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技术创新助力绿色发展

来源: 2019-12-31 17:44

    文/《台海》杂志记者 吴乔莺  通讯员/高国华

    >>2019年12月7日上午,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的“厦门国际环保产业创新技术展览会暨海峡环保高峰论坛”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 图/云现场

    技术创新助力绿色发展,两岸交流共铸美丽中国。
    2019年12月7日上午,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的“厦门国际环保产业创新技术展览会暨海峡环保高峰论坛”(下简称“厦门国际环保展”)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科学家、企业家,相聚在高颜值高素质的国际生态花园之城厦门,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促进环保技术创新突破瓶颈,加速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贡献智慧。据了解,本次活动的协办单位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厦门市委员会、中国产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环境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修复联盟等十九家单位。
    此次厦门国际环保展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面向环保领域创新技术发展成果展示的献礼之作,展会持续三天(12月7日-9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此次论坛旨在通过对话交流、主旨演讲、创新技术交流会等有效形式,引导广大高校与企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国家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勇于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进行环保产业创新技术产学研融合、融通、流通。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未来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中国必将实现。

    海绵城市的理念与对策

    任南琪(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那么海绵城市到底是什么?在我的角度看来,“海绵城市”应该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重点解决城市涝灾与城市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实现饮用水源、污水、生态用水、自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统筹管理、保护与利用,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缓解热岛效应,确保社会水循环能够与自然水循环相互贯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属于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范畴。我们应该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创建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彻底消除黑臭水体。
    消除黑臭水体,其实是老百姓都很关心的一件事。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水体黑臭、提供宜居的生态环境,是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水法、环保督察促使各县级以上城市高度重视黑臭水体治理,设立河长制。不过我发觉许多城市在治理黑臭水体时,单纯做的是河道的表面文章,治理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发现单纯从河道做文章没办法彻底解决问题。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管网的不健全、不配套、破损严重等都会造成很多问题。随着治理不断深化,初雨污染和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的隐患呈现,雨后水体极易返黑返臭,点源污水截流就成为重中之重。要想真正解决黑臭水体问题,还是要采取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路,使用“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渗”就是自然入渗,涵养地下水;“滞”就是错峰,延缓峰现时间,降低峰值流量;“蓄”为雨水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净”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用”是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雨水利用率;“排”是安全排放,确保干净排入受纳水体。
    最后是未来的发展,我们要建设智慧海绵,还有一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的工作要做。我们要为政府决策、为百姓服务。

    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前瞻技术研发及应用展望

    贺泓(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大气状况目前是PM2.5颗粒物浓度下降,但臭氧污染呈现上升趋势。为了处理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依靠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从技术清单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大气源清单技术、重点源硫氮尘汞深度治理技术、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会发有机物减排技术这五项技术。这些技术我们将它放到国际上去比对,会发现,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体系,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但在高端设备关键元器件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需要持续攻关。虽然我们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还未完全成熟,但有一些部分我们还是做得很不错,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如近10年来,我们在监测预警、形成机理、源头治理、管理决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体系。大气污染防治科技的研究范围也向跨学科领域拓展,研究手段向多领域技术交叉融合转变。
    到2035年,我们要实现根本改善生态环境和建成美丽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技术需求方面,要引领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创新,突破前瞻性和颠覆性技术发展,构成多介质跨学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未来15年的关键技术研发趋势主要有三个方向——大气污染监测技术、空气质量模拟与污染防控技术、污染源治理技术。在市场发展方面,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快,已进入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期。非电行业大气治理2018-2020年市场规模约890亿元。
    如今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复合污染的重要原因,在我国,重型柴油车是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的重中之重。柴油车的排放超标,可能是由于SCR后处理系统失效、人为屏蔽等原因,应该展开合理监控。针对我国柴油车污染控制及产业化面临的挑战,应启动“清洁柴油机”计划。

