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讲好古城故事 弘扬闽南文化 漳州古城与闽台文化论坛漳州开幕

来源: 2021-06-29 15:09

文/《台海》杂志记者 刘舒萍 图/李晋泰

5月22日,漳州古城与闽台文化论坛在漳州古城向阳剧场开幕。


5月22日至23日,漳州古城与闽台文化论坛在漳州古城老街区举办。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福建省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张镇雄,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总经理刘革生,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伟泽,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珊珊,漳州市副市长吴卫红,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龙海,福建省质监局原纪检组长陈春禹,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易洲,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杨明元,厦门市海沧区政协副主席陆晓红,厦门市书院协会会长封斌林,厦门市诚信促进会副会长林起,以及两岸知名专家学者和省内外各界热心人士等200人参加论坛。与会嘉宾一同触摸城市记忆、感知历史文化,切磋研讨,共谋发展。

开幕式上,汪毅夫作《漳州学者研究闽台文化的成绩》书面发言,中国国民党前代理主席、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林政则作视频致辞,林晓峰、刘革生、吴卫红、张龙海、曾凡沛、陆晓红、封斌林、郭之仪等进行现场致辞、讲话、发言。

论坛由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漳州市文旅局、漳州城投集团主办,由漳州市委台港澳办公室、闽南师大闽南文化研究院、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等协办。

本次活动为期两天,22日,论坛举行一场主旨报告;23日,分组举行三场主题研讨报告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漳州古城保护与活化”“漳州古城与闽台文化”“漳州古城与文旅融合”等相关议题交流分享各自看法,提出了许多有深度、有见解、有价值的观点。本刊整理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汪毅夫:

漳州学者热衷闽台文化研究

说起近百年来漳州学者研究闽台文化的成绩,首先当推林语堂1926年在厦门大学发表的《〈平闽十八洞〉所载古迹》和演讲的《闽粤方言之来源》(据《厦大周报》记载,有台湾人专程来校听讲)。由此肇其端,叶国庆在许地山指导下,于1931年完成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平闽十八洞〉研究》,另有《闽南方言与十五音》发表于《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85期(林语堂演讲稿《闽粤方言之来源》发表于同期)。叶国庆从此以台文化为其毕生研究方向之一,并曾创办《嘘风》月刊,致力于推动闽台文化研究。许地山的另一学生薛澄清也是漳州人,许地山为其译著《天地会》撰序,谓:“天地会在福建、台湾用本名”,天地会在闽、台两地曾有较大的影响力,是闽台文化研究的选题。

许地山编辑的《窥园留草》、撰写的《窥园先生诗传》、创作的闽南儿童故事等,也是闽台文化研究的重要成绩。同林语堂及其《〈平闽十八洞〉所载古迹》《闽粤方言之来源》一样,黄仲琴及其《仙都之蓄奴》和《汰溪古文》,对后起的研究和研究者也有开拓和首创的意义。黄仲琴还有《泉州谈荟》《闽南之回教》《漳州与长崎之交通》等文至今仍然受到学界关注。漳州学者翁国梁研究闽台文化的成绩相当可观,有《福建几种特异民族》《漳州特产水仙花的传说》《漳州荔枝考》《福建番薯考》《闽南两种唐代的石刻》《历代福建画家》《闽南粤北谜语之相似问题》等论文和论著。

林语堂、黄仲琴、许地山、叶国庆、薛澄清、翁国梁等人开创的漳州学者研究闽台文化的学术风气百年不衰,近年尤盛。从刘子民《寻根揽胜漳州府》(1990)开始,热衷于闽台文化研究的漳州学者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不断推出研究成果,丰富和提升了闽台文化研究的成绩和水平。本次论坛将是一个展示、检阅和证明。


林政则:

增加闽台文化渊源的追溯

漳州居于闽南地区,跟台湾的渊源非常深,福建先民在三百多年来,移民到台湾非常的多,他们渡过台湾海峡,即黑水沟,到台湾各地开垦土地,在那里安身立命。可以说闽南人到台湾的相关文化,源远流长一脉传承。

闽南文化,可以说是跟着移民一起到台湾来,从我们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以及语言、文字这四个方向来看,闽南文化可以说是互相传承下来,非常的特别。

我在这里很感谢举办这种闽台文化论坛,可以增加闽台文化渊源的追溯,非常有意义!


林晓峰:

多元古城需要被共同呵护

漳州古城是一座文化古城,它是朱子理学南传的重镇,亦是培育闽台文学的百花园,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宝盆。

漳州古城是一座红色古城,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龙汀省人民政府旧址、彭冲领导的芗潮剧社旧址等星罗分布其间。红色古城在今天也闪烁着闪亮的红色光芒,如“时代楷模、漳州110精神”、“女排精神”等。

漳州古城是一座侨台古城,这里有“公车上书”第一人、清代台湾最后一名进士汪春源的故居;有与两岸文缘相袭的漳州文庙,承载着两岸佛教神缘寄托的东西桥亭;有在台湾光复节前夕正式命名的台湾街、澎湖路;这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简大狮避难所”,向我们娓娓讲述着这位台湾抗日英雄可歌可泣的斗争经过;这里还有中西合璧的南洋建筑群落,天益寿老药店、万圆钱庄、金可行鞋庄等诸多老字号,见证着漳州对外开放和贸易交流的繁华变迁。

