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踢猫效应”及其他

来源: 2019-07-29 21:29
李泉佃
我的一位朋友,是一家公司的中层骨干,虽然平时忙得不可开交,但脾气却好得很,至少在公开场合,极少看到他生气。
可是,前不久,他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说是他最近脾气变得很暴躁,动不动就跟家人发火,搞得家里鸡犬不宁。他深感痛苦,就去请教一位医生,医生听了他的描述,诊断他患了轻度抑郁症,建议他吃药的同时,也找找心理医生咨询。
他给我的微信,一再对医生的诊断持怀疑态度:“怎么有可能呢?怎么有可能呢?”
我顺手给他回了几个字:“是不是最近被老板尅了?”他立即警觉起来:“你怎么知道?”
于是,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说,一个男人,在公司被老板批评,非常气愤地回到家,正好碰到妻子向他炫耀新买的衣服,他气不打一处来,便跟妻子吵了一架。妻子甚感委屈,怒火无处发泄,就把旁边玩耍的孩子训斥了一番。孩子莫名其妙,搞不懂究竟自己错在哪。于是,看到院子里正在溜达的猫,就走过去狠狠地踢了一脚。猫被踢疼了,逃到街上,恰巧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紧急避让,结果撞伤了路人。
朋友听了,连忙辩解:“我可没这样。”不过,他也承认,最近公司业绩差,老板心情不爽,就老是对中层干部发无名火。结果,他对老板不爽,但却不敢叫板,只能回家对妻子发火。他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对,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我给他讲的这个故事,并非我杜撰,也并非有所指。这个故事讲的只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就是著名的“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形象地说明了负面情绪在不同人之间流动和转移的过程。
现实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生物链上的一环,一边在承接别人的负面情绪,一边又在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出去。通常,这种负面情绪会随着链条逐级传递,由地位高的向地位低的,由强者向弱者,最终无处发泄的最弱小者,便成了不良情绪的牺牲品。
讲了负面情绪的案例,再来看一则正面情绪的例子。
8岁的小雅,突然有一天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医生的建议是,先采用大剂量的化疗,再进行骨髓移植。但问题是,一直找不到与之匹配的骨髓。因此,小雅的父母有了一个想法——再生一个小孩,希望这个小孩的骨髓能与小雅配型成功。
小雅的母亲怀孕后,医生开始对小雅进行小剂量化疗,以便对她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使小雅能活到婴儿出生。得知母亲怀孕的消息,小雅非常快乐;因为,她很早就盼望有个弟弟或妹妹。
遗憾的是,婴儿出生了,但检测结果却表明配型失败;但是,不可思议的情形也出现了,小雅身上的癌细胞不见踪影了。
有人说,这是小剂量的化疗使小雅恢复健康;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是那个期盼的小生命给了小雅“希望”和“乐观”,赐予她一定要活下去的无限力量。
这同样也涉及到心理学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他认为, 当事物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时,所有人——无论是“乐观者”还是“悲观者”,都会感到暂时性无助,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无助感的持续时间。
“乐观者”刚开始也会感到低落,但他们深信困境是暂时的,所以能够迅速平复心情;而“悲观者”更易“习得性无助”,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诚惶诚恐,觉得这种不好的处境将会无休止地存在下去,便对一切感到绝望。
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藩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从而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故事很有趣,不妨再讲一个。
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研究人员做了这样一项调查:被试者是200名平均年龄在23岁左右的女大学生,研究人员为她们提供了60名征婚男子的个人信息,年龄大多在25岁至30岁之间,信息里还包括男子的职业、照片等。
研究人员将这些征婚男子分为“极有吸引力”“有吸引力”“没有吸引力”三类,职业涵盖了公司主管、建筑师、教师、邮差、园丁和服务生等。研究人员让这200名受试者选出自己愿意交往的对象。
调查结果表明,最受女大学生青睐的是那些“有吸引力”的男子,而不是那些“极有吸引力”的黄金单身汉。
可见,大多数女人心中的最爱,不一定是那些英俊潇洒的“钻石男”,她们宁愿自己的男人事业一般,或者外貌平平,也不希望自己的婚姻生活亮起红灯。因为,她们认为,自身条件过于优越的男子,更少有时间陪伴家人,甚至更容易出轨。
那么,如果不涉及婚姻呢?再看一个针对普通人的测试。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设计了一个心理学实验,他为被试者分别放映了四段访谈录像:第一段是位成功人士,他大方得体、谈吐不俗、无懈可击。第二段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士,但在访谈中却略带羞涩,其间还紧张得打翻了桌上的咖啡。第三段是位普通人士,访谈中,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当然也没有什么失误。第四段也是位很普通的人,他表现紧张,结结巴巴,还打翻了咖啡等。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被试者会最喜欢谁呢?答案是:第二段访谈中的人士。
也就是说,最完美的人,往往不是最受欢迎的,而最受欢迎的人,其实是那些能力不错、但有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的人。
阿伦森将这种现象命名为“犯错误效应”,也称“白璧微瑕效应”。
如果你还不太理解的话,建议再想想“断臂维纳斯”。
张爱玲曾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著名作家、我的师兄陈希我在其《冒犯书》一书封面上也写下类似的一句话:“这世上,大部分人的生活都经不起追问!”
可问题是,同样是生活,有人就能活得舒心透亮,有人却总是陷入各种纠结。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看到问题,却不知道问题的症结何在,更不知道如何去正确处理问题。父母子女,爱人朋友,同事客户……都是需要我们与之好好相处的人。处理好了,你的生活,哪怕不那么富裕,也是愉悦的。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学点用得上的心理学,学会让问题迎刃而解。
有时候,心理学解决的不只是心理问题,甚至还关乎身体健康。就像马丁·塞利格曼所说的:“抑郁、哀伤会在短期内降低我们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我们的健康受损。认知疗法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
这里说的认知疗法,就是指心理疗法。
说了半天,是想向您推荐王明姖《用得上的心理学》一书。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