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在惠台利民上持续开大门迈大步

来源: 2020-02-17 00:16

在惠台利民上持续开大门迈大步

大陆“惠台26条”正式施行

2019年11月4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2个有关部门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26条措施”)。这是继2018年2月28日《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发布之后,大陆颁布的第二个惠及台胞台企的政策。

“26条措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更多同等待遇。


提升台湾同胞参与感

“2019年11月4日公布的‘26条措施’,名称虽只比去年多了3个字‘进一步’,‘含金量’却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内容比‘31条措施’更具体更明确。”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表示,“进一步”这三个字虽然听起来普普通通,却因其含金量更大、受惠面更广而显得“沉甸甸”,又因其饱含的同胞亲情而给人“暖洋洋”的感觉。

从精神内涵上看,“26条措施”和“31条措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对台工作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从具体内容上看,“26条措施”是“31条措施”的“升级版”,台胞同等待遇的层次进一步提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不但对来大陆的台企和台胞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更对台胞海外发展和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上海社科院台湾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表示,从政策连续性看,“26条措施”是大陆继2018年2月28日出台“31条措施”以来,对台政策又一重要补充。不同的是,“26条措施”从正常的市场规律出发,在对台资企业强调比照大陆企业准入条件的同时,又从“同等优先”角度,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对台湾同胞在大陆创业投资的待遇进行完善。“26条措施”把对台湾民众“一视同仁”列为政策重点,使用“同等”一词高达14次。“26条措施”可以视作“31条措施”的进一步发展、延伸和细化,体现了大陆方面真诚听取台胞台企意见建议,与时俱进推动相关工作的责任担当。

“26条措施”实际上是对去年“31条措施”的升级与补充,大陆在惠台政策的实施方向上有转变的迹象,不再通过台企,而是直接服务台湾人民,让民众有感。

对此,王建民表示:“过去的‘31条措施’较多宏观大方向性政策,‘26条措施’则具体到各领域,这些对台胞来说,都不再是‘与我无关’的事,因此,‘26条措施’的推出,可以说是提升了台湾同胞的参与感。”

 

台胞台企反响强烈

“26条措施”颁布以来,几乎每一条都能在台胞中引起热烈反响。在他们看来,不论是“31条措施”还是“26条措施”,都是大陆为台胞台企“落实同等待遇”的政策体现。充分说明,“两岸一家亲”绝不是嘴上功夫,而是真的落到实处。

“新发布的‘26条措施’就像东风到来,我们感到信心满满。”在台湾青年蔡曜谦看来,大陆最新公布的惠台举措给他创业逐梦打了一针强心剂。“26条措施”中第19条提到“台湾文创机构、单位或个人可参与大陆文创园区建设营运、参加大陆各类文创赛事、文艺展演展示活动”等内容。对此,蔡曜谦表示:“很直接的,这个政策让我们公司有更多的竞争优势了。对于在大陆创业的台湾年轻人来说,这是一大利好。”

麦可将文创园区总经理连泰瑞也表示,看到“26条措施”颁布的新闻后立刻分享给从事文创行业的朋友们,不少身在台湾的好友激动地问细则是否已经出台。“我们感受到两岸间的亲情纽带”,正因为这份亲情,所以大陆方面才愿意提供这些便利的政策给台胞台企。

对台籍教师吕英志来说,影响最大的,是“26条措施”中提到的“在大陆高校任教、就读的台湾教师和学生可持台湾居民居住证同等申请公派留学资格”。“大陆高校聘请台湾教师大多是年薪制,我们基本上长时间在学校工作,很难有学术假或访学的机会。”吕英志说,一直很希望可以隔一段时间去“充充电”,“26条措施”出台后可以申请公派留学,进一步实现了与大陆在编教师的同等待遇,对于提升台籍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将有很大的帮助。

台籍教师林承铎也表示,台籍教师或台湾学生可以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可谓一项重大突破。此前许多在大陆高校任教、就读的台湾教师和学生希望有机会参与公派交流,却因为身份问题无法遂愿。这就影响了部分台籍教师在大陆就职的积极性,也让不少台生因为没有公派出国交流而感到缺憾。如今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台籍教师及学生自然欢欣鼓舞。

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表示,“26条措施”非常广泛、精准、而且很务实,这是他初步的3个感受。李政宏说,之前“31条措施”比较多属于政策性宣示或方向指导,“26条措施”每一条可操作性都非常强,针对性很高,且一看就懂。

