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古厝生活: 和她一起慢慢变老

来源: 2020-11-13 15:58
古厝生活:
和她一起慢慢变老
文/《台海》杂志记者 吴乔莺
过去,大厝是闽南人的传统民居,精巧的布局,细腻的雕画,除了带给人舒适宜居的感受外,还沉淀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陆续搬入林立的高楼中,曾经的闽南大厝,仿佛已经被遗忘在时光中。但仍有那么一些人,依旧留守在一座座古老的大厝内——或是为了守住那份绵长的记忆,或是眷恋着这熟悉的生活方式……岁月流逝中,古厝和生活在其中的他们,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今天,就请跟随《台海》杂志记者,去叩开古厝的大门,感受古厝里的生活。

居蒋厝:后人常聚传家风
行走在思明南路,你会发现一座吊着褐色木牌,上书两个金色大字“蒋厝”的老房子。初见时,或许你只觉得平平无奇,可当你推开那扇带着斑斑锈迹的铁门,踏入其中时,你才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惊喜。
走过那堆满了杂物的狭小通道,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红砖古厝,一位面容慈祥的九旬老人正在天井处与邻居悠闲地谈天。记者向其表明来意,欲要参观古厝。她便热情地唤来儿媳妇陈良霞。“莫见怪,我儿媳妇比我年轻,会说话,让她带你会更好。”这是一位典型的闽南奶奶,淳朴、善良且好客。于是,跟随着陈良霞的脚步,记者认真感受着这座百年古厝的魅力与生活其中的意趣。
据陈良霞介绍,这座古厝始建于清代乾隆末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它的主人蒋紫亭,曾是接近权力核心的带刀侍卫,官至六品。当年,蒋紫亭从泉州府奉调到厦门任职,为了安置家小,他便于鸿山南麓建了一座漂亮的两落红砖大厝。蒋紫亭去世后,其长子承袭父世职,因蒋家人丁兴旺,便决意扩建大厝,在原先的基础上新建了四落,合为六落大厝,成为当时岛内风光一时的红砖民居。过往的人们常会在此驻足,称赞其宏伟大气。
“蒋厝的六落大厝,每一落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有的屋脊是燕尾脊,有的则是马鞍脊,建筑非常精美。但遗憾的是,因为铁路和思明南路的修建等原因,如今六落只剩下四落了。”陈良霞告诉记者,蒋氏家族到自己丈夫这一代,已经是第二十二代,自己从1959年嫁到蒋家,在这大厝中生活了数十年,对这座古厝也颇有感情。而这些感情的留存,从细微之处便可窥探得到。
数百年岁月的洗礼中,曾经漂亮的新厝成为老厝,碎裂的瓦片、剥落的墙壁、褪色的门板还有那略带潮湿的空气……处处显示着时光的印记。但纵然老去,这座老厝依旧挺立着身躯,尽职尽责地为蒋家人遮风挡雨。而蒋家人亦不忍弃置老厝,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老厝和谐共处着——瓦片碎了、墙壁花了,那便请人前来修缮、粉刷;古厝内易潮,便在屋檐下横搭一根杆子,将衣服高高地晾起,如此一来,既通风,阳光又足;旧时天井内种的花草败了,那便重新打理起来,找来漂亮的花盆,种上颜色各异的花草,并在半空中搭起架子,让青碧的百香果藤蔓缠绕其上,日影筛阴,收获夏日的一份清凉……如此安闲的环境自是吸引了一些小动物前来,这里既有扑着翅膀的鸟儿、蝴蝶,也常能看见奔跑的猫咪、老鼠。
沿狭窄的过道往里走,穿过一道上锁的铁门,便来到“敬日堂”前。陈良霞告诉记者:“‘敬日堂’原来的匾额是真金做成的,为了防止贼人偷窃,才将其收起。”在匾额上,记载着这样一段话——“堂名敬日。盖尊君也。当八公官家宰时,上嘉其忠褒亡以额。故几著作及堂室,皆以是名子孙沾之。今君建祠祀祖,余为住宅厅堂仍其旧名,是即数典不忘之意也,故乐记之紫亭。四兄属九山梁上国题”。当中所提到的八公,便是蒋氏的先人,明代大名鼎鼎的贤臣蒋德璟。
