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盼归曲,水当当

来源: 2019-12-05 10:57

文/《台海》杂志记者 吴乔莺  图/本刊特约摄影师 王火炎

      在厦门乃至闽南地区,说起闽南语歌后陈飞的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大陆首位闽南语歌后,她以婉转而空灵的歌声,打动着聆听者的心,同时借着影视传播,她正践行着把闽南语歌从厦门传向世界的志向。

      陈飞的首次触电
      陈飞的首次“触电”,是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影视部拍摄的25集电视连续剧《盼归》中,她为电视剧配唱了主题歌《盼归曲》闽南语版。《盼归曲》的作曲人、厦门知名音乐制作人何天向记者回忆起了当年创作《盼归》电视剧配乐的故事,他将这一切都归结为“机缘”。
      199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正在筹拍讲述福建东山岛寡妇村故事的电视剧《盼归》,电视剧的制片人希望寻找一位北京知名电影人来创作电视剧中带有闽南语特色的配乐。此时,何天的朋友向制片人推荐了何天的作品《海峡的风,海峡的云》,制片人被这首带有浓浓闽南特色、和电视剧颇为契合的歌曲深深打动,当即决定聘请何天为电视剧《盼归》配乐的制作人。凭借着对剧情和闽南文化的了解,何天很快创作出了电视剧主题曲《盼归曲》和插曲《相思曲》,连同之前的《海峡的风,海峡的云》成为了剧中最重要的三首曲子。而当时这些歌曲的演唱者,就是陈飞。陈飞婉转的歌喉,以及她对闽南文化的热爱,使她能够将这些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为整部电视剧增色不少。也因为《盼归》,陈飞有机会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唱,成为第一个把闽南歌唱上人民大会堂的歌手。
      首次“触电”的成功点燃了陈飞的灵感,她觉得,这是一个为大众所喜爱的方向,或许,她也可以在影视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带着这样的想法,陈飞创办了厦门飞天乐国际影视公司,投资拍摄了大批优秀的系列影视作品,还成功策划和主办了多场大型主题活动,成为激活本土影视业、娱乐业不可或缺的力量。
      《爱上处女座》就是厦门飞天乐国际影视公司参与拍摄的一部电影作品,据电影制作人金宝回忆,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陈飞不辞辛苦,无论在作曲、场景协调还是活跃氛围上都尽心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剧组内宝贵的中心支柱,“敬业的精神好似处女座,让大家都抑制不住地喜欢上她。“
      与此同时,陈飞还带领着公司成员成功译制了《朱元璋传奇》等2000多集经典闽南语影视剧,在台湾地区发行和播出,在市场和观众中拥有良好口碑。 


陈飞与歌迷亲切互动。


      厦门水当当
      无论行走多远,陈飞始终未能忘记她的初心。在诸多身份里,她最爱的,还是闽南文化的传播者,因为她永远都是厦门的女儿,她的歌声里始终萦绕不去的是闽南神韵。
      新作《厦门水当当》就是这样一首独属于厦门的歌。它是陈飞与好友、也是厦门陈飞闽南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的庄伟凡,一起经历了接近一年的思考、酝酿,创作出来的。
      谈起《厦门水当当》的歌词创作的过程,庄伟凡告诉《台海》记者:“在创作《厦门水当当》的歌词前,我和陈飞经过几次讨论,我们都觉得,作为一首现代厦门的代表歌,它应该具有时代的特色,同时也应该简单直白,朗朗上口。无论是七八十岁老人家,还是三五岁的小朋友都能一学就会,这样传唱度就比较高。虽然酝酿的时间长,但创作歌词实际上就花了半小时,这并不是草率为之,而是因为在厦门生活了这么久,已经把自己灵魂融入在这里,和陈飞一样,我们深爱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而热爱也给予了我们灵感。”交谈的过程中,陈飞还现场合着伴奏哼唱起了《厦门水当当》:“厦门厦门水当当,厦门水当当,有花有树有白鹭,厦门水当当……”前半部分较为轻快柔和,后半部分融合了当下国际上最顶级的电音,打破了以往闽南语歌苦情的窠臼,显得青春可爱。
      作为土生土长的厦门人,陈飞在这座海滨小城里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小时候的陈飞,喜欢站在戏棚下,看那些画着浓妆穿着绣满暗纹戏服的歌仔戏演员,在戏台上吟唱着或喜或悲的唱词;她也喜欢在雨天里撑着一把小伞行走在厦门的街头巷尾,去听那骑楼下老人们用闽南语泡茶谈天;她还会跟随着当时流行的闽南语歌曲哼唱着,厦门的闽南文化滋养着陈飞,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年轻的陈飞心中,一个关于歌唱、关于传播闽南文化的梦正在潜滋暗长着。 
       在10月22日至27日举行的第20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上,陈飞也带着这首《厦门水当当》,唱响厦门之美。“传播闽南文化,就是讲好厦门故事,我要通过歌声的力量将它传出去。”陈飞微笑着,她的心愿是如此纯粹,又是如此伟大。毋庸置疑,这位以光耀闽南文化为引路牌的筑梦家,终会让她的美梦得以实现。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