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远去的“厦门号” 年轻的沙坡尾

来源: 2022-06-30 14:13

/《台海》杂志记者郑雯馨

夜幕下的沙坡尾,承载着远去的渔港记忆,与新潮的流行生活。图/厦港街道沙坡尾活态展示馆收藏


在厦港疍民的后代、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张旸看来,当年从厦门港驶出的“厦门号”之所以受到关注,原因之一在于西方世界对东方的好奇与探知欲;同样诞生于此的厦门港钓艚则承载了厦门渔港变迁与一代代讨海人的乡愁,当中的故事同样值得被关注。在沙坡尾工作坊的台青阿豪与他有同样的想法,他希望通过文创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厦门港的文化历史。

 

张旸和外公陈复授在沙坡尾前合影。原厦门海洋实业总公司党委副书记陈复授的家庭同许多老厦港人一样,见证了这里的变迁。


走在沙坡尾避风坞,随处可见新旧融洽地交织在一起,朝宗宫前的牌楼下,穿着时髦的年轻男女正在拍Vlog,一旁两三位老人闲聊着他们当年从这片港湾出发捕鱼的往事。无论沙坡尾如何日新月异,只要望着潮水,当地人总是乐于对外人讲述他们从长辈、邻居及朋友那里听来的厦港往事。张旸对“厦门号”的故事感到好奇,是因为外公陈复授的缘故,“‘厦门号’扬帆美洲一百周年纪念学术交流座谈会前,有老师向我外公约稿,我做了一些调查,觉得‘厦门号’同厦门港钓艚存在不少交集,因此尝试着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

“厦门号”与钓艚

据汪家后人的说法,当初“厦门号”是在汪守地船寮完工的,这间船寮同时还是厦门港承造钓艚渔船的主要厂家,无怪乎不少人会认为“厦门号”就是一艘厦门港钓艚。不过在张旸看来,二者在外观及内核方面还是存在差异的,他指着“厦门号”及厦门港钓艚的老照片介绍说:“从船体来看,“厦门号”呈流线型,看起来更轻巧,这是因为它作为远洋的航行船,这种瘦身的体型有助于增强航速;厦门港钓艚属于渔业生产母船,时常需要运载舢板、竹排等下水操作的子船,因此多呈现U字型,看上去体胖坚实。”另一处更为明显的差异在桅杆:“厦门号”桅杆顶端造型是“挂束尖”,厦门港钓艚的头、中两只桅杆顶有一个形如官帽的装饰,对此张旸解释道:“据说厦门港钓艚曾因征剿被清廷封为‘王帽船’,所以有这样的造型。”

除了外观,“厦门号”有别于厦门港钓艚的地方还在于文化内核的体现,厦门港钓艚上采用了“十二生肖”布局,即将船上不同构件和部位用十二生肖命名,例如船体最主要的纵向结构称为龙骨,船艏和船艉舷墙上的栏杆称为鼠桥,桅杆尾部的垫木叫马面,集束风帆缭绳用的木滑车叫猴头,船舷两边的纵向加厚构件,兼作为衡量船只吃水深度及头尾平衡的准线叫水蛇,或蛇腰等等。有人认为这样的布局是出于方便记忆船体部位,也有人觉得是将十二生肖视作守护神,以祈求海上平安。

若以常理推断,西方的船舶上应该也存在相关的宗教元素以及信仰层面的具体物件。然而虽然“厦门号”的船长沃森来自西方,但他的妻子以及参与造船的工匠都是中国人,因此在这艘船上中西合璧的元素更为明显,其中在选择船的保护神时,通过尼尔森的描述可知,船长室内设立了一个佛龛,供奉的是弥勒佛的坐像,在西方人眼中,这位大肚佛“是水手和渔夫的守护神,光秃秃的脑袋,圆滚滚的身子和他笑呵呵的表情是福禄寿禧的象征。”张旸还注意到,虽然佛龛上的是佛教的弥勒佛,但当“厦门号”在海上遭遇风险时,却是用中国道教的科仪道场做法,祈求平息风浪。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对中国传统信仰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以及他们习惯将不同信俗杂糅在一起,也不会感到任何不妥。

 

张旸喜欢在沙坡尾一带闲逛,用镜头记录下曾经的渔港岁月。图/张旸


疍民的后裔

厦门港,这个厦门最古老的港口曾经聚集了渔民、讨海人、船员、造船师傅、木匠技工……他们的际遇与悲喜都与这片港湾紧密相连。虽然是渔家疍民的后代,但从张旸记事起,家人就已经上岸生活,于他而言,外公陈复授在《厦门疍民习俗》一书中描绘“一只小船挂破网,长年累月漂江上,斤两鱼虾换糠菜,祖孙三代睡一舱”的疍民生活图景更多是停留在长辈的言谈之中,“我小时候的沙坡尾还是挺热闹的,‘闽厦渔’停遍了避风坞,成群的白鹭飞到岸边沙洲上停歇,渔民们一边忙着补网,一边用闽南的粗言俗语教训那些在船上跑来跑去的调皮囝仔。”他回忆道。

