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杏滨街道西滨社区:斑斓古厝 堆叠村落厚重底蕴

来源: 2021-04-20 16:43

文/《台海》杂志记者 卢燕  图/陈嘉新  许梗桐


漫步西滨社区的乡路中,一些古朴清幽、颇具历史感的古厝古木不由分说映入眼帘。它们如沉思的智者一般静坐村落,见证西滨巨变。


漫步于西滨社区的乡路中,一些古朴清幽、颇具历史感的红砖大厝、侨房不由分说映入眼帘。百年来,它们如沉思的智者一般静坐村落,见证西滨六百年巨变。
由于历史、地缘等原因,西滨社区早在一百多年前便有大量居民为了谋生,纷纷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达东南亚。就这样,大批华侨形成,而留在他们身后的,便是大批祖居地的房子。徜徉其间,眉目里看到的古码头、宗祠、红砖厝、侨楼,倾诉着让人似懂非懂的话语。


有望成为闽南文化的展现地
狭窄的青色水泥板路面上,几只小狗躲在各家檐口的角落,眯眼望着来人,一点不惊慌;三两老人,就在这狭长的通道里话起了家常。她们背靠的老房子的墙壁已经斑驳脱落,墙体的沙石和瓦片早已显露。
走在西滨村落间,随处可见的红砖大厝,更像一位经历冷暖的老者,安详慈爱地守护子孙。据介绍,西滨村有着近 600 年的历史,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较完好,传统闽南乡村建筑群更是随处可见。
村民陈玉祥告诉记者,开基祖清惠公约于明朝宣德年间,移居马銮湾北侧现西滨村一带,先祖最早在村里低处,南自“王爷庵”北至“艾门仔口”一带,用各种石材筑建防范潮水侵袭的驳岸,然后整理出一狭长平地,这是最早村庄建设民居的地块,为形成村庄雏形奠定基础。
清惠公在西滨定居后,艰苦创业,开枝散叶。倚靠在小山坡上的陈氏宗祠,对着马銮湾,大门外的空地上建有一堵墙,正对着大门,宛如一扇屏风。古厝悠悠,孝道绵长。每年冬至春节等四大节,村民都要到宗祠内“德芳堂”祭拜祖先,慎终追远。
村中房屋依山就势,红砖红瓦建成的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穿行在逼仄幽静的石巷里,两边的墙壁伸手可及。附着在墙角的苔痕、缠在石墙上的老藤,给石屋增添了一份沧桑。历经岁月的洗礼,石墙一片斑驳,但其呈现出来的红褐、灰白、藏青的色泽,在阳光的照射下,绚丽缤纷,俨然一幅油彩画。百年古榕随处可见,还有各姓氏宗祠、祖屋不少保存完好,其中不乏源远流长的名门望族遗留的老屋,古建筑上的嵌瓷、木雕、壁画和石雕等工艺美轮美奂。始建于明代的大明庵,虽经历翻修,但大明庵中保存的大量明代及清代建筑石木构件,很有历史价值。整个西滨社区堪称一座“闽南民间艺术博物馆”。
记者了解到,闽南文化博物馆综合体项目建设已初步达成选址马銮湾西滨村的意向。未来,这里将有望成为集中展示闽南文化的推广地,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西滨村是著名的侨乡,这里70%的人家都有华侨关系,侨房是华侨文化无声的见证者。从上到下分别为安居楼、黄楼与红楼。



