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百年回眸,一座城市的电影时光

来源: 2019-12-05 12:58

20世纪初,当电影由一种“舶来品”而成为深植于厦门人生活土壤的生命之树时,便被痴迷于电影的厦门人发扬光大。各大戏院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厦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明大戏院、中华戏院、思明戏院在厦门众多电影院中脱颖而出,成三足鼎立之势。

厦门电影曾经风光无限。从发端于上世纪30年代的厦语片电影开始,闽南语电影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艺术魅力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以厦门真实故事为原型创作的《英雄小八路》、《小城春秋》和《海囚》引起强烈的反响,是老一辈厦门人难以割舍的记忆。

100多年的光华里,厦门的光影没有因历史而消逝远去,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张张老旧的电影海报、一段段视频资料,揭开厦门百年电影更多背后的故事。

 

戏院密度居华南之首

午后时分的中山路,车来车往,人流如织。较于喧嚣的中山路,坐落其间的思明电影院显得有些冷清。位于二楼的售票厅,鲜有人购票。很难想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售票窗口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常常一票难求。

思明电影院以前叫思明戏院,据厦门民俗专家郭坤聪介绍,其时的思明电影院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是厦门首家设备完善,又能放映无声电影还能演出戏剧歌舞的戏院,创下了当时多个放映纪录:首映国产故事影片《歌女红牡丹》,接连一个多星期满座;1937年放映纪录片《卢沟桥事变》时连演50场,创当时厦门电影放映场次的最高纪录。

过去看电影是惟一娱乐,厦门电影文化氛围浓厚,众多戏院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厦门在中国电影诞生十几年后就拥有了电影院,而且不止一家可以跻身国内现存最古老影院的行列。

据资料显示,1926年至1929年间,厦门相继建成开业的戏院有:思明电影院、鹭江戏院、开明戏院、新世界娱乐园、龙山戏院、中华戏院、延平戏院等,最盛行时共有13家。其中,开明大戏院、中华戏院、思明戏院在厦门众多电影院中脱颖而出,成三足鼎立之势。

三大电影院各有特色。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所著的《厦门电影百年》中提到,其时厦门的电影院,除了放映电影,周边配套也初具雏形,而且各家戏院定位也不大一样。其中,开明戏院为大众化电影院,专门放映国产影片,以联华公司出品的电影为主,场所大,票价低,但服务一般;中华戏院小得多,上楼的楼梯显得有些窄小,但因为坐落在繁华路段,又拥有数家世界最大的制片公司的专映权,如米高梅、派拉蒙、雷电华等,且票价公道,所以上座率还不错。而思明戏院则是厦门电影院中的显贵,专门设有池座包厢为太太小姐、公子哥儿及老外服务,一度专门放映美国好莱坞影片,每天放映不过两三场。

彼时,厦门城市面积约5平方公里,人口不过十来万人,聚集了如此之多的影院,在当时全国也是少有的。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讲师、小说《旦后》作者黄宁告诉记者,厦门是中国最早的开埠港口之一,对外交流广,受西化程度也高,接受外来文明的程度也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厦门当时的电影、戏院居华南之首。

 

国产电影最早取景地之一

说起厦门与电影的渊源,其实由来已久,比戏院的历史还要早。1905年,在电影正式进入中国之时,厦门也几乎同步出现了电影的身影。

厦门是个时尚的城市,1905年电影就已经在厦门出现了。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诞生的那一年,“影戏”在鼓浪屿惊鸿一瞥。1905年12月30日,《汉文台湾日日新闻》在显要位置刊登了一则报道:“一名姓氏大石的写真技师携带电影戏器到厦门,住鼓浪屿,并邀请厦门当地居民前往观看影戏。”在洪卜仁的研究中,这是有关厦门最早电影的文献记载。

1907年,厦门有了最早的电影放映场所“中华茶园”。黄宁告诉记者,中华茶园就是中华电影院的前身。为招徕顾客,1922年中华茶园改名为“中华戏院”,开始放映美国喜剧短片及多集惊险片《黑夜盗》、《宝莲历险记》等,此后越来越多人来“中华茶园”不是为了泡茶,而是为了看电影。

从小喜欢看电影的郭坤聪,七八岁时就把父母给的零花钱、过年的压岁钱用在买票看电影。他记得,当时的电影票一张两毛钱,白天场的一毛五。他最经常去的是中华戏院,就是现在的中华电影院。

在郭坤聪的记忆中,过去没有空调,夏天只有靠大电风扇降温,又闷又热。可大家看电影太入迷了,也不觉得热,看电影的人依然很多。每次上映的电影,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最早的电影广告,始于1918年。根据《厦门电影百年》的记载:1918年,厦门市青年会主持人王宗仁从国外带回一部电影机和一些影片,每逢星期六、日晚,在小走马路“基督教青年会”游艺部(今厦门华辉广场后面),为教友放映圣经故事和一些外国风景纪录片,后来因为看影戏的外来人越来越多,青年会开始对外售票,放映一些英美无声故事片,并将影戏片名在放映之前用彩色颜料画在墙上,广而告之,厦门最早的电影广告由此诞生。

