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杏林街道曾营社区: 侨乡轶事多 古韵遗风长

来源: 2021-02-01 16:13

杏林街道曾营社区:

侨乡轶事多 古韵遗风长

碧波拍岸,潮音铿锵。古时的曾营,是闽南一个重要古渡口,北上通达八闽重镇灌口和县城同安,南下经古渡口乘船可通达厦门岛和世界各地,无数曾营人从这里下南洋到异国他乡谋生。这里曾是昔日曾营人奔向大海扬帆世界的起点。

杏林街道曾营村原是滨海村庄,一面靠山三面环海,历史悠久,至今已有着700多年。随着时代变迁,岁月更迭,水上的客货船不见了,曾营渡口也渐渐沉寂下来。

时至今日,和古渡安居一隅默默守护曾营村民的还有散落村庄各处的侨居、闽南古厝和祠堂宗庙,这里的居民活得惬意、舒适,处处散发着一股老城区沉淀已久的魅力。这里风光秀丽,人文蔚起。


曾为“南洋通番第一渡”

漫步在龙泉巷上,到了尽头,映入眼帘的是一棵盘根错节的古榕。白色砖墙上的阳光洒下,透过树荫的影子,映在龙泉巷上,午后很恬静,时间似乎被凝结了。令人难以想像的是,两百多年前,这里被称为“南洋通番第一渡”。

位于龙泉巷商检局围墙后侧,有一棵数百年高龄的榕树仍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曾营社区老年协会常务副会长曾炳山告诉记者,这里曾是华侨下南洋的第一渡,是先民们奔向大海,扬帆世界的起点。住在古渡口附近的居民曾焕赞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以前,古渡口还非常热闹,当时码头附近有很多小吃摊,叫卖声、吆喝声在古渡口不绝于耳。曾焕赞说,当时一到夏天,就跟村里的小孩到这一带的海域捡海蛎、抓鱼。

过去,人们要从水路外出都得在这个古渡口乘船,因人多地少,许多人都早早背井离乡去缅甸谋生。明清时期,著名华侨曾广庇等就是从古渡船头起航下南洋的。

与大多数乡里人一样,因家境贫寒,曾广庇13岁就赴缅甸仰光谋生,从事水泥杂工、摆渡等体力活。他在缅甸的发迹史,流传着许多传奇故事。曾炳山告诉记者,乡邻普遍流传的版本是,有一次出海,曾广庇连人带船被狂风刮走,漂到缅甸礼低镇,被当地的村长收留并招为女婿,从而继承了岳父的家业,逐渐经营致富。

有了第一桶金,曾广庇在缅甸开办德隆米行和百货公司,并代理英国石油公司的业务,建房约百间,购置田地3000余亩,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发家致富后的曾广庇热心公益事业,在银行存下一笔巨额专款,每月提取100盾(当时华侨回乡都称缅甸货币为盾)购买治疗烫伤的药品,放置在住宅大门边的走廊下,供伤者免费取用。这一善举一直延续至第三代。

《厦门市志》记载,19世纪末,曾广庇捐巨款助建仰光公共大医院,又在仰光亚弄区独资创办妇产医院,供仰光各族妇女免费住院分娩。英殖民当局为表彰他的义举,把建医院的大街命名为“妈庇路”,一直沿用至今。

创办龙山男女学堂

位于龙泉巷170号的建筑,是典型的闽南民居建筑,有前后落、前靠板、双护厝、回廊及上下石埕,雕梁画栋、泥塑砖雕,是曾营村目前保留最好的风貌古建筑。曾炳山说,这里便是曾广庇故居所在。

曾广庇故居毗邻古渡口,曾炳山说,过去这里出门就是海。1958年,这里还曾是杏林工业区开发建设初期杏林工委的办公场所。

曾广庇儿时因家贫没上学,发迹后就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上书。1911年,他带头出资并号召旅居缅甸的宗亲,在曾营村创办了龙山学堂,龙山是曾氏在当地的堂号。

当时,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借用祠堂办学,而曾广庇斥巨资为孩子们盖了大礼堂、教学楼和操场,还配套了一个小公园。马銮、西滨、内茂等周边村庄没有小学,孩子们都慕名来龙山学堂上学。为破解师资匮乏的难题,曾广庇还奔赴潮汕等地聘请经验丰富者来担任校长、老师。

曾炳山小学就读于龙山学堂,后来还成为龙山学堂的教师,至今仍保存着当年小学毕业证书。他说,当时龙山学堂还配备操场、池塘,设施十分完善,分设男子和女子学堂,是百年前厦门少有的专门为女孩开办的学校;免费让本村和邻村的孩子来读书学习接受文化教育。