漳州古城是一座需要被呵护的古城,她的现状与未来呼唤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保护,我提四点建议。第一,总结优良经验,拓展提升品质;第二,不忘过去的教训,不留历史遗憾;第三,加大资源整合,串连文化珍宝;第四,构建共同记忆,推进两岸融合。


戴志坚:

台湾古建筑的漳州情缘

据现有族谱记载,明清时期漳州各县100多个姓氏中,有90多个姓氏的人迁往台湾,有的甚至是一村一族几百人同时迁入台湾。

当入台移民事业有成、家族兴旺之后,都把聘请大陆师傅为自家建屋看为极其荣耀之事。不仅许多深宅大院完全模仿闽南民居,而且兴建寺庙或富商地主大宅的建筑材料(木材、石材、砖瓦等)大多是从闽南运送来的,早期有些石雕甚至是在大陆雕好之后再运到台湾安装。在清朝同、光年间至民国初年,台湾几乎所有的匠师都来自大陆,被称为“唐山师傅”。福建系统的主要来自漳州、泉州,广东系统的来自潮州、汕头及大埔一带。许多大陆的匠师在台湾定居下来继续从事建筑,并将他们的手艺向下延续,逐渐形成今日台湾的传统建筑体系。即使日本人占领台湾后仍有不少漳、泉名匠师应聘抵台,亲自施工或授徒,其中名气最大的是惠安溪底村的泉州派大木匠师王益顺和南靖县籍的漳州派大木匠师陈应彬。


陈耕:

厦漳泉送王船各有特色

2020年12月17日,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正式成为我国第42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联合申报时,我们也把漳州的“送王船”列进来。泉州和厦门的“送王船”都是发生在海边,漳州九龙江独具特色——整个流程完全在水上完成,在闽南的母亲河九龙江上进行,是把王船架在船上,巡着九龙江去“送王船”,非常独特。

这一次申遗顺利通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对“送王船”做了一个重新的解读——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我们闽南申报的“送王船”,与北方、福州的送瘟王不一样。闽南“送王船”民间传说起于明初洪武年间的海禁时期。为了鼓舞自己和子孙后代走向海洋的勇气和信心,为了慰藉死难家属的心灵与精神,闽南人创造了祭祀不幸葬身海洋者的大型仪式“送王船”,这一习俗也随着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的海上贸易与迁徙,于17至20世纪传播至台湾地区和东南亚。


林德荣:

地道的小吃 古老的吆喝

漳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漳州小吃传承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料资源,风味小吃品种繁多,有8大类250余种之多。难怪闽南有“玩在苏二州、吃在福建漳州”的民谚流传。漳州市各县、区的小吃各异,富有特色。

原闽南一带的小吃像珍珠一样藏在寻常巷陌。独特的工艺,古朴的店面装潢,古老的吆喝,纯正的口味,地道的俗语,构成独到的闽南风味小吃画卷。

漳州小吃要发展和壮大,就必须保留自己原有的特色并用心做美食,在保留基础上也应该做到推陈出新,同时也要把属于自己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来。


连心豪:

习益宫联缘港澳地区、东南亚

     漳州官园习益宫相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位于芗城区丹霞路悦华西边7幢后。从地理位置来说,这个地方可能超出狭义的漳州城,若从广义来讲,我觉得还可以。

习益宫亦称禅师公庙,原址在漳州城东官园社,二进,外表看是一座宫庙,宫内主祀池王爷神像。

民俗农历六月十八日为池王爷寿诞日,十月初四为池王爷归神日,官园八乡信众举行盛大祭典。习益宫分香分灵到漳属各县和台港澳地区以及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地。1993年《修建官园习益祖宫立功德碑》记载,台湾彰化池安坛、天宝宫、屏东五龙堂、高雄公德宫、开封府、台中永顺宫、云林广兴宫、太子亭、宜兰开山宫、群勇八队、登科洲王爷庙等11家宫庙暨台胞93人,进行捐款。


郑道聪  周芷茹:

工艺美食是最佳助力

若从漳州古城的文化资源来分析,工艺与美食无疑是推动建设创意城市的最佳项目。

在地文化会因地域性的条件差异,孕育出当地特有文化特征。要进一步形塑漳州古城象征性的经济(工艺及美食),作为具有延续地方传统文化与凝聚社群共识、领域感、认同感等功能的载体,要创造别人无法复制的特色,体现“漳州味”。一方面,引入商业资本,融入文化创意,借此激活旧城的产业体质改造与更新;另一方面,开发利用历史建筑、公有闲置空间等带有“城市记忆”的场所;再次,可引进台湾社区营造团队陪伴机制,导入文化与艺术介入都市空间改造。


张长水:

革命与涉台载体的活化

我所指的漳州古城,大致在漳州府衙和漳州文庙以西部分,位于振成巷、新华西路两条相对平行街巷的区块内。

该片区的文物建筑聚群,极具涉台价值和革命意义。这么小的地方留下许多与近现代革命及涉台关联的人、事、物,是个不可多得的爱国爱党的近现代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于如何整合革命历史资源,要全面谋划“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现代新媒体和展陈平台系统,做好展示活化利用,激活民众参与,在保护文物建筑的同时,发挥爱国、爱党、爱民优良传统,续革命基因,维系过去与现在、漳州与台湾两地同胞的情谊,贯彻落实国家对革命文物要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的精神。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