曾有“小香港”美称
“西滨的地形东高西低,以前海上看过来,层叠而上的地形特别漂亮,固有‘小香港’之美称。” 村民陈玉祥说,西滨社区濒临马銮湾,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马銮湾海堤建设之前,几百年来西滨村的码头就坐落于“王爷庵”戏台周边,古渡口见证了数百年来的沧海桑田。 
当时潮涨潮落,无论是出发前往厦门岛的大帆船,还是驶向对岸海沧新垵或霞阳、西面集美陈井、北面前场的“双桨”小客船,以及出海捕捞的渔船,都停泊这个古渡口——“王爷庵”码头。码头附近分布各种小店,炸五香条、炸海蛎饼、卖肉粽、卖“水面”等闽南小吃的摊贩,吆喝声此起彼伏;村里重大节庆活动如“送王爷”、“宋江阵”表演、“赤脚踏过火炭堆请神”等也多在此进行,节日时邀请戏班在戏台上表演芗剧、高甲戏和南音等,这里一度是村里最繁华、最有商业气息的所在。
陈玉祥告诉记者,为了谋生,不少西滨人从这里扬帆起航,漂洋过海,从太平洋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前往泰国和缅甸等地谋生与发展,据说现在西滨村在缅甸的后人已经达到数千人,远超本村的人口。
“西滨村是著名的侨乡,这里70%的人家都有华侨关系,侨房是华侨文化无声的见证者。”陈玉祥说,村里的老侨房还有好几处,是村里不可移动的文物,也是联结血脉乡亲的物质载体。同时,村里还保留着传统的古渡口,是西滨人渡海下南洋的出发地,这里留下了先辈人艰辛创业的足迹,更是华侨文化的见证。西滨的水通江达海,村里的黄楼、红楼、安居楼便是顺着河流,乘着海风而来。



上世纪30年代的地契犹在

沿着两旁长满野草的小径,我们来到黄楼。有别于颜色鲜艳的侨房,黄楼沿用石条最本真的色泽,干练而质朴。花岗岩墙基墙裙、铁栅栏围护的门廊、水洗砂面的壁柱窗套、拱形或尖形的窗框窗楣和楼顶上山头、带栏杆的阳台露台以及附楼水形山尖上的双狮抱球图案,均带有强烈的欧式风格,但内部厅堂和房间的布置及装饰上仍同于闽南古厝民居,如木结构的大门扇、厅堂内设寿屏、两侧摆放太师椅以及“尺二”红砖铺地等。
有人在院里拉了晾衣绳,红红绿绿的衣裤让这座霸气犹存的老宅,瞬间变得柔和许多。
房主后代陈世盼坦言,过去房子外观墙面白中泛黄, 因此,大家将其称之为“黄楼”。据陈世盼介绍,黄楼是父亲陈明濂及其弟弟陈明谦到缅甸做生意赚钱回来,购买海地建的,至今他还存着父辈当年购买海地的地契呢。
黄楼始建于1933年,历时3年才造成。黄楼面朝马銮海湾,依堤岸而建,是十足的“海景房”,后来盐场开建,这片浅海慢慢变成了农田,“海景房”变成了“内陆房”。
陈世盼说,以前家门口就是渡口,从爷爷、父亲到哥哥,一代代接力从这里出发,奔向大海,到缅甸仰光闯出一片天,经营了两家公司,分别为永信德和瑞德公司。其中,永信德主要做碾米,而瑞德公司则是经营五金店、杂货店、汽油等生意,在其发展顶峰,还有两艘货轮,作货物运输之用。
拨开侨楼前方的野草,青石条叠砌成的阶梯蜿蜒而下,从这里拾级而下即为海。在陈世盼的记忆中,从爷爷开始,小到金链子、手表、戒指、玉镯、玉环等,大到楠木做的木桶、结婚用的篮子等生活用具,都随着这一湾海水,源源不断地漂洋过海而来。这些,陈世盼视如珍宝,保存至今。


黄楼的后代时不时地就回到这里打扫、到侨房中走走看看。


通向海的石阶。

黄楼的主人至今保留着当年购买海地的地契。

黄楼建造期间,陈明濂和弟弟陈明谦轮流回来,请的是惠安的师傅。由于是海地,涨潮时,海水没过门前,师傅就建一巷之隔的红楼,退潮时,则建黄楼。原来楼顶正中三角形山头的尖顶上塑立展翅飞鹰,其下有草书体四字题写楼名,然而风雨侵蚀,楼名字迹已模糊难辨。

