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应通尽通 能通先通

来源: 2019-11-05 23:46

2019年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的“新四通”主张,并表示可以率先实现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

2019年6月,厦门正式发布《厦门市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推动厦门与台湾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实现与金门通电、通气、通桥。厦门,正在朝着加快推进两岸四通的方向行动,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应通尽通”、“能通先通”的要求,全面提速建设“厦金共同生活圈”。


厦金就“四通”达成共识

2019年1月27日,金门县长杨镇浯拜会了福建省政府、福建省台港澳办、泉州市政府、厦门市政府、厦门市台商协会等单位和团体。

在与中共厦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庄稼汉会见时,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厦金区域合作共商大计,尤其就“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进行深入探讨,共提出35个议题。包括加强厦金产业合作,探索推动厦金通电、通气、通桥,加快两地通信合作,实现商品快速通关检疫,推动两岸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认定等行业标准共通,推进两地航道安全、疫病疫情、气象、环保防震减灾以及推动厦金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等多个方面,必将进一步深化拓展厦金两地交流与合作等。

为切实推进相关工作,双方还达成共识:一是建立完善厦金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厦金工作对接会,负责厦金合作事务的决策、协调等工作。二是建立多元驱动运作机制,采用厦金两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公众参与”方式,持续深化厦金两地交流合作。三是筹备专家咨询智库,负责为厦金合作顶层架构提供政策建议和合作规划。

“对于金门来说,很多规划不能够关起门来自己做,必须与周边一起来协作。而厦门是大陆与金门位置最相近的城市,与厦门的合作势在必行。以交通为例,不管是码头对接、船舶互通,或是金门在两岸间最特殊,也最具优势的物流,都是金门与厦门合作的重点内容。”杨镇浯在接受《台海》记者采访时表示,厦金“两门”的互动,用现在流行语来讲就是“人进得来,货出得去”,人的部分最有感的就是旅游,在旅游产品、配套等方面需要厦门市政府协助推广,货出得去的部分,金门最重要的商品是金门高粱酒,希望金门高粱酒能更好地进驻厦门市场,从而走向整个大陆市场,开拓更多商机。

自2001年开通的闽台“小三通”航线,为两岸往来架起了最便捷的海上黄金通道,也推动了金门、马祖成为大陆民众热门的旅游地。从闽台“小三通”到金马“小四通”,福建省金门同胞联谊会会长陈笃彬认为,金门、马祖将从中获益,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发展。


“通电”准备早已完成

在“新四通”中,除了“通水”已经实现,剩下的都还处在策划商谈的过程。其中,最有可能先实现的,就是“通电”。而这,也是厦金“新四通”中最重要的一环。

寻求与大陆通电这项议题,其实并不新鲜了。与供水一样,为实现厦门向金门供电,从官方到民间,一直都有力量在推动。甚至早在2006年,向金门供电工程就列入厦门电网“十一五”建设总体目标之中。在这个名为“厦门电网向金门供电工程送电初步方案”的规划中,厦门电网向金门供电的送电规模为10—20万千瓦,送电初步方案采用轻型直流+海底电缆,从翔安架高空线直奔大金门,以现在的技术来说,在厦金海域架设海底电缆,并不是难题。可惜的是,2006年的这份规划出台后,后续的协商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直到2019年1月厦金会晤后,厦金“通电”才有了新的曙光。

时任国家电网福建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的陈修言曾在1月底表示,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委省政府部署,已完成福建沿海地区向金门、马祖联网供电方案的论证和容量准备,一旦联网工程实施,即可供电。

“我们已经为厦门与金门电力联网做好了充分准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家电网厦门供电公司总工程师刘文亮指出,“充足准备”体现在四方面:充足的发电能力、坚强智能的电网、先进可靠的技术、高质高效的管理。