    有害藻类分子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林财富(台湾成功大学特聘教授):我在澳大利亚的时候,会看到一些水库旁边立着警示的标志,禁止人们及宠物饮用存在有毒藻华问题的水,因为那会造成安全问题。水里生长藻类,看起来是很漂亮,但是除了视觉感官的享受外,我们应该认识到,它会对我们饮用水的水源造成许多不利的影响,饮用水的水质中会产生更多的消毒副产物(DBPs)、藻毒素,藻臭味。此外,在饮用水的处理上,它会造成滤床的阻塞,我们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加大药剂剂量来处理。藻华问题产生的问题处理起来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例如刚刚说到的藻臭味问题,从台湾地区和国际研究上看到的结果表明,产生藻臭味的微囊藻毒素是一种耐热性的毒素,采用将水烧开的办法是无法去除这种毒素和藻臭味的。藻华的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问题。
    那我们如果发现水有问题,一般应该怎么做呢?从传统上来说,你可以找水库管理人员去展开巡视工作,去寻找藻华的存在,若水里面叶绿素浓度超出标准了,一般都会送往实验室去进行检测。但这个办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实验室和水源地路途较远,中间耽搁时间多,就会对民众的用水安全产生影响。所以我们最常用的方法还是早做规划,用显微镜经常性观测是不是有藻华,会不会产生藻毒素。但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因为就算你再有经验,你也没有办法去量化它的产量和范围。另外还有一些人是采用化学分析的技术。但我最推崇的还是分子生物监测技术,来找出藻类产生的基因,推测风险,相较于之前的方法来说,这种方法更加成熟稳定,比传统显微镜要更快,可量化,取得的数据也更具价值 。

    海绵城市建设系统谋划与统筹实施

    王艳艳(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总工程师):厦门从2015年开始申报国家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2015年2月确定后,经过四年多的实践,已取得了不少成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明显增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海绵城市的影响力扩大等。
    厦门海绵城市的试点区选了两个,一个是海沧马銮湾试点区,另一个是翔安新城试点区。海沧马銮湾试点区面积20km2(水域4.5 km2,建成区6.4 km2,在建区9.1 km2),该试点区水环境较差,内涝点有七处。我们以问题为导向,着重解决水体黑臭、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等问题。目前源头76个工业厂区和建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已完工,黑臭水体新阳主排洪渠已经于2017年消除黑臭,七处历史内涝点目前已基本解决。翔安新城试点区面积15.4 km2(建成区面积6.2 km2),水环境质量较差、水系生态退化严重。我们以目标为导向,重点控制面源及径流污染,保证水环境、水生态良好。目前已基本形成翔安新城“RACE”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即“大雨不内涝、百姓能获得、水体长久清、开发价值高”的状态。
    我们的海绵城市建设也在向全市领域推广,通过体制机制建设,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一个领导小组,还成立市海绵办和区海绵办、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召开海绵城市工作例会、成立厦门市海绵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政策法规上,我们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立法、规划和建设管控、绩效考核;在技术标准支撑方面,我们也做了建筑防涝设计标准研究、暴雨强度公式修编、设计雨型研究等十余项基础性技术研究;管控平台构建方面,通过在线监测网络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与运维、水质采样与化验分析、监测评估技术服务等去协助我们评估分析。
    总结厦门海绵城市的建设经验,首先,要统筹规划、引领发展,构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体系,谋划流域系统方案;其次要规划统筹、系统推进,搭建建设管理平台,创新项目生成机制;然后要精准管控、高效管理,构建海绵管控体系,覆盖项目生命周期;最后要社会参与、共同缔造,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链接】厦门循环经济协会举行第二届会员大会

    厦门市循环经济协会于12月6日下午在日航酒店举行第二届会员大会。会议通过厦门市循环经济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协会第一届财务报告、通过协会章程修改草案、推选第二届理事会领导班子成员,其中厦门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旭羊被推选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赵凯、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国际部主任马金津,来自厦门市民政局、市交通局等的专家、学者代表,相关协会代表应邀出席大会。
    会上,新当选协会会长朱旭羊表示,2020年即将到来,循环经济协会将发挥专业优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秉承服务于政府、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企业的宗旨,全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朱旭羊认为,循环经济协会要完善专家智库,发展会员队伍,协会邀请了十多位在循环经济领域造诣深厚的专家、行业知名人士、两岸高校教授加入这个行列,这是宝贵的资源。协会将充分发挥专家智库的作用,在顶层设计、重大课题研究、规划方案论证等方面出谋划策。共同打造一个高素质、高质量、有高度、有效率的循环经济协会。
    据了解,厦门市循环经济协会成立于2015年3月,其宗旨是围绕实现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组织开展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事业的发展,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