的区域范围,算上郑经继位后继续推行该政策的成果,那么郑成功父子在台期间,开垦的区域“南至凤山、恒春、北及诸罗、水沙连(今竹山区、能高区、新高区)、半线(今彰化)、竹堑(今新竹)、淡水、鸡笼(今基隆),范围比荷兰占据时期大为扩大。”

 

台南盐水以蜂炮闻名,在郑氏父子统治台湾时期为一海港,郑成功派其部将何积善及范文章率军垦殖。图/黄子明

台湾原依仁里地区,经郑氏父子时期的汉人拓垦得以发展。在如今台南仁德区中洲地区,当地人正在举行庙会活动过火仪式。图/黄子明


发展商贸,弘扬儒学

倘若说这些沿用的地名代表了郑成功对台湾农业社会的开发,那么分散于台湾各村落的一些宫庙,预示着台湾与闽南之间的渊源。如今高雄关帝庙内还保存有当年郑芝龙供奉的古石香炉,上刻“明郑一官”字。此前,闽粤移民在前往台湾时往往会带上不同的“保护神”,希望能够保佑自己及族人在新土地上安居乐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妈祖及保生大帝,据说,鹿耳门天后宫就始建于1661年,正好是郑成功出兵台湾的那一年,而宫庙里的文献也记载了相关的传说:郑成功率领四百余战舰抵达鹿耳门港外,因为水浅无法驶入,于是郑氏乃设香案焚香祝祷,祈求妈祖助涨潮水,而后果然水升丈余,郑氏得以顺利登陆鹿耳门,赶走荷兰人,收复台湾。虽然传说不可考,但妈祖信仰却随着大陆移民的迁徙,在台湾扎根,并成了台湾重要的民俗信仰之一。

除了发展农业,郑成功在入台初期便着手行政机构的改革,首先他置承天府于赤嵌城,下设天兴县(今嘉义)和万年县(今凤山),并将热兰遮城改名为安平。然而承天府中并没有留下太多郑成功的身影,在收复台湾不久他就突发急病逝世,其子郑经继位,进一步发展台湾。在郑经统治时期,除了耕种更致力于教授百姓种植甘蔗、煮糖、晒盐、开矿、烧瓦、筑屋等多样化生产活动,所生产的一些产品便可对外贸易,尤其蔗糖的获利更丰,郑经延续祖辈海上贸易,达到“凡中国货,海外皆仰资郑氏,于是通洋之利惟郑氏独操之,财用益饶”的状态。

经过两代的经营,台湾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郑经开始关注台湾的儒学教化。大臣陈永华向他提议在台湾兴建孔庙与学校,并直言“十年生长,十年教养,十年成聚,自当速行教化以造人才,才能邦以永宁而世运日昌”,于是在台湾建立了最早的书院“全台首学”,其旧址依然保留。郑经委任陈永华掌管文教,台湾由此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郑氏对台湾文化发展的贡献》一文提到,当时“学院相当于明之国子监,为中央学校,乃高等教育机构。初以陈永华为学院主持人,叶亨为 国子助教兼协理礼官。任礼官者,还有蔡政、杨英、郑斌等人。府学、州学为地方教育行政 机构,由府尹、知州主持。”此外各府州皆设府学、州学,前者为中等教育,后者为初等教育,“凡民八岁入小学,课以经史文章”;学院所教授的都是经史文章,这一切最终令儒学得以潜移默化地扎根于台湾,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延续到清代,台湾涌现众多科举及第入仕者和文人,不得不说是这些举措所带来的成果,不仅在台湾传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更从文化层面让台湾与大陆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


左上>台南孔庙始建于郑经统治时期,象征着儒学在台湾的传播。图/黄子明

左下>“台湾首学”书院是台湾最早的书院,郑经听从陈永华建议,在台湾推广文教。图/黄子明

右上>台南延平郡王祠里的郑成功塑像。图/何叔娟

右下>人们在台南孔庙内的“及第”榜上写下预祝学业顺利的祝福。图/黄子明


参考文献:

1、陈元煦《郑氏开发台湾贡献述略》

2、孙英龙《台湾地名与郑成功开发台湾》

       3、杨友庭《郑氏对台湾文化发展的贡献》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