20世纪初,厦门民众就开始接触电影了,到了上世纪20年代,厦门商业日益繁荣,民众的娱乐生活也迅速发展,在厦门不仅可以看到进口的外国影片,而且可以看到在厦门拍摄的“国语”影片。资深编剧、编导、《厦语电影的流金岁月》导演梁忠军告诉记者,1928年上海复旦影片公司拍摄的《西游记》就取景于厦门,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南普陀寺、虎溪岩、白鹿洞等场所。

无独有偶,同年,第一部国产武侠片《火烧红莲寺》更是以厦门为实景地拍摄的。等到《火烧红莲寺》公映,有报纸记载“一出之后,远近轰动”,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电影院派发的片单,常常被观众一抢而光。记者了解到,《火烧红莲寺》在厦门连映几个月,几个月中各个电影院居然场场爆满。

 

墙内开花墙外香

人文荟萃、声光凝聚的厦门,吸引了众多的电影人纷至沓来。然而第一部厦语(厦门闽南语)电影却不是在厦门本地拍摄的。曾风行、热销于东南亚各国的厦语电影,却鲜有人知。

据黄宁介绍,所谓厦门语电影,或称“厦语片”“厦语电影”,是指上个世纪中叶,在香港生产制作,以闽南语为对白语言,并向东南亚及台湾发行的方言电影。

《荔镜缘》被看作是后来厦语电影的肇始。根据洪卜仁的研究,厦语电影最早出现于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第一部厦语片称作《荔镜缘》。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厦语片电影的发端期,这时期并没有太多关于厦语片电影的信息,而8年抗战时期,更是未曾出现过厦语电影的信息。抗战胜利后,厦语电影开始流行于东南亚及台湾等地。

东南亚各国有为数众多的闽南籍华侨,台湾地区也通闽南话。当时这些地方,人们生活中的娱乐方式较少,电影成了最好的文化享受,厦语电影就有了市场需求。

梁忠军说,上世纪40年代,有一些人因政局动荡离开了闽南,到了香港、新加坡、菲律宾等地生活,这些人中不乏有从事戏剧、话剧演出的文化人。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时,由于时局关系,香港的影片生意并不好,其时,部分移居香港的闽南地方戏曲人员,集合粤语片、普通话片的电影人员尝试拍摄厦语片,获得初步成功,香港人称其为“冷门中的热门片”。

1947年,香港出产了第一部厦语片《相逢恨晚》,不仅取景于厦门,影片中女主角锦莲的扮演者鹭红,也是厦门人。黄宁告诉记者,鹭红当时在厦门的中学念书,是厦门话剧社的社员,有话剧的表演经验,本身在厦门、福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时间回到1947年8月20日。当日,菲律宾侨商创办的新光影业公司的总经理伍鸿卜、拍片经理戴佑敏及导演毕虎以及演职员一行十几个人飞抵厦门,展开《相逢恨晚》的外景拍摄工作,伍鸿卜请厦门有名的牙医张国良做监制,合作开始了第一部厦门话电影的拍摄。

对此,厦门地方报《江声报》和《星光日报》分别以《“厦门”开始拍摄》和《新光影业公司在厦招女演员》为题,报道了《相逢恨晚》及外景片《厦门风光》的拍摄情形。

 

催生台湾闽南语片的问世

不管是《相逢恨晚》还是《厦门风光》,在厦门完成外景拍摄后,就回香港制作,并没有在厦门上映。

梁忠军告诉记者,老一辈厦门人对厦语电影的印象并不深,因为在这里上映的厦语片不超过4片,现在7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才有看过。现在厦语电影保存方面名列前茅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现代电影博物馆。

从小在缅甸长大的鼓浪屿人杨民政告诉记者,在他六七岁的时候,就经常听身边的大人说起厦语电影,当时的电影院也经常放映,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唐伯虎点秋香》,可等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回到厦门后,却没听人提起过。

梁忠军坦言,虽然叫厦语电影,但并非所有“厦语片”明星都讲着纯正的厦门话,“‘厦语片’中的演员,不是只有厦门人,也有泉州人、漳州人、潮汕人等闽南语系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厦语电影中的插曲不是普通话的插曲,而是南音。”记者了解到,这些能够弹唱南音的都是来自厦门的集安堂。

“集安堂”是一间历史悠久的南乐社,创建于1883年(光绪八年),因是安溪、同安两县的弦友发起,由南安、惠安、安海、晋江、永春等地的弦友组成的,众安相集故取名“集安堂”。拐过八市熙熙攘攘的人群,记者来到了河仔墘巷17号,这里的二楼即为集安堂所在。

