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古今穿梭铺前村

来源: 2020-02-05 14:54

文/《台海》杂志记者 卢燕  图/陈嘉新



      01>02>古今铺前村,相差甚远,现在的铺前村多了一丝现代化气息,然而以文笔塔为中心,村里分布了近20处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至今被视为“古同安今厦门”文化底蕴的窗口。



      今人眼中的好地方,大抵是要花一番力气找寻的。
      已过了惊艳期的它们匿在街头巷弄里,倘若没有人打扰,就这么千百年地存续下去。
      它们在时空里踽踽独行,直到有一天完全破败,变成了古厝中的瓦砾。
      在大自然眼里,这只是最寻常不过的一次轮回;然而它们一旦发现,却往往成为人们心中难以释怀的朱砂痣。
      藏身于同安古城区的铺前村,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村内古迹众多,仅古官道两侧分布了近20处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视为“古同安今厦门”文化底蕴的窗口。
      今年,铺前村入选第一批福建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

      台湾叶氏多为郡马府后代子孙
      远远看上去,铺前村十分现代化。它紧挨着同安县城, 如果没有人带路,我们就错过了这个村庄——以为它和千千万万大踏步迈入现世繁华的村子一样,崭新却毫无特色。
      从南门桥拐进铺前路,便进入铺前村。此时,阵阵油炸香味飘来,我们闻香而去,来到碧岳铺前里66号,大门敞开。
      37岁的叶志勇坐在油锅前,娴熟地捏起糯米团,一撮一转,形成一个窝,包进黑芝麻馅。一个炸枣的雏形就在他的手里成型了。叶志勇打小就跟着父母做炸枣,在他的记忆中,年味就是炸枣的甜糯。
      和面团是个力气活。“男丁就是做炸枣的主力。”叶志勇说,以前,家里开店,一天能卖上千个炸枣。现在,虽然没开店了,可邻里亲友还是喜欢他们家的炸枣, “好吃的秘诀在原料的比例。”
      油锅旁站着他的母亲——64岁的李秋菊。“嫁进叶家,炸枣做了三十年。”油热后,她放入糯米团,用漏斗勺轻轻地滚动糯米团。直到金黄色后,一个个外酥里糯的炸枣就出锅了。香味将周围邻里吸引过来,你一个,我一个,吃起来。
      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告诉记者,炸枣在同安盛行,与此处农耕发达有关,多有番薯、糯米等制作原料。炸枣,取“早”之意,有“早生贵子”的寓意。每逢重要日子,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炸枣、发糕等,而如今这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小吃,是当地居民招待旅客们的道地美食。
      较于村口处热闹的景象,走到村子的深处,又渐渐进入了另一番新天地。与崭新的高楼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是一座座充满年代感的红砖古厝,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这一千年古村落的繁华过往。
位于铺前岭下的叶氏家庙便是其中不可错过的一处,比其他地方更加的恢弘。即使经过了岁月的洗礼,燕尾脊和房梁上雕花仍然向人述说着几百年前的故事。
      据守庙人老叶告诉记者,现存厦门地区唯一的皇族建筑——郡马府,始建于宋代,占地2000多平方米,是同安规模较大、始建年代较早的宗祠。早在2001年就被列为厦门涉台文物古迹。
据考证,同安佛岭叶氏开基祖叶洙于唐龙纪元年随闽王王审知入闽,卜居同安南郊佛子冈岭下,至八世叶益,娶宋魏王之妹赵环娘,封郡马。淳佑年间,太子赵禥(即宋度宗)探望姑母,后回朝奏请皇上恩准敕建郡马府,前盖“太子亭”,颇具王府气派。
      福建叶氏人最早渡海到台湾,是在明代的景泰至成化年间(1450-1487年)。台湾叶氏主要来自福建,以厦门、漳州、泉州、南平等地居多。清顺治年间,由于沿海实行禁海,一批福建沿海居民渡海迁台。此后至民国年间,陆续有一大批福建叶氏渡台。
      台湾有关文献显示,叶氏为台湾的二十大姓之一,有27万余人。他们分别集居在台北、三重、溪尾、淡水、板桥、桃园、嘉义等地。大陆播迁台湾的叶氏后裔主要有三支系统,分别是同安佛岭、厦门莲溪堂和广东螺溪。在台湾叶氏中,三分之二是同安籍,都是郡马府的后代子孙。
      从叶氏族谱中可查到,明末即有金门叶某偕妻子举家迁澎,后裔再分迁台北三重,至今已传15世,可谓“根深叶茂”。


