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再见了,洋节!

来源: 2019-10-25 19:59

     

文/图 李建林


图 / 2016年10月31日,西方称为“万圣节之夜”。浙江金华市区西市街上,许多年轻人聚在一起狂欢,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


      不知从何时起,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平安夜、圣诞节等这些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西方节日,因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加之一些机构和个人的极力推介,越来越受到中国一些年轻人的追捧,商家也借机造势,营造气氛,吸引消费者,让许多民族节日相形见绌。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节日越来越重视,在2007年12月,清明、端午、中秋均被列为法定节假日。在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
      “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习俗。通过加大对节日文化的宣传力度,不仅丰富了城乡群众节日文化生活,还让中华传统节日中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变得越来越浓,不断彰显节日文化的魅力。

      (该组作品获得第八届台赛台海艺文新闻类铜奖)




     01>2011年10月28日,在西方称为“万圣节之夜”前夕,金华市区一幼儿园,举行文艺汇演,以欢迎“万圣节之夜”到来。
     02>2014年12月24日,西方称为“平安日”,金华市区西市街上,一群穿圣诞老人服装女孩用手机自拍。
     03>2015年10月31日,西方称为“万圣节之夜”,金华市区西市街上,一准备过节的年轻人给女朋友打电话。
     04>2014年12月27日,兰溪女埠街道一男孩用抬轿方式迎娶新娘,吸引上千名村民围观。
     05>2017年1月7日,腊八节期间,金华市区西市街上,非遗文化表演吸引了不少人观看。
     06>2017年1月28日,春节,外国留学生在金华感受传统节日。







     01>2018年4月13日,学生在兰溪诸葛八卦村举行朗读传统教育。
     02>2018年4月15日,上巳节,在金华湖海塘公园内,一群男女手持柳条,身着古代的服饰,进行兰汤祓禊、曲水流觞等极富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趣味体验。



>对话获奖者
不错过每个传统节

文/《台海》杂志记者 刘舒萍  实习生/刘琪珊



     《台海》:为什么中国传统节日被冷落,而西方洋节却受热捧?
     李建林:我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腊八节等。每一个节日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每一个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许多人不知道寒食节、上巳节、寒衣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
     一是,外来文化这几年的渗透力度非常大,特别是商家利用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造势促销商品,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
     二是,很多人对传统文化了解少、不自信,宣传力度不够。现代化生活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传统文化长期被淡忘,除了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放假外,不少家长很少对孩子提起其他传统节日。
     三是,过节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涵。由于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不足,认识不够系统,对节日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对节日文化的载体建设相对缺乏,从而导致传统节日在仪式感、载体、符号等方面缺乏时代感,不能满足现代人在审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降低了传统节日在大家生活中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台海》:在金华,这一情况目前是否有转变?

     李建林:金华是浙江省地级市。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建县,因其“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得名金华,简称金,古称婺州。当地有代代相传的非遗文化戏曲——婺剧等。相关部门把传统节日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产业特征和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内容上进行创新,如婺剧表演、七夕相亲等,以提升市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了解,在活动中体味传统节日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市民参与。


     《台海》:这组照片的时间跨度蛮大的,从2011年到2018年,是一直关注节日相关的讯息,还是因为记者身份所以记录成组图?

     李建林:以记者身份记录成组图。当我们生活日益走向现代化,物质渐渐富足起来时,却尴尬地发现:那些过去曾给大家带来欢乐与美好回忆的传统节日文化正在逐步淡出我们的视野,代之而起的是外来洋节的火爆。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种在“洋节”与传统节日身上所呈现出的冰火两重天景象,实在令人汗颜。所以,碰到节日,我都上街进行采访拍照,进行对比。


     《台海》:谈谈这组照片的编辑思路。

     李建林:传统节日蕴含着注重血缘、敬天爱人、崇尚团圆、以和为贵和礼尚往来等特质,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质一脉相承。2018年,我看到政府举办越来越多的传统节日活动,用深邃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节日载体与仪式吸引大家积极参与,许多人对洋节不再盲目崇拜,对其来源、本质有进一步的认识,所以我认为编辑推出这组照片时机已到,内容能体现故事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事发生的过程、故事主人的肖像以及一个好的结尾。


     《台海》:您想表达的是否都呈现了?有没有遗憾没有拍到什么画面?

     李建林:尽管这些年拍了上千张该主题的照片,但参加台赛时,心中十分纠结,所展现的仅是一小部分内容。有些内容没有拍到,如过洋节时,有人站出来反对,双方形成冲突的画面,再比如,把传统节日等同于“吃文化”,提到元宵节就是吃元宵;提到端午节,就是吃粽子;提到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提到腊八节,就是吃腊八粥……类似的画面没拍过,略可惜。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