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从落地生根到落叶归根

来源: 2022-05-07 20:26


/《台海》杂志记者 刘舒萍

每道菜肴的背后都有其绵密的社会脉络、历史意义、文化内涵,尤其是漂洋过海的,随着人们的迁徙,在漫漫时光中生长、变化、开枝散叶。餐桌上的蔬食美学,以历史为馅、用文化提味,食光知味,成就了美丽的风景。

 

 

日本的生活禅根在中国。



历史大河大浪淘沙,饮食文化不断在变化,其中蕴含着迁徙、承袭。回望历史,每一次战乱,就伴之一次大迁徙;每一次大迁徙,就有一次大融合。于是,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日久就把他乡变故乡。最闽南的乡思把从饮食挂在嘴边,从生活习惯到信仰,都仍然谨守祖训,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认同与族群的影响力,也是一种不忘本源的恋乡情结。

 

日本的生活禅根在中国

你知道什么是精进料理吗?

有人说,精进料理就是禅意在上、素食在下,超越口腹之欲,内省求进,便是“精进”二字蕴含的深义。

位于日本福井县山区曹洞宗总寺永平寺是世界知名的禅宗道场之一,在那里,每天早晨绝对不变的主食就是一碗粥,配上芝麻盐和腌菜,偶尔添加梅干或炖面筋。食物本身虽然非常简朴,用餐仪式却非常复杂。曾在此度过22个月修行生活的吉村升洋回忆说:“有许多步骤需要大家一起念口号祝祷,必须经常练习才能记住自己面前餐具的排列方式,万一在某个步骤不小心闪神,就会立刻被严厉地斥责。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为了要牢记用餐仪式,经常努力练习到都没心情吃饭。”

一开始,吉村升洋的心里对此感到不可置信又忿忿不平:“这么复杂的仪式到底有什么意义?”但经过长时间的累积,身体自然而然地记住了用餐仪式,他的心境也有了180度大逆转,反而认为这些仪式真是用心良苦呀。在这里,他遇见了正统的精进料理,在他看来,凡是被称呼为“仪式”的动作,背后一定隐藏着某些意涵,若是在心里稍微怀着禅宗精神来行动的话,就能获得出乎意料的全新体会。

精进料理基于佛教戒律,避免杀生与使用刺激烦恼的食材,所有动物性食材及蒜、葱、荞头、韭菜、洋葱此五荤都是禁忌。日本文化最初的素食主义,除了禁绝任何因为饮食造成生命的相互侵害与扰动,更讲求追寻与大自然四季均衡同步的食材与作息。

历史上,日本的精进料理,最初来自1000多年前空海和尚从中国唐朝返回所引入,后由到南宋学习佛法的道元和尚发扬光大。为了寻求佛学真谛,24岁那年,道元和尚决志远渡重洋、留学他心目中的正统佛教大国——中国(宋朝)。学佛旅路上,中国寺院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僧侣对“食”的一丝不苟让道元十分震惊,从而改变了他对“食”的看法,并把宋朝修行道场的餐食样式带回了日本,归国后创建日本曹洞宗第一道场永平寺。在《典座教训·赴粥饭法》一书,道元和尚阐述了饮食的可贵和法则。他曾写道:“务必善待食材如爱惜眼珠,越是日常所用物品越贵重,务必小心善用。”

鼓励吃素从来都不是精进料理存在的意义,其真正意义是希望通过料理唤起人们对食物与自然的爱惜之情。也因此,精进料理的菜单是季节性的,重视并珍惜食物的季节性。以日本京都为例,其作为有几百年历史的故都,有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饮食生活方面也是非常讲究,所用食材少有豪华贵重之物,多为时令蔬菜和山珍野味。

“食材成千上万,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但是任何一种食材都有它独自的味道。任何食材都有其他食材不可替代的原味。因为那都是天地创造的自然的力量使然的。”已故的日本艺术大师北大路鲁山人在《什么是料理之心》一文中指出,无味之味是料理人之心,只有把能利用的部分全都利用,才值得称之为料理。同道元和尚一样,鲁山人也曾到中国游学。1908年,远渡而来的他被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所折服,他认为中国大量制作了后来的陶瓷家再也做不出来的瓷器,其中有最为适合做食器的优美的彩瓷、青花瓷、描金彩绘瓷、青瓷等。

美味的食物需要与之相配的美丽食器。陶瓷器自古以来在东方深受重视,这一点已无需赘言。好好研究历史,你会发现,月港出发的帆船曾经托运过大量的瓷器、茶叶、绸缎等货物,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来自厦门的陈氏家族侨居日本长崎,经营“泰益号”商行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堪称厦门旅日侨胞经商有成之典型。“泰益号”商行以杂货贸易为主要业务,想必那时,一船又一船漂洋过海的瓷器进入日本,也让日本人进入陶的美妙世界。



东南亚风靡素食源于华人

“少林武僧,各个都身怀绝技,肌肉发达。可见,只要有运动,加上适当的饮食,茹素者应可龙精虎猛。我医院里几位吃长素的医生,都是运动健将,他们的孩子皆胎里素,现在长大成人比我还高。”陈昌赐是土生土长的槟城人,祖籍福建南安,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读医科,过后成为英国内科医学院院士、新加坡医学院心脏科院士和美国心脏协会院士,目前长驻Penang AdventistHospital槟安医院,担任心脏及内科专科顾问医生,他笑言:“这间医院只提供素食,正合我意。”