      古坊、古厝彰显两岸人文
      走在铺前村,随意坐在屋前的石凳子上,和村里的老人们聊聊天,听它们唠叨那些细细碎碎的似水流年。
      话语间,一座气势不凡的古牌坊出现在眼前。牌坊上一块巨大的石匾上镌刻着“绩光铜柱”。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为褒奖施琅平定台湾的功绩,施琅逝世后,福建巡抚、学政、布政使及道、府、厅、县等地方官员,在铺前村为他建造了一座永久性纪念牌坊,供南来北往的人们瞻仰膜拜。
      这个名为“绩光铜柱”的石牌坊气势雄伟,两边的柱子上都雕着狮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偷盗文物之风猖獗,牌坊上嵌有蟠龙“恩荣”字样的碑石,一夜之间被偷走。现在能看到的是“绩光铜柱”匾和一面“思永岘碑”碑保。碑上写的是:“解赐御衣龙袍,褒锡诗章,太子太保内大臣靖海将军靖海侯,世袭罔替,兼管提督福建水师事务,统辖澎、台水陆官兵,加三级,前镇守同安总兵官,赠太子少傅,谥襄壮施琅。”
      据说,“绩光铜柱”和“思永岘碑”都有悠久的历史典故。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带兵平定边境,立铜柱以表功,这就是“绩光铜柱”的含义;西晋羊祜任官时关心民间疾苦,深得民心,他去世后,百姓在他经常登游的岘山上立碑纪念他。因此,“绩光铜柱”、“思永岘碑”是歌颂施琅在统一台湾伟业中,像马援那样武绩显赫,像羊祜那样深得民心,值得后人永远怀念。
      漫步铺前村,周围风景旖旎,古榕掩映着层起的屋檐,远处青山环绕,默然威严,丰富的人文轨迹,娓娓道来两岸悠久的渊源。
      无独有偶。距离“绩光铜柱”坊不远处,便是“凤山钟秀”坊所在。颜立水告诉记者,这座“凤山钟秀”坊,建于明代嘉靖三年 (公元1524年),是厦门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石牌坊,为纪念明成化举人洪敏而立。从命名上说,颇含金厦两门的地理趣味,洪敏为金门凤山人,建坊于同安铺前凤山,起名“凤山钟秀”颇能耐人寻味,其坊背面有 “太学横经”四个大字,是洪敏的身份,他曾任南京国子监助教,故称“太学横经”。
      为什么金门举人的牌坊会建在同安古驿道旁?颜立水说,古代金门属于同安县管辖,同安是县治所在地。将牌坊修建在人们来往必经的驿道上,能更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更好地显耀和标榜金门人的荣耀。据说,近来,随着古驿道的发现,有不少金门和台湾的人士特来此处寻访具有两岸意义的古迹。