一直到抗战爆发,下南洋的水运停了,陈世盼的父亲便留在了家中,只剩下哥哥陈世晋只身留在仰光继续经商。一直以来,陈世盼都跟大哥保持着联系,他说,自己上大学,过去都是靠大哥每月寄回来的钱,直到自己上大学之前,不管是自己的学业还是家中的经济来源,也多是大哥长期的资助。
从被抱着入住黄楼,到如今85岁,黄楼一直都是陈世盼魂牵梦萦的所在。随着大家陆续乔迁新居,大厝空了下来。往日萦绕在大厝厅巷之间的欢声笑语,渐渐远去了。然而,老宅承载的家族记忆,却不会消失。我们造访当日,陈世盼的儿子、侄子们正在为老宅进行一年一度的“扫尘”大行动。时不时地,陈世盼便会到大厝走走。用他的话来说,漫步在大厝里,凝视着大厝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心里感觉格外亲切,也格外充实。




退潮建黄楼 涨潮建红楼
两栋侨房,一栋秀气一栋粗犷,截然不同的风格,却出自同一师傅之手,而且还是同一时间所造。距离黄楼不远处的西滨南路200号,即为红楼所在,是旅居缅甸华侨陈荣源、陈荣耀所建。
只见房子主楼为平面呈“凸”字形的二层红砖欧式建筑,楼前有庭院,开设左、右及后面三门;院内东侧建有二层附楼,有天桥与主楼相连,抗日战争时炸毁上层,现只保留下层,改建为马鞍脊硬山顶古厝式屋顶。而陈荣源也不幸死于轰炸中。如今房子,由其孙子陈秋生看管。
不管是黄楼、红楼抑或安居楼,其共同之处在于既有闽南风格,以本地的土、木、石、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又增加了“洋味”,采用钢筋、水泥、金属、釉面砖等舶来品。房屋装饰上既有闽南地区常见的木刻、石雕、泥塑,又有南洋风格的花纹、图案等。
安居楼在建造中包含了不同的中西建筑元素,例如:布局上模仿古民居三合院,楼顶为古民居的马鞍脊;廊道墙面和天花板装饰彩色的几何形砖绘图案;古希腊式廊柱上饰有灰塑楹联;在西式拱形窗套和窗楣内装饰着彩塑的古装仕女、高士人物;楼顶山头正中有灰塑和交趾陶“麻姑献寿”传统图案,两侧站立裹着头巾的古印度锡克卫兵,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西洋建筑与闽南传统民居相结合的建筑风格。
虽然原本精致的雕花装饰已破败,但红色的砖墙依旧鲜艳。建筑正中央的“安居”二字历久弥新,在阳光下,异常耀眼。屋主陈主意的儿子陈泰山、陈泰河也不时从缅甸回到这里来走走看看。


徜徉西滨,眉目里看到的古码头、宗祠、红砖厝、侨楼,倾诉着让人似懂非懂的话语。这里的居民依然过着淳朴的生活。


安居楼是旅居缅甸华侨陈主意于1933年建的,但他未曾在这里住过。据陈主意的亲属陈国忠介绍,根据父亲的讲述,建房子是奶奶一手经办的。当年陈主意寄了一大笔钱回来,陈国忠的奶奶多次从西滨坐船到厦门,一点点地将钱从银行取出。


一直以来,安居楼都是陈主意的兄弟姐妹在住。一直到2012年,陈国忠父亲去世后,房子才闲置下来。如今房子免费提供给外来务工人员,一方面可以帮忙顾房子,一方面能帮忙打扫,用陈国忠的话来说,房子有人气,才不会旧得快。
陈国忠说,房子修复很多次,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63年。那年春季,南风天,由于屋顶漏雨加上有些木头蛀掉,父亲专门请南安师傅大修一番,而原来楼顶的“八卦亭”也在这次修缮中被改成了四角亭。
仔细端详房子门窗,在悠悠岁月的夹层里,还有如此木质得到保存与延续,丝毫不见岁月印记,这着实归功于坚持保护修复的后人们。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与这样的老宅有着相同的呼吸节奏,木质中渗透着自己成长的记忆,也牵系祖先的脉息,存储着祖先们的生活细节,愈久愈珍贵。



徜徉西滨,眉目里看到的古码头、宗祠、红砖厝、侨楼,倾诉着让人似懂非懂的话语。这里的居民依然过着淳朴的生活。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