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素食里的两岸缘与侨乡情

来源: 2022-05-07 20:39

/《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所谓乡愁有时就是一种萦绕于舌尖的滋味。即使离乡多年,一旦再品尝到小时候曾吃过的食物,对故乡的情感便会立即涌现。对许多从厦门离开、远渡重洋的侨胞台胞而言,南普陀的素菜和素饼便是这样的食物,他们因那种“古早味”而重新与自己真正的故乡连在了一起。

 

倘若说,闽台地缘、亲缘的联系之深,体现在两岸同胞相似的饮食习惯与口味,即对于从自己生活的土地上生长的物产,经过简单料理做成的食物的认可。而且在传承百年后这些食物成了所谓的“古早味”,其实正是两岸同胞对“同根同源”的阐释,甚至对素食的选择也与两岸共同的信俗息息相关。

 

一口素味忆故乡

1987114日,厦门和平码头迎来了一艘特殊的“鼓浪屿号”客轮,21位台胞从台湾出发,绕道香港后抵达厦门,开启了首次的探亲之旅,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是双鬓斑白的老者,与大陆的亲友分隔数十年之后终于再度重聚。在一部1989年台胞返厦探亲时所拍摄的影像中,台胞前往沙坡尾、思明南路、鼓浪屿以及南普陀寺观光,并从日光岩眺望厦门岛,想来除了到寺庙礼佛参拜,他们也不会错过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誉满国内及东南亚”的南普陀素菜,不仅是因为名气,更因为其所代表的一种“古早味”。

此后越来越多的台胞返乡探亲,回到他们曾经熟悉的地点,找寻故乡的味道。南普陀素菜馆陆续招待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台胞,其中老一辈的台胞更喜欢清淡口味的菜品,尤其受欢迎的是普陀粉丝、香泥藏珍这两道素菜:所选用的是闽南民间再寻常不过的米粉、香菇、高丽菜及芋头,然而正是这样的乡土之味,重新牵起了他们与故乡的联系。随着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不少来闽南投资的台商在宴请朋友或洽谈商务时,也会选择到南普陀素菜馆享用素食,临走时他们常常会挑选不同口味的南普陀素饼作为伴手礼,带回台湾给亲友品尝。那些台胞、台商往来两岸多年,不仅在闽南分享台湾的素食文化,同时见证了厦门素食产业的发展,感受到除了因信仰而吃素之外,将素食与健康、可持续生活相结合的理念亦逐渐获得大众的认可。

不仅是老一辈的台胞,新一代的台湾青年从素食里重新认识闽南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乡。尤其在参加一些两岸青年交流活动或夏令营时,到南普陀素菜馆享用一桌美味素菜是活动议程中颇受欢迎的项目之一,餐桌上那些闽南口味的素食给台湾师生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从那些与台湾相似的食材以及烹饪手法中获得了亲近感,不需要过多的讲解,两岸之间的渊源就倾注在那一勺、一筷之间,既是故土滋味,亦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感。

 

宋楚瑜恋恋不忘的“古早味”

2003年,厦门南普陀寺举办的“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为降伏‘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不仅汇聚了海峡两岸知名的法师前来参与,也促进了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一些台胞也陆续拜访南普陀寺。2005年的中秋佳节,恰逢寓意团圆的日子,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携代表团一行参观南普陀寺,此行既是参加两岸祈福法会、同圣辉大和尚座谈交流,亦是慕南普陀素菜之名而来。

那时圣辉大和尚带领僧众在普照楼迎接他们,并精心安排了十二道代表素菜招待。从冷盘、主菜到餐后的甜点,宋楚瑜一行人对每道菜品都不吝赞誉之词,当时负责招待的工作人员还记得,“宋主席特别喜欢普陀粉丝这道菜,一看到米粉就高兴得不得了。”他一边夹着米粉,一边对旁边的人说:“台湾也有炒米粉的,但是不像南普陀这里可以做成素的,而且味道还这么好。”旁侧负责招待的人向他介绍米粉是来自安溪的湖头米粉,因为纯手工制作,所以每根米粉的长短、粗细不尽相同。用餐之后,圣辉大和尚还邀请宋楚瑜一行移步普照楼的维摩室品茶,茶席上除了素饼,还有应景呈上的素月饼,在节日气氛的烘托下,宋楚瑜为南普陀寺写下了两幅题字,一为“心诚则灵”,一为“心无挂碍,两岸和合”,以此寄托期盼两岸和平共荣的心愿。

准备离开时,宋楚瑜一行人选择了南普陀素饼作为伴手礼,“很多台胞来南普陀寺,基本都会提几盒素饼回去,这几乎都成惯例了。因为台湾和闽南这边一样,都有用糕点配茶的习惯。”南普陀寺素菜馆廖家琳主任回忆道。

 

素饼牵动的两岸情

2007年,台湾台中市民意代表本想到厦门推荐他们的太阳饼,不成想到的是,在他们品尝了南普陀素饼之后,最终“每个人都拎着素饼回台湾,还笑着说素饼的魅力太大了”。从自荐转变为被“安利”,素饼正是凭借其“古早味”而获得海峡两岸同胞的认同。

这枚小小的素饼后来还随着南普陀寺素菜馆的厨师漂洋过海,成为两岸交流的“使者”,也是在同一年,应台湾地区中华美食交流协会之邀,南普陀寺素菜馆作为厦门美食文化交流团的一员,前往台湾举行多场厨艺表演,展示南普陀素菜的魅力。

中华美食交流协会理事王圣音女士在尝过了南普陀寺素菜馆大厨现场烹饪的素菜之后,连连竖起大拇指,她不住地惊叹,说:“南普陀素菜做得太精细了,要是在台湾开店生意一定很好!”

