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潮起

来源: 2019-11-05 17:15

   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一切都是那么昂扬奋发,一幕幕艰苦奋斗、解放生产力的历史镜头,书写了初创起步和基本成型的壮丽篇章。激情与汗水交融,梦想与光荣同在,华夏儿女凭借敢拼敢闯的精神,涌入了澎湃浪潮之中。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任何不凡奇迹的诞生,都少不了平常点滴的累积。这些平常细碎的点滴,有情感、故事、意境、意思,不仅是人们幸福感的来源,更孕育了前进的动力。

   这些历史瞬间之相没有随着快门的冻结就静止了,我们反而可以从中追溯出一段过去与未来的故事脉络。这一时期的中国,是腾飞的中国,是奋进的中国。感动、感染、感悟交织在其中。

       


   《别怕,妈妈在》 邓维 摄

   1986年,河南伊川县贫困山区,由于闭塞,这里极少见到外来人,年幼的孩子见到生人就害怕。年轻的母亲却很自信,因为她知道改革开放的春风即将吹来, “见世面”一定会成为常态。


      

   《技术讲座》蒋铎 摄 1979

   “文革” 时期,学技术就是“以生产压革命”。国家粉碎“四人帮”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北京内燃机总厂出现学习技术的热潮。我很明确,要拍这个转变,1979年1月,我去了北京内燃机总厂。这是一个拥有8000名职工的大型企业,厂子里热气腾腾,全厂的工人、干部、技术人员都在谈论“TQC”(全面质量管理),形成热潮。这跟要考试也有关系。
   这次,我决定与过去惯用的拍摄做法决裂,从生活出发,真正在厂子里蹲下去、沉下去。厂子也很配合,任我在厂子里转,连续多天,从白天到晚上。这一次,我不干预,如实记录现场,还原原始气氛。拍摄这幅照片时,中共中央正在召开扭转乾坤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来我见报照片的题目就是《勤奋学习 大有希望》。片子送审以后,我心里也是打鼓,因为这组照片从选材到影像表现,都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的方法和模式。

——蒋铎


      

   《街头小人书摊》郭建设 摄 1981

   小人书是上世纪少年儿童的最爱,它是男孩子们英雄情结的模板,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原游击队》;是女孩子们对美丽认知的出处,比如《茶花女》、《红楼梦》。那个时候的孩子们最爱去小人书书摊蹭书看、买书读,他们沉醉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翻烂了也不舍得丢,足见对小人书的热爱。如今的孩子,早已不知小人书为何物,因为他们认识世界的途径数不胜数,抖音、游戏是他们的娱乐方式。孩子们的世界大了,节奏快了,心也浮了,很少有孩子能安静看完一部长篇小说,这不由让人感叹起快餐式文化的破坏力,也让人怀念起坐在小板凳上一页一页翻看小人书时的悠慢时光。

——郭建设


      


   《进城的农民兄弟》郭建设  摄 1984

   建国门立交桥是北京二环路上最早的一座立交桥。上世纪80年代,北京城里马路上的机动车很少,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公交车和自行车。早高峰、晚高峰这些词还不曾出现,上下班最为壮观的景象就是自行车流。郊区的农民兄弟偶尔进城,有赶马车的,有牵骡子的……
   转眼间,路还是那条路,桥还是那座桥,但时过境迁,建国门立交桥下跑毛驴的景儿已经不会再有。早晚高峰的二环路,就是不收费的停车场,私车限行,购车摇号,停车高价,各种大招儿用上,还是疏不散二环路上车辆。于是乎,越来越多的有车族开始倡导绿色出行,公交、地铁、共享单车又一次成了北京人的新宠。

——郭建设


      

      《高炉点火》蒋铎 摄 1985

   你不知道,中国的钢铁多么的折磨人。没有钢铁,什么也干不成。国家粉碎“四人帮”后,从国外引进两台高炉。1985年9月15日,上海宝钢一号高炉即将点火投产,这是有关我国钢铁发展的重大事件。请示总编室要不要去?总编室同意去。点火的前3天,我匆匆赶到宝钢办理采访手续。结果,我出示证件后,对方说记者证早已发完!一盆凉水。我总觉得一个记者应该有激情,有热情,经过努力,对方看了介绍信,也确实是为这事来的,就特批我进厂拍摄。
   怎么拍法?绞尽脑汁,我知道明天平台上一定非常拥挤,挤满了公安与记者,我对剪彩也不是很感兴趣,但点火又实在太重要了,点火人、高炉、火把三要素缺一不可。我这个考虑没有浪费,我站的位置非常正确。当时现场那么拥挤,只允许我摁两次快门,回来以后,在解放日报同志的帮助下,冲洗冲洗一看,没问题,一块石头落地。等写好说明、发好传真,已经凌晨三四点钟了,快天亮了。
      1985年,9月20日,宝钢成功炼出第一炉钢。

——蒋铎


     

