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杏滨街道锦园社区:穿行古厝旧港 找寻前世今生

来源: 2021-02-26 15:46


这里是著名侨村,三千余人口,侨属占七八成。“以海为田”的锦园人,明清以来便一拨拨漂洋过海,过台湾下南洋,外出谋生,如今旅居海外的锦园后裔,是老家村庄人口的两三倍之多。
 曾经的锦园村,三面环海,仅西连陆地。村民林宗权告诉记者,旧时的绵园村东有一条海港,流经杏林湾,通向度门港,直达海外,因海港长远,村子原叫“港远”,后来围海造田建码头,有港口有田园,社名改为“港园”,因开基祖林振盛来自海沧锦里村,为了让后代子孙不忘本,故而改名为“锦园”。
青山为靠,碧海拂风,古厝洋房。在这传统沿海村落里,燕尾脊古厝与番仔楼交相辉映,一座座原汁原味的古建筑正向我们述说着那代代相传的故事。

>>往日舟楫往来的热闹古渡口,如今已平静下来,水中几株树木和一片青草,仿佛遗世独立的姿态,似在诉说着这里昔日的风光。


 至今已有600年历史
锦园村的历史,可追溯至元末明初。
据林宗权介绍,锦园林氏开基始祖林振盛是海沧锦里林氏始祖林天福的六世孙(四房),于明代初迁入锦园,以养鸭为生,至今已有六百年左右的历史。
元末明初,锦园林氏始祖林振盛幼年随母从海沧的锦里社来到杂姓的港远村落户,帮人放养母鸭为生。后来母子自立门户,勤劳致富。传说他们的母鸭每只每天生两个鸭蛋,便有“鸭母生双蛋”的传说故事。
数代后,林氏裔孙已众多,他姓村民陆续移出港远村。约三百年前,林民先人进行人工围海造田,筑起一条三百多米长的埭岸,横跨海湾,与对岸的后浦村相连。此后港远村的海湾滩地变成了肥沃的田园。有海港又有田园,村名即被改为“港园”。因闽南话口音之别,也有叫“港园、甲园家园”等。
历史上,当地人多以海为生。早在乾隆年间,锦园人为了生计被迫漂洋过海。林宗权说,其时锦园先辈林生等四位乡亲,历经艰险,渡海到台湾彰化的禾美乡,拓垦土地,至今已繁衍子孙上万。
林生又被称作“箍桶生”,关于“箍桶生”的故事,至今在锦园老一辈中,无人不晓。林生自幼丧母,与做木工的父亲相依为命。有一日林生父亲外出做桶,回来晚,在半路上遭遇强盗抢劫并遭痛打,以致脚残。这事深深刺痛了林生幼小的心灵,其时,他便下定决心学武,日后有本事惩治坏人。于是,村里有人练拳脚,他便偷偷学习,而后又想方设法拜师学艺,终于成了一名武功了得的拳头高手。他的一支扁担舞起来虎虎生风,任人盆水泼去,滴水不沾其身。更厉害的是他的指功,竹篾圈箍桶用手指绷,铁钉用拇指压。桶钳和铁锤对他是多余工具。
林生打小就跟着父亲学做木桶,并以此为生。因为热情豪爽,为人随和,四方乡亲都直呼他“箍桶生”。为了谋生,林生跟乡亲一起,渡过黑水沟,并在台湾彰化落脚。



>俯瞰锦园新大厝。



>如今新大厝只有林宗胜夫妇居住其中。


>新大厝前埕的红砖都是从龙海石码运过来的。



在台湾延续家乡地名
 “从小父亲就告诉我,我们的先祖8岁时,孤身一人来到台湾打拼,什么都没有带,只有一根扁担,就随着移民潮,与同族宗亲,从大陆同安来到了彰化县和美镇中寮里(中寮)、井里(子井)及竹营里等地落地生。” 厦门国寿种猪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台胞林国忠是锦园第二十一世孙,他说,先祖们一辈子辛勤劳作、省吃用,虽然成家立业于台湾,但老祖宗心中,时时挂念着家乡的一草一物。
在林国忠的印象中,“祖父常对我们说‘孙子啊,阿公卡早住在大陆同安锦园村,若是有闲想要返去看看’”这句话就这样留在林国忠心中,一直无法忘怀。
1990年,林国忠第一次来到大陆,那时便开始寻找“锦园村”这个地方。1998年,林国忠决定选择在厦门市同安区经营国寿种猪场方便打探祖宗所记的老家“锦园村”,但是却遍寻不着。
一直到2000年的夏天,一场与农业局的会议里,被告知,原来锦园村俗称家园村、甲园或港园,这才终于对接上了。
到了村里,村内的池王宫庙、庙后的大榕树及振盛公(锦园始祖)墓,这些场景与祖宗们所说的景象一样,是如此的熟悉,林国忠激动得流泪,终于找到了我们的根!而从林氏宗祠与断简残篇的族谱中发现,老祖宗赴台约莫二百九十九年了,为了不忘家乡的一草一木,台湾的村里角落与家乡的村里角落地头地名不尽相同,令林国忠心中感慨万千。

林国忠说,300多年前,自己的祖先从同安锦园渡船头乘坐舢板船 (当时的商船),一路漂泊随风流荡,从彰化鹿港登陆台湾岛,经过几十代的繁衍,如今当地的林氏后代多达一万多人。那时,林家祖先还一同带去“池王爷”神像,刚开始把神像放入私人家中供奉,后来放在宫中由信徒供奉,至今香火不断。

