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泉州雪峰华侨农场: 遇见风土与时间雕琢的美味

来源: 2024-01-08 11:44

文/《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图/谢明飞


随着归侨的第四代降生,农场也度过了六十载岁月,将来他们所见的一定是全然崭新的生活圈,不过祖父母做的菜会为他们留下味觉的地图,将来他们会凭此踏上寻访乡愁的路途。

 

李惠英(右)与朋友一起享用印尼菜——加多加多。

南安杨梅山上建有不少庙宇,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雪峰寺、慧泉寺,雪峰华侨农场就坐落于距雪峰寺仅两千米的地方。如今礼佛的信众可以穿过农场,径直前往这两座寺庙,然而早在1960年以前,这里原是归侨李春禧所创办的雪峰茶场,四周群山连绵。1960年,为了安置回国的归侨,当地政府将雪峰茶场及周围五座山头及附近的山坡地改建为华侨农场,归侨得以在雪峰华侨农场开始新生活,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对他们而言,在这个新家园里,能够同亲人聚在一起,品尝一口熟悉的味道,便是最幸福的事。


加多加多,多元融合

1960年9月,一艘名为“古农查帝”的轮船停靠在广东的港口,船上是从印尼回国的一众归侨,他们在三元里停留数天后,分别前往当时新建的各华侨农场。那时候,才7岁的李惠英跟着父母辗转来到了泉州雪峰华侨农场,如今她已经69岁,虽然关于父母亲那一辈的回忆大多已经模糊,但一提起母亲曾经拿手的印尼菜,她便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我妈妈很会煮印尼菜,她特别懂得用黄姜、蒜头、胡椒等香料调配不同的酱料,再用这些酱料来做菜。”

李惠英从小就跟在母亲身边学做印尼菜,自己练就了一手好厨艺。据她介绍,印尼菜中有一道“加多加多”,印尼语意为“啃食没有米饭的小菜”,还有“混合、将不同性质的东西融为一体”的含义。这道菜在印尼许多餐馆都有供应,甚至在路边小摊上也能吃到。加多加多类似印尼版沙拉,但它的地位则是一道主菜,食材可选用各类应季时蔬,而用于凉拌的酱汁,主要由花生、椰浆、酸子、柠檬叶、蒜头等混合调配而成。

李惠英母亲所做的加多加多,是将豆芽、黄瓜、包心菜、长豆、马铃薯滚水煮熟,另外将豆腐下锅油炸,同时将酸柑叶和柠檬叶加入花生酱中煮沸,用调配好的花生酱淋在上述食材上,搅拌后即可食用。这道味道浓郁的凉拌菜,一年四季都常出现在李惠英家的餐桌上,孩子们喜欢当作沙拉直接食用,或是作为米饭的配菜,或是搭配用蕉叶包裹的米糕一同食用。

初到农场生活之时,当地很难找到印尼的香料,因此不少归侨家庭里就出现“简化版”的印尼料理,譬如缺少酸柑叶和柠檬叶的花生酱,做出来的加多加多更贴近闽南风味。随着经济条件进一步提高,不少归侨侨眷在家附近规划出一片小菜园,他们也有更多精力去种植一些常食用的香料,熟悉的味道再度回到餐桌上;而归侨后代也走出农场,到他们长辈曾经生活过的侨居地或是新的栖息地里,寻找最地道的食材及做法,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再度连接起家族的过去与现在。

在李惠英印象中,小时候家中做菜常用的椰浆,很多都是从海外或迁居澳门的亲人那里寄回来的,一瓶瓶罐装的椰浆,既是加多加多的重要调料,还能用来制作椰浆饭、椰浆香蕉米粿,也是咖喱中的主要配料之一。1993年她离开农场到澳门工作,之后又定居广东,直到2021年底回到雪峰华侨农场,“因为儿子也回到农场了,我就回去帮忙带孙子。”

 建场初期,印尼归侨在劳动休息时跳起欢快的印尼舞。 图/谢明飞翻拍

越南卷粉,回忆之味

在雪峰华侨农场,还藏着不少老归侨味道的东南亚美食,有些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能遇到,每天早晨7点,越南归侨项广妹的早餐店前总是排满了人,等待着购买新鲜出炉的越南卷粉。1978年,由于越南发生了排华事件,大批华侨难民涌到云南、广西两省的边境地区,为此中国政府设了不少安置基地以接待这批归侨。当时安置在雪峰华侨农场的越南归侨共67户308人,除了提供住宿外,他们被安排到不同的农业生产队,不久便逐渐安定了下来。 