刘文亮表示,厦金电力联网工程技术上具备可行性。首先,福建电网在满足福建省用电需求的同时,还向华东其他省份送电,具备了充足的电源和强大的输配电能力,完全可以满足两地电力近期和远期的传输需求。其次,厦门与金门间海域距离较短,跨海联网工程的实施难度小、建设时间短。同时,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拥有丰富的海岛输电建设和运行维护经验,能够保障好联网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再者,两地电网频率不同,厦金电力联网工程可采用直流方式进行变频,有关建设和运维技术均已非常成熟。

厦门早已采用的柔性直流工程,是世界上首个采用真双极接线方案、首个主设备全部国产化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创造了多个全球第一,许多设备均是定制生产、首次应用。单站占地面积不足30亩,却能提供厦门岛50%的负荷。

“和金门电力联网,厦门早有准备。厦门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于2015年12月就投入运行,投运时为世界第一个采用真双极接线、电压等级和输送容量最高的柔性直流工程。截至2019年8月,该工程已实现安全稳定运行1000多天。”刘文亮说。

 

“通桥”是通两岸民心

除了“通电”,厦金“通桥”也是两地民众关注的焦点。早在2003年,近百位两岸专家学者经过两天的探讨,明确提出在厦门和金门之间构建跨海大桥的设想。海峡(福建)交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无论是海底隧道还是跨海大桥,福建均经验丰富,技术上较为成熟。但同样在论证过后,“通桥”的议题频繁被提起,却又迟迟无下文。

就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四通”主张后,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于2019年1月初以《厦门与金门两地通桥倡议》一文投书媒体,表示将号召台商出钱出力,力促厦金两地通桥。该文迅速引起舆论关注,厦金“通桥”这个老议题,又成为两岸探讨的焦点。

“厦门和金门如果能顺利通桥,那对于两岸交流很重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家莹说,厦金两地通桥,不仅能推动两岸经济发展,更能带动“厦金经济生活圈”的形成。“厦金航线是台胞往返两岸的重要通道之一,却容易受天气影响停航,台风、起雾等恶劣天气时有发生,在厦金之间建桥可以弥补因天气原因造成的麻烦,使台胞往返两岸更加畅通无阻,也不必担心因为天气的原因影响行程。”在吴家莹看来,一座桥不仅可以拉近厦金两地的空间距离,还可以拉近两岸同胞心灵的距离;一座桥将厦金两地“一日生活圈”变得更为高效便捷;一座桥也将成为海峡两岸同胞的心灵之桥。

台湾竞争力论坛执行长谢明辉表示,自己从10多年前就在呼吁建设厦金大桥,金门距大陆近而距台湾本岛远,与邻近的大陆城市整合发展是必由之路,而厦金大桥的兴建,将可促使“厦金共同生活圈”加速发展。“我曾呼吁台当局要政策松绑,实现金门‘全境开放,有效管控’,让金门成为两岸政策的先行示范区,无论是‘和平实验区’、‘两岸经济自由区域’还是‘两岸和平试验区的试点城市’等政策,都可以在金门试行验证。可惜,最终我的提议还是没能实现。”采访中,谢明辉告诉记者,现在看到厦金“通桥”再次提上厦金交流合作的议程,自己很为金门高兴。谢明辉说,如今,厦金“小三通”每年旅客数已超百万人次,实现通桥对金门更重要,不会因风浪浓雾停航,可以随时往来相通。由于金门与厦门特殊的地缘关系和日益密切的共生融合,一个顺畅的陆上交通更显重要,而未来的厦金大桥,还将成为连接两岸的希望之桥、和平之桥。

吴家莹说:“厦门每年都有来自大陆各地的旅客来观光,若这条桥通下去,相信也能带动金门的观光,甚至是工业、教育、医疗方面的未来发展。”

厦门市台协常务副会长陈岱桦也表示:“通桥”是重中之重,桥通则百通。“‘四通’中最重要的就是‘通桥’,厦金‘通桥’就是通两岸民心,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一步。”陈岱桦说。

 

在厦台商:

支持厦金“新四通”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发布的厦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将厦金率先融通提上日程。而对于厦金发展“新四通”,不少在厦台商们也纷纷表示支持。

