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民进党食“民粹”知味狂飙冲撞 两岸关系或将更为险峻

来源: 2020-05-25 10:19

文/特约撰稿 杨昆福

原本在2018年底“九合一”选举中惨遭滑铁卢的民进党,在2019年靠炒作岛内民粹,操作两岸对立,消费“反修例”风波,制造台湾民众虚幻“危机感”而从中渔利。该党在今年初的台湾“二合一”选举中,再次立法行政一把抓,奠定“一党独霸”地位。寻求连任的党籍候选人蔡英文更是在台湾“大选”中,拿下自台湾地区领导人“开放直选”以来的最高票。“台独”势力弹冠相庆气焰甚嚣尘上,“绿色话语霸权”横行台岛,“强势碾压”非绿阵营。蓝营在“台独”势力不断烘托的“反中抗陆”氛围中,不断遭到挤压和侵蚀。尤其是民进党利用庞大公权力资源,大肆实施“绿营恐怖”,并不断搅动民粹,让台湾社会氛围陷入更为盲动与焦躁的亢奋状态。“反中抗陆”俨然成为了民进党主政台湾当局的政策主轴,在其发动的一波波舆论攻势之下,岛内民粹氛围变得更为浓厚,两岸关系也陷入了越发险峻的危局之中。


台湾社会民粹化加剧

绿色话语霸权”更为猖獗

靠疯狂炒作民粹上台的民进党,在再次霸据台湾立法行政主导权之后,在今后主导台湾当局的四年中,回归正轨的几率显然十分之低。食髓知味再次不断进行癫狂式政治操作,动用掌握的政治资源将民粹氛围搅动至无以复加的境地,已在预期之内。在这之中,“反中抗陆”是其炒作民粹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其重要目标之一。而为了确保“反中抗陆”氛围不被稀释与弱化,或者为最大限度防止台湾民众因看破马脚对其产生悖离意识,抑或是为强力压制理性中道声量的拉抬,可以预期,民进党当局将继续不断创造议题,制造冲突,让民粹越发躁动,理性声音陷入“沉默螺旋”的状态当中。

最近发生的各种事例,便是民进党当局煽动和炒作岛内民粹的力证。从蔡依林、林书豪到谭德赛和何晶,被绿营网军不断围攻和“群殴”的风波当中,均可以见识到民进党劣迹斑斑的政治操作。被戏称为“1450”的绿营网军,无疑是民进党当局制造冲突与矛盾,左右舆论风向,哄抬非理性氛围,挑动民粹进行“话语霸凌”的急先锋。在诸多风波中,挑动“两岸敌对意识”升高“两岸敌意螺旋”,成为民进党当局政治操作的“不二法门”。如台湾歌手蔡依林推出致敬疫情防控的原创英文公益MV《Fight as ONE》(《共同体的战斗》),因出现“感谢中国”图画,而被台湾绿营进行“泛政治化”攻击。NBA球员林书豪因在个人网页发文呼吁团结抗疫,“摒弃种族歧视和政治对立”,而被台湾绿营网军“出征”。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因坚持正义发声,也惨遭绿营网军排山倒海式的人身攻击和种族歧视。新加坡总理夫人何晶因对民进党当局宣称要捐赠口罩给新加坡的新闻,发表“呃...”的评论,同样遭至绿营网军的话语攻击,等等。类似事例可谓不胜枚举。

在上述风波当中,可以发现,有不少成为了绿营“牵拖”和攻击抹黑大陆的由头。比如,在谭德塞和何晶风波当中,当发觉舆论风向对民进党不利之时,绿营公然将其麾下网军的攻击行为,透过民进党当局调查部门公布所谓“证据”,并利用御用媒体营造声势,试图将“锅”甩给大陆,从而达到“一石二鸟”的政治目的。而在蔡依林风波当中,绿营借机炒作所谓“矮化台湾”,再次试图激发民粹意识。可见,不管是境外人士还是台湾本岛民众,只要触碰绿营敏感神经,或是可成为被政治操作的触媒,都可能被当成绿营话语霸权“出草”的标的。

显然,台湾目前的社会舆论氛围已然陷入了“绿色话语霸权”,甚至是“绿色恐怖”的危地。在这其中,民进党借由炒作民粹获利,进而形塑政治、立法以及绿色话语霸权体系。而为了让民粹保持恒温状态,反过来则是继续制造冲突与矛盾。在这一政治逻辑之下,力争实现其盘算与目的。然而长此以往,必将对台湾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坐效应。

不过,外界看到的却是蔡英文近期的声势不减反增,这是个吊诡的现象。台湾“时代力量”4月26日公布的民调数据显示,蔡英文及民进党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的满意度,双双破七成,分别为76.9%和72.9%。如果说,“时代力量”是深绿政党,其民调数据存在机构效应,未必全然可信。然而,相对偏蓝营的台湾TVBS民调中心于3月25日公布的民调却得出类似结论。蔡英文的满意度居然上升至60%,达该民调机构历次调查新高。虽然,民调会波动,具有不稳定性,然而从蓝绿民调结果来看,台湾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已被民进党炒作的民粹成功绑架。这种越发民粹化的岛内社会氛围,无疑会让包括民进党在内的台湾绿营更加有恃无恐。