“‘26条措施’中,前13条是支持台企拥有更全面的投资领域,在运作经营上更为便利。后13条则为让台胞在工作生活中享受同等待遇。”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林子凯说,“特别在后13条的措施中,我感受到了两个大幸福和一个‘小确幸’。大幸福之一是,台湾同胞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申请旅行证件。当人在海外遇到天灾人祸时,内心往往会充满无助,如果背靠一个强大的祖国,能让祖国带我们回家,台胞们的内心自然充满感动,更能感受同胞之爱、手足之情。大幸福之二是,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湾同胞在购房资格方面与大陆居民享受同等待遇。这一措施可让广大台胞与大陆居民享受同样的按揭付款政策,台胞们能更便利地实现在大陆落户,从而安心拼事业。而我的‘小确幸’,是大陆试点在福建对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胞使用大陆移动电话业务给予资费优惠。虽然每月节省的通讯费不会很多,但这条措施让我们感受到大陆方面对台胞们的服务做得越来越精细,深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加快推进“26条措施”落地

“26条措施”颁布实施后,大陆各地方、各部门都在加紧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有不少城市已经取得了一些具体进展。

2019年12月3日上午,福建省台港澳事务办公室联合福建省工信厅、福建省文旅厅和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召开政策说明会,介绍惠台“31条措施”以及新近出台的“26条措施”在福建省的贯彻落实情况。

从政策说明会上可以得知,为贯彻落实“31条措施”,福建省出台“66条实施意见”和“42条融合发展措施”,全省“九市一区”都已制定配套贯彻实施意见或落实工作方案。目前31条措施在闽均已落实且有实施案例,实现了五个“明显增强”。“26条措施”也已有19条措施在福建省形成实践基础和具体案例。

如第7条提出的支持台企增资方面,福建省66条已明确提出“新设立的在闽台资企业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两年内到资的给予奖励”,自2019年以来福建省已给予奇美等台企合计2100万元(人民币,下同)增资奖励。第13条提出扩大台青基地受惠面方面,厦门一品威客、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客基地已获批了国家级众创空间,厦门思明龙山文创园被科技部确定为2017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第18条提出台胞购房方面,目前福建省各城市均已落实,凭台胞证可直接购房。2019年全省已有762人次台胞在闽购买商品房,203户台胞家庭申请公租房并入住。

另外,冠捷、建霖、六和机械、东南汽车等落地福建的台企,已经设立国家级或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福建还设立了贸易救济专项资金,对台企出口贸易提供救济,还为灿坤等台企累计提供了近百亿美元的出口业务风险保障。厦门市金融办为11家台企提供了融资担保,规模达到7600万元,同时推出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台企板块。

江苏省昆山市为落实“26条措施”发布了服务台胞台企的20条特色举措,涉及到支持台企就地转型、科技惠台、人才培养等。

上海为进一步落实国台办等印发的“31条惠台措施”“26条措施”,将面向在沪台湾青年推出市筹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在沪就业的台湾青年,只要拥有台湾居民居住证,在上海缴纳社保一个月以上等,都可以通过所在企业,向市台协提出租赁公租房的申请。首期已向在沪台青推出了300套市筹公共租赁住房。

“26条措施”的出台,再次显示了大陆对台政策秉持“两岸一家亲”的传统。也揭示了大陆对台政策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重民生、民情、民意,扩大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尊重台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注重反映台湾同胞的利益。

“26条措施”出台后,迅速掀起两岸热议。岛内主流舆论反应热烈,普遍认为“26条措施”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是真正的“爱台湾”。

无疑,台湾企业界和台湾民众将实实在在地体会到“26条措施”提供的更多选择,以及进一步发展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好处。但对于民进党当局,却意味着两岸关系主动权的进一步丧失,意味着其鼓吹的“一中一台”道路将越走越窄。

从“31条”到“26条”,大陆在惠台利民上持续开大门、迈大步,这些措施已经并将不断落地落实,必将给更多台胞台企带来更加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福祉。

而无论是“31条”还是“26条”,这些政策举措的核心取向就是落实同等待遇。大陆方面透过同等待遇政策措施,有助于台胞参与大陆发展与民族复兴的过程,增进台湾同胞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与和平统一的意愿,从而有助于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推进。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