>锦园的古厝洋房,既有闽南风格,以本地的土、木、石、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又增加了“洋味”,采用钢筋、水泥、金属、釉面砖等舶来品。房屋装饰上既有闽南地区常见的木刻、石雕、泥塑,又有南洋风格的花纹、图案等。

>在锦园的不少古厝中保存着旧时的农耕用具。




乡民经由古渡口下南洋

步入锦园,在古厝间穿行,闽南传统建筑的燕尾脊下,是被时光打磨得泛光的红砖墙。旧陶盆、石磨散落在院角,主人随手种下的绿植增添了几分新意。古厝木门的铁环扣在几代住户的摩挲下显得光滑温润,与被百年风雨侵蚀的木门雕花相比,更显生气。
侨民及当地富足起来的族人开始建造大厝。清末、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栋栋带着华侨印记的房子拔地而起。
林宗权告诉记者,清晚期开始,不少锦园先辈相继下南洋打拼。那时在缅甸华人间流传这样一句话,“天上天公,地下林振宗”。林振宗乐善好施,慷慨救济有困难的旅缅侨民。除此之外,同为锦园后代、缅甸华侨林求来致富后,除了回锦园建造豪华大厝外,他还带头召集锦园同乡华侨筹措巨资,于1947年在家建学堂。解放后,这学堂成为锦园中心小学。
这些古厝洋房,既有闽南风格,以本地的土、木、石、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又增加了“洋味”,采用钢筋、水泥、金属、釉面砖等舶来品。房屋装饰上既有闽南地区常见的木刻、石雕、泥塑,又有南洋风格的花纹、图案等。
锦园新大厝是村中古厝最早的一座,是由缅甸华侨林笃仪、林笃崎、林笃水等五兄弟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共建。历经100多年历史,古厝里的砖雕、木雕、石雕依旧栩栩如生,堪称闽南建筑精华。
据介绍,锦园新大厝中大量的巨石与红砖、杉木等建筑材料,均由外地用帆船海运到锦园村的“埭岸码头”,然后花钱请全村人搬运到新大厝。今年80岁的林宗胜夫妇至今仍守着古厝。据他回忆,旧时古厝前的围墙外,便是海,而古渡口就在古厝前不远处,他的祖辈便是从当时的古渡口出发,渡海下南洋的,但关于祖辈经商的更多细节,由于年代久远,早已不得而知。
往日舟楫往来的热闹古渡口,如今已平静下来,水中几株树木和一片青草,仿佛遗世独立的姿态,似在诉说着这里昔日的风光。



盖完豪宅又建私塾
无独有偶,与新大厝相媲美的,便是汾阳大厝。只见其屋前老树郁葱,门前石埕宽敞,古朴而厚实的木门尽管已陈旧泛白,仍掩不住一室流光溢彩。
据介绍,汾阳大厝于1913年建成,同新大厝一样,是典型的闽南红砖民居。这座宅子,被当地人称为郭家老宅。
记者了解到,老宅的建设者为缅甸华侨郭朝阳。出生于锦园后浦的郭朝阳,后到缅甸仰光经营大米生意。经过多年艰苦创业,郭朝阳的大米生意兴隆,并开办多家连锁店。经济富裕后,郭朝阳便决定回家乡兴建大宅。
1910年,郭朝阳汇款回集美,汾阳大厝便破土动工。据郭朝阳的后代郭世勤介绍,“听祖辈说,建这座宅子,一周便花费了1000大洋,整整用了3年时间才建成。”
这座宅子坐北朝南偏东,由前中后三进大厝及左右护厝组成,共有46间房。前部是宽敞的庭院和外埕,后部有花园,周遭由矮墙围起,将整栋宅子连成整体。
记者注意到,老宅前落和中落为主人居住的主厝,是一组相对独立的四合院。后落为当时下人居住处。走进老宅庭院,只见前落为三段式燕尾脊,脊下和前包檐均有彩瓷剪黏,人物及动物均惟妙惟肖。
院门门额上泥塑着“汾阳”二字,汾阳是郭姓的灯号,所以该老宅才称为汾阳大厝。步入大厝正面的凹寿门,映入眼帘的是八扇屏风,当时都是金粉彩绘,如今金粉被偷挖走,但彩绘图形仍瑰丽多彩。每一落的斗拱、垂柱、瓜柱、坐斗,以及梁、枋、门、窗,均有彩绘和漆金,各个角落都有交趾陶、国画和诗词等装饰门面、屋脊、廊道等,甚至有大批金粉墨宝及琉璃瓷烧就的题额、楹联,使古宅显得富丽堂皇、高贵气派。古宅院后有花园,种满花草瓜果,藤枝缠绕。
郭宅建成后,郭朝阳又在屋旁建了一座“景泗堂”私塾,供乡亲子弟读书。 民国时期,兵荒马乱,老宅在村里是最显赫的目标,里面的古董、家具等值钱的东西都被搬走、损毁。而在当年两岸军事对峙年代,老宅成为解放军部队的驻扎地。如今,郭家的后代都住进新房,曾经辉煌一时的豪宅成为破旧的空宅,只有郭世勤每天都来坐两三个小时,坚持守着祖宗的老宅。


>位于锦园后浦的郭文钻宅建于清代,房中的木构壁柱及后厅的挑檐仿木雕精细,房主后代至今仍保留有清乾隆、道光、同治时期的遗嘱、契约、合同等。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