      01>02>位于村内的叶氏宗祠,是现存厦门地区唯一的皇族建筑,从这里走出的叶氏后代,播迁台湾,如今台湾叶氏中,三分之二是同安籍,都是郡马府的后代子孙。


      无限唏嘘铺前街
      铺前村有条古官道。游人信使,往来如梭,都从这里匆匆路过。
      据了解,铺前古驿道同时也是通向台湾的官道。当时的官员都要通过这条古道辗转厦门岛,再到台湾。沿着千年古驿道前行,横跨其间的各色牌坊渗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的厚重感。
      古驿道从顶溪头经岳口一直延伸到了铺前,它似乎是一条时光隧道,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遗迹和人文。 颜立水坦言,过去,铺前村是可是远近闻名的古村落,而它的名字由来,源于村内的古官道。
      官道,也是驿道,是古代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古时,驿道上有县埔,当时,同安的县埔就在今南门桥附近,铺前村就在同安县埔前故名。
      令人惊奇的是,古街上的当铺、旅馆等都还能看见残破的招牌。透过这些老旧的名字,当年的繁华场景可以想象:天南地北的人经此稍事休憩,茶馆小二的吆喝声,当铺伙计的讨价还价声,和当地人的日常烟火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副热闹兴旺的场面。
      由于地理位置关系,铺前村周边散布大量地道的同安小吃,如古早味满煎糕、古早味拌面扁食、水煎包、海蛎饼等,吸引了无数岛内外食客,堪称吃货们的天堂。颜立水坦言,如今,这一带小吃众多,与铺前路过去古驿道的身份不无关系。
      默默留在原地的铺前街,只剩一排残瓦,这一条长仅剩600米长的古街道,身躯腐朽,气息尚在,仔细端详,宋元明清的风徐徐刮过。
      昔日,从铺前至东岳,长约1公里,是漳州府到泉州府古官道。宋代就存在,且很热闹。“古时,官道人来人往,两旁商铺林立,热闹。卖本地最有特色的食物,自然是首选之一。
      这条古驿道自泉州、南安一路向南从现今翔安小盈岭“同民安”隘口进入(大)同安的地界,再向西来到同安顶溪头,从纪念施郎的“绩光铜柱”坊下通过,再到岳口的“东岳行宫”拜过东岳大帝后“报个到”就算是正式到达同安地界,只等着进城了。
      千年古村,千年画卷。徜徉于古驿道,一路前行,它的历史故事一步步随之揭开。眼前壮观的东岳行宫,和厦门岛的早期开拓者薛令之还有一段渊源,唐代薛令之开发厦门岛的北部,被称为北薛。当年,他开发厦门岛颇有成就,在县治所在地兴建了东岳行宫  。
      在这段古驿道上面,曾经还有一座却金亭,亭下有一碑。亭与碑都是纪念明代同安县令张逊的。据介绍,张逊字时敏,江苏毗陵(今武进县)人,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任同安县令。其座右铭为:“民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张逊言行一致,吏治清明。三年任满,行囊萧萧,同安民众集资奉上白银数斤要送张逊。张逊坚辞不受,为纪念张逊的政绩,表彰他的清廉,民间在张逊辞金处建“却金亭”,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尽管 “却金亭”已经不存,但这个故事却代代相传。




      被视为古城文脉的文笔塔
      马蹄声中信使来。和所有曾经热闹繁华过的古驿一样,铺前古街历经千年,渐渐失语。然而,作为闽南地区现存较为完整的古驿道,它的存在仍然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记者了解到,铺前街两侧分布了近20处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以文笔塔为核心,周边是厦门地区文物古迹遗存密度最高且无断代的历史文化区,蕴藏隋末始建的天兴寺、唐代建的东岳庙、宋代修建的郡马府、元代叶郡马夫妇合葬墓、明代凤山钟秀坊,俨然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历史博物馆。
      凤山石塔,古城文脉。古塔高耸,像一支巨笔,以蓝天作纸,抒写着同安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没有捷径可上,拾级攀登,但见整座塔浑然一体,无门窗,人仰望之,唯见一塔如柱,直参苍天,颇感天地茫茫,唯塔独尊也。
      文笔塔,是同安现存规模最大的古石塔,见证了同安文运的勃兴。据《同安文物大观》记载:文笔塔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同安县令洪世俊为祈兴同安文运而捐俸建造,为五层六角仿楼阁式实心石塔,每层仿木结构出栱挑檐。
      同安文史工作者许梗桐说,凤山文笔塔与孔庙“兴贤育才”坊、泮池曲桥、青云路观澜亭同在一条中轴线上,造塔当年同安有刘行义等8人参加乡试中举人,越年金门后浦人许獬夺取会试会元及殿试二甲头名。因此,世人都传同安文运振兴,缘塔而起。
      相传,凤山石塔是明朝万历年间同安县令洪世俊倡议兴建的,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了。洪世俊任同安县令时,为官清廉,为同安人民办了许多好事,尤其关心教育。当时,据说从宋代苏颂任丞相以来,至明代四五百年间,科举不昌,再没有出过名学者,大人物。有感于此,洪世俊心中着急,决定捐献俸禄,在文庙正向凤山顶上营建石塔,象征“文笔”,以振学风。
      眼下,以文笔塔为标志,一个连接古城文脉,同步展示城市田园风貌的历史文化公园正向市民款款走来。红砖卷轴、书法碑林、古老官道、农耕记忆,尽显闽南古韵。从朱熹墨宝中收集排版而出的“文笔塔公园”5个大字更是意趣盎然。不远处,历经400多年风雨沧桑的文笔塔巍然屹立,既是公园的制高点,也是同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
      如今,繁华落幕,铺前古官道给人们留下了短短的青石板路和古迹遗址,经过屡屡修葺,它们在今人面前得以保持完整的姿态。诚如颜立水所言,交通的本义就是与人方便,如今的铺前村除了遗留下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之外,仍然发挥着方便交通的作用,从这一点来说,古驿谢幕,而它还没有。今日的铺前村民,仍将在里面充当主角,继续演绎着这座闽南乡村的美丽传说。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