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人与人的距离远了 但心与心的距离近了

来源: 2020-04-03 18:27
人与人的距离远了  但心与心的距离近了
厦门市社工团体在线为市民“解忧”
文/图 《台海》杂志记者 卢燕  
开出心理药方,用“心”守护健康。
过去的一个月,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一些人表现出焦虑、担忧甚至恐慌的情绪。在厦门各个区,有一个个群体,他们为因疫情产生不良情绪的市民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忙他们度过心理难关。在抗疫过程中,五六十条来自厦门市各行业队伍和各个区的社工服务机构的免费心理援助热线相继开通。
走进厦门各区的社工机构,看看他们如何通过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减轻疫情所致心理伤害,在这些热线记录中,记者也看到了很多感人的援助故事。

求助者以家庭主妇为主
早上9点开始,虽然在家里,但蔡普南却是一身工作打扮,身着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的志愿服的他,早已坐到书桌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蔡普南是一名专业的心理治疗师,也是思明义工服务中心本次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团队的一员。
焦虑是求助者反映比较多的问题。有一位妈妈,她有个读初中的孩子,孩子由于处于青春期有点叛逆,这段时间常跟她对着干,而且家里的老人,有时候出门又总忘记戴口罩。因为疫情,企业跟学校,复工开学都比较晚。平时她的丈夫也有上班,现在都呆家里,两人的亲密关系遇到了挑战,这些种种问题,搞得她很焦虑也很害怕,不知道如何是好。
蔡普南告诉记者,近期接到的心理咨询电话其实不多,一天也就两三通,求助的以家庭主妇居多。根据这位妈妈的情况,蔡普南首先是倾听,让她能够把孩子的情况以及对爱人的不满说出来,给她一个倾诉的机会;接着引导她看到自己正向的这一面,让她认识到,即使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她扛下了压力,能很好地处理好家庭关系,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用蔡普南的话来说,对于焦虑的咨询者,他能做的主要就是倾听陪伴她,让她把压力释放出来。同时,也让她做一些表达。
“现在感觉怎么样呢?”在倾听安慰之后,蔡普南还会询问她的反馈,她的反思、觉察是什么样的。同时针对她碰到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比如在调整对孩子的管理方面,不要介入太多,大家培养孩子,是希望他未来成为一个能够面对方方面面的人,而不是单一的听话的一个人,所以有一些,不是原则性的,就让孩子自己去发展。
俗话说,没有风雨就没有彩虹。通过调整她对亲子教育的认知,让她认识到其实孩子也需要去锻炼和历练。如此,一系列的沟通下来,这位妈妈焦虑的情绪得到了缓解。蔡普南特别叮嘱她在以后的行动过程中,如果遇到让自己郁闷、不舒服的时候,欢迎她再打电话过来。
据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秘书长陈伟介绍,早在1月26日,他们便开始筹备对社会应激事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经过两天的筹备和召集,在集美大学巨东红教授的指导下,同时也征求了思明区卫生健康局的意见以后,29日正式成立了危机干预志愿服务队,开通了危机干预热线,由13位持证的心理咨询老师排班轮流接听电话。此外,他们还通过公众号每天分享一篇与心理疏导有关的文章,把心理疏导的知识传递给市民朋友。
关于疫情的心理干预,蔡普南坦言,大家经验有限。一开始关于这块的培训也没有模板,最早,他们主要学习非典时期关于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案例。不过,很快清华大学关于危机干预的网上课程就出来了,每天10点到11点半,他们就会组织学习。现在除了接受个案的咨询外,蔡普南每天都会按时观看学习视频,以更好地为咨询者提供帮助。

