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123.8万:两岸物流最佳中转站

来源: 2021-07-08 22:37

海峡两岸直航定期航线客货滚装轮“中远之星”。



物流运输,是两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厦门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先进的港口条件,成为了两岸物流中转的最佳地点。从1997年4月19日,“盛达”号集装箱船从厦门港海天码头起航开赴台湾高雄港,到2017年,台厦欧线路实现“海铁联运”,再到2020年,新的“金门-刘五店-大嶝”对台航线正式开航。厦门对台货物运输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特别是在对台海运上,厦门多项并举,优化两岸物流通道,不断探索和完善对台优质通关举措,让对台海运快件真正“快”起来。2020年,厦台海运快件物流共出运货物123.8万件,进口台湾水果连续13年保持大陆最大进口口岸地位。

凭借特殊的对台区位优势,致力发挥窗口作用,厦门在探索对台货物运输的道路上敢于先行先试,为推动两岸货物往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积极尝试厦台直接贸易货物运输

说起厦台之间的贸易货物往来,时间就要回到1997年4月19日,那一天,“盛达”号集装箱船从厦门港海天码头起航开赴台湾高雄港,为两岸近半个世纪互无商船往来的历史划上了句号,翻开两岸航运崭新的一页。1998年,开通了厦门—香港/日本石垣—台湾“两岸三地”航线,服务两岸直接贸易货物运输,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发展。

2008年11月,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了《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国家邮政局出台《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2011-2015)》,为这一业务的开展描绘了蓝图,而厦门正是蓝图之上最关键的节点。厦门港发挥地缘优势,率先开通对台海上直航运输业务。

2011年6月,两岸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整合两岸快递业务服务资源,加速快递业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两岸快递业深度对接,提供十分有利的机遇。此时,又是厦门首先尝试两岸海上运输。2012年3月,厦门以“中远之星”客货滚装船为平台,完成“厦门—台湾”海峡两岸海运快件双向运营的初步尝试。但由于当时两岸条件的不成熟,两岸海运快件最终未能实现。

到了2013年,台湾方面鉴于业界迫切需求,完成了海运快件的有关法条修改意见,指定台北港、安平港作为发展海运快递专区,并着手设计更加快捷的通关制度。厦门象屿集团、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也分别与台湾吉时国际航运股份公司、台湾港务公司多次对接、协调,并达成初步方案。

在此背景下,在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市商务局会同相关部门积极与海关总署沟通,及时汇报我市具备的优势与开通厦台海运快件对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带动两岸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争取海关总署批准厦门开展厦台海运快件业务。

2014年2月,海关总署批准同意对台地理优势明显的厦门市试点开展对台海运快件业务,厦门也成为大陆首个获准经营两岸海运快件业务的城市。

同年7月30日,满载首单海运快件的“中远之星”客滚船从台湾台中港鸣笛起航,并于当天上午抵达厦门邮轮码头,两岸快件由此踏上实惠、快捷的“海运之旅”。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教授吴崇伯指出,相比航空运输,海运快件具备四大优势。一是快,快速客滚轮单程仅需4小时左右,与空运实际用时相差无几。二是省,比空运降低成本40%左右,比普通海运省时。三是全,厦台快速客滚船可全天候对开。四是好,在发达的厦门现代化物流基础上,台货来厦基本可实现72小时内到达大陆全境县级城市、4天内覆盖两岸全境。

 

1997年4月19日,“盛达”号集装箱船从厦门港海天码头起航开赴台湾高雄港,为两岸近半个世纪互无商船往来的历史划上了句号,翻开两岸航运崭新的一页。


对台海运快件常态化运营

有了首单的成功,厦门与台湾之间的海运快件更加顺畅起来。

2015年7月2日,首批出口目的地为台北港快递货物专区的两岸海运快件,搭乘海峡两岸直航定期航线客货滚装轮“中远之星”号离开福建省厦门港,标志着厦门与台湾海运快件实现双向运营,实现了台北港快递货物专区和厦门海运快件及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双向对接。

本次两岸海运快件专区双向运营的路线为“台北港—基隆港—厦门港”,厦门港作为直航台湾时间最短的大陆港口之一,“中远之星”利用夜间直航运输台湾,夕发朝至,海运快件由基隆转运至台北快递专区通关,进一步提升厦台海运快件竞争力。

厦门海关副关长王天舒向记者介绍,从2015年开始,为最大化发挥对台海运快件“海运价格、空运时效”的优势,厦门海关为该业务提供一系列通关便利服务措施:如实施离港最后装载、靠港最先卸货方式,设立专门通关窗口,全面推广无纸化通关作业,采用电子关锁移场至厦门进出境快件监管中心清关,做到货物实时验放,让对台海运快件真正“快”起来。

到了2016年,厦门海关再次改进服务,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放开海运快件运输工具和停靠码头限制,即允许两岸直航船舶作为承载海运快件运输工具,靠泊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内满足海关监管要求码头。与此同时,针对两地直航航次紧张且短期难以增加的现状,厦门海关还建议相关企业以金门为“跳板”,以转关换船的方式成功增加运力,大幅提高海运快件航线密度与通关时效。

“2018年之后,厦门对台海运快件有了一个大幅度的提高,一方面是因为经过市场培育,厦门的对台海运快件货源已相对稳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厦门地方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海关等部门实施快件运营企业分类管理、完善快件通关管理系统查验记录回写功能等便利通关措施。”王天舒表示,相较以往两岸快件主要由航空运输,开通海运快件后,由于成本只有航空运输六成左右,不但给两岸民众带来便利,也为台湾商品打开通过网络进军大陆市场的渠道。

