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青山青史 颂连横时代风采

来源: 2020-11-13 18:19

民众在连横书画院驻足欣赏纪念连横的书画作品。



连横成就颇丰,在两岸享有极高声誉。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连心豪坦言,早在1950年,台湾省文献会就举办了连横逝世十五周年纪念会。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又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讨论会、座谈会,表彰他对台湾文化的三大贡献,即研究历史、振兴文学、考据语源,并称其为“台湾知识分子第一人”。

近年来,厦门对连横的纪念活动也络绎不绝。自2013年成立以来,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和福建省连横书画院以弘扬连横爱国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理念,致力于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为推进两岸民间交流,两院举办各种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在两岸引起很大的反响。


两岸中小学生闽南语吟诵连横诗作

2020年是连横《台湾通史》出版10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先贤,福建省连横书画院特别举办“连横杯”中华诗词大赛,参赛者围绕连横或《台湾通史》进行创作。

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连横书画院董事长连明富告诉记者,对于这些获奖作品,接下来他们还会请两岸的中小学生来书写这些作品,并结集成册。

用连明富的话来说,通过这些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世代亲近连横。比如让小朋友书写获奖作品,这样出来的书籍,他们就会格外珍惜,因为里头也有他们的作品。

事实上,自2011年,连明富出资先后创办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和福建省连横书画院,围绕纪念连横展开的活动,连绵不断。

连横不仅关心台湾历史和语言的传承,而且把台湾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连心豪坦言,在厦门,为了纪念、研究连横,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多次参与并举办关于纪念连横的学术研讨会、座谈会。

经过两年的沉淀,以2013年为起点,一直到2019年,在连明富的牵头下,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和福建省连横书画院已经连续七年在两岸举办以连雅堂诗词为主题的书画展,还成功举办《纪念连横逝世80周年座谈会》《同文同种˙文化同源——连雅堂诗词两岸书法名家作品展》、《翰墨书香·两岸桥梁—庆祝两岸开启民间交流30周年书画交流会》、《连雅堂诗词两岸百位书法名家作品展(巡展)》等。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教授刘国深认为,围绕连横展开的座谈会,这不仅仅是个人现象,更是以点带面将那段历史还原出来,更好地找回我们海峡两岸共同生活的历史记忆以及一些精神价值所在。

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纪念连横的活动,也首次采用线上合作模式,通过邀请两岸各100位中小学生,通过线上合作,一起用闽南话吟诵连横的诗词,目前正在紧张地录制中。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连横书画院作为厦门(集美)研学基地之一,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两岸的中小学生前来。


在诗词中穿越时空与连横对话

痛饮狂歌试鹿泉,中原何处着先鞭?”“带水犹存唐版籍,伏波已失汉楼船”“裙屐渐欣乡国盛,文章足起劫尘衰”……连横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诗词,爱国情深见诸字里行间,令人叹服。

走进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连横书画院,一股浓郁的书卷气迎面扑来,只见一幅幅悬挂墙上的作品,或气势磅礡,或神韵飞扬,或雍容和悦,或恬淡隽秀、超逸绝尘,书法家们借由行书、草书、隶书、楷书等不同的书体,将连横的精彩诗作演绎得淋漓尽致。

据连明富介绍,该展厅除了介绍连横的生平外,还特别邀请两岸书法家书写连横诗作,以供后人瞻仰学习。在一处玻璃橱窗内,记者发现,一枚枚以连横爱国诗词为主题的篆刻印章。连明富说,这50枚印章全部由福建省连横书画院院长、厦门大学美术系教授连明生篆刻完成。只见印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两岸首例以连横爱国诗词为主题的金石,十分特别。通过篆刻艺术的传统形式来更突出地展示连横诗词之美,让爱国之情、爱美之心更好地传递开来。

因连横诗作结缘,两岸书法互动对话。2017年4月22日,值此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连横研究分会成立20周年之际,“同文同种·文化同源—连雅堂诗词两岸书法名家作品展”在厦门正式开展。此次展览中,一幅图文并茂的书画作品尤为吸睛,不仅有诗还有连雅堂先生的肖像。据连明富介绍,这幅作品背后意涵深厚,它是由台湾中国书法学会名誉理事长、福建省连横书画院顾问连胜彦老师与书画院常务理事阿毛老师合作,连胜彦老师题诗一首,阿毛绘连横画像一幅,海峡两岸同文同种,渊源一脉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诠释。