1954年,龙山学堂被收编为公办校,发展为今天的曾营小学。至今,百年前的建校石碑仍保存在曾营小学的广庇亭内。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曾广庇一生救饥扶弱、兴学育才。据《厦门市志》记载,光绪年间,曾广庇捐献巨资赈济河南水灾,得到清政府颁赐的“救饥济弱”匾额。

如今在仰光,仍有许多地方能找到曾广庇的印记。缅甸第一所华侨高中——华侨中学的主楼就叫“广庇楼”。1920年,曾广庇将一块价值50万盾的地皮捐给华侨中学建校舍,支持在缅华人子弟上学。为纪念这位慷慨的慈善家,学校将中心地带的高楼命名为“广庇楼”,至今它依然屹立于仰光大金塔之区。曾广庇逝世后,为继承曾广庇的遗志,其后代又斥巨资捐建仰光大学体育馆。缅甸当局把他生前所居住的仰光西区大街命名为“曾妈庇街”。

滋养居民的白泉水井

作为曾营人出洋的必经之地,曾经的古渡口桅帆林立,市井交易,热闹非凡,这些居民们娓娓道来的鲜活的场景诉说着曾营这个水陆通衢之地曾经有过的繁荣。如今,古渡口不在,唯留古榕依旧矗立在那,同古巷古井一起,悠悠地看着曾营演绎岁月故事。

虽然曾营村里水井众多,但唯有白泉水井长流不息的泉水养育着全体村民,早年那些背井离乡的游子在要离开故土时总要装上一瓶白泉水,怀揣一抔土才肯踏上远去的征程,以示饮水思源,不忘故乡。

1958年,曾营被辟为工业重镇,白泉井更是发挥了它的最大功能,养育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由于当时自来水尚未普及且时常停断,白泉水井就成了最大的饮用水源。周边的纺织厂、玻璃厂的工人及杏林老城区的居民都得取该水井的水饮用,而且该井还是当时杏林豆干,厂、酱油厂指定的供应水源,只有用该井的泉水才能酿造出好的酱油做出美味的豆腐豆干。

至今说起白泉水井,曾炳山依然难以忘记那清甜的味道。曾炳山说,由于该井的独特之处,杏南路拓宽时舍不得填掉,只是用石板盖上,现藏身于杏南路下。

和古井古巷一样安居一隅默默守护曾营村民的还有那些遍地开花的侨居、闽南古厝和祠堂宗庙。在解放初期,这些祠堂宫庙曾作为解放军的驻防营地;顶祖厝还曾经作为杏林工业区及居民的粮店,服务着全杏林人民的吃饭问题,也是当时杏林公社各乡村粮食的收购仓库和场所。不管是白泉水井、龙泉巷抑或宗祠,在这里孕育了之后名闻遐迩的东南工业重镇。

用曾炳山的话来说,“湖里是特区的发祥地,而曾营则是杏林工业区的发祥地”。

甜甜的味道飘香海内外

“工业必须后移,杏林成为首选地。”1958年,随着一份文件的到来,杏林迎来首次大变身,杏林被划为厦门市新兴工业区。同年10月,工业区内建起全省第一家纺织厂——厦门棉纺织印染厂。这个因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提议而建的纺织厂,一度解决了福建人民的穿衣问题。随后,厦门糖厂、厦门化纤厂、厦门玻璃厂、厦门电厂等十几家省、市属大中型国有企业纷纷落地,杏林逐渐建立起纺织、化工、建材、冶炼等现代工业基础。

如今,再次走进杏林工业区,依然能从一些老建筑群中,寻见当年工业发展的影子。在杏林纺织西路7号原厦门纺织厂(现“厦门夏纺纺织有限公司”),在厂区东侧,保留了一栋栋“红房子”。在这条大约百米长的厂道两侧,分布了清一色的红砖建筑。这些都是原纺织厂仓储、办公、生活用房,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至今保存完好。这些老建筑更成为那个奋斗时代的显著标志,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

除了建筑外,更让人们怀念的还有那“甜甜的味道”和“满满的骄傲”。老厦门人都记得“杏花牌”白砂糖,这个从杏林工业区“走出去”的品牌,曾是我国第一批外销的白砂糖。

如今,位于杏前路的厦门糖厂生活区,是老糖厂目前仅存的区域。很多老员工至今没有搬出这片区域,有些人一住就是半辈子。虽然工厂早已没有往日的辉煌,但对于不少人来说它就是杏林老工业区的中心。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