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政治攻防将激烈化

来源: 2021-02-25 15:48

文/特约撰稿 杨昆福

2021年,台湾岛内各阵营及各方内部的派系山头势力,围绕着美猪议题、党主席选举、布局2024等各个方面的角力竞逐,将更趋白热化。

离下届国民党主席选举仅剩下半年左右的时间,接下来的国民党党魁之争势必也会成为今年台湾政坛的重要看点。

蓝绿之外,台北市长同时也是台湾民众党主席的柯文哲,其动向也倍受外界关注。


2021年,台湾政坛的政治纷争和攻防将持续呈现剧烈化的发展态势。这是台湾政坛的常态,不过由于次年,也就是2022年是选举年,台湾较具规模的“九合一”选举将在该年举办。在此之前,台湾岛内各阵营及各方内部的派系山头势力,围绕着议题攻防、权力争夺、资源分配等各个方面的角力竞逐,将更趋白热化。


蓝绿白争锋升温

“莱猪”攻防成焦点   

今年,蓝绿白最大的攻防焦点当推民进党当局开放瘦肉精美猪议题,亦即“莱克多巴胺美猪”(简称“莱猪”)议题。由该议题延伸出的“反莱猪公投”,包括“割莱委”在内的系列罢免案的推动,势必成为今年观察台湾政坛政治攻防的重要焦点之一。今年元月1日,民进党当局为讨好美国,换取所谓的“美台经济合作”,而开放瘦肉精美猪(“莱猪”)“进口”的政策正式实行,无疑将持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风暴。民进党当局自恃拥有虚高的岛内民意支持度,展现出权力傲慢姿态。原以为用开放“莱猪”来换取美方的支持,即使在台湾岛内折损一些支持度,也难以撼动自己的“根基”。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这种将“身家性命”寄望于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身上的投机行为结果落空,特朗普并未成功连任。拜登主政之下的美国,其对台政策未必会“川规拜随”,即使会继续大打“台湾牌”,但疯狂炒作台湾问题,大肆恶化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动作,极有可能会大为降低。民进党当局见缝插针,试图继续搭乘美国疯狂围堵中国大陆便车,而激化两岸对立,炒作岛内民粹骗取支持的策略,其效果将大打折扣。由此一来,民进党当局开放“莱猪”显然“表错了情”,形同为自己在台湾政治攻防当中挖了一个大坑。

在上述背景之下,由国民党发起的“反莱猪”和“还我公投”两项“公投案”的联署动作已如火如荼地展开。这除了将产生实际的政治效应,“反对阵营”在推动过程中,营造出的舆论氛围,展开的动作动员及由此凝聚的支持力度等各个方面势必将逐渐发酵,这无疑会对民进党当局形成政治压力和冲击。台湾“中选会”已于今年1月22日通过了“公投”的具体时程表。今年8月28日,将举办相关“公投案”的投票,9月3日将正式公布“公投”结果。若“反莱猪公投”最终得以通过,等于从民意的角度否决了民进党当局政策,届时民进党当局的声势势必会遭受极大的冲击。而随着政治效应的不断发酵和延烧,势必会波及民进党在明年“九合一”选举中的选情。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由于“莱猪”食安议题波及范围广,牵涉面较大,台湾民众关注度和切身危机意识较强,国民党乃至台湾民众党借由该议题对民进党当局发动攻势,显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也就是说,在该议题攻防当中,民进党当局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从目前台湾岛内各家民调数据来看,台湾岛内反对开放“莱猪”的比率远超过支持开放的比率。原先表态支持开放“莱猪”的时任民进党桃园市议员王浩宇“中箭落马”,被成功罢免,显然和其先前公开表态支持开放“莱猪”政策有着莫大的关联。当然,王浩宇所在的选区“蓝大于绿”的选民结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王浩宇被罢免后,蓝军士气大振,更加积极地推动系列罢免案,而由“反莱猪”衍生出的“割莱委”行动,亦即推动罢免支持开放“莱猪”的绿营“立委”的活动,也不断在推进当中。由此可见,在2021年当中,罢免案也将成为蓝绿攻防的焦点之一。

去年6月,时任高雄市长的韩国瑜在民进党的强力介入之下惨遭罢免。后续蓝营结合“反莱猪”议题,推动针对绿营的相关罢免案,似乎找到了着力点。而民进党除了试图弱化蓝营推动的罢免案的正当性外,也扬言要在自己的优势选区发动对蓝营政治人物的反制措施。由于县市议员实行的是复数选区制,也就是分区比例代表制,相对容易罢免。由此若蓝绿双方在这一层级不断展开“报复性罢免”,今年台湾岛内的“罢免攻防”势必会十分惨烈。不过,蓝营发动的“割莱委”行动,由于“立委”属于单一选区两票制,罢免门槛较高,因此成功率较县市议员罢免案而言相对较低,但其产生的政治动员效应也是不容小觑的。


“蔡苏体制”或瓦解

民进党权力布局将洗牌

苏贞昌在2019年1月接替赖清德担任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当时民进党当局这一布局在外界看来,主要是为了力图确保蔡英文能在次年1月的台湾“大选”中得以顺利连任,而做出的妥协。后来蔡英文连任后,在2020年5月20日开启第二任期。当时,台湾坊间普遍认为苏贞昌极有可能会“完成阶段性任务”而“功成身退”。当时,苏贞昌一度在蔡英文在去年1月胜出后,对民进党其它派系动手,拉下了不少人,安插自己人马上位,外界当时也认为,苏贞昌应该是自感可能会“隐退”而不顾民进党内的观感,做出了相关举动。不过,或许是蔡英文基于政治平衡考量,苏贞昌还是随着蔡英文连任,而蝉联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一职至今。“蔡苏体制”也成为台湾岛内描述民进党当局权力运作的代名词。可见,尽管先前曾经数次传出不睦,但基于共同的政治利益考量,蔡苏二人依旧不得不维持“面和”姿态。

