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致意贝聿铭

来源: 2019-09-16 17:07

2019年5月16日,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走完了他102载人生旅途。

贝聿铭始终是以华人之光为中国人所熟知。可能绝大多数人,未必身临他所设计的建筑物,但却能从各种媒介听闻他的大名,并对他无限景仰。这就是世界建筑大师的奇特魅力吧。

在几十年职业生涯中,贝聿铭为世界留下了26座精彩绝伦的作品,包括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东馆、波士顿的肯尼迪图书馆、香港的中银大厦、巴黎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等。

但是,成功的背后,除了才华,更多的是不为人知的坚韧与坚持。

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震惊了美国。翌年,为纪念肯尼迪,美国政府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在众多著名建筑师候选人中,肯尼迪夫人选择了那时名不见经传的贝聿铭。她的这一指定,同样让美国人震惊。

贝聿铭并没有大喜过望,他谦逊地对总统夫人说:“我没有大型音乐厅可以向您展示,也没有林肯中心。我的工作非常不起眼——就像纽约的基伯斯湾、芝加哥的海德公园区这样的贫民窟清理项目。”

因为他深知,为已逝总统服务,压力可想而知,任何细节都会被放大,甚至遭遇曲解。

事实也是如此。当贝聿铭拿出初版设计时,批评论调不绝于耳,有的说它是平庸的象征主义,有的认为它毫无朴实谦逊之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馆长也连夜给贝聿铭写信:“在历史的评判中,人们不会认为这幢建筑是你设计的。”

面对社会的重压,贝聿铭没有放弃。他避其锋芒,撤回了方案。几个月后,他拿出了新的设计,但过程仍陷入不同意见和权力的拉扯之中。直至15年后,也就是1979年,肯尼迪图书馆才正式落成。

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图书馆一开馆,立即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但是,对贝聿铭而言,他永远不会忘记图书馆开馆的那一刻,在场的人朗诵了肯尼迪的就职宣言:“这一切都不会在开始的一百天后完成,也不会在开始的一千日后完成;不会在这届政府的任期内完成,甚至也许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有生之年都不会完成。不过,还是让我们动手行动起来吧。”

这段话,对图书馆的设计师贝聿铭来说,也是再恰当不过的注脚。

这当然也包括他后来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这个建筑,让他闻名世界。

修复前的卢浮宫,监护管理已下降至第三世界国家水平。整栋建筑,只有两个公共厕所。有的游客回忆:“我看到希腊雕像就搁在走廊里,工人干活用的油漆,溅到了雕像上面。”

1980年,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在爱丽舍宫接见了贝聿铭,两人就修复卢浮宫进行了讨论。那时的贝聿铭已经64岁,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但是,他的言谈举止,他的激情活力,则不亚于年轻人。这一点,深深打动了密特朗。

但仅有总统一人的支持,是远远无法让所有法国人信服的。

贝聿铭回忆说,在他投入卢浮宫扩建的13年中,有两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吵架上。当他于1984年1月23日把金字塔方案当作“钻石”提交到历史古迹最高委员会时,得到的回答是:这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颗假钻石。当时90%的巴黎人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他们一个接一个站出来横加指责,他的翻译吓得浑身发抖。

面对旁人的批评与嘲讽,贝聿铭坚持自己的想法:“人应该坚持,不应该随便放弃自己的原则。当然可以有很多种坚持的方式,很多说服对方的方式。但那并不是说,我的坚持和要求会打折扣,我和我的建筑物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贝聿铭的坚持,来自他的自信。

他坚信,玻璃金字塔在实用性和美学方面,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1989年3月29日,两千余名法国人在大街上排队,准备一睹玻璃金字塔的容貌。暮色中,音乐缓缓响起,人群徐徐步入庭院。此时,雨点落下,人群进入了金字塔内部避雨,他们看到了灯火通明的金字塔。他们说,它像宝石,像闪光的蜘蛛网,像高科技的苏法莱蛋糕。从此,玻璃金字塔成为巴黎的新地标。

此时的贝聿铭,在一把黑伞下,对记者说“我一直等待这一刻的到来。”是的,他的坚持,让他收获了想要的结果。

贝聿铭的坚持,来自他的底气。

这种底气,不是别的,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天人合一”。

退休之后,85岁高龄之时,贝聿铭不辞劳苦回老家苏州设计苏州博物馆。为了找到色泽和材质都符合要求的石头,贝聿铭曾六上山东,到过福建,也去过广东,最后在山东泰山余脉找到120多吨大石头。这些石头,巧妙地嵌入了苏州博物馆墙体。贝聿铭说:“人的手与大自然结合后,就成了创意本质。”

提及贝聿铭,中国人更愿意想到香港的中银大厦。有人说,中银大厦的建筑太多尖角,这些角像剑刃,会为邻居带来霉运。

贝聿铭则说,他是在香港栽下一株“竹子”。这是环境所迫。当时那块地皮狭窄,三面高架桥,一面朝维多利亚港,但视线不好。贝聿铭利用三角分割,设计出了高低不同的三角形空间,仿照竹子架构,也寓意“节节高升”。

所以,大师之大,绝不在于其超乎常人的天才,他一定有着自己的坚守与独特方法论。我们缅怀大师,不只是向那些“会说话”的建筑致敬,更应该向他的这些优秀品质致意。

这是《贝聿铭全集》一书给我的启示。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