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北京华正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华正:为了我们将来都能成为幸福老人

来源: 2019-11-05 21:01

近年来,随着大陆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逐渐兴起,有越来越多资本和人才关注这一新兴产业,并投身其中,其中不乏一些登陆台商台企,北京华正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代表。在业界,人们通常称之为“华正团队”。自成立以来,华正团队通过一站式策划、辅导式咨询、咨询式培训、落地式执行、实战式营销的服务模式,已成功为500多家政府机构、央企、国企、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早在2005年,华正团队创始人张华正就应朋友之约登陆到广西投资养老项目。两年后,他赴北京组建了华正团队,主营酒店、温泉、休闲、养老、医疗等项目策划,继而出任北京康梦圆养老集团副总裁,而后再被邀请到北京太阳城集团任职。在大陆养老产业深耕细作多年后,张华正逐渐厘清主业,专攻养老。

成立初衷来自创始人的情怀

“目前来说,养老还不是一个赚钱的行业。能够真正从事这一行的人,多少需要点情怀。”张华正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华正团队之所以成立,跟他的个人情怀有直接关系。

1969年,张华正出生于台湾一个“外省人”家庭,父亲于1949年跟随国民党部队撤台。由于父亲是军人,家教甚严,他从小就接受着父亲的传统教育熏陶。求学期间,他一边接受正规的教育,一边接受着父亲家族留下的传统观念。“万世德为本,百善孝为先。这就是我的家族给我的中心思想。”张华正说。

然而,就在张华正学成归来准备在服务行业大展拳手之际,父亲却病倒了,这给了他沉重的打击。“父亲两次中风我都不在身边。因为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料父亲,我只得把他安置在养老机构中,到了周末一定会去看他。”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养老产业刚刚兴起,还没有形成行业规范。养老机构以外籍护工为主的照料模式,管理不严谨,制度松散,无论软硬件设置都差强人意。当张华正抚摸到父亲的被褥和床单都是潮湿的,他的心也跟着凉了半截。“每一次去看父亲,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叫他们给我父亲换被褥!”张华正告诉《台海》杂志记者,每次想到这件事,他都替父亲感到愤懑和委屈:辛苦了一辈子,老了却没有一条暖和的被褥床单可以睡!从那时起,他就默默在心中发誓,如果有天他能主导养老市场的服务理念,他一定要让天下的老人都身体健康,过得舒适开心,享受真正的照料和尊严地活着。

“父亲过世了,远离了病痛和无奈的人生。给我的最后交代就是希望我回到祖国大陆,好好做些立德立功立言的大事。”虽然三十余岁便获得了“台湾精品酒店教父”的盛名,事业很快达到顶峰,但张华正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他渴望到对岸更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完成父亲的临终嘱托。

2005年,张华正在与几位大陆有医疗背景的朋友聊天后得知,对方有要开养老院的念头,但苦于不懂规划运营。“我在台湾一直做的都是服务业,规划运营正是我的强项。于是我们一拍即合,也没多想,我就决定登陆与大家共同投资养老院。”说干就干,张华正来到广西与朋友汇合,开始了大陆养老行业的探索之旅,摸索了两年之后,一次特殊的机缘,张华正结识了一位爱好养老休闲、不喜酒肉应酬的山西商人,被后者带到北京,组建了华正团队,参与当时北京四环内最大的民办养老机构——康梦圆养老公寓的筹建运营工作,担任副总裁。过往十多年间,张华正从事酒店、民宿、商务会所等服务业积累的服务经验,加上近两年对大陆养老产业的实践,使得他一到大舞台就释放出了全部能量。不到一年时间,康梦圆在京城名声大噪,华正团队的名字随之在业界传开。之后,华正团队转战北京太阳城项目,同样名利双收。

 

一边实践一边总结

接连两个大型养老项目的成功,并没有让华正团队自满,反而激起了大家对大陆养老产业更大的好奇心。“我和同事们真切地感觉到大陆老龄化问题将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未来养老的发展必会超越休闲产业。相对酒店、休闲产业,养老项目的运作更有技术含量,专业门槛更高。如果能将不同性质的商业运营模式引入养老领域,未来养老产业的商业价值必是不可估量。”同时,张华正又想起了当年父亲在养老院睡的那床湿被褥,当即决定转换事业跑道,将团队聚焦养老产业。