不过,后续因民进党当局展现出结构性权力傲慢姿态,政治酬庸大行其道,施政无能弊案频出。尤其是去年8月底,不顾“程序正义”问题,直接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宣布准备于今年1月起开放美国“莱猪”,更是引爆了不小的反弹以及台湾民众的强烈不满。苏贞昌及蔡英文先前通过炒民粹而维持的虚高民意支持度大幅下滑,并呈现持续下探的发展态势。“蔡苏体制”受到诟病及冲击,苏贞昌去职传闻不断传出。在上述背景之下,随着今年台湾岛内政治攻防的白热化,苏贞昌行政团队改组,甚至是“总辞”似乎已成板上钉钉的事情。因此,今年民进党当局内部权力的重新洗牌极有可能会再次上演。


国民党党魁换届

蓝营政治势力将消长

今年七八月份左右,国民党主席将举行换届选举。由于该届党主席选举有别于目前江启臣担任国民党主席是补足先前吴敦义辞职剩下的任期,而是拥有4年的任期,并且拥有明年“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布局的主导权,尤其是台湾22个县市长国民党参选人提名权,也就说,拥有诸多党内资源主导和分配权。如果能在明年的县市长选举中,不失分甚至是斩获佳绩,那么不但不须下台负责,更能奠定代表国民党参选2024“大选”的出征代表权。如今,民进党当局因开放美国“莱猪”而陷入政治泥淖,外界普遍不看好民进党的2022选情。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民党主席之位对于国民党内各山头势力的吸引力可谓不小。毕竟,这不仅关乎到个人的未来政治出路的开拓和政坛影响力的提升,更是寻求国民党内“历史定位”的良机。

目前,国民党内下届党魁热门参选人,除了现任党主席江启臣外,去年6月被罢免目前暂时处于沉潜状态的高雄前市长韩国瑜,以及已几年缺失政治舞台的新北市前市长朱立伦,甚至是新北市现任市长侯友宜,乃至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等人,均是外界热议的可能人选。目前,江启臣确定无疑准备寻求连任,而朱立伦则表现出强烈的参选意愿。“江朱对决”态势成为近段时间以来,外界关注的焦点。不过,依旧拥有一定支持基础的韩国瑜,最近也显露出参选的迹象。目前离下届国民党主席选举仅剩下半年左右的时间,相关有意角逐国民党党魁的人选估计很快便会一一浮上台面。接下来的国民党党魁之争势必也会成为今年台湾政坛的重要看点。


柯文哲布局2024

牵动蓝绿政治动向

在蓝绿之外,台北市长,同时也是台湾民众党主席的柯文哲,其动向也倍受外界关注。前不久,柯文哲接受媒体专访时公开表示,如果民调支持率超过20%,将投入2024台湾“大选”。由于,2022年台湾县市长选举之后,柯文哲的台北市长任期将届满,目前来看,他势必不会转战参选其他县市的县市长,也不会单纯当个“阳春党主席”,因此布局并投入2024台湾“大选”的几率依旧不小。毕竟,不管输赢,均能拉抬台湾民众党的声势。不致于导致台湾民众党提前泡沫化。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曾经多次投入台湾“大选”,除了发挥“母鸡带小鸡”试图拉抬亲民党“立委”参选人整体选情外,维持政坛能见度也是考量之一。事实上,柯文哲届满台北市长后,同样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因此,柯文哲抛出可能参选的言论,想必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有一定的政治考量。

因此,尽管2024台湾“大选”离现在还有一段时间,明年还有县市长选举,但柯文哲布局台湾民众党2022选战及2024“大选”的动作,估计今年便会逐渐上演。这势必会加剧台湾政坛攻防的激烈程度,在蓝绿之外,台湾民众党的系列动作也将是今年的一大看点。


“台独”势力蠢蠢欲动

难掀“茶壶风暴”

由于台湾政局目前依旧维持民进党“立法”行政“一党独大”的局面,“台独”势力有恃无恐,并且蠢蠢欲动。民进党内以游锡堃为“精神领袖”的“正国会”,以“独派大佬”辜宽敏为代表的“台独”组织或个人,以及以“绿党”为典型的深绿小党,不断抛出修改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的政治动作,试图大玩“法理台独”的玩火举动。比如,近段时间,辜宽敏旗下的“台湾制宪基金会”串联岛内100多个“台独”团体,发起成立“台湾新宪联合阵线”,鼓吹要制定新的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而台湾“独派”政党“绿党”去年6月发起了修改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增修条文”的举动,被要求补正后,今年1月宣布已完成内容补正。台湾“中选会”后续需进行回应。由此来看,今年“台独”分子将继续兴风作浪,大玩“法理台独”擦边球。此举将为台湾政局及两岸关系注入更多的变量。

不过,今年美国大选过后,拜登极有可能不会再度采取特朗普当政时期,利用民进党当局疯狂炒作“反中抗陆”的粗暴路线,而会相对缓和及趋向低调。因此,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的疯狂程度会有所降低。在此背景之下,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势必难以掀起多大的政治风暴。毕竟,民进党当局也不敢公开放任“台独”组织触碰大陆红线,而遭到极大的政治冲击。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