敬日堂如今作为蒋氏祖祠,里面供奉着蒋氏的先人,地下埋藏着他们的骨灰。每逢春秋两季,都会有蒋氏的子孙前来祭祀。“如今蒋氏家族的后人已有上百人了,祭祀的时候很热闹。” 陈良霞表示,正因有蒋厝和祭祀文化存在,大家才有根可寻,关系不至于随距离而消散。家族的优良传统也可以一直延续下去。除了蒋德璟、蒋紫亭外,蒋氏的后人中还走出了不少正直、善良的人——蒋氏第十九代后人蒋以德曾是厦门有名的大善人,事业有成的他倾资支持厦门大小寺院和宫庙的修建,其中就包括南普陀寺大雄宝殿、鸿山寺大殿等;第二十一代后人也曾在厦门“破狱斗争”中掩护从监狱逃出的共产党员,为他们打开脚镣、提供藏身之所。
离开蒋厝已是傍晚,蒋厝狭窄的通道中陆陆续续有人走进,听得人声,陈良霞便亲切地探出头去,与他们打打招呼,话话家常。“他们也是蒋氏的后人,也住这儿。”陈良霞还笑着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大厝独有、别处却无的好处——出门、入夜皆无需闭户。“虽说住的人不少,但毕竟都是一个家族的人,不必像住在外头需要提防,互相照应着,挺好。”

居瑞懋楼:宁静生活意趣生
相比为了家族亲融居住在蒋厝的陈良霞,林英明、王英美夫妇居住在瑞懋楼的理由更为简单——因为住得舒服、快乐。
瑞懋楼坐落在角美镇东山村许坂社,探访瑞懋楼时,你只需在村口向村民说上“番仔楼”三字,那热情的村民便会为你指明道路。临行前,记者便听得角美流传着一句俗话“有东山富无东山厝”,本是将信将疑,但直到真正见到了瑞懋楼后,记者方才觉得名不虚传。
沿着村中的小巷一路向前,未过多时便可觅得瑞懋楼所在。见门未上锁,记者便叩门而入。只见一座头顶琉璃瓦“六角帽”的主楼立于眼前,“六角帽”下写着金色的“瑞懋”两个大字,周围还点缀着五彩的凤凰和麒麟浮雕,显得颇为气派。副楼和东厢房坐西向东,与南厢房组成四合院建筑群。
“上来泡茶吧。”只听得半空中悠悠飘来一句,抬头望去时,才发现二楼的阳台处,林英明和王英美正朝楼下亲切地招着手。记者按着他们的指引,穿过前厅,便见到厅后那古朴典雅的木质楼梯。深褐色的楼梯显然是经过重新粉刷,半新不旧的样子,不过若你仔细看去,就能发现每层阶梯因为经年累月的踩踏,已经呈现出浅浅的凹痕。
拾级而上,很快便嗅得淡淡茶香,林英明早已沏好了一壶铁观音,微笑地示意我坐下:“来了都是客,请便。过去有人来参观,我们也是这样邀请他们上来泡茶的。”阳台的风景很好,望得见村内郁郁葱葱的龙眼树,轻抿几口茶,微风拂面,好不惬意。
“这座番仔楼是我的爷爷林小庄、叔公林小抹一起建造的,不过我爷爷可不是出自什么富贵人家,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 林英明告诉记者,自己的爷爷过去出生在农民家庭,母亲早逝,继母持家,居住在破旧的砖瓦房,十来岁就得帮着做家务,三餐也没有保障,生活十分困顿。与东山相邻的石美北村社有位印尼老侨胞心疼这两兄弟,便把他们带到印尼梭罗爪哇发展。起初,兄弟俩只能做做体力活,积攒了一些钱后,便做起了小买卖,随着生意日渐红火,最终办起了专营日杂批发的“瑞懋公司”,这也便是这栋番仔楼名字的由来。林氏兄弟的生意顺风顺水,当年,在梭罗爪哇,他们甚至能买下半条街。同时,凭借着良好的人品和号召力,获得了印尼当地人和印尼华侨极高的评价。
发家后的林氏兄弟不忘故乡。“身居海外不忘祖,这是我爷爷常说的。”林英明说。为了将家乡建设得更好,以告慰前辈,林小庄于1925年回到家乡许坂社建设番仔楼,由于在建筑材料上颇为讲究,且规模巨大,直到1930年,瑞懋楼的建设才竣工。“这墙上的瓷砖,都是德国进口来的,建成时就有,从来没有动过,如今依然保存完好。”顺着林英明的指尖望去,记者看见墙壁上有不少颜色鲜艳的瓷砖——姜黄、粉紫、青碧、深红……瓷砖上精细的花纹更是令人啧啧称奇,既有圣诞花环,也有桃子、葡萄、石榴等组成的果篮,看起来活灵活现。“闲暇的时候,我也喜欢看看这些瓷砖,自己都会感叹那个时代的产品质量真好。” 林英明爽朗地笑道。
“有不变,也有变,过了这么多年,这番仔楼还是有许多变化的。” 林英明回忆自己儿时居住在这里的景象,“那时四面没有盖其他楼房,视野比较开阔,门口处还有漂亮的水池,而非现在仅剩的小溪流。而且经年累月,里面的木构件也被白蚁蛀蚀了不少。”
尽管瑞懋楼没有当年的美丽,但却不妨碍林英明对它的喜欢,“虽然过去我也曾搬到镇上住,但还是觉得回到这里最舒服,因为这里有最熟悉的环境和最亲切的乡亲。每天在这里泡泡茶,和来往游人话仙,也很有趣味。”

