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一个母体孕育出两个胎儿

来源: 2020-12-08 16:36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漳州古城办沙龙 聚焦闽南与客家文化

文/《台海》杂志记者  卢燕  图/李晋泰

 

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两支优秀的民系文化。它们由历代南迁的中原民众进入闽地之后,经过较长时间的融合发展,逐步形成具有各自的方言、风俗习惯、信仰乃至族群性格的两种文化形态。

10月17日,一场主题为“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学术沙龙在漳州古城举办。据悉,本次活动由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主办。来自闽、赣、浙三地的专家学者探讨了闽客移民史、建筑、方言、风俗、民间信仰及闽客文化的现代传播等问题。

沙龙交流活动中,穿插来自芗城、平和、南靖的充满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的元素节目:人偶同台《戏偶献瑞》、闽南语歌曲《乡愁乡音》、南靖提线木偶《舞狮》、平和客家传统小调《卖花线》、南靖客家山歌《十劝郎》、平和客家山歌《五更想妹》等,精彩节目博得在场嘉宾的阵阵掌声。


汤漳平 闽南师范大学教授

 林晓平 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教授



孙国亮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龙岩市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原主任


杨丽华 漳州文管办原主任 文博研究员


都有包容性和开拓性特征

汤漳平(闽南师范大学教授):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均来源于河洛文化,由于移民南迁的时间不同,形势不同,到南方以后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族群文化。福建人一般不会分不清这两种文化的区别,但内地学人则往往发生误判,闽地学人中,也有因为区分不清地域文化和族群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误解,从而影响文化研究的正常开展。

应当搞清楚族群文化形成的客观条件和标准,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不同的族群文化,形成状况不同,各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进行文化比较,不是为了要区分优劣,而是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是由历代南迁的中原民众进入闽地之后,经过较长时间的融合,逐步形成的具有各自的方言、风俗习惯信仰乃至族群性格的两种文化形态。它们随着其后的人口迁徙,播迁至广东、台湾地区、海南以及东南亚各国乃至世界各地。在台湾,闽南人与客家人是最大的两个族群。在东南亚各国,闽南话曾是华侨相互交际的通语。

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这除了继承连绵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自身的传统也是连绵不断,且不断发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拓性特征,这在宗教信仰、民间信仰、建筑文化、婚嫁礼仪、方言交流等都有所反映。如信仰方面,客家人崇拜神佛,信仰广泛。

 

都是中华文化的分支

林晓平(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教授):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实际上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一个母体孕育出的两个胎儿,其主要基因具有同质性。

两者的民间信仰表现出这种同质性:在祖先崇拜、神明信仰以及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崇信等方面,两者有不少相同、相似之处;不管是闽南文化还是客家文化,在信仰对象的丰富性、多元性、开放性以及信仰对象选择方面的包容性等都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由于漳州等闽南地区与客家区域相毗邻,其民间信仰也相互渗透、影响和关联,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况。

但是,两者在民间信仰方面也有一些显著或细微的区别,例如,客家地区是风水形势派的发祥地,故而对风水有一种特别的崇信;客家的祠庙数量巨大而规模较小,且较为简陋;闽南与客家不同的区域历史,也造就了不同的与地方历史文化相关联的神明;不同的民俗风情又使得两者在祭祀仪式、方法、祭器及参与者等方面形成差异。

 

各有丰富的多样性

孙国亮(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龙岩市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原主任):“民俗”暨“民情风俗”,是民间民众创造、共有、传承的日常生活习惯,民俗的多样性主要来源于中原农耕文明的传承和现在生活区域中多元文化的浸染、交融民俗的沃土是酿造一个民系思想品格和行为规范的酒曲。

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多样性来源于中原母体文化的传承和现在生活区域中由于经济、婚姻等与其它族群多元文化的联系与浸染、交融后而形成的。其中,闽南民系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晋、唐之间,所以闽南民系的方言以“唐音”为主;而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两宋期间,所以客家民系的方言则以“宋语”为主;在饮食上,闽南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于海鱼、虾蟹蛤等,而客家人的蛋白质主要源于猪肉、鸡鸭等。此外,在建筑上,虽然都是土楼,但由于闽南民系形成的主体人群是奉中央政府的命令入闽平息“蛮夷啸乱”的军人后裔,在文化性格上以武力统一华夏版图的“龙”图腾意识特别强烈,居高临下的俯视性、扩张性、攻击性和排他性的意识强烈,如在九龙江流域以“龙”来命名被征服区域就是典型的例子。

 

同的建筑形制与迁徙有关

杨丽华(漳州文管办原主任、文博研究员):土楼非客家独有,也有闽南人基于不同理念而建造的土楼,只是由于从1956年到1987年的土楼初期30 年研究,范围始终离不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的客家土楼,以致产生一个刻板印象,误以为土楼乃客家独有的传统民居。

闽南土楼与客家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两大部分。学界曾对土楼的起源、数量、大小等方面有不同看法。“土楼”一词最早见于1573年《漳州府志》:“漳州土堡旧时尚少……嘉靖四十等年以来,各处盗贼生发,民间团筑土围、土楼日众,沿海地方尤多。”可见,漳州土楼的产生和“盗贼生发”有关。其中的“土堡”是军事上防守功能的建筑物,没有日常居住功能,“土楼”则是防御功能与聚落民居相结合的结果。

闽南土楼和客家土楼在内部平面布局、结构形式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闽南土楼为单元式,整座楼被平分为若干单元,每单元为一户,各有独立的入口、内庭院、房间,有独用的楼梯上下,体现了较多的独立性和私密性;而客家土楼为内通廊式,家族内各户之间紧密联系,分户不明确,反映出强烈的公共性和群居性。

客家民系与闽南民系虽然在传统文化上有所差异,但是同为中原移民,很多方面都是相同的,土楼建筑亦是如此。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