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读懂舞者与自身相处的沉默片刻

来源: 2019-12-05 13:34

读懂舞者与自身相处的沉默片刻

台海艺文新闻类金奖得主吴柏源讲述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

感言:感谢评委们对《直到大幕开启》作品的青睐,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舞及肯定。当初设定拍摄此系列作品时,纯粹想纪录舞者们在光鲜的舞台背后所付出的时间、体力与精神,他们的努力成就舞台上的演出,更何况这是一群还在舞蹈专业上追求卓越的青少年,在学业与艺术专业养成的天平上寻求平衡的压力,是一般学子很难体会的。希望透过镜头的纪录,看见在舞蹈艺术领域里属于他们青春的轨迹。


口述/吴柏源  整理 / 《台海》杂志记者 卢燕

不论职业或业余的舞者,在登台演出之前,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用于排练,在不断重复的动作或剧情里,编舞者及排练指导对于动作的精雕细琢,舞伴之间的默契培养,只为了让舞蹈动作更流畅、精确、完美、到位。这期间不管是体力、耐力与精神的考验,对舞者来说都是必经之路,熬过了,才能在舞台上成就完美演出。

2018年有机会参与一场以年轻学子为演出舞者的舞蹈表演,难得有机会近距离看见他们努力的过程,这群年轻的舞者们,在有限的排练时间下,他们的专注力与体力就是一大考验,对一个年轻的孩子来说,若没有高度的抗压性与热忱,实在很难熬过这段艰辛的排练过程。
在这之前,我拍过职业舞团的专题。当被告知有相关的舞蹈活动,而且对象都是一些年轻的舞者,这是我以往没有记录过的群体,就希望能够跟进这一课题。
从选角开始到后期的编排,前前后后,我跟拍了6个月。当然不是每天都去,但只要有时间就会去拍。
在记录中,我不太会去干涉他们在整个过程中的活动,也鲜少有交流,这是我的拍摄习惯。在同一个空间内,他们知道我在记录而兴奋,但不会闪躲,大家彼此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我不会去左右他们的行为抑或情绪怎样,纯粹地记录。

6个月的时间,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训练的流程,从最初的选角,在初步的编排中,指导老师会根据年轻舞者们的表现,看出大家的特质在哪儿,适合怎样的角色。在舞蹈上,同一空间,会有多元的样貌,不同组别的群体,同时在进行,而我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找出自己所要的画面,专注聚焦,而且还要注意个别学生的心理状况,慢慢跟进观看。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较于职业舞团,年轻的舞者, 比较没有那种强大的、完美演出的心理压力。在编舞、排舞期间,他们的情绪是比较缓和、开心的,他们的压力更集中在正式演出前。像有的小朋友,在接近演出时,情绪起伏都会比较大,会哭、懊恼,这跟专业舞团的全程一直处于高压状态,是不太一样的。
《直到大幕开启》这组作品,我刻意把系列的重点放在开演的最后一刻,聚焦在他们正式演出前那种起伏较大的情绪,尤其是担任重要角色的几个舞者。其实,他们演出的结果完不完美,对我来说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这段经历中学到什么,所以,整组作品的最后一张就是他们正式登台之前。
进剧场是整个过程最重要的部分,这段为期五天的时间,舞者们需要重新快速熟悉有别于排练场的舞台空间,再搭配灯光与服装的测试,细碎繁琐的工作流程如潮水般袭来,时间紧迫得让所有人神经紧绷,一刻也不能怠慢与轻忽。为了演出的完美,不只有指导老师会利用空当继续雕琢舞者的动作,年轻舞者也会不停歇地自我练习一遍又一遍。

最让我惊喜的,是我放在《直到大幕开启》这组作品中的第一张。画面中是一位蹲坐在地板上的年轻舞者的背影。当时我站在侧台看她练习,她是一名独舞的芭蕾舞者,比指导老师设计的期许低了一些,由于隔天就要演出了,她在台上不断地重复练习,情绪压力都比较大。这个背影是她休息的瞬间抓拍下来的,密集的排练,大大的喘息声,整个背都是汗,这个画面让我觉得很震撼。

正式演出前,是舞者与自身相处的沉默片刻。每一位舞者不管是在后台或是侧台,也许在脑海中将舞步从头到尾演练一遍遍;或是检讨排练缺失,提醒自己不再犯错;可能闭目养神,沉淀心情;或者独自暖身,自我喊话。这份期待正式演出而蓄积的能量不断持续,直到大幕开启。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记录,让大家看到跟舞台前不一样的地方,于是我的记录聚焦在年轻舞者上台前的这一过程。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