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厦门籍香港摄影师洪少葵: 我记录下香港回归与开放

来源: 2020-04-07 10:58

文/《台海》杂志记者 刘舒萍 图/受访者提供




    欢喜做,甘愿受。许是自幼习武的缘故,他骨子里有一股坚韧,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追求的过程苦累也情愿。认真锤炼了他的意志力。在他看来,照片有很大的记录功能,历史因而被留下并得以传播开来。
    洪少葵,1966年出生,籍贯福建厦门,少年就读福建省艺校,打下良好基本功,在上世纪80年代赴港前为武术运动员。1987年,他到香港发展,跨界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以镜头捕捉了东方明珠的许多璀灿瞬间。
    与时代紧密相扣的照片最受欢迎。从上世纪90年代起,洪少葵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香港新闻摄影报道,参与过香港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前后的大量采访报道,记录了不少香港回归前后的珍贵影像。在他看来,新闻摄影者不是美化的角色,而是记录的角色,把历史记录下来是工作,也是使命。
    关于摄影,洪少葵喜欢“比较”,在拍摄中,他喜欢不断地回头看,看自己过去的作品,看他人的作品。看完之后,对比在什么时候,哪个画面更能表现新闻。他说这种积累对于摄影记者来说,是一辈子的事情。每天上午,洪少葵都要浏览香港本地各报刊、海内外新闻网站、图片网站和通讯社图库。每时每刻关注身边的事物、国际时事,在洪少葵看来,这些是每一个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必修课。
    “新闻摄影主要靠你的新闻触觉,对于身边所有发生的事件,记者应该闻声而动,要反应非常敏锐,并通过自己的镜头去表达。”洪少葵这么说,也这么做。他的摄影包里始终保持装备齐全,充足的数码卡、电池、充电器,手机24小时畅通。洪少葵珍惜每一次机会,永远以职业精神来要求自己。他说,对待工作的态度要有“工匠精神”,这是对工作的尊重,并且将其做到极致。
    再过6年,洪少葵就要退休了,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多年,他对摄影还兴致勃勃。他常常一边拍摄,一边思考——在人人都能看到、司空见惯的景象中,他应该从什么角度拍出些别样风景。
    “我比较荣幸的是跟一些优秀的人一起共事,你不优秀也会慢慢地变优秀。”他常常自谦,自己只是一位认真摄影的人。工作时专心忘我,其他时间尽情地享受习武、运动带来的乐趣。让人玩味的是,于他而言,运动强健体魄,就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更长久地工作。


01>1997年6月30日深夜(香港回归前夕),位于香港中环的原政府总部换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02>1997年6月,解放军驻港司令刘镇武与驻港英军司令邓守仁。
03>1997年6月底,英军驻香港昂船洲基地降下米字旗撤离香港。


    照片应该留下历史
    《台海》:您是怎么走上摄影之路的?
    洪少葵:1987年,我到香港发展,前期是《港台信息报》特约记者,为报纸提供一些港台社会新闻;1990年,进入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从暗房做起,前三年,天天泡在暗房里,从中收获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对于培养照片构图的美感大有裨益。对摄影记者而言,从暗房做起,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训练。暗房好比武术的基本功,练好基本功,才能一步步走向上乘。
当时还是胶片时代,一个月发稿也就是几张照片,跟现在完全不一样。那时候,一边做暗房,一边摄影,一边报读些课程。我当时用的相机是尼康FN2,我现在还保留着这台相机。
    《台海》;您一直聚焦香港,谈谈您对这座城市的感情。
    洪少葵: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当天凌晨,香港政府合署办公大楼挂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之前,我在添马舰英军基地刚刚拍摄完末代港督彭定康和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撤离英军驻港海军基地仪式……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回归庆祝活动前后那三天不休不眠、欣喜若狂的日子,在陆陆续续完成多项历史性的拍摄任务后,香港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中西交汇的香港,既传统又前卫。同时,它还是一个包容、友善的城市。这是我对这个城市最大的感受。以我为例,二十几岁,两手空空来到香港,经过努力,在这里,组建了家庭,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一份好的工作。在香港,只要你勤奋,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没触法,好好过日子,就有回报。这是我对香港社会的一个比较市民的看法。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市民夹道欢迎解放军进驻澳门。


    《台海》:香港非常传统的地方在哪儿?
    洪少葵:在香港,中西节日都是公众假期,都有放假。对传统文化的保留,香港做得比内地更好些,政府很支持,很多民俗活动可申请到非遗项目。传统的老香港习俗,也在经济日益发展的现代都市中得到延续。如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香港长洲午夜举办的“抢包山”活动盛况空前、万人空巷。中秋节,香港大坑舞火龙也是中外游客喜欢的庆典活动之一。
    一般来说,环境保育跟城市发展是相互矛盾的,在做开发与规划时,香港会特地绕开古老的庙宇、定级的文物,它们被非常巧妙地保育下来。因此,走在香港,在闹市中、在都市高楼大厦群中、在一片水泥森林中,你总能在不经意间邂逅一个小庭院,一个小小的庙,看起来,有点冲突,可是又很和谐地共处。
    《台海》:在您看来,如何向国际社会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香港?
    洪少葵:香港一直在改变,且越变越好。这几年,有一些话外音,对香港有一点点影响,但总的来讲,“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是成功的。其实,回归前,香港的自由度并没有比回归后更自由,在英国对香港进行殖民统治期间,很多事情都无法像现在这样自由、开放。

