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南普陀素食中的文人雅事

来源: 2022-05-07 20:44

/《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当文采斐然的文人雅士遇到素食,会如何去描述这些带着“佛缘”的食物?更多人会热衷于将其分门别类,记录下素菜的种种做法,或是记述其缘起或典故。此外,还有一些与南普陀素菜结下了不解之缘的文人,他们在那一桌素斋之上又留下了哪些广为人知的逸事?

1926年,应林语堂的邀请,鲁迅从北京来到厦门就任当时厦大国学系和国学研究院教授。初到闽地的他给远在广州的许广平寄去了一张印着厦大风光的明信片,还提到了学校旁的南普陀寺。他对这座古刹的印象,除了在《三闲集》中以“一粒深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灯。前面则海天微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来形容他在厦门教书时因“不合群”而产生的苦闷之情之外,着墨更多的应该就是多次应学校同事及友人之邀,到寺庙去吃素斋的经历了。算上午餐、晚餐以及践行晚宴,他就曾五次前往南普陀吃素,除了提到素面,在《两地书》中,他还仔细地向许广平描述了在厦门吃素的“仪式感”:“这里的酒席,是先上甜菜,中间咸菜,末后又上一碗甜菜,这就完了,并无饭及稀饭,我吃了几回,都是如此。听说这是厦门的特别习惯。”

听起来在厦门素斋上很少见到主食这件事,让鲁迅颇为在意。当时除了鲁迅,还有很多从北京南下的文人初到厦门时,也不习惯当地的饮食,他们甚至还一同聘请一位厨师解决一日三餐。或许是出于想换换口味的心情,南普陀寺的素斋便成了他们的“第二食堂”,诸如顾颉刚、容肇祖、凌冰、张星烺、郝昺衡夫妻、罗常培等众多文人都曾往南普陀赴宴,顾颉刚在自己的日记中提到,蔡元培、马叙伦两位先生于1927年来厦演讲之后,校长还特地邀请他们到南普陀寺用餐,饭后还因为一场雨绊住了众人归家的脚步,让他们在食素之后有了片刻闲暇,沉浸于古刹的古寂禅意。

值得一提的是,蔡元培是在友人的影响下开始吃素,他在《自写年谱》中说:“与我一同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的齐眉山,曾应李石曾之邀赴法一游,李君曾在法国成立第一家‘豆腐公司’以及开办‘中华饭店’,他一贯食素,曾说动物死亡时全身僵直,体内会产生毒素,经常食用会使人中毒’。”因此,携同家人前往法国游学时,蔡元培除了前往当地素食馆吃素,更是将“午、晚餐包与豆腐公司”,在李石曾的“豆腐公司”里品尝了各式各样的豆腐、豆浆、豆面、豆粉、豆皮等。他曾说吃素之后,自己“觉于吾之口及胃,均无甚不适,而于吾心则甚惬,遂立意久持之”,即素食令他身心颇感愉悦。

蔡元培不仅仅自己吃素,还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倡素食。他曾倡导发起组织“进德会”,并将“不食肉”作为“正心修德”的一个重要指标,1917年,有一位学生林明侯向《北京大学日刊》来信建议校方推广素食,蔡元培知道后立即批复道:“鄙人甚所赞成。同学中有赞成斯举者,可速赴斋务处报名,以便议定办法。”当这道批复和林明侯所写《请于校内增设餐堂另订素食章程书》在19171115日的《北京大学日刊》发表后,北大校园内掀起了一阵素食热。

顾颉刚在日记里虽然没有提及当时他们具体吃了哪些素菜,但根据南普陀素菜百年传承的历史可以大致推测,那道普陀粉丝应该也会出现在宴席上,不知他们对这道颇具闽南特色的素菜有何评价?想来他们对南普陀素菜的偏爱,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近水楼台”的缘故,当然也从侧面说明了当时厦门食素之风气,同时南普陀寺素斋也是名声在外,甚至超过了当时中山路上的安乐窝素菜馆,因此能吸引来这么多慕名而来的食客,哪怕当中的大多数并非佛教徒。更有意思的是,诸如鲁迅、顾颉刚这些南下的文人,他们的饯别之宴往往也是一桌素宴,无论他们初到厦门的心境如何,最终是以南普陀的素菜为他们短暂的逗留落下了句点。

比起这一时期的文人在日记中对厦门素食的寥寥数语,之后来到南普陀一尝素菜滋味的另一些文人雅士,用他们写出锦绣文章的笔,与素菜结下了更富有禅意与文气的“缘”。

初访南普陀素菜馆的食客,在见到菜单上的“半月沉江”时多半就开始想象起这道素菜究竟是什么模样、什么味道。据说,如此写意的名称正是出自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的巧思妙笔。1962年,郭老携夫人到南普陀寺拜访。即来此地,自然也要品尝素菜,当端上那道当归面筋汤时,郭老见其乃是一半香菇与一半面筋组成,一白一黑衬于清汤之上,心中许是联想起了一轮新月高升、月影落江心的一派宁静悠远的画面,当下便以“半月沉江”来命名。


另一道素菜则化用了他刚游赏过的五老峰之名,改为“五老如意”,为此他还专门赋诗一首:“我自舟山来,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憾题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将这道看似质朴实则余味悠长的素菜“化”入诗中,让食客在品尝时更有一番体味。当工作人员将手写好的菜单请他过目时,郭老当时诗兴大发,将菜名编成了一段颇具韵律的小调,边敲着节拍,边哼道:“千层腐皮红醋面筋,腐竹酥白碧青,南普米粉玉翠花生,半月沉江长生果,酸卤菠萝甜炸酥酡,三杯茅台醉得不亦乐乎。”俏皮地唱出了一席丰富的素宴,让后人不禁想象他当时的心情。

从当归面筋汤到半月沉江,文人为原本承载了佛教教义的素菜增添了诗意,自郭老之后,还有许多文人雅士为南普陀的素菜命名,由此成了一种风尚。在南普陀最早的素菜厅前,著名书法家、因明家虞愚教授曾题赠了一副对联:香饭饱参千佛座,岩茶同享十方客。除了在南普陀寺留下众多的饱含禅意的书法题字,提及南普陀素菜,他的评价是“聚佛国美味,迎八方嘉宾”。除此之外,他为南普陀的素菜取名的故事更为人称道。据厦门文化学者彭一万老师回忆,1986年,虞愚教授从北京回到厦门,与妙湛大和尚、南普陀寺素菜馆曾全民主任一同探讨为南普陀素菜中的十二道代表菜命名。当时他们便定下了命名的原则:首先便是四字为主,或以典故化用,或以虚实相结合,或用比拟、夸张、想象等文学修辞手法命名,力求让每一道素菜都有主题,既要富有神韵,又能寄寓深沉,引人入胜。


正因沿袭了这一传统,在人们品尝到南普陀素菜之前,首先便会在名字上勾起了好奇与无限遐想:诸如佛国袈裟、佛手增辉、如意光轮、佛门四宝、禅院椒香会让人联想起佛法禅意,长生果汤、香泥藏珍、长生果汤将食材如实展示于众人面前,至于筼筜流霞、椰风竹韵则与厦门的风光景致相结合,凸显了地域的特色。虞愚教授当年为南普陀素菜制定的菜名,多数都保留了下来,不仅为之后的素菜命名定下了范式,也连同素菜的滋味一道,成为许多老食客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那些文人或许没有想到,当他们将自己的才思倾洒于那一张菜单上,南普陀的素菜便不仅仅是一道菜,还与寺院环境相结合,产生了一种蕴含着禅意与文化的氛围。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