更多的关爱给特殊群体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与人的距离远了,社工机构的心理干预则让心与心的距离更近。
1月26日晚上,湖北黄石一位13岁的女孩,随爸妈朋友的私家车返回集美,回到出租屋。还在湖北的母亲打来电话求助,集美和欣社工服务中心志愿者、心理咨询师李晓曼接到电话后,迅速安排青少年事务社工介入,定期上门帮助女孩测量体温,与房东协商解决她的日常饮食和生活物资问题。社工每天通过视频、QQ等线上沟通方式和女孩的家长保持联系,跟进她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疏解她的负面情绪。 
李晓曼告诉记者,自己接到的咨询电话,多是因疫情出现焦虑、沮丧、担忧等问题,抑或关于对疫情防范工作的不适应抑或抱怨等。
“你去过的那些地方,有很多病毒”,一位年轻的女性因为喉咙不舒服,担心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特别到医院做了全身检查,可从医院回来后,身边就有不少人跟她这样说,让她一度非常焦虑。再加上当时的新闻报道多关于感染人群的活动轨迹,再加上确诊病例、死亡病例基数的上升甚至谣言,让她一度怀疑自己好像被感染了,精神高度紧张,晚上也睡不着觉,整夜地失眠,也出现一些症状,比如觉得自己喉咙不舒服等。
李晓曼从新冠肺炎的科普切入,让她对疫情建立正确的认知,跟她分析如何看待并筛选资讯。事实上,对于她出现的一些身心综合症,通过倾听,让她可以把这些担忧、压力释放出来,加以心理辅导,排解她的忧虑。同时,还会同她分享一些舒缓情绪压力的方式方法,包括她失眠问题,也会将睡眠之类的冥想方式分享给她,帮助她自己更大程度地调节自己,改善自己睡眠的状态。
除了打进来的热线,社工们也主动走出去,关怀辖区特殊群体。据和欣社工服务中心的负责人陈跃腾介绍,1月29日,自从“防疫守护热线:0592-6061400”开通后,由和欣社工服务中心的4位专业督导和10位中级社工师提供的24小时在线服务。开通10天左右,他们共接到30个心理咨询电话。除了被动接听,他们还主动出击,已打出针对辖区居家老人的心理关怀电话五千多个。
林阿姨今年65岁,与91岁高龄的母亲住在一起。这段时间,林阿姨卧病在床,两人的生活起居无人打理。陈跃腾告诉记者,了解情况后,他们很快就上门为她们整理家务,并及时联系到林阿姨的家人前来照顾。社工们还每天打电话嘘寒问暖,及时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展开对症辅导。
这样的防疫守护热线电话,志愿者们每天要打几十个,让独居老人、被隔离人员等特殊群体,在暖暖的心理关怀中平安度过疫情。除了特殊群体,外来职工子女也是热线服务对象。陈跃腾告诉记者,由于疫情的关系,集美不少外来务工子女还在老家,可能对集美本区复工开学的信息了解不全面或者没法第一时间获知。为了缓解他们的焦虑,他们第一时间致电,将这里的情况包括学校何时开课、社区何时开放等及时告知对方,让他们放松点,好好安心呆在家里。

将心比心帮助一线工作者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于奋战在防控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抑或社工、志愿者而言,要面对的不仅是病毒侵袭的风险,还有疫情带来的心理层面的冲击——这是在防控工作之外,另一条看不见的战线。
“杨老师,我是一名发热门诊的医生,现在抗疫一线,每天再苦再累我不怕,我就怕如果生病了传染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同安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志愿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金平接到了一通特殊的来电,一位一线医务工作者打来咨询电话,倾诉了自己的忧虑。
杨金平介绍,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的进展,越来越多医护人员的身体和心理都始终处于“高压”状态,有一些一线工作者会因在一线工作时不能兼顾家庭角色和职责而出现自责情绪。而持续紧张和高强度工作,使一线医务人员常处于身心疲惫状态,如果得不到较好休息,则可能出现失眠、焦虑症状,如果加上工作受挫或工作不被理解,则可能出现自责、无力感,或愤怒、焦躁情绪。
“杨老师,我也是一名普通人,我也会害怕。”这名医务工作者说。杨金平耐心倾听这位医疗工作者的担忧与不安,对他的不安情绪表示理解:“我也是一名医生,我知道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的不容易,这次与以往参加的医疗任务大有不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需要勇气、智慧和信心。”
杨金平将心比心,耐心引导这位医疗工作者,并告诉他,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他更能及时获得官方、院方和专业组织发布的疫情通报、医疗指南等信息,应该能比一般人更懂得该如何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你应该相信自己,不管你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都会和你在一起,会帮助你。”
“谢谢您,我感觉好多了。”经过近半个小时的耐心交谈,这名医务人员重新树立了信心,表示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战疫”中。
同安区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林晓祥坦言,疫情发生后,拨打热线电话的市民不是很多,政府的宣传和引导做得很到位,厦门市民的心理还是比较平和的,有个别市民拨打电话主要是提到每天一直看新闻,觉得自己很空虚,协会的心理咨询老师也给了一些疏导和缓解压力的方法。
“除了被动的接听咨询电话,我们的义工在各个小区,有针对居家隔离的人员进行电话关爱,为居家隔离的居民提供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缓解心理压力。”林晓祥告诉记者,不少老人对疫情的了解存在片面化,很多甚至会小看疫情,以为这距离自己很远。这时候他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将外界疫情告知对方,“同时嘱咐他们不要乱出门,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告诉我们”,林晓祥说,遇到有的老人需要看病或者拿药的,他们也会帮忙预约跟协调。