    “一国两制”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民生方面,单单广深港高铁与港珠澳大桥,就向世界展示了香港独特且先进的面貌与变化。这两个工程造福人民,尤其是对我们福建人来讲,简直就是为我们而设,“一下地铁,直接到福建家里,连雨都淋不到。”这句话是老乡说的。在世界上,哪一个国家能做到这样。我们用事实来说话。


1995年间客机飞过香港九龙城上空,在楼宇间飞行,并在启德机场降落,这是机场当时标志性画面。1998年,为了扩大发展,位于中心城区的启德机场光荣退休。


《台海》:您拍了许多香港回归前后的一些珍贵影像,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洪少葵:在完成规定动作外,拍自己想拍的照片,是摄影记者的本能。有人喜欢体育、文艺、民俗、建筑,我偏爱人文。一个摄影师,如果把镜头简单地对准一个城市,是失败的,如果你把镜头对准一个小区,对准人,你就成功了。
当然,我们不能说“物”不行,也有其长处;但人文就是以“人”为本,一百多年过去了,慈禧的照片、袁世凯的照片,今天看起来还是那么耐看,那么有历史价值。
作为摄影记者,不单单是记录者,还应是思想者,要有思想,留下有历史价值的照片,不然你便沦为拍照的工具。所以,我比较喜欢在完成规定动作外,把镜头对准人,对准阿公阿婆、街头巷尾的司机,或者一些外国人。
    《台海》:您最经常去香港哪些地方?
    洪少葵:菜市场。我在北角春秧街住了10年,这条街挤满了福建人,这里的鸡鸭鱼肉也是最便宜的。我们开玩笑说,在家里炒菜,热油下锅的空隙,下楼买个菜,回来还能继续炒。因为菜市场就在楼下。这么一条春秧街上,乡音同声同气,你可以在开玩笑、抽根烟或者闲聊时,自在地拿起相机,拍下快门,那种状态很舒服。



2003年3月4日,受SARS事件影响,香港淘大花园封闭


    时刻准备着
    《台海》: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图片在对外报道中的作用是否发生了变化?
    洪少葵:移动新媒体时代,图片的作用会逐步增强,时效性特快是它的优点,但在内容质量方面就大打折扣,进而又导致图片的作用逐步削弱。不少自媒体为了抢第一,抢阅读量,往往第一时间就先发布,然后再辟谣、澄清,这样做,长此以往,不免让读者疑惑,“你发出来的内容到底可不可信?”
    现在香港已经没有专职的摄影记者,我们现在叫“多媒体记者”、“融媒体记者”。摄影记者出去,要拍照片、拍短片、写文字,然后第一时间发到网上。为了赶时效,对照片的选择显然没有过去那么严谨了,照片的质量因此降低了。
而今,全世界的专职摄影记者数量是在减少。你看,现在美联社、法新社已经不请专职的摄影记者,有大事发生再点名谁去,平时不养你。为什么?随便一个文字记者出去,就可以用手机拍照,然后传到网上,香港很多网站都这样,不求照片好坏,只求有现场照,这是现在的趋势。
    其实,摄影记者的后续报道非常重要。突发新闻的第一张照片通常不是摄影记者拍的,是路边三轮车的工人、巴士司机或者卖菜的阿婆,摄影记者要做的是用手中的相机讲好后续报道:事情怎么发生、里面的人物故事,等等。如果只是简单按快门,你很快便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台海》:之前想过互联网时代变化会如此之大吗?
    洪少葵:没有想过,以前我们要带相机出门,现在带手机就可以,问题是它拍的照片不漂亮。所以,我说摄影记者的后续报道非常重要。你没有第一时间拍到现场画面,不要紧,不要气馁,不要觉得可惜,因为接下来显示你真本事的时候来了——做好深度报道。
    《台海》:算算时间,您入行有33年,是什么信念让您坚持走在摄影这条路的?
    洪少葵:专业与事业,驱使我坚持下去,还有,就是我对摄影的热爱。摄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没法与它割离。我也想把对摄影的一些经验、感悟,传承给年轻的记者。我现在手下有七八个年轻记者,他们拍照很厉害,电脑玩得快,英文也好,各方面综合指数都好,但在思维的深度与理解的宽度上,他们没有老记者深思熟虑,要慢慢引导。
    《台海》:您现在还经常去拍照吗?

