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轮滑冠军廖彦胜: 滑出“速度与激情”

来源: 2023-09-18 10:02

文/《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图/受访者提供


       提起轮滑,很多人第一印象不外乎周末或假日,在城市的一些大型广场或公园里,小朋友们穿着轮滑鞋在地面上滑行。在台青廖彦胜看来,这是大众对轮滑最大的误解,作为曾经的专业轮滑运动员,他在退役后选择到厦门创业,推广轮滑教育培训,致力将轮滑这项运动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


联系到廖彦胜时,他正在内蒙古为当地玩轮滑的青少年进行专业培训,为期一个月的训练,每天从早上六点半至晚上十点,一共分为四个训练阶段。“我在厦门成立了一家轮滑教育咨询公司,除了针对教练员的培训,也会应邀到大陆各地开展青少年的轮滑专业培训。”据他介绍,这一批学生平均年龄在7~13岁,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体能和技能两方面的提升,“体能方面主要是带着他们做一些负重、跨栏、跳台阶等,至于技能方面,因为每个孩子的水平能力不同,身为教练就要因材施教。”


轮滑冠军华丽转身

在厦门,虽然廖彦胜的公司更多涉及针对轮滑教练员的培训,不过也会承接当地一些运动俱乐部的集训,以及与学校合作的推广活动。“我们公司不少教练是我在台湾的师弟师妹,当中就有两位获过速度轮滑的世界冠军,目前已经退役,就跟我一起在厦门做轮滑的培训和推广。”廖彦胜及团队就曾前往厦门的一些中小学,开展“冠军进校园”的座谈交流会,主要是向孩子们介绍轮滑这项运动,同时讲述自己成为冠军的心路历程。交流会结束后,常常有孩子表现出对轮滑的兴趣,“毕竟这是一项充满速度与激情的运动嘛,有些感兴趣的孩子就会来参加我们的寒暑假培训。”廖彦胜说道。

从专业轮滑运动员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对廖彦胜而言这一路既有收获,也有不少感悟。他从7岁时开始接触轮滑,因为喜欢那种迷人的速度感,除了每日的练习,他还充分利用课后乃至训练后的时间做自我提升,一个人默默跑步、加练,这些努力最终在赛场上都得到了回报:2011年,他获欧洲职业竞速溜冰法国站成年组场地1万米记点赛冠军,2013年又获卡利世界运动会竞速速滑道路1万米记点赛冠军,成为亚洲首位摘得这项速度轮滑最高级别赛事桂冠的运动员。

26岁时廖彦胜选择退役,他受邀前往厦门,在一家台资轮滑装备公司工作,第二年便代表任职的品牌方在大陆各地培训轮滑教练。正是在这过程中,他注意到大陆在轮滑培训领域尚有很大的空白,于是他决定在厦门开启自己轮滑的第二事业。廖彦胜坦言,创业之初得到了不少其他在厦台胞的帮助,“当时我找到了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的台青,关于台青如何在厦门注册公司,启动资金和税务方面的问题,以及政策方面的解读、如何跟相关部门对接沟通等,他们都给予了协助,现在我的公司也步入正轨,真的很感谢他们。”

 

年轻的轮滑选手在赛场上尽显“速度与激情”。


开一剂“速滑方”

在大陆培训和推广轮滑这些年,廖彦胜发现大众对这项运动的认识以及相关体育教育依然存在着误区,“其实轮滑属于专业的竞技运动,它跟田径、自行车一样,需要选手不断地进行超负荷的训练,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极限。”据廖彦胜介绍,专业轮滑运动一般有三种比赛模式:场地赛、公路赛及马拉松赛。每个项目的模式和跑法都不尽相同,譬如公路赛一般会在柏油路上专门开辟400~600m的场地,马拉松赛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柏林轮滑马拉松,这是全球轮滑最大规模的马拉松赛事,来自世界各地的轮滑爱好者齐聚于此,尽享轮滑乐趣。“马拉松赛既考验选手的耐力、爆发力,还涉及到战术运用。其实跟跑步相似,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什么时候滑得快,什么时候滑得慢,以及冲刺的时机。” 廖彦胜说道。

正因如此,负责指导这项运动的教练、老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专项运动技术水平和专项教学能力。“我觉得,教育者首先要明白,体育给孩子带来的意义是什么?单纯只是为了出成绩而不断训练,忽略了对孩子素质素养的教导,那肯定是不对的。”在廖彦胜看来,专业的轮滑教育者应系统掌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能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指导学生,因此他及团队培养的教练员,除了从热身活动、陆地训练、起跑、弯道等轮滑运动多方面技能的训练教起,还指导他们多接触诸如运动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