   《最后的三轮车夫》种楠 摄 1986

   旧时老上海的大街小巷中,无论晴天雨天,都奔跑着十万余名三轮车夫,他们也成为老上海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1970年11月,三轮车实现经营集体化。上海市三轮车管理所业务部门改抛岗营业为设站营业,恢复乘客到站雇车、电话叫车、预约用车等业务,全市设立集体服务站46处。改革开放后,出租车开始出现在上海,它的便捷和舒适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人力三轮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86年,最后一辆有牌照的三轮车夫将退休回家,他把车停在人力三轮车大达服务站门口,眼里充满的眷恋和欣慰。旧事物的退却总不免令人感伤,但社会总是在这样的新旧更替中,不断向前。

——种楠



    

    《关注》蒋铎 摄 1987

   1987年9月22日,北京洗衣机总厂招标选厂长,有很多的工人进来旁听。记者们都把注意力放在竞聘者身上,竞聘者们在上面阐述自己的施政方案,挣多少钱,怎么改进工厂管理。当然,我也不是完全拒绝看这些东西,我也拍了一点,但我更注意旁听会议的一般工人的心情。谁是未来的厂长,揪着他们的心。工厂的兴衰,关乎他们的饭碗和命运。那是一个时代的表情!我成功地记录了当时的工人的表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面临一场大的变动。相应的是人的精神面貌、思维观念的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渴望、欲望、求索,包括苦恼和疑惑。我有意识捕捉他们的目光。通过工人发自内心的那种关心,来反映改革,才是有味道的。

——蒋铎


      

    《变化的中国》任晨鸣 摄 1987

    1987年,时值改革开放之初,祖国大地上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许多新鲜的事物开始出现,其中就包括国际影星的照片或海报。这些照片和海报颇受老百姓的欢迎,尤其是在乡村,许多人喜欢把它粘贴在窗户或墙上,当做一种装饰或时髦的标志。但事实上他们未必懂得自己贴的是哪位人物。如此,就形成一种挺奇特的变化。1987年,在四川省黄龙镇镇上的一家小茶馆,淳朴的百姓和玛丽莲·梦露海报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茶馆老板表示:“我也不知道是谁,反正听说是美国人,我在成都花二十块钱买的,感觉看着挺好的。”这样充满幽默感的场面如今很难再看到了,但这也说明了时代变化之快。

——任晨鸣


       

   《石盆村的“孩子王”》邓维 摄 1988

   1988年,山西原平县石盆村里有座两间房的小学校,里面容纳了五个年级共十几个学生,教师却只有一个,是位年轻小伙子,名字在当时当地绝对新潮,叫任卫星。任卫星不是本村人,他家距石盆村十几里,往返一趟不容易,所以他就住在学校。看他上课,简直不可思议,先教五年级,讲完要点后让学生们做习题,再教四年级,留下作业再教三年级……每天他还开展体育课,带着学生集体跳绳,抑或是爬山、采野菜,为学生们紧巴巴的午饭添点绿色。石盆村民很敬重他,心疼他工资低微,都自发凑粮食补贴他,平日里见面,村民也都恭敬地喊“任老师”。如今,在偏远山区依旧活跃着一群乡村教师,他们不辞辛劳,用青春点亮了山区孩子们的梦,黑板上的粉笔字,是他们善良的印记,宛若一座座丰碑。

——邓维


       

       《算盘热销》蒋铎 摄 1988

   1988年9月,湖北省武汉市汉正街,一名年轻人肩挑算盘叫卖。随着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算盘开始热销。
   这张是我的代表作,一看就是那个时代。不用做任何解释,也不会误解或者是曲解。
   摄影,有很强烈的偶然性。我也设想过,假如背算盘的人是一位老人,或者眼睛没有什么神采,都不会有现在的效果,这位卖算盘的小伙子眼睛非常机灵。这幅照片是现场抓拍的,拍摄过程之快,你想象不到,闪电式,一下就是拍完了,回来以后冲出来一看,没问题。抓拍的精粹在于能够捕捉到人的真实情感,表现人的真情实感应该是新闻照片的灵魂。

——蒋铎


       

   《裸体油画艺术展》蒋铎  摄 1988

   一幅照片,也是一个时代的窗口。
    1988年12月,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北京举行了裸体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引起轰动。“文革”期间,当然不会有这样的展览,“文革”前也没有过。借着改革开放思想解放这股风,北京国家美术馆就办了裸体油画人体艺术展。消息一经发出,无数民众排长队买票,黑市票价更是卖出了超10倍的价格。展厅内人满为患,其实,也没有条件让你仔细欣赏。18天内展览参观者高达27万人,每天都有超过一万人在凛冽的寒风中排队等待看展览。
   这个展览也引起一些风波,模特对展出有意见,“我让你画,可我没让你把我展出。”我忘了后来打没打官司。

——蒋铎


       

   《电器行》于志新  摄 1989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双卡立体声收录机风靡全国,大街小巷都能遇到手拿双卡收录机的年轻人,他们三五成群围在一起听唱流行歌曲,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为能拥有这么一台收录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夏河位于甘肃较偏远的地区,在80年代,还没有成规模的商店,只是在路边搭一个棚子,清晨老板把最时髦的收录机早早地摆放在架子上。一旁的小吃店老板也生起火炉准备好早点,等待顾客的光临。
   几十年过去了,路边的小店早已没了踪迹。随着国家科技的发展,收听音乐的产品更新换代,从收录机到小巧的MP3、MP4 ,再到现在的手机,层出不穷。但卡式录音机仍旧给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回忆。