越南归侨给农场带来了越南特色的饮食,尤其因为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素食在越南的饮食中也有一席之地,如绿豆馅的越南饺子、焖香菇、油菜豆腐煮姜。还有一些对荤食进行转化的素食料理,如越南料理中常用的配料鱼露,原本是用鱼类发酵制成,而素鱼露的原料可以采用甘蔗汁、冰糖、柠檬、百香果等按一定比例调和,做出来的素鱼露充满浓郁的果香和果酸,同样能用来拌菜或拌河粉,一样清爽开胃。

越南日常饮食中,也能见到素食的身影,卷粉就是越南当地一种平民小吃,而项广妹延续的是当年老一辈越南归侨的传统做法:首先是制作卷皮,将大米浸泡航拍雪峰华侨农场。后磨成米浆,接着要将米浆蒸熟;老归侨一般不用金属器具去蒸,而是用一个篾青织就的簸箕,先在底部涂上薄薄的一层油,然后舀进一勺米浆,缓缓地晃动簸箕,让里面的米浆均匀分布,接着放入热锅内,不一会儿就呈现薄薄的圆形粉片,紧接着迅速用竹片将粉片捞起,趁热将调制好的配料铺在粉片上,然后卷成粉筒状。

越南卷粉外形如同广州的肠粉,半透明的卷皮,深色的内馅若隐若现,刚出炉的卷粉散发着米的清香。一份越南卷粉,搭配一小碗蘸料,就是当地人的早餐搭配。传统越南卷粉也有不同的分类,在越南河内最著名的是清池卷粉,当地人就是用竹编的簸箕蒸制,清池卷粉没有包馅,人们有时会搭配煎豆腐一起吃。小贩常常头顶着一个装满卷粉的篮子走街吆喝,遇到客人就把篮子放下,一条条夹起递给客人。当越南归侨回国后,他们自然也会根据在地食材进行改良,在华侨农场里形成了一种“老华侨味”的卷粉,这样一小碟卷粉,总能勾起老归侨们曾经在异国他乡辛苦打拼的回忆,久而久之化作一份解不开的乡愁。

 航拍雪峰华侨农场。

印尼糕点,过去与现在

除了一日三餐,琳琅满目的东南亚糕点于归侨而言,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身份认同。同李惠英一样,今年70岁的马金星也是印尼归侨,一提起他,农场的人的印象便是,“会做好多印尼糕点的老爷爷”,尤其是逢年过节,他的印尼糕点更是供不应求。

尽管已是古稀之年,一旦开始做印尼糕点,马金星总是精力充沛,动作流畅连贯,一气呵成。只见他熟练地摆上厨具,小小的灶头上,摆着一个圆形铁锅,特别的是锅内有九个凹孔,有点像是制作章鱼小丸子的用具。只见他将加工好的大米浆、椰汁粉、白糖及盐巴混合在一起飞速搅拌,接着用大汤勺舀起乳白色的米糊,依次浇满锅内的凹孔;锅下的火焰不断加热米糊,很快就会蒸熟,只见马金星迅速拿起一旁用果酱及香兰叶调制的浆汁,依次浇在乳白色的米糊上,待米糊凝固成形,用竹片将其挖起,一块块粉、绿、白交映的印尼裂糕就完成了。

马金星一直坚持为大家制作各式印尼风味小吃。继承这种味道的除了归侨后代,还有归侨家庭里的新成员,马金星的弟媳苏桂芬嫁到雪峰华侨农场后,从公公婆婆那学会了印尼菜。

除了重要节庆、祭拜时做成宝塔形状的黄姜饭之外,还有一种名为索托的汤食,印尼各地区的索托做法不一,巴东索托的汤底所用原料有醋、酸橙、柠檬叶、柠檬草茎、姜和葱;棉兰索托的汤底是黄色椰浆,配菜主要是薯条、水煮蛋、豆芽等;苏桂芬所做的索托,除了添加豆芽、马铃薯外,还会加入自家种的香茅草,为这道汤增添清爽的口感。每当一家人聚在餐桌边,分享那些印尼菜时,苏桂芬也渐渐了解了许多印尼饮食文化,从印尼过往的故事到如今在雪峰创造的新家园,那些来自异国他乡的美食,不仅是他们的回忆,更点缀了如今的多彩生活。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