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台胞赞“很有感很温馨”-精准施策促台商台企复工复产复市

来源: 2021-01-15 11:17

疫情期间,厦门最早复工复产的台企之一来明工业有限公司,将原有生产线改成护目镜生产线,用实际行动助力厦门疫情防控工作。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步调,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如何帮助台商台企增信心、渡难关、稳预期,成为了厦门2020年服务台胞台企的重要工作。

2020年2月,厦门市相关部门深入当地上百家台企走访调研,研究出台十条措施帮助台企安全有序复工复产,以实际行动推进厦门市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疫情下厦门精准施策,促台商台企复工复产复市成果显著。仅在3月,厦门268家规模以上台企和127家“三高”(指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台企全部复工;到5月中旬,厦门2600多家重点台资企业全部复工。


走访台企颁布十条措施

台资企业是厦门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发生以来,厦门市全力抓疫情防控,保社会稳定,促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在厦台胞台企防疫和台企复工复产服务工作。

2020年2月,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为更好地帮助在厦台企顺利复工复产,厦门市领导带领市台港澳办组成6个调研组,分赴6个区(含火炬高新区)调研走访,关心台胞台企疫情防控情况,了解在厦台企当前复工复产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听取意见建议以及下一步转型升级、增资扩产的设想打算,帮助台企提振信心,力保疫情防控和生产恢复两不误。

6个调研组一共走访了120多家台企,覆盖集成电路、电子通讯、新材料、机械装备、金融服务、交通物流、餐饮酒店、农业种植等30多个行业,并形成《厦门台资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调研报告》。

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厦门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会议专题研究了在厦台企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问题,提出十条措施,帮助台企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这十条措施包括: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台干返厦;保障员工返岗,破解招工难题;加强物资保障,倾斜支持台企;全面摸排交通,实现要素流动;优化金融服务,加快落地见效;加大支持力度,确保政策落地;搭建政商平台,优先购买台企产品;提供法律援助,降低违约损失;提升风控能力,加快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优化产业集群。

同时,厦门市台港澳办积极指导台企应对疫情,抓紧复工复产。通过与厦门市台商协会合作,积极摸排台企防控、节后恢复生产和用工矛盾等困难需求,为多家台企采购急需的口罩、额式体温计、消毒水等防疫物资。指导厦门市台商协会制作“企业节后复工复产,该如何防控”等微信公众号推文,引导台企积极做好疫情后的复工复产准备工作。

市台港澳办还指导各区台港澳办,针对各区实际,积极为台商排忧解难。开通涉台“在线咨询云服务”,开展“线上云服务”、线下“一对一”“点对点”帮扶服务。台湾青年就业辅导中心实现“线上办公”模式,利用QQ直播平台开展线上政策培训,线上即时指导各基地和台青做好政策申请,确保台青政策申报兑现不因疫情拖延时间。

 

给企业提供稳定发展环境

疫情发生以来,厦门市、区各级各部门密切关注台企疫情防控工作,用心协调指导企业复工复产。

据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介绍,三月初,在厦门市台商协会的会员企业中,90%以上都已经顺利复工。较早一批复工的是生产型企业,厦门市总工会帮助台企员工包机、包车返厦,这其中就包括友达、冠捷、宸鸿等科技企业,使得他们的员工可以从甘肃、云南、贵州等地顺利返厦。

吴家莹以自己的企业为例,表示在疫情期间,企业从厦门市得到四方面的帮助,除了协助员工顺利返厦,还有电费方面的补助、银行贷款利率降低以及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就以小小的口罩来说,疫情期间,厦门市相关部门到企业了解对口罩的需求情况,每个礼拜时间一到,就会打电话来说,你们的口罩几千个,可以来领了。这次疫情期间,厦门推出的这些政策和配套措施,都让我们感觉很温馨、很有感。”吴家莹谈起这次疫情期间厦门市帮助台企复工的种种举措,赞不绝口。

“公司2月9日开始陆续复工复产,是同行业第一批复工复产的企业。”厦门东亚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文浩介绍,到2月底,大约80%的员工已返岗。

韩文浩表示,疫情发生时,自己很是担心,“因为疫情让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厦门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让疫情在短时间内就得到控制,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稳定、良好的发展环境。韩文浩说,“厦门市政府出台了政策帮扶企业复工复产,既有精准有效的金融政策,又有相关的税费减免,这让我们既安心又暖心。”

在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员工们正在检验每一片面板质量,以高质量要求完成客户订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台资企业,目前在厦门拥有3大工厂,员工近6000人。公司总经理李行贤介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在上半年也遇到缺工、缺原料、缺客单等阶段性挑战。在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下,公司的生产供应已恢复正常水平。

疫情期间,厦门的高效服务以及政策支持,为友达的重新启动与发展提供了沃土。李行贤介绍,在厦门市政府和厦门海关的帮扶支持下,公司从“来料加工”企业成功转型为“进料加工”企业,同时厦门进行的“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也帮助公司推进工业智能化升级,降本增效。

“公司下一步将积极拓展大陆市场。AI、5G以及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都是我们显示屏产业可以充分挖掘的领域,大陆市场机遇满满。”李行贤说,此外,公司还在大健康事业、智能制造、循环经济等领域探索,期待拓展新的事业门类。

 疫情发生后,友达光电迅速复工复产。图为友达光电(厦门)员工在生产过程中。

台企主动助力抗疫

疫情期间,厦门市悉心关怀台胞的举措,也让当地台胞台商深受感动,他们纷纷行动起来,慷慨解囊,助力抗疫。

在厦门集美杏林,眼镜生产企业“来明工业”是最早复工复产的台企之一。疫情期间,厂里最忙碌的,并不是原本的防蓝光眼镜生产线,而是经过积极申请取得医疗用品生产资格的护目镜生产线。这一转产源自企业对满足医护人员需求的决策。“我们在设计上借鉴了蓝光眼镜,再加上之前已掌握防雾镜片技术,因此能够很快转到护目镜的生产。”公司董事长吴进忠说,“我们在厦门投资多年,有技术、设备、生产空间以及应变能力。防控疫情,不分企业大小,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能很快战胜疫情。”

“助力台企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的十条措施,给在厦台企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台商切实‘有感’。”吴家莹说:“疫情防控期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企业的政策,厦门市委、市政府也专门就台企复工复产进行调研走访,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给了台商台企很大信心。”

吴家莹表示,在早期疫情对企业带来影响的关键时期,从国家到地方层面专门出台针对帮扶台资企业的相关措施,不仅非常及时,也非常难得,进一步说明了从中央到地方对台资企业的重视。这些措施进一步强调了台资企业同等享有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各类援企稳岗政策,与各类企业一视同仁。

“这一系列措施对疫情过后恢复台资企业信心,确保台资企业在大陆更快更好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吴家莹说,“6月份之后,在厦台企已经基本全部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怀着对大陆经济和市场前景的信心,在厦台资企业正在开足马力往前冲。”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