    洪少葵:值班比较多,不过,我闲不下来,所以三不五时也出去拍拍。遇到一些大的活动,我还是会主动自荐,我想去,我还有那种热情。2019年10月1日,我赴北京采访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和阅兵式。


    《台海》:听说您也是首个以内地媒体机构摄影记者身份到台湾采访的摄影记者。
    洪少葵:2000年9月份,我是首个以内地媒体机构摄影记者身份,到台湾采访“9·21”大地震一周年祭。之前多为文字记者。我在那呆了半个多月,之后还多次报道台湾地震,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两岸互访活动等台海新闻。
    《台海》:您经常出差,到境内外采访报道。作为老记者,给我们分享下这方面的经验。
    洪少葵:碰到重大的任务,单位说要出差,我从来没推诿过。2004年12月底,南亚大海啸发生后, 2005年一年中,我先后五次赴印尼、东帝汶、印度、斯里兰卡、文莱、泰国、马尔代夫多国采访海啸灾难及灾后重建。当时家里有事,但我从没提过,老板问我:“有没有问题?能不能出发?”我的职业操守告诉我,“没问题!”是唯一的答案。
    危险吗?危险。灾期有抢劫、有游击队、有绑架。你说,不行,有危险,太太不让去。这是借口。
    拍照也是体力活,平时要多锻炼,强身健体;一方面,要有比较好的心理素质,天灾人祸、突发新闻常常伤身又伤心;另一方面,平时要准备一套出门的装备,作为一个专业的摄影记者,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无不胜。要打有准备之战,像我们这些老记者都有一套自己的设备,包括防弹衣、防毒面罩、口罩、记者证、水、打火机、急救药包等等,还要随身携带两部电话,至少两台相机,以前还经常会备一个傻瓜相机,狡兔三窟,充分准备,才能不负使命,完成单位交给的任务。
    《台海》:经常看您在朋友圈晒运动照,每天都要运动吗?
    洪少葵:一般一周三次,每次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主要是跑步、跳绳、杠铃,从小到大,几十年没间断过。现在年纪大了,还是要量力而行,运动量减少了。说句比较难听的话,就算你照片拍得不好,至少体力要好,不然怎么完成任务,尤其是做体育摄影记者,像参加亚运会报道,对体力要求相当高,拿着大炮筒、几个小时来回奔跑,所以,我一直对同事说,平时要锻炼,多运动,对事业有帮助,对身体也好。


       01>02>春秧街有“小福建”、“小上海”之称,街道满布小贩,两旁楼宇地下则有专门售卖福建和上海等地道食物的店铺。香港回归20多年来,百年春秧街依旧热闹繁华不变,改变的是两旁的屋宇焕然一新,街道干净,摊档整洁有序。



    越比较越谦卑
    《台海》:您有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吗?
    洪少葵:比较少,当下觉得满意,但回头看又不是很满意。何谓好照片?看它是否富有历史价值,那些鲜为人知的绝大多数瞬间,都具有不容质疑的历史价值。
    《台海》:在您看来,怎样才算具有历史价值?
    洪少葵:一是能反映节点的历史照片,比如,从1997年至2017年,我在香港先后采访拍摄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三位国家主席视察解放军驻港部队;再比如,香港回归前后的珍贵影像,西九龙高铁站的第一位旅客,或者旭日东升时,一辆车驶过港珠澳大桥。它们既是好照片,又是历史节点,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照片了。
    其次是突发新闻、反映社会百态的照片。但我觉得,历史照片与突发新闻的照片会比社会百态的略胜一筹。因为它们是具有节点意义的图片故事。这是我一家之言,每个摄影师的看法不一样。
    《台海》:有您比较欣赏或者对您影响比较大的摄影师吗?
    洪少葵:我比较喜欢日本摄影师的一些街拍,有点天马行空、空灵。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两人,一是我的启蒙老师、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原副社长赖祖铭,是他带我入门;另一位是两届荷赛奖得主、中国新闻社原摄影部主任贾国荣,从他身上,我学到作为一位专业摄影记者应具备的严谨、执着。他24小时相机不离身,随身携带一部傻瓜机,正因为如此,他有不少获奖作品是用傻瓜机拍的。
    在上世纪90年代,我有一些照片,比如车祸现场、歹徒抢银行或开枪的照片,也是用傻瓜相机拍的,这就是我从亦师亦友的前辈身上学到的。当然,现在不用带傻瓜相机了,我用的是徕卡镜头的华为手机,用手机拍就够了,比以前的相机像素还高。
    《台海》:数位年代里,照相变得太容易,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洪少葵:手机照相是拿来应付的,赶到现场,第一时间用来记录现场,接下来,要进入摄影记者的专业领域,还是要用专业相机记录。
    《台海》:关于摄影,您喜欢“比较”,活动结束的第二天早上会特地收集同行的照片。
    洪少葵:这个习惯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从没有间断过,也是受贾国荣影响。他非常喜欢收集画册、外国剪报,他告诉我说:不要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照片拍得很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谦卑,多多看看别人。
香港有二十多家中文报纸,这意味着,一个活动有十几、二十位摄影记者到场,每个人的角度都不一样。你要去研究,为什么他用这个角度拍,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比听老师讲课还要精彩。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