绿营疯狂制造“寒蝉效应”

阻碍两岸融合发展

由于台湾岛内社会民粹化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民进党当局的气焰,使其对统派及从事两岸交流的相关团体或人士,乃至西进发展的台湾青年的打压更加张狂。如同以上所述,为“保温”对抗氛围,民进党当局会不断借机生事,制造纷争与话题,让岛内民粹固化“零和博弈”思维,全面挑动两岸在各个层面的“敌对意识”。可以看到,任何对依靠炒作民粹“续命”的民进党当局有利的人和事,都可能沦为其“政治猎巫”的对象。

比如,上海东方卫视驻华盛顿的台籍记者张经义,因在特朗普记者会上,表示自己来自台湾,便成为民进党当局杀鸡儆猴,制造“寒蝉效应”的标靶。显然,民进党当局试图借由打压张经义,来对“登陆”发展的台青产生威吓作用。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为数不少。多年来,与大陆展开交流与合作的台湾团体、组织和个人也不在少数。种种迹象已表明,民进党已然着手准备动用其强行通过的“反渗透法”来阻碍两岸民间的交流与合作。因为,两岸民间加强交流互动,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与理解乃至认同,有助于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并且会在较大程度上,导致民进党当局炒作民粹破功。加上在大陆以己方为主要阵地,不断吸引台湾青年“登陆”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民进党当局如鲠在喉,便伺机动用各种手段,对两岸互动往来设置更多的障碍。

观察目前的岛内局势,不难察觉民进党当局一直在发动网军、御用媒体及亲绿名嘴和政客,来煽动岛内民粹并灌输“井蛙视野”,从而让后者甘于成为自己利用的对象。同时,民进党当局加大“去中国化”步伐,试图稀释中华文化在台影响力,并对蓝营政党及团体进行强力压制,最大限度挤压其政治生存空间。也就是说,民进党当局试图消除台湾岛内的中华和两岸元素。比如,近期有不少冠有“中字头”的,或致力于推动两岸统合的深蓝政治团体被民进党当局依照“政党法”进行解散,相关财产被充公等等。民进党显然意图通过压制反对阵营来为其实现全面绿化台湾社会铺路。另一方面,绿营则不断加大炒作相关机构的更名,利用炒作民粹来巩固支持,并让台湾舆论氛围更加“一元化”。而民进党当局形塑出的“绿色话语霸权”,让“台独”人士躁动不已。近期,“台独”代表人物辜宽敏甚至公然抛出了所谓的“制宪公投”议题,试图挑战大陆底线。在民粹化加剧的台湾社会中,这一铤而走险的挑衅动作势必将产生不良的政治效应,无疑会让两岸关系雪上加霜。


哄抬民粹是手段

转移矛盾与焦点才是目的

包括民进党在内的绿营之所以群魔乱舞,不计成本与后果地疯狂制造两岸及岛内的对立与纷争,在笔者看来,其中重要的目的便是转移执政不力的焦点。2018年底的“九合一”选举被认为是台湾选民对民进党当局此前施政的总体检验。由于“拼经济”乏善可陈,在此之前的政治操作又引发反弹,“讨厌民进党”成为了当时岛内社会的舆论氛围,并在较大程度上,导致民进党在该年的“九合一”选举中惨败。鉴于此,在去年动用网军带风向,炒作两岸对立,灌输虚假危机意识而从中得利之后,民进党食髓知味,不断加大挑动民粹的“药剂用量”,并与境外反华势力里应外合,试图让台湾民众对两岸局势及区域形势产生错误认知及形成虚幻想象,进而绑架台湾民众,并最大限度骗取支持。而从目前的岛内民调数据来看,民进党当局这一政治操作在一定范围之内已然蒙骗了不少台湾民众。

然而,即使得逞一时,民进党真能一直靠“炒民粹”度日吗?台湾劳动部门于42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岛内放无薪假的人数已飙升至1.8万人,创下自200911月底以来的10年新高。国民党民代林奕华于4月中旬在台湾立法机构质询时指出,受疫情冲击,台湾岛内不少产业陷入低迷,人力需求减少。林奕华认为,今年台湾高校毕业生就业将会非常困难。她同时指出,去年7月台湾20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为13.05%,今年很有可能会超过14%。显然,国民党民代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今年台湾经济发展很有可能将遭遇不小的困境,尤其是假若ECFA到期后没有延续,那么台湾的发展困境将会更加严峻。在这一大环境之下,“拼经济”成为软肋的民进党当局,为了转移注意焦点,势必会不断制造对立与纷争,让岛内民粹继续高涨。不过,“激情过后”,台湾社会还能剩下什么?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