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既是藏宝盒也是照妖镜

来源: 2019-12-05 13:25
既是藏宝盒也是照妖镜
台海环保科技新闻类金奖得主苏巧将讲述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

讲述 / 苏巧将  整理 / 《台海》杂志记者 吴乔莺

感言: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很高兴自己的作品又获奖,感谢台赛组委会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从台赛开办至今,已走过8个年头,本人每年坚持参加,在比赛中渐渐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在每一年的比赛中,认识了很多摄影朋友,大家一起交流、共同进步,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台海”摄影大家庭的温暖。今年拿了台海环保科技新闻类金奖后,也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向“大满贯”冲刺。希望来年在没拿过的台海重大新闻类、台海人物新闻类、台海生活民俗新闻类三类中能够继续脱颖而出。



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亦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天空之镜”。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茶卡盐湖是文化底蕴和美丽风光并存的所在。历史上的茶卡盐湖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被誉为柴达木东大门。过去,商贾进疆入藏必会经过此处,而今日,亦有许许多多游客慕名前去。茶卡盐湖那洁白如雪的盐结晶,水天一色的梦幻景致,让古今人都为之陶醉。
正因茶卡盐湖久负盛名,所以我也一直想到那里看看。2018年7月,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青海分社举办了“最美柴达木”无人机航拍大师邀请赛,我也有幸受到邀请,我便兴致勃勃地带着一架便携式无人机出发了。
在为期6天的拍摄过程中,我和其他50多位无人机航拍大师一起“飞阅”了柴达木盆地的自然风光,其中就包括我想去的茶卡盐湖。

因为当时是带着游览风光的心态去的,所以一开始我是希望在茶卡盐湖拍摄一些比较漂亮、热闹的场面。但是到了茶卡盐湖之后,我的想法却有了变化。因为眼前的茶卡盐湖,并不如我想象中那样纯净、唯美,四处散落着游客留下的鞋套、烟头等垃圾,更令人震惊的是盐湖上那密密麻麻的黑点,宛若在白布上随意地泼上了许多墨汁——那是游客们步入卤水中,鞋底留下的黑色足迹。这些足迹,也成为了茶卡盐湖身上的累累伤痕。

>>2018年7月28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盐湖,游客步入卤水中留下的黑色足迹与盐湖观景台形成一棵“黑树”,让人触目惊心。7月份,“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正值旅游旺季,每天有4万左右游客到此避暑游览。但由于游客严重超量,加上乱扔垃圾,美丽的茶卡盐湖污染情况愈演愈烈,早已面目全非。


我站在盐湖前,回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过的茶卡盐湖的美丽与纯净,内心不禁有些惋惜。虽然我也曾在几年前看到过茶卡盐湖受到污染的新闻,但从未想过污染竟有这么严重。于是,我当机立断地决定记录下这一幕。
拍摄之前,对于拍摄角度我思考了许多。因为许多人喜欢采取平拍的方式去呈现环境破坏的景象,但是在这里使用平拍的角度,拍出来的只能是一些乱扔垃圾的画面,照片缺乏冲击力;如果采用俯拍的方式,中间的盐湖观景台和四散的黑色足迹刚好能够构成一棵独特的“黑树”,就像茶卡盐湖里长出的污染之树。有了这一构思之后,我就将无人机升到半空拍摄。为了拍出比较好的效果,我用了一块电池,在天上停留了大概二十分钟,等到走到盐湖观景台铁轨上的游客越来越多时,才拍下了这张照片。
说实话,当时拍的时候,我就有预感这会是一张充满震撼力的图片,也是一张有资格获奖的摄影作品。事实证明我的预感没有错,这张《茶卡盐湖忽长“大树”,“天空之镜”惨遭毁容》获得了台海环保科技新闻类金奖,也入围了中国新闻奖的决赛。不过,在拍摄的过程中,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因为当时携带的是便捷的无人机,航拍像素只有1200万,像素会比较低。如果当时携带的是更高像素的无人机,拍摄出来的效果应该会更好。
我拍完照之后,把它放到了网上,当时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网友们积极讨论着茶卡盐湖的污染问题,也给当地管理部门施加了一定的压力,推动他们加强管理,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我们的镜头不仅可以捕捉美丽的景致,成为美丽的藏宝盒,也能够记录不和谐的景象,成为人类文明的照妖镜。
其实茶卡盐湖污染问题的造成有多方面原因,除了管理上的疏忽之外,还有游客环保意识方面的缺乏。拍摄之前我特地跟游客们交谈,我问他们,鞋底的污渍会造成茶卡盐湖的污染,这样在盐湖上随意行走合适吗?多数游客都对这个问题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这是一种群体行为,就像中国式过马路一样,“既然别人可以走到茶卡盐湖上玩耍、拍照,那我也可以。”他们说。有些游客甚至不舍得花钱买一双小小的鞋套,趁着管理人员不注意,他们就偷偷踏上了茶卡盐湖的湖面。茶卡盐湖上越来越重的“伤痕”与游客们云淡风轻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让人觉得有些惭愧。所以通过镜头去曝光茶卡盐湖的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游客们自身的反思,让他们学会爱护环境,学会珍惜茶卡盐湖的美丽。
因为我生活、工作的地方多数是在温州,而茶卡盐湖距温州有两千多公里,所以我没有办法经常到那里看看,但牵挂茶卡盐湖环境状况的心却从未改变。我也知道,长久累积的污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善,但还是希望能够见证它的变化。今年我本来有计划再访茶卡盐湖,带上更高像素的相机去补拍一些镜头,但是因为工作忙碌,所以暂时还没有时间去。我这几年也拍摄了其他一些环保类的作品,比如《古老矾山的重生之路》,记录素有“世界矾都”之称的温州矾山镇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转型,从曾经的矾烟熏山,多座山头被“削平”,到如今的绿水蓝天,飞播造林。我从2013年就开始关注“矾都转型”的题材,一路拍摄过来,心中也留下了许多感慨。
如今是自媒体的时代,人人都有手机、照相机,都能成为时代的记录者,这和以前有很大不同。许多人会觉得,在这样的时代,摄影记者的力量不像以前那么大了。但其实我发现,在许许多多的摄影作品中,人们还是会更加青睐那些有温度、有深层意义的照片,它们依然具备着一定的影响力。摄影记者是时常活跃在一线的一群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新闻敏感度,亦有着责任感与新闻信仰,他们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记录下这个时代发生的一些人与事,给人们留下了一些记忆,给世界带来一些正向的能量与变化,这正是摄影记者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