虽然不曾体会“以船为家,以渔为生”的生活,但讨海人的“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张旸,最明显的一点便是饮食上,他饶有兴致地向我们介绍起疍民的渔谣,其中有一篇堪称四季鱼获宝典:正月看灯乌,牵罾角蟹和虾姑。二月鲂鲨最是时,白鱼肥腻腻。三月七星魬仔鱼,马鲛挫鱼羹。四月鲨母白架,煎炸炣煮拢好配。五月灯心吻仔剿,一日围透透。六月鸟夹黄翅鱼来吃饵。七月吧浪鰮,有通吃阁有通分。八月起红娘、赤鯮、匹香作堆来投网。九月石寄(降)墨贼锁(小)管网内钻。十月爱吃赤九、肉鱼、鯃,算账就知苦。十一月香头红瓜嘉腊鳗,大小箩筐占一半。十二月狗母虾姑,円好赴过年。

这首渔谣还被设计成展板,展示在沙坡尾工作坊的二楼,负责人阿豪笑称:“有时我会跟游客说,可以照着这首歌谣去附近大排档点菜了。”这些渔谣见证了厦门港渔业繁荣的时代。在进行这个课题时,张旸想到:如果说“厦门号”的诞生与首任船长乔治·沃德相关,是他将“厦门号”带到西方世界,那么在厦门港钓艚发展过程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关键人物?答案当然是肯定的,1870年,疍民出身的陈有金创建的第一艘三支桅母子式钓艚,同时也是第一艘厦门港钓艚,由此推广风行闽南沿海百余年。“陈有金所造的钓艚,被公认为闽南渔船建造的规范化科仪程式。是当之无愧的‘厦门港钓艚之父’”。

陈有金和他的钓艚在厦门港的造船历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但大众对他所知甚少,在纪念“厦门号”扬帆美洲一百周年之际,张旸也在思考,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向大众讲述厦门港的故事,让已经逐渐成为历史的疍民、厦门港钓艚以及沙坡尾的渔港文化重回人们的视野。

 

接地气的台青文创

如何用年轻化的语言及形式讲好厦门港故事,同张旸一样思考这个问题的还有来自台湾的阿豪,他以沙坡尾工作坊为基地,经常举办各类活动展览和开发小游戏,譬如以渔谣为主题,设计一款小游戏,让大家在游戏当中了解闽南沿海常见的鱼类。还有在一次读书交流会上,他邀请嘉宾向大家介绍《1922“厦门号”的故事》这本书,同时张旸在现场教小朋友用闽南语念唱渔谣,反响也很不错。

在关注沙坡尾改造提升的过程中,张旸也会思考,“能够把厦门港钓艚和‘厦门号’帆船的传奇故事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加以发扬,结合文旅特点逐步走向当代化、生活化、创意化和审美化的活态创新之路。”例如可以尝试研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关于文创,张旸和阿豪都觉得,真正的文创应该让本地人产生共鸣,“你必须首先了解在地文化,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当地人才会认可,同时还把在地文化传递给更多人。”

阿豪将自己正在做的文创定义为“向下扎根”,毕竟时代在不断发展,不可能让疍民再像从前那样住在船上,延续往昔的生活,“要传承的是传统文化,但是形式上要做创新。”沙坡尾工作坊所举办的活动中,本地居民参与度较高的,都是与他们从前生活相关的内容,例如举办渔港历史相关的展览,很多生活在厦港周围的老居民都会走进展馆逛逛,他们有些人还主动拿着家中收藏的老物件给阿豪,“比如从前渔业公司的工资表,厦港从前的老照片,包括一些 渔船出售的公告等等,这些物件背后都是很有故事的。”

在张旸印象中,沙坡尾最为明显的改变在2015年,“那年我高二,一则沙坡尾避风坞封闭整治公告发布,那些长期停泊的船舶全部离开了。”无数新潮的事物涌入了如今的沙坡尾,给这个古老的渔港带去年轻的活力,同时那些曾经见证厦门渔港文化的事物也开始引起重视。在张旸看来,虽然作为厦门港钓艚和“厦门号”诞生地的玉沙坡之名已经消失,周围的环境亦沧海桑田,但如今的沙坡尾仍然可以作为展现厦门海洋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借助文创的力量,让沙坡尾成为新旧融合、传统与时尚并存的地方。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沙坡尾周边时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创市集。

沙坡尾沿街不少有特色的的店家和街景常常是年轻人拍照的首选地。图/厦港街道沙坡尾活态展示馆收藏

这一切的改变令这片旧时的渔港更显活力。图/胡乃心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