2020年11月,台湾籍货轮“辑薪”号于10日运载货物抵达厦门刘五店南部港区的海翔码头,标志着“金门-刘五店-大嶝”对台航线正式开航。该航线开通,意味着大嶝市场对台进口线路扩展至四条,同时也为大嶝市场及厦金两地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一条成本低、时效快的常态化运营物流通道,满足了海运快件及跨境电商业务的时效要求,大大降低了大嶝进境商品物流成本。

 厦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



满载台湾水果的货柜抵达厦门同益码头,准备从这里销往大陆各地。

2020年11月,台湾籍货轮“辑薪”号于10日运载货物抵达厦门刘五店南部港区的海翔码头,标志着“金门-刘五店-大嶝”对台航线正式开航。


缩减台湾水果通关时间

作为大陆最大的台湾水果进口集散地,逾七成的台湾水果都是在厦门口岸进境,每天,各种味美价优的台湾水果源源不断地从台湾运到这里后,当日便可飞赴大江南北,摆上各地市场的货架。而水果运输,也是厦台货物运输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同益码头是厦门市政府指定的台湾水果及农副产品进口口岸,在这里,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台湾农产品通关,销往大陆各省市。“厦门是台湾水果‘登陆’的第一站,也是最便捷的一站。早上在台湾摘的水果,当天下午就可以装上货船,第二天就可以抵达厦门口岸,快捷又方便。”从事台湾水果进口十多年的台湾农业整合行销发展协会厦门办事处主任温仁德告诉记者,厦门得天独厚的对台区位优势以及便捷的通关服务保障,拉近了两岸距离,助推了经贸合作,也使得台湾水果和水产品在大陆遍地开花。

“厦门口岸是台湾水果输大陆最大口岸,厦门海关针对台湾水果货船普遍靠岸时间较晚及生鲜产品对通关时效要求较高的特点,积极采取多项实效措施保障安全与便利通关并举,推进进口台湾水果贸易可持续发展。”厦门海关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了更好地帮助台湾产品便捷地进入大陆,从2015年开始,厦门海关就不断探索和完善对台优质通关举措:包括设置“台湾农产品专用窗口”、“科长值班台”和“预约加班窗口”,全面实行提前申报、全天候通关;开通“绿色通道”,针对台湾进口产品原产地证、价格等方面存在异议的,允许企业担保提货;率先将台湾水果纳入关检“监管互认”等改革举措。并将台湾水果和水产品优先列入“一次查验”目录,缩短通关时间,实现台湾农产品到港“零滞留”。“也正因为有了便捷通关措施,台湾的农产品才愿意从厦门口岸登陆。”

 

2017年11月6日,“中远之星”轮从台湾运来的货柜抵达厦门,搭中欧班列直达欧洲,成功开辟台厦欧海铁货运新通道。


台厦欧线路实现“海铁联运”

除了海上运输,陆上运输也是台湾与厦门,甚至与大陆其他城市之间货物往来的一个便捷通道。

2015年中欧(厦门)班列正式开通,2016年,在中欧(厦门)班列的基础上,开辟台厦欧线路,并常态化运营,2017年,台厦欧线路实现“海铁联运”。

“对两岸物流业来说,无论是两岸客货滚装航线还是中欧班列,在时效性与经济性上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强强联手能够发挥更大的功效。”厦门国际班列公司总经理吴云波向记者介绍,“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台湾货物经由中远之星运往厦门,再搭载中欧班列发往欧洲,仅需3周时间,对比传统海运需31-40天,可节省一半时间,费用仅为空运的1/5,非常适合高货值且对运输时效要求较高的货物。”

海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台商蔡荣建表示,自己在厦门也有分公司,之前在两岸定点直航的时候,一般是大陆收货到台湾,再和台湾货物合拼柜发往欧洲。现在有了中欧班列,就可以把台湾地区的货由中远之星承载汇聚到厦门,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货也可以选择最快的船期来厦门,在厦门拼箱,然后通过中欧班列运送到欧洲。“如果按照以前的做法,从亚洲各地集中到台湾,再从台湾运出去都是走海运,成本虽低但是时间较长。而采用了台厦欧海铁联运模式之后,成本会稍微高一点,但是时间会比较快。‘时间就是金钱’。”蔡荣建说。

2019年6月27日,一个40尺货柜搭乘“中远之星”轮从台中抵达厦门,并转乘中欧班列(中俄建发专列),于6月30日启程前往莫斯科。这是厦台客货滚装航线首次携手中欧(厦门)班列将台湾货物经厦门发往俄罗斯,打通一条新的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

吴云波表示,6月的这次联运涉及海、铁、陆多种物流方式,抵达厦门后还需要在自贸片区内进行进出关区操作,有“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特点。在全流程中,厦门邮轮港海关、铁路等部门靠前服务,充分发挥“单一窗口”等便捷模式推动效率最大化,真正实现“海丝”与“陆丝”在厦无缝衔接。而在成功运作首单货物后,多方还将持续优化、推广这一新通道,满足台湾货物赴欧的运输“刚需”,为中欧班列赢得新的货源市场。

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多年来,厦门通过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积极推进铁路、公路、水路等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服务的对接与提升,成为了两岸最便捷往来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