这里的社员多为中老年人,每周四和周日晚上都有活动,社员们都会在这两天齐聚南乐社管弦笙歌。但关于厦语电影的点滴,却鲜有人知,唯有朴拙的家居、泛黄的照片,诉说着其悠久、辉煌的过往。

梁忠军告诉记者,厦语电影之所以在海外受欢迎,除了影片中说的是家乡话闽南语,还跟电影中的配乐南音有关。当时,集安堂在香港还有分堂,他们被专门请到这里给厦语电影配乐并教导那些发音不准确的演员。

从1947年开始,在香港制作的厦语电影逐年增多。最高峰的时候,厦语片凌驾于国语片。根据数据显示,1951-1959年,短短9年,香港就有239部厦语片问世,还催生台湾闽南语片的问世。

1949年第一部“厦语”古装戏剧片《雪梅思君》在台湾上映,闽南方言,熟悉的戏曲故事,这让许多民众倍感亲切。上世纪50年代,“厦语片”大量登陆台湾,但无论哪家电影制片公司出品的厦语电影,在台湾上映时,所有的广告宣传一律改以“正宗‘台语’片”为号召。由于语言相通,从而大受欢迎。1955—1959年出现了第一次台湾闽南语电影高潮。

1956年何基明执导的《薛平贵与王宝钏》则是第一部卖座的台湾闽南语电影。那时候在大观戏院放映,戏院的窗户都被挤破了。《薛平贵与王宝钏》净赚120万台币,该片的成功,使民间许多电影业者相继投入台湾闽南语电影的拍摄。

 

从厦门走出去的电影人

《荔镜缘》、《薛平贵与王宝钏》、《孟丽君》……一个个为人们所熟悉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被搬上了大银幕;《相逢恨晚》、《疯女十八年》、《雨夜花》……一段段故事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港产厦语片人才断层,加上台湾闽南语片的冲击, 厦语电影走向没落,1958年以后,上映的影片逐渐减少。1963年香港制作的《无情海》是最后一部“厦语片”。梁忠军说,厦语电影对厦门影响虽不大,但其对东南亚、香港,特别是在台湾闽南语电影兴起的过程中对闽南语电影贡献很大。

梁忠军告诉记者,在厦语电影兴盛的时候,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了很绝的办法,找来这些拍摄厦语电影的导演、编剧、摄影等,并同他们签约,而且一签就是好几年,当厦语电影没落的时候,厦语电影中的摄制精英,便被转移到国语电影的拍摄中,成为其中的中坚力量。

厦门电影曾经风光无限。用梁忠军的话来说,厦门是一个在中国电影史上可以算是立得住脚的地方。之所以说它立得住脚,是因为能够以一个城市为原形拍摄的电影,厦门自己就有三部,包括《英雄小八路》、《海囚》还有《小城春秋》,这是非常难得的;其次,这里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就是中国电影拍摄的外景地。1949年后到今天,厦门俨然成为“天然的摄影棚”。

不仅如此,从厦门走出去的电影人也曾在中国电影史上涂抹过浓重的色彩。导演吴村、胡同,演员艾霞、鹭红、凌波等,他们都曾是那个时代的 “天王巨星”。

导演吴村是从厦门到上海发展的。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电影界,他几乎与洪深、田汉、欧阳予倩齐名。他参与导演王人美、金焰主演的《渔光曲》,先后执导过《血花泪影》、《永远的微笑》、《柳浪闻莺》等20多部影片。由他执导、周璇主演的《天涯歌女》,一直是中国电影公认的代表作。吴村同时也是编剧、词曲作家,其执导的电影中歌曲的词和曲,多为吴村所作,由他作词的《玫瑰玫瑰我爱你》在40年代成了轰动一时的流行歌曲,并从那时传唱至今。《玫瑰玫瑰我爱你》后来被美国人改编为美国歌曲,成为中国被翻译成英文并在世界流行的歌曲。

被影迷誉为“一代旦后”的电影明星凌波,也是厦门籍。1950年从厦门移居香港的电影明星凌波,14岁就以“小娟”的艺名演出厦语电影,后来也出演国语片,大部分是反串男装演出的黄梅调电影,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木兰》、《鱼美人》等,声名远播台湾与东南亚各地。其中以《梁山伯与祝英台》最为著名,此片在台湾上映时轰动全岛,连映数月不辍,她因此成了最受台湾大众欢迎的明星。凌波是个大美女,但她靠深情“梁兄哥”走红40年。直到现在,台湾媒体提到凌波,仍然以“梁兄哥”称之。值得一提的是,黄宁的长篇小说《旦后》就是以凌波的传奇故事为原型,如今已经被搬上了荧屏。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