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漳州常山华侨农场: 原乡寻味,苦尽甘来

来源: 2024-01-08 11:51

文/张铮

常山华侨农场地处漳州南部,是全国第二、全省最大的华侨农场。半个多世纪以来,超过8000名归侨在这片土地上安家置业,繁衍生息。他们的回归让曾经人迹罕至的“鼎盖埔”变得富有生机,他们在这片闽南土壤中融合生长。随着他们一起回归的,不只有食物的记忆,还有和先祖下南洋时一般的勇气以及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心。

 

张铮(左)走进常山华侨农场,采访归侨李光乐。图/高志坚

 

筹办于1952年12月初的常山华侨农场是福建省最大的华侨农场,先后安置了来自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

回想起建场初期的场景,几乎所有归侨的第一个字都是“苦”。但不管过去有多么艰辛,他们仍旧坚持做生活的舞者。侨居国的记忆逐渐远去,他们总在味觉中寻找一些曾在那里生活的痕迹,这种 “小时候的味道”“记忆中的情感”羁绊了他们一生。历经沧桑,阅尽繁华,他们终于在数百年前先祖出发的地方,找到了追寻一生的满足与安宁。


赶早去常山

常山的一天,是从赶早开始的。当许多城市还沉浸在睡梦中时,常山就已在早市里东南亚风味的早点中睁开了眼睛。即使在闽南已经生活了大半辈子,绝大多数第一代侨民最习惯的早餐依然是咖啡配上南洋风味的糕点。不仅如此,“赶早去常山吃早餐”也是周边人的时髦事。天刚蒙蒙亮,有来自周边城镇的居民陆陆续续地来到常山菜市场,不深入其中,这个市场看起来与普通的市场似乎无异。但靠近一点,你就会发现这里的饮食呈现出了浓郁的南洋风,九层糕、糯米条、椰丝卷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特色糕点是市场上的热销款,摊前购买的食客络绎不绝。

常山的归国华侨以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为主,糕点摊位老板李光乐便是印尼归侨中的一员。1959年,李光乐的父母因印尼排华而逃难回到常山农场,所以他是土生土长的“侨二代”。和这里的众多华侨后裔们一样,李光乐虽然从未去过父母的侨居国,却自小通过这些另类的早点,在味觉上与遥远的异国产生了关联。在他的小摊前,你可以尽情挑选各式糕点,而素食中的“爆款”非九层糕莫属,一层一层晶莹剔透、椰香浓郁、色彩鲜艳的九层糕时常会让第一次吃的人犯了难:“这多彩的颜色是色素吗?”李光乐介绍道,其实这些颜色全都来自可食植物,有些看起来又白又嫩的糕点也会用芭蕉叶裹起来,不仅包装精美,吃起来味道也格外清香。制作糕点的原料和设备,有很多是从国外带过来的,加以“独门秘方”,因此本地人无法仿制。

诸如李老板这样将南洋味打造成自己营生的侨二代,在常山华侨农场里并不少见,“侨缘”餐厅里的年轻主厨陈磊也是如此。陈磊是常山华侨农场里的“侨三代”,今年已是他经营“侨缘”的第十个年头,作为常山华侨农场里有名的南洋风味餐厅,几乎每天座无虚席,时常需要预约。

从小就爱好美食的陈磊,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厨师。上初中时,他便开始向姑姑以及常山当地归侨学做东南亚菜系。如今的他并不满足于制作传统的东南亚菜,而是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融合“闽南味”,正如当地归侨一样,保留着大量的“混血”特征。如果你是蛋奶素食者,一定不能错过陈磊的创意菜“咖喱面包”:把土豆、茄子、豆角、豆腐切成同等大小,过热油炸透,加上素咖喱酱料,大火转小火慢炖10来分钟,最后倒入这道菜的“灵魂”——椰浆,就可以出锅装进面包里了。吸满了咖喱和椰浆的面包松软香甜,椰香四溢。陈磊贴心地说,如果是纯素食者,也可以不把咖喱放面包里,而是直接配米饭,因为咖喱加椰浆的组合本身就是就是一绝的“下饭神器”。

 

左>常山华侨农场台商谢铭洋分享自家工厂生产的素肉丝制作的“青椒炒肉”。

中>印尼归侨林月云经营的“好运糕点坊”使用的红木薯都是当地农民每天上午新鲜挖采的。

右>“侨缘美食坊”的主厨陈磊正在制作自创的东南亚风味凉拌青菜。



青春绣出花果香

从今日归侨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中,我们读懂了他们凭着勤劳的双手把家园建设起来的喜悦。

尽管是福建省最大的华侨农场,常山原本的自然环境却十分恶劣。这里曾经因地瘦人穷、盗匪抢劫盛行,逐渐变成一片野兽为害、人迹罕见的荒埔草地。因这里四面环山,中间是一片盆地,形似锅盖,俗称“鼎盖埔”。