此后他们又多次赴台进行文化交流,廖家琳记得自己曾带着约一百盒南普陀素饼去展览,刚把展位布置好,就有一位阿姨走过来,兴奋地用闽南语和他们打招呼:“是南普陀的素饼吗?能不能给我打包四五盒,我要带回去给家里人吃。”廖主任开心地笑了,“我也用闽南语跟她说,很对不起啊,我们这次来带的不多,数量有限,一人只能限购一盒。”那位阿姨听后就有些遗憾,特别真诚地对廖家琳说:“你们的素饼真的太好吃了,之前只能专程去厦门才能买到,这种口味我们就是吃得惯,是古早味哦!”

还有一次赴台交流,廖家琳和厨师专门从厦门带了新鲜的仙景芋,准备到台湾制作南普陀素菜的招牌之一——香泥藏珍,没有想到在过海关时被扣下了,“我当时真的急得快哭出来了。”一到台湾,廖家琳立刻和厨师四处寻找可替代的芋头,他们尽力找了最好的芋头,当最终成品出炉,不少台胞吃过后,还是有些惋惜地对他们说:“你们的芋泥好吃是好吃,但是跟在南普陀吃到的,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感觉。”

 

侨胞眼中的素食与素心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理事朵拉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她对厦门素食的印象源于2019年她到厦门讨论举办水墨画展和其他一些合作事宜,“洽谈结束后,对方就邀请一起吃饭。我问可以吃素食吗,他们就带我去了无味舒食。”这间位于环岛路上的素食餐厅给朵拉留下了深刻印象,除了整个环境布置充满了禅意,一道道精致小巧的素菜让她感受到一种舒适的品味,其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甜品,“那是闽南花生汤,因为我本身就很喜欢吃花生,而厦门花生汤又那么出名,虽然分量小小的但味道却不差。”

后来朵拉多次来厦门,和朋友聚会时往往也会选择不同的素食餐厅,她感觉在厦门吃素并不是一件难事。她从小长大的槟城也流行吃素,“每到初一、十五,槟城的素食馆都是大排长龙。”槟城当地还有祭拜九皇爷的习俗,需要吃九天的素斋,严禁蛋奶及葱蒜这类味道重的蔬菜,装饭菜的器皿也要保持洁净,不能沾荤腥。朵拉说:“这九天槟城的路边会出现一些卖素食的档口,人们会买自己喜欢的素菜吃。”

说起在厦门吃素和槟城吃素的区别,朵拉觉得,在厦门吃素更多感受的是与朋友相聚的时光,而且厦门的素食馆种类多样,既有像无味舒食这样比较讲究体验感的,也有像心素食坊这样很亲切自在的,从这点上来说厦门算得上是素食者的天堂;至于在槟城吃素更像是一种日常的饮食,那里的素食馆以自助式的餐厅为主,当地人吃素就是一种很平常的生活状态,可以说素食即素心。

许多下南洋拼搏的华侨、华人对厦门的素食都抱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尤其是东南亚一带的侨胞对南普陀素菜的追捧,从2003年在马来西亚槟城为纪念厦门与槟城结为友好城市10周年而举行的“厦门周在槟城”系列活动中便能窥见一二。

当时南普陀寺素菜馆派出素食表演团队,以十道精美素菜和一道点心俘获了在场侨胞的心,槟厦友好协会秘书长邓国彬还对槟城的素食业者说:“大家可以去厦门南普陀寺取经,学习如何做出这么精细又好吃的素菜。”

2005年,第三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海峡西岸行”的侨领代表来到南普陀寺素菜馆用餐,久居国外的侨胞们在见到一道道极具闽南特色的素菜餐品,时不时都会发出惊叹之声,令当时负责招待的工作人员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很多侨胞对素菜的接受度都很高,不过他们也有比较特别的饮食习惯。”比如开餐前,有些侨胞就会请招待人员过去,拿出随身携带的小米椒,“他们会跟我们说,能不能帮忙把小米椒弄碎,加点酱油或醋。他们习惯用这样的蘸料配菜。”

关于南普陀素菜,台胞更喜欢清淡口味的菜品,譬如普陀粉丝、香泥藏珍;港澳同胞更喜欢南海金莲这类甜口味的菜;而东南亚一带的侨胞对油炸类素菜特别感兴趣,如踏雪寻梅、江山福缘这类高热量的菜品,就经常会出现在为他们专门安排的素宴上。

对于久居海外、饮食口味随着地域而发生细微改变的侨胞而言,他们在品尝用闽南地道物产、地道厨艺做出来的素菜,就是在一次次加深对故乡、故土的记忆与情感,提醒他们不忘来处。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