以书会友,翰墨传情。其实,每次连横书法作品展上,伴随两岸位书法家现场舒展宣卷、泼墨挥毫,一幅幅与连横诗词、两岸一家亲有关的墨宝,墨香四溢,引来众市民围观。福建省连横书画院院长连明生说,传承连横文化,弘扬连横的爱国情怀,与民众的互动是必须的,用书法展这种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得他们与连横有了联结。而且这些展览不局限在厦门,而是会在两岸等不同城市巡展。

 

2017年4月,“同文同种·文化同源—连雅堂诗词两岸书法名家作品展”在厦门正式开展。来自两岸60位书法名家,以连雅堂先生诗词为主题,精心创作了百余幅书法作品。



2019年,首个纪念连横的广播剧《青山青史》,播出后广获好评,并荣获十八届中国广播剧专家评析“一等奖”。


拍摄广播连续剧《青山青史》

2018年,在连横诞辰140周年之际,以连明富为首的团队,举办了连横诞辰140周年“十个一”的系列纪念活动。所谓“十个一”分别为录制一部广播连续剧、制作一部采风纪录片、举办一场学术研讨会、出版一本《连横研究论文集》、举办一场连雅堂诗词主题书法展、出版一本《名家书连横先生诗词作品集》、塑造一尊连横塑像、篆刻一套连雅堂诗词为主题的印章、出版一本《剑花诗稿印存》作品集、设立民间版连横纪念馆。

这“十个一”,每个都是大工程,广播连续剧《青山青史》可以说是其中的重头戏。自2018年初《青山青史》立项启动后,剧组先后赴连横故居——台南马兵营,连横参与的诗社“栎社”所在地——台中雾峰林家莱园,连横在厦门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鼓浪屿怡园、《鹭江报》社旧址,连横在杭州的旧居——玛瑙寺,连横弥留地——上海江湾路公园坊八号等地采风,并采访两岸研究连横的文史专家,为该剧的创作收集了丰富的素材。

从台南、台中到厦门、上海再到上海、杭州、北京最后抵达西安,连明富告诉记者,为了获取创作素材,他亲率采风团队,实地探访取材,重走连横走过的足迹,了解连横的生活背景。采风行程8000余公里。 一系列的采风,都是为了更好地创作《青山青史》。

连明富说,虽然连横只游历陕西,但他的家人却与西安有着更深的渊源,用连明富的话来说,凡是跟连横有关的,一砖一石都不放过。其时,连横的夫人随儿子连震东一家到达西安,四年后因病去世葬于西安清凉寺。连震东先生在西安居住工作长达13年,他的儿子连战就在西安出生。2005年,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阔别出生地六十一年后第一次重回陕西,并携家人按照中国传统礼仪祭奠祖母,以了却六十多年来连家子孙没有回来扫墓的遗憾。

据介绍,为了还原连横当年穷十年之功,一己之力,呕心沥血撰写《台湾通史》之艰辛不易,剧本初稿创作后,举办多次剧本论证会,两岸5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论证,12次易稿。

事实上,三集广播连续剧《青山青史》还特别请来了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台联原会长汪毅夫,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原副会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张铭清,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原副院长邓孔昭,台湾历史学家郑喜夫等两岸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该剧顾问。

2018年6月,广播剧在两岸同步播出,入岛后收听率达百万,获得不俗反响。三集广播连续剧《青山青史》选取连横在两岸工作与生活中的感人故事,重点讲述其立志著史、撰著《台湾通史》的艰辛不易和恢复中国国籍两大事迹。

连明富告诉记者,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还为该剧题字,他发来贺电称“《青山青史》广播剧为首部写实纪念雅堂先生宏观历史,奠定两岸一家亲之史实,期望甚殷,是所深许”,并来函表示制作《青山青史》广播剧“真正为两岸文化交流做了一件好事、实事”。为了同时让这部作品更好地在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传播,他们还创作了闽南话版。

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连横书画院董事长连明富(左一)向参访嘉宾介绍纪念连横的书画作品。



福建省连横书画院院长、厦门大学美术系教授连明生用篆刻展示连横诗词之美,让爱国之情、爱美之心更好地传递开来。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