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来源: 2019-12-31 16:56

文/《台海》杂志主编 年月


在十几年的对台报道生涯中,我曾经采访过五任金门县长,他们无一不憧憬厦金大桥早日建成。厦金大桥,从被正式提出,至今,已过十七载。

犹记2009年10月,我带领大陆新闻摄影师赴金门采访拍摄时,时任县长李炷烽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行,并接受了我的专访。这位新党党员,把握住了黄金时间,登陆50次,积极参与两岸交流,其中包括努力推动厦金大桥从构想变为现实。
专访中,李炷烽表示,大桥一旦建成,厦金可开车直达,成为两岸陆上往返最为便捷的交通要道,金门可成为厦门的后花园。“也因此,厦金大桥将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希望之桥、联络之桥、和平之桥。”至今回想,李县长的话掷地有声,言犹在耳。
同一天,我们还去了陈水在竞选总部,拜访这位金门首任民选县长。陈水在先生和李炷烽先生一样,对两岸交流贡献良多,他人生中最可圈可点的一笔是,2001年1月2日,时任金门县县长的陈水在率领180名金门乡亲,乘坐金门“太武”号、“浯江”号两艘客轮,从金门直航厦门,拉开了厦金“小三通”的序幕。而在“太武号”上,也有时任民意代表的李炷烽,真可谓志同道和。
2002年,当了10年县长的陈水在卸任,李炷烽当选。2009年10月,当了两任县长的李炷烽也即将到任。我们抵达金门时,新一届的县长选举正进入倒计时。而时年60岁的陈水在,再次披挂上阵,踌躇满志,正争取回任。采访中,他表示,若再次当选,他将不遗余力推动厦金大桥。
后来,新当选的县长虽然不是陈水在,但推动厦金大桥从构想变为现实的追求,在他的对手李沃士心中却更为炽热。
在李沃士当选金门县长数个月后,我在金门第一次专访了这位中国国民党党员。而我对他的第二次专访,是时隔两个月后,在厦门。无论在金门还是厦门,李沃士县长都表现出对建桥的信心,“厦金大桥是很可能建成的!”他对我说。正值两岸春暖花开,彼时,李沃士正在厦大读博士,隔三叉五地往返厦金,船行海面,他想必多次似见大桥飞架厦金。
李沃士的继任者,无党籍县长陈福海、国民党籍县长杨镇浯,也都乐当厦金大桥建设的推手。2018年,金门时任县长陈福海在晋江向金门供水仪式上再提搁置许久的“厦金大桥”,2019年1月,金门现任县长杨镇浯到福建时,提出“金门人民不仅希望与厦门通桥,还希望通轻轨、通隧道。”
从2002年,于厦门举行的“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建设学术研讨会”,首次提出建厦金大桥,至今已过十七载。厦金大桥依然停留于图纸上。
是技术难题吗?不!尽管厦金海域地形十分复杂,但对于自古就善建桥梁的两岸中国人而言,厦金大桥的技术要求不在话下。大陆一直乐见并支持厦金大桥的构想与建设,真正的阻力来自岛内,从厦金大桥构想提出之日起,民进党不管“执政”,还是“在野”,都极力阻挠。马英九曾带给金门民众一束光,他曾于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一年后,即2009年到金门,对厦金大桥表示关切,并询问进度,但在民进党甚嚣尘上的反对声中,他退缩了。
十七年间,金门五位民选县长,不管何种党籍的,尽管政见不一,但矢志不移的是推动厦金大桥梦想成真。
因为这是金门民众最大的民意。
厦金实现“小三通”后,“一日生活圈”逐步形成,金门民众以厦门为窗口看到了大陆的经济奇迹,而相比而言,金门经济却相对滞后,而且发展日艰,所以历任县长都坚定地认为,金门要发展,一定要靠厦门来带动,他们在不同场合都表达了“金门要主动融入福建、融入厦门”的迫切愿望。无疑,通桥后,四十分钟的车程,将大大加速融合的速度。
而且,厦金大桥还远不只是一座交通桥,还是一座生命桥。
金门对外交通易受机场、海港规模与天候影响。金门的医疗条件较差,金门同胞若遇急重症,相对台湾本岛而言,最快最救急的方式,就是通过"小三通"航线,到厦门救治,但这个通道常常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2008年5月中旬,一架从金门护送病人前往台北就医的飞机,在返回金门时发生机械故障,造成3名机组人员重伤。2009年7月中旬,同样的直升机发生故障,造成2死1伤的重大事故。
这样的医疗事故几乎每年都发生,金门每年要花约3000万新台币,包医疗直升机……
自古以来,百姓最念念不忘的,往往是那些为他们铺桥造路的人。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