这些教练员将来也会从事轮滑教育工作,廖彦胜希望他们不仅是传授技术,还要教导他们的学生以文化素养和体育精神,总而言之,是给予学生更全方位的指导,“我还是希望这些学轮滑的孩子们能够边读书,边养成运动习惯,而不是一味地揠苗助长,或是变成‘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结果,体育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都要抓,这种状态才是正确的体育之路。”

尽管如今因工作忙碌,廖彦胜鲜少有时间单纯地玩轮滑,“我玩轮滑已经三十年了,对我来说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速度所带来的快感,当你穿着轮滑鞋加速滑动,超越别人的瞬间,那种兴奋感和荣誉感是难以忘记的。或是与朋友一起刷街,迎面尽是无数美丽的风景,也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将爱好变为工作,廖彦胜对轮滑的热情并没有减弱,他凭借这份热爱,将自己的经验带到厦门,在大陆传递轮滑文化及体育精神和正能量。

 


廖彦胜正在场馆内亲自指导轮滑小学员。



       除了轮滑技术方面的培训,廖彦胜还时常举办讲座及分享会,向小轮滑选手分享冠军的心路历程。


轮滑运动正当时

轮滑教育培训之余,廖彦胜还涉足轮滑器材领域的研发,据他介绍,专业速度轮滑项目属于高水准的竞技运动,平均速度为40~50km/h,最快可达70km/h,因此在运动过程中使用好的器材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大陆轮滑爱好者及选手使用较多的器材还是从欧美地区进口的,“比如说轮滑鞋,欧美设计的款式其实并不符合亚洲人的脚型,因为他们大多数的脚型属于比较修长的,我们穿那些轮滑鞋时其实不太贴合,很难滑出好成绩。所以我才想研发更适合亚洲人身体的器材装备。”为此,廖彦胜专门从台湾引进研发团队,与福建厂商合作,采用高端全碳纤维、高性能进口轴承等配置,研发更适合国人脚型的专业轮滑鞋。

除了器材研发,在廖彦胜看来,目前厦门在专业轮滑运动推广方面尚有不足,尤其是缺乏专业轮滑场地,“特别是速度轮滑需要专业的场地才能滑出速度,像城市里的广场场地其实是不太专业的,而且人流多的时候更容易引发危险。”通常专业的轮滑场地,需要一个约200m椭圆形的带坡度的场地,“其实跟室内自行车是一个思路。”他解释道。正因如此,廖彦胜及团队才会更多地往其他省市寻找场地,尤其在一些配有专业轮滑场地的地方,更有益于他们开展轮滑培训。

在廖彦胜看来,虽然厦门的轮滑运动及产业尚属起步阶段,但随着一些赛事的举办,这项运动会越来越受到关注,“除了奥运会,青奥会、亚运会等赛事都把轮滑列入正式项目,对这个运动的发展和推广肯定是有助益的,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省市将速度轮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恰如他所言,今年7月,厦门市第二十一届运动会上,速度轮滑比赛(青少年部)就在集美市民广场激情开赛,来自翔安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小滑手们就在现场尽显“速度与激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23海峡西岸汽车博览会上,厦门市轮滑协会协办的“2023年厦门海西汽博会轮滑障碍赛”也作为配套活动亮相,通过强化赛道的趣味性激发轮滑小将们参与轮滑运动的热情,提高选手们的竞技水平,同时也为选手们提供了学习轮滑以来的水平竞技及成果展示平台。作为中华台北轮滑协会两岸轮滑推广委员会的总干事,廖彦胜也经常带领大陆的运动员去台湾展开交流,进行轮滑运动的推广互动,期盼厦门轮滑产业能有更大的发展,同时助力两岸在运动中加深交流和感情,提高专业轮滑运动员的水平,提升轮滑教练员的素质,跟国际接轨。



轮滑指南

运动装备:轮滑鞋要根据自己需要和使用实际选择不同的鞋体,其次选择刀架类型,对于初学者来说,长刀架更容易上手。其次看轴承,好的轴承应非常光滑,买鞋时可以用手轻轻转动轮子,轮子应该均匀地转动。最后是看轮子,相比起塑料材质,PU材质的轮子较好,不易打滑。头盔、护膝、护肘、护掌都是轮滑运动时重要的护具,挑选的关键也是尺码合适,保证膝盖和手肘被完好地包裹起来,才能起到完好保护的作用。


运动有益:轮滑运动能够改善身体机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供血能力,改善呼吸系统。轮滑还有助于增强身体平衡力、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同时通过不断轮滑练习,会很好地锻炼腿部,促进血液循环和骨骼的成长,起到燃脂的效果。


安全贴士:切忌在马路上或人流量较多的公共空间玩轮滑,要选择在专业的场所上进行轮滑练习。轮滑前确保戴好安全装备,包括头盔、护膝、护肘、护腕等。初学者或是儿童练习轮滑时,最好有家长或教练从旁照护并指导,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要注意轮滑时间不宜过长,懂得合理分配练习和休息时间,以避免关节负担过重而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