吴家莹说:“金门有金门的优势,厦门有厦门的优势,两门距离只有几海里,是两岸往来的桥头堡,两岸有许多合作都可以透过这两门首先试行,就像当年的小三通一样,厦金优势结合、交流更开放的话,金门甚至可以进化成为一个小自贸区、小经济特区。”

对此,吴家莹举例说,以台湾水果登陆来看,这些水果很多都是透过金门运往厦门的,若两岸的商检能在金门合一,那省下来的检验时间,就能更好地保证水果进入大陆市场的新鲜度,增加台湾水果的竞争力,也提供给大陆消费者更好的产品。吴家莹说:“台湾水果的检验检疫只是其中一个面向,厦门跟金门未来如何推动两门经济圈,让金门成为一个功能更全面的转运站,这一定是两岸未来交流的一大重点。”

陈岱桦认为,厦金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先试区,进一步打造“厦金生活圈”尤为重要,“未来厦金可以进一步举办论坛、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交换生项目、台青‘登陆’实习就业等,探索两座城市的深度融合。”陈岱桦强调,“厦金生活圈”的建立对于两岸交流,乃至两岸制度的融合,都有非常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而谈到台商在这“新四通”中能获得的帮助,陈岱桦则表示非常乐观,他说,大陆现在全力发展“一带一路”,这是一块很大的市场,四通后带动的进一步开放,也能协助台商、台湾的产品走进沿线的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的穆斯林国家人口加起来有超过27亿,若台商、台湾的商品也能走一带一路,那是一个很大的商机,而且这条路线能减少很多的运输时间及成本,更能大大提升台湾商品的竞争力。”


两岸学者:

厦门要率先积极行动

“事实上,大陆从很早开始就在推进两岸以及厦金的融合发展了,除了通水外,‘新四通’的其他内容也很早就在研议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红向记者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四通”的场合是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是作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建议所发表的。这其实是大陆一直都在努力的事情,不只通水,包括通电、通桥、通气等各方面都很早就开始研议了。“大陆会把‘新四通’提出来,就是要让两岸人民看到,两岸及厦金两地若能这样做,将有助于两岸及厦金两地交流合作的扩展与深化,进而有助于两岸民生经济福祉的提升。在中央提出后,地方就有了可以依循的方向,自然各方面都积极配合,很快动了起来。”

在采访中,唐永红也表示,“新四通”所规划的这些项目能不能做起来,最终问题不在大陆,而是在台当局,台当局的阻碍,也导致了两岸交流的很多设想都无法真正实现,或是像“通水”一样,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成。

在“小四通”之外,厦门又要如何做好“新四通”的推进工作?采访中,专家们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台湾金门同乡总会副会长蔡少雄建议,可以新建金门岛东北角与厦门小嶝岛“小三通”码头,实现金门与大嶝翔安机场对接,解决金门尚义机场因天气因素无机可乘的问题,金门人可以从翔安飞往大陆各城市。可以暂时以轮渡的方式来接驳厦金两地的车辆,一个浮动的桥梁,这是现状无法立刻通桥的过渡。也可以在此阶段让两地百姓的通关方式,取得更快速安全的经验,为通桥做准备。可以铺设海底电缆,在厦金两地建立便宜优质的移动网络服务,让金门民众与厦门民众一起享受同城同价的便利。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说:“落实‘新四通’,有些部分厦门可以优先积极推动落实。比如两岸金融合作,为台商台胞提供两岸金融服务,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资格,确认台湾地区的工程序列职称等,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做的。”

唐永红则表示,要尽快把福建与台湾之间、福建与大陆其他省份之间双向通道建设好、完善好、对接好,把福建建设成为两岸人员货物往来的集散地,进一步将“海峡通道”与“丝路海运”建设对接起来。

当下的金门,已经走到了发展的瓶颈期。可以说,“新四通”是破解金门发展难题的一把钥匙。金门要想迈上发展的新台阶,在突破当下发展瓶颈的基础上,更是要依托与厦门形成的共同生活圈优势,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在与大陆的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上做文章,大胆突破,打造厦金版“粤港澳大湾区”,才能真正让金门得到永续发展。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