——于志新


        

   《留影》 蒋铎 摄 1988-2018

   天安门广场我是经常去的,遇见过许多衣着朴素上了年纪的人,他们站在金水桥前深情凝望天安门城楼……他们曾从照片、电影、电视上无数次看到过庄严的天安门,此刻自己就置身在天安门前。最常见的是儿女陪爹娘看天安门,这是晚辈的孝心。留影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留影前的准备,女人心最细。除了自身,她们还要仔细打量父母或丈夫的头发乱不乱,领口是否系好,那才是名副其实的一丝不苟。
  我为什么总是想去天安门拍照呢?那是一个课堂,每次去都有新感觉,在这儿,你能感受到时代的巨变。天安门广场是一个世界的广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白领、蓝领,洋的、土的,时尚的、传统的,都市的、乡村的……在天安门前,人们就这样并肩亮相或交错出现。面对这变化莫测的瞬间,我常感觉力不从心,眼力不够,但却仍乐此不疲,矢志不渝地拍了60年,把亲情和爱国紧紧结合在一块。

——蒋铎


        

        

        《寻梦上海》种楠 摄 1983-2018

   1983年3月,南京路出现了一排推着独轮车的人,他们是一群从安徽来到上海打工的农民工,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来上海的农民工。他们怀抱着对大城市的梦想,在家乡租了辆大卡车,把独轮车和大包小包的行李放在卡车上托运,自己则乘着火车,忍受着一整晚的颠簸来到上海。
   清晨五点,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这群农民工们也踏上了上海的土地。面对全新的环境,他们充满期待和好奇,他们用独轮车推着满满的行李走往工地,中途特地经过上海繁华的南京东路,穿梭在漂亮商铺和轿车之间,他们欲将这满目的生机纳入身体,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如今,这些农民工早已实现了他们的梦想,而这条他们曾经走过的南京东路,也变得愈加繁华,一座座百货商场在此矗立,众多品牌旗舰店在此云集,吸引着中外游客来此购买。

——种楠


      

      

      《寻梦上海》种楠 摄 1983-2018

   1983年3月,南京路出现了一排推着独轮车的人,他们是一群从安徽来到上海打工的农民工,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来上海的农民工。他们怀抱着对大城市的梦想,在家乡租了辆大卡车,把独轮车和大包小包的行李放在卡车上托运,自己则乘着火车,忍受着一整晚的颠簸来到上海。
   清晨五点,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这群农民工们也踏上了上海的土地。面对全新的环境,他们充满期待和好奇,他们用独轮车推着满满的行李走往工地,中途特地经过上海繁华的南京东路,穿梭在漂亮商铺和轿车之间,他们欲将这满目的生机纳入身体,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如今,这些农民工早已实现了他们的梦想,而这条他们曾经走过的南京东路,也变得愈加繁华,一座座百货商场在此矗立,众多品牌旗舰店在此云集,吸引着中外游客来此购买。

——种楠


       

       

       《寄宿的孩子》 杨晓东 摄 2006-2007

   2006年,新学期开学,在陕西省西部山区,有数千名孩子离开父母来到寄宿学校。一间不到19平方米的简易老教室里,竟然住着三四十个山里的孩子,他们每一个人的有效面积就是与自己身体一样宽窄的通铺,有时孩子多了,晚上睡觉只能侧身。但他们依旧心怀感恩,因为还有更多的孩子由于学校没有宿舍,每天只得在崎岖的山路上奔波,一天来回步行至少20里山路。为改变这一情况,从2005年开始,陕西省宝鸡市为西部山区共投入3597万元,建设53所高质量高标准的寄宿制学校。到2007年9月1日,11000多名适龄儿童来到新建成的53所寄宿制小学报名,当晚就住进了宽敞整洁的学生宿舍。在山区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在发生,宿舍的改变反映了国家办好农村学校的信心,从孩子们展露的笑颜中我们明白,乡村教育的振兴将不再遥远。

——杨晓东




       

       《从上街摆摊到电商销售》陈世哲  摄 1987


       

   《从上街摆摊到电商销售》潘登  摄  2017

   今日,我们可以在线上、线下成千上万的店铺购买衣食所需,但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供销社靠统购统销包揽了几亿农民的买与卖,是人们独一无二的“购物天堂”,柴米油盐、玩具衣裳都从这里供。左图展示的就是1987年的泉州,一名供销员在街头批发解放牌胶鞋,他倚靠箱子,惬意地等待着顾客的到来。但随着改革开放,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灵活的网购早已取代了旧日的供销社,快递行业也由此得到了迅猛发展,快递网点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右图为2017年的福建泉州,网店员工在“双11”后通宵加班填写运动鞋快递包裹,网络销售大大带动了当地的鞋服工厂、网店和物流业发展,也让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活力。

——潘登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