陈昌赐常吃素,而非吃常素,目前一个星期吃一顿荤。他回忆说,祖母在世时每逢初一、十五就吃半天素,那时整个槟城只有一两家素食店,菜式稀少,初一、十五所吃的素食,大多数是从寺院带回来的食物。而今,槟城素食餐厅的菜单已多样化,味道越来越精彩,很多素食餐厅开始走高档路线,吸引更多人吃素,本来无肉不欢的人也开始接受素食,例如陈昌赐。陈昌赐自认是美食品尝专家,到各国公干一定专挑当地最佳美食以显示自己曾到此一吃,之所以压抑对肉食的欲望,主要的原因是进入佛门而不愿杀生。陈昌赐曾造访过厦门,飞机一扺达厦门,就由导游带着一家人参观南普陀。

回溯历史,厦门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在地理上与东南亚十分接近,历来是华侨出入国的必经口岸。当年,先民们听闻南洋遍地机会,纷纷踏浪而去,只身前来的人们因人地生疏和语言隔阂,只能循乡音、血缘、地缘,依附故旧,形成以血缘或地缘聚居的现象。与此同时,家中的信仰系统也进行着,在神明这端,除了举头三尺有神明外,初一、十五吃素的风俗也不能落下。故土文化的延伸及在新的土地上对自身命运的担忧,使宗教信仰成为早期华人移民最重要的精神生活。共同的祖先崇拜和神明崇拜,使来自闽南的华人聚集在一起。

祖先崇拜唤起“根”的意识,神明崇拜则超越了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差异,二者都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也许,当最初的移民,与原乡的神祇一起历经千辛万苦,远渡重洋抵达海外后,信仰便窜流于华人的血脉,塑造华人的心灵,是以,经过岁月的洗礼,依旧迸发着顽强的生命力,文化种子也在风雨飘摇的历史进程中抽芽、生根、繁衍。

马来西亚许多城镇的开埠与发展,与华人华侨有着无法切割的关系。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成千上万的华人华侨在各城镇复制着开垦、拓荒、建城的故事。这是马来西亚史上最大的华人移民潮,这一次大迁徙建构了华人社会的雏形,也为华人华侨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素食人群奠定了基础。

“还没有吃素之前,对我来说,吃素是不可能的事,世上有这么多的美食,我又很喜欢吃海鲜,但上了身心灵课程后,知道食物对我们能量层面的影响,会影响我们的心智,畜牧业会影响环境,从此开始吃素,也鼓励身边的人吃素。”Susan是身心灵导师,中文名叫黄嗉帧,是一名侨三代,祖籍福建莆田,茹素超过10年,她的父亲也是一名素食主义者。她说,在马来西亚,吃素正流行,就连素肉骨茶也变得很常见。

马来西亚道教学院院长王琛发博士平日里也是以素食为主,据他研究,古代不食牛肉的传统,也是导向素食的因素之一。在农耕时代的中国,牛是人们亲密而又善良的朋友,能负重穿行于山路,也能背运货品上船,加上牛性又比马性沉稳,被视为重要的运输工具,故不食牛肉的观念世代相传。与此同时,华人信仰“牛头马面”,人牛关系,支撑起吃素的缘分。

早期,华人吃素,多是因为宗教缘故,还体现在年年九月到处可见祭祀斗母和北斗九皇,其信众是实行着类似《周礼》记载的“小祥礼”,每年时间一到就全民素服素食,祈求斗母与北斗九皇保佑家家戶戶海陆平安,也超度明朝殉难君臣。“当时每一家都有人死,南洋各地都有人死,整个国家(指清朝时的中国)都死亡,准备死而复生,这是一种国殇,这就是其背后意义。”据王琛发介绍,九皇诞是从农历九月初一到初九的庆典,而九皇素是典型的“非常食”素食类型,至今依然在马来西亚及东南亚的许多地区流传着。九皇大帝在民间大多称作九皇爷,是源自福建话的称呼。

方言有时是情感的纽带,听到了乡音,就像找到了回家的路。改革开放后,中国华侨又一次向世界打开大门。海外华人华侨利用自己特殊的地缘优势,如他们的先辈们一样率先“投石问路”,在福建创办投资企业,尤以厦门为主。他们对文化上的“根”的依恋依然是投资的推动力之一。

华侨来到厦门,大多会吃一碗沙茶面。沙茶面中的沙茶酱,原名沙嗲酱,是南洋的叫法,在20世纪30年代被归国华侨带回厦门,立即俘获了厦门人的味蕾,成为厦门人熟悉的酱料,其中最知名的当属陈有香沙茶酱。1938年,品牌创始人陈高劝从南洋回国,发现厦门人对沙茶酱情有独钟,于是推陈出新,研制出一系列调味品,取名“陈有香”,其中素沙茶酱成了不少素食者的最爱,在日常餐食中,烹出了精彩绝伦的色香味。而今,陈有香又沿着“一带一路”的途径,行销到东南亚各地。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