1952年,从新加坡、马来西亚回国的147名归侨进场了。他们的到来,让原本只有7户人家的常山(原名“双山”)很快便热闹了起来。一年后,“福建省归国华侨常山集体农场”正式成立了。1962年,农场成立了亚热带作物实验场,大面积扩种胡椒、咖啡、橡胶等热带作物。农场规模逐渐壮大起来,在各方面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建场初期,归侨场员们出工劳动,手脚不灵,衣服奇异。当地农民和过路群众都以惊奇的眼光看着他们,“哪来的这些人?”在弄清情况后,他们又会带着一点新奇和友善的神情看待他们。而最受欢迎的,是由十二位单身侨女组成的团队,她们年轻美丽、勤劳勇敢,人们亲切地称她们为“十二朵金花”。

“十二朵金花”是第一批拓荒者,有着共同的经历——在马来西亚受过迫害,她们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对建设新中国充满热情。陈磊的外婆便是其中的一员,刚到常山时,外婆陈惠珍还不到19岁。陈惠珍的父亲是马来亚华侨,尽管身在海外,却心系祖国,在抗日战争时不幸牺牲。

陈惠珍与其他十一朵金花一样,在来到常山之前没有干过农活。但她们凭借柔弱的双手,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开垦出了很多农田,种植了橡胶、胡椒、香茅、龙眼、荔枝和菠萝等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也逐年增高。她们也会在家前屋后种植东南亚的蔬菜水果,长势良好,硕果累累,引得路人赞不绝口。下班后的她们热情活泼、多才多艺,轻歌曼舞,在忙碌生活的间隙,在一曲歌舞后尝着南洋风味的糕点,把逐渐远去的回忆临摹一番。

“从年轻姑娘到满头白发,多数开场元老都已经过世了。我们的青春贡献给了常山华侨农场的建设事业,我们问心无愧。”陈惠珍说。

 

常山是中国第二大、福建省最大的华侨农场。 图/高志坚


青山在,人未远

改革开放后的常山开始全面谋求完善安置工作的新出路——建厂、扩大就业,大力发展工业生产。1980年,常山华侨罐头厂动工兴建,大量归侨进场工作。依托农业的积淀,制作罐头所需的蘑菇、荔枝、芦笋等原料产量丰富,罐头销量逐年增长,当地归侨纷纷感叹:“那是日子真真好起来的开端。”

经济的发展使许多人认识了常山这块宝地,陆续有众多企业在此投资设厂,其中不乏台企在内,至今已有40多家,台商谢铭洋的“福建大统圣味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公司主打以大豆蛋白为原料,生产素丸子、素肉、素香肠等素食制品,这些素食制品的原料,如魔芋等,部分也种植在常山。

发展了产业,也留住了乡愁。祖籍泉州的谢铭洋和常山归侨一样,有建设祖国的愿景。谢铭洋开办了“常山道德讲堂”,组织学习、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倡导优秀的传统道德理念。秉着自愿精神,任何人均可免费听课,结束后还提供免费的素食午餐。谢铭洋的想法很简单——让更多人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并践行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

平日里,谢铭洋与当地侨民们生活融洽,时常带着公司的素食产品到越侨经营的“福聚饭店”里用餐,请他们帮忙加工,店家还贴心地帮他准备了专门用来制作素食的锅。不到半小时,店家就端上来用素肉制作的糖醋里脊、青椒炒肉丝等。用餐过程中,店家拿着谢铭洋赠予她的素食菜谱前来询问我们用餐感受,我们连连点赞。“越侨们勤劳团结,拜托他们的事情,他们都会认真且尽力地去做,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谢铭洋表示。

一餐美味的素食午餐结束,一家卖东南亚点心的铺子前传来的阵阵笑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原来是几位归侨在享受“闺蜜们的下午茶”,这是点心铺老板林月云一天中最享受的休闲时光。她把刚刚出锅的薯片纳凉,分享给门口的姐妹品尝。红木薯是今天早上刚从地里挖出来的,不需要任何其他佐料,把木薯切成薄片后下锅炸,炸出来的薯片又大又香。同行的场部工作人员说,这薯片是和他一样的常山华侨中学学子们记忆里的味道。

在林月云忙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多“姐妹”陆续到来,带着自己在家制作的小食一同分享,既有闽南风味的咸糕,又有南洋风味的黄金糕和糯米卷,形成了一种“南洋闽南配”的下午茶风格,也有人带来了自家种的桑葚和蓝莓。不一会儿,林月云又端出了冰镇的椰汁西米露,这是她们夏天常喝的饮品。这些女眷们多为退休职工,每天下午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谈话的内容多涉及美食的制作方法,这样的场景,和她们在海外时很像,但内心却多了安定与幸福。

常山的一天,是在印尼舞中结束的。夜幕降临,“东南亚风情长廊”前愈发热闹起来,侨民们身穿传统印尼服饰,跟着欢快的印尼歌曲翩翩起舞。领队的葛美玲是1960年回归农场的第一代归侨,年轻时由于喜欢唱跳,成了场里的幼儿园老师,到退休时教龄长达37年。葛美玲告诉我们,印尼舞队里不仅有归侨,还吸引了很多当地人一起学习。看着她们轻盈的舞步、摇摆的身姿、奔放的神态、欢愉的微笑,真让有些拘谨的我们颇为羡慕。伴随音乐卸下的,不只是一身的疲惫,而是一生的疲惫。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