居林信屏楼: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与福建一水相隔的金门岛上,亦坐落着许多美丽的古厝,烈屿乡上林的林信屏楼便是其中的一座。这座两层高的小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的,故又称番仔楼,四合院式的建筑,闽南风格的红砖再加上西洋风格的石柱、雕刻,正上方用金色大字书写“西河衍派”的堂号,显得风韵独特。
“这栋古厝,要生活在这里可不是件容易事呢。”今年76岁的老人林马腾是生活在这栋林信屏楼里的主人,凝视这栋古老的建筑,总会让他想起那些过往。“为何不易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林马腾笑了笑,将古厝的故事娓娓道来。
“这栋楼是1936年建成的,但直到1981年,我才住进里面。”林马腾告诉记者,这栋楼是自己的叔公林信屏建立的。当时,林信屏离开金门,前往新加坡从事散装货轮业务,因此致富。出于对故乡的思念,1936年,林信屏交代自己的侄子林泊湖,汇款五千银元回乡兴建洋楼,并聘请内洋林姓匠人和烈屿当地的匠人一同建造,于1937年完工。可完工后,还未入住,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金门,林信屏楼便被管理盐田的日军霸道地占用。日军投降撤离后,林家人得以搬回。可好景不长,1949年,国民党军队撤离到金门,将林信屏楼作为军方指挥所,林家人被迫搬到楼前低矮的老房子居住。后来,林信屏楼又陆续成为上岐小学上林分校、民防指挥中心等,八二三炮战时,还遭三发炮弹击中,造成前落、攑头、屋顶损坏。对于小时候的林马腾来说,林信屏楼就像一处可望而不可及的所在,他期盼着这座古厝能早日结束它那多舛的命运,让林家人重新住进其中。
终于,林马腾的愿望实现了。可重新踏入林信屏楼的那一刻,他的内心多少有些落寞——楼房的面貌已面目全非。原本崭新的房子,因为战争和使用者的不够爱惜,已增添了不少伤痕。此外,由于当年国民党军队在金门需要建材,搬走了屋内不少家具、门窗。
但守得云开见月明。心疼之余,林马腾坚信,苦难终会过去,既然已经和林信屏楼相聚了,那便会照顾好它,让它不再失落。于是,他请来工人,一点一点地修补起这座古厝,将残破处补全,重新粉刷、添置家具,渐渐地,残破的古厝开始变得容光焕发。林马腾看着古厝的变化,心中也觉得欢喜,他将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并买来一些盆栽,无论是洋房的门口还是天井、天台,你都能看到这些散发着勃勃生机的花草,它们仿佛向人们昭示着古厝的第二春已来到。平日里,林马腾喜欢邀请邻居、好友来家里坐坐,谈谈往事,聊聊书画,也为这里增加了不少人气。
林信屏楼里,林马腾最喜欢的还属天台。“这里有住在城市高楼里享受不到的快乐。”林马腾告诉记者,天台既亲切又浪漫,平日里可以晒衣服,到夏夜的时候,便成了自己和太太纳凉的好去处,不仅宽敞自在,还能看到头顶那片璀璨星空。
林马腾膝下有三位儿女,过去也曾在此居住,但如今,和大部分金门年轻人一样,他们离开了老房子,去往繁华的台北,甚至到美国定居。
“您没有想过和儿女一起搬到大城市吗?”记者好奇地问。“我还是更愿意陪着这座古厝。”林马腾笑笑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这里正好作为他们度假的地方。我住这里,他们也方便。”每年寒暑假,林马腾的儿女都会带着孩子来到这里。这些生长在大城市的孩子,一到了乡间的古厝,便分外欢喜,跑上跑下、四处玩耍,将古厝的每个角落变成自己的活动空间。“这几日,孩子们才刚走,他们住的时长不定,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这古厝里,总会让我觉得很温馨。”林马腾说。
在林马腾看来,留在古厝意义,除了可以感受到一些小确幸外,更重要的还是能留存住古厝的历史。“古厝有人住,有人气,有人打理维修,才能维持得久一些”。林马腾表示,如今,常有游客到此游览,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跟游客讲故事,并将那些来自日本的漂亮瓷砖,来自漳州、泉州的石材等指给他们看,引导他们发现这座古厝的美丽。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