创作绘本讲述逆行者故事
受疫情影响,很多人足不出户,宅在家里。不少人感慨:在家待久了,感觉都快得了抑郁症。海沧“心晴家园”志愿者、心理咨询师张慧坦言,网络上关于疫情的海量信息,是导致民众焦虑的重要原因。
在疫情还没暴发前,当时还不太清楚疫情状况时,有一位妈妈接触过从武汉回来的人。因为这样的经历,这位妈妈就非常紧张,每天不停地给自己测体温,担心自己被感染,精神压力极大,总是觉得自己有问题。
见状,张慧先是告诉对方,不是所有武汉回来的人都带病毒。在对这个妈妈作心理调解过程中,张慧得知她并没有抑郁等过往病史。
对于这些求助者,首先要确认的是对方是否有抑郁或者躁郁等过往病史。张慧告诉记者,作为心理工作者的敏感度,对于有过往心理疾病史的求助者,是更需要她们去关注的,因为这类人,会将过往的创伤同现在的疫情全部糅合在一起,一旦如此,他们自己更容易崩溃,这时候她们要做的就是告诉对方并让他们知道,以往的创伤与现在的焦虑是不同时间段,所造成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张慧坦言,还没碰到这样的求助者。
通过倾听,张慧认为这位妈妈情绪比较焦虑。通过心理上的专业手段,张慧告诉对方,面对疫情,首先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而情绪调节则是第一位。张慧让她的家人多作一些陪伴,同时家庭成员一起开展趣味的活动,这些都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比如她的女儿会弹琴,她就可以伴舞或唱歌。
“要正确理解疫情信息,避免过度紧张。”张慧建议大家将注意力集中到现实生活中,创造一些生活趣事,而保持好的睡眠习惯,多做适合的居家体育锻炼,是保持积极心态的关键。此外,还要合理规划时间,在日常起居、学习工作、娱乐相关的事情上花时间。
受疫情影响,学校延迟开学,孩子在家无所事事,问题也来了。对此,张慧告诉记者,未成年一直是自己关注的对象。现在她已经准备了针对小朋友的新冠肺炎绘本,接下来会进企业、社区的微信群QQ群,通过线上直播,用绘本形式,跟小朋友讲述什么是新冠病毒,因为很多孩子,尤其是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他们根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有的哭喊着要出去玩。除此之外,张慧说,接下来还会推出逆行者的绘本,主要跟小朋友介绍在一线服务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社工等,他们勇敢地走出去,为患者医治、给大家量体温,为被隔离的人送菜、照看一线人员家属,让小朋友知道大家很勇敢地面对病毒,为了大家的健康,那么多人做了逆行者,自己更要好好地听爸妈的话,乖乖地呆在家里。
张慧只是海沧“心晴家园”心理志愿者通过心理干预抗击疫情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海沧“心晴家园”心理志愿者还组成了援助一线医务人员家属小组,24小时为一线医务人员家属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