确定了把未来事业核心放在养老产业上后,华正团队并没有急于接单开工,而是开始对此前两个项目的成功运营经验进行分析、沉淀,梳理出项目选址拿地、市场调研、全案策划、顾问咨询,到前期筹备、实战培训、委托经营、智慧养老等八个关键流程的工作要点,并针对每个节点制定出一套标准的执行规划方略,打造了一条完整的服务链条。在市场竞争激烈残酷的今天,能够沉下心来修炼内功实属难能可贵,这也正昭示了华正团队要在养老产业深耕细作的愿景。

随后三年,华正团队与大陆各地四十余家企业合作,为养老地产、老年公寓、社区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旅居养老等多种类型项目提供策划运营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华正团队不断焕发新思维、发展新模式、探索新路径、培育新发展、创造新价值,逐渐形成了华正医养大健康文旅产业IP体系,为企业提供产业IP融合解决方案。

为了让养老产业投资人、业内管理者和即将涉足养老产业的人士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用先进、创新的养老理念照进养老产业表面风光、内在冰冷的现实,创始人张华正还推出了“图书+音像”的专著——《中国养老产业65种商业模式》和《养老产业全案解读》,成为业界公认的“养老百科全书”。“希望用我们的经验,想让这个行业能够更快地走向成熟,让更多老人能够安享晚年。”张华正如是说。


“养老产业的富士康”

在大陆经营养老产业13年,华正团队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仅青海、西藏两个省区尚未涉足,其他省市自治区均有参与的养老项目,总数超过100个,包括养老地产、老年公寓、社区居家、旅居休闲等多种业态。更加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作为服务型公司,华正团队有自己的“养老代工模式”。

“2014年以后,整个养老思维快速转变,很多老旧形体的养老集团,或者以家族化形体的养老集团,与养老市场的对接都有所偏颇,所以我们就是以富士康代工的概念,为别人打造品牌。而不是以品牌去笼络别人,我们就是以这样的新思维去顺应市场的变化。”据张华正介绍,在业界,有人将华正团队称之为“养老产业的富士康”。

除了为业主打造品牌,华正团队在开拓老龄服务用品市场方面也积累了深厚经验。国务院将老龄产业分成四个板块,其中第二个版块就是老龄用品。据统计,目前世界上老人用品有六万多种,在台湾老龄用品大概有两万到三万种,而大陆目前不到两千种。原因第一是没有形成市场。第二是老人没有办法合理针对他的生活需求去挑选产品。而作为子女更没有办法去挑选产品满足长者的需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目前大陆老龄用品行业是属于真空待开发的。因此,华正团队引入了台湾的老龄服务用品品牌“北之特乐银”,结合大陆庞大的养老市场导入连锁的概念。第一满足了政府采购。第二,满足了企业的采购。第三满足消费者的零售。据张华正介绍,老年用品的特殊性在于它需要用户去体验,是否合用、家里是否适合安装,以及如何维修、售后服务怎么办、如何退货等问题都需要考虑进去,这些不是网上购物就能解决的。所以,必须通过线上还有线下的实体体验,能够做到产品挑选、多样化选择。通过这一概念,华正团队延伸服务,让更多的老年人受惠,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华正团队有今天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在十多年前的大陆,人们思想还未如现在这么开放,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都将养老院视为是子女遗弃的孤寡老人才去的地方,加上没有政策的倾斜和完善的法律保障,华正团队做得很辛苦,但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对于初次登陆的台企台商来说,大陆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无论是政策法规,还是商业规律,乃至消费者的心态,都需要你去挖掘和摸索,如果只是抱着台湾的成功经验沾沾自喜,那么在大陆是无法生存的。”张华正总结华正团队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做到了“接地气”。

    在张华正看来,大陆养老前景非常广阔。现在医养结合的养老政策更是让养老机构能够设立医疗机构,或者让医疗机构能够改制转制为养老合并,这个市场非常蓬勃。“目前大陆有4100多万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而这些群体目前都在居家与社区当中,如果只是靠政府的日间照料托老或者转而给民间办的托管机构,是无法满足的。未来,需要更多的机构跟医疗做结合、跟社区做结合,跟未来老人全龄化结合。”采访临近尾声,张华正借由《台海》杂志发声,希望有更多还在台湾的服务业同行,不要只停留在把目光投向大陆,更要勇敢地走过来,在这个广阔的市场发挥自己最大的生命价值。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