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出砖入石 琴瑟和鸣 多位台胞获评非遗传承人

来源: 2021-09-29 09:54

文 / 《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流传于闽台两地的传统文化当中,很多都是同根同源,两地也分别以不同形式去进行保护和传承,传承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当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才能更好地推动文化的传承。福建省鼓励台胞参与非遗传承人的评选,既是促进文化传承,也是对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肯定。



一水之隔的福建与台湾之间的渊源始于宋元,兴于明清,大批闽南籍移民历经险阻、穿越海峡抵达台湾时,那里还是一片崭新的土地。他们携家带口、拓荒开垦,令家族得以繁衍生息,同时推动了台湾的发展。至于他们从家乡带去的技艺、医术、信仰、文化以及生活习俗也如同种子一般,被播散在这片土地上,结出新的果实。这些非物质文化是两岸人民所共有的宝藏,同样造型的建筑、共同信奉的神明以及熟悉的方言,都印证了两岸之间的亲缘、文缘之密不可分。


台胞入选非遗的新举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世界各国之所以建立非物质遗产名录,不仅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脆弱性需要加以保护,更是因为其包含了不同文化中的生活价值、精神价值,也是生活在同一个文化地域里的人所共有的文化基因,以此寻求一种身份的认同,以及族群的凝聚力。

福建地区因其悠久的历史而发展出多样的文化,并且拥有众多体现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加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福建各地区陆续出台了不少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同时因为闽台两地之间的历史渊源,流传于台湾地区的许多传统文化,都与福建地区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福建地区的一些非遗传承人在前往台湾展演非遗技艺的过程中,发现台湾本地也有许多默默在传承相关非遗技艺的民间手艺人,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了解自己所继承的非遗技艺是源自福建哪些地区,也希望有机会能到这些非遗技艺的起源地进行交流。

在闽台两地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之际,“是否能面向台胞开放评选福建非遗传承人”的想法开始酝酿成形。2017年,在准备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时,首次有四位台籍传承人入选,最终师承福州西门派、被称为“台湾钮雕第一人”的台湾石雕大师廖德良成为首位获评福建省非遗传承人的台湾同胞。

2018年6月6日,第十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行,廖德良专程从台湾赶来领取了非遗传承人的证书,对此他表示很惊喜,认为这次获评是对自己传承闽台石雕技艺多年的一种肯定,他还表示将继续在台湾把这门技艺教授给年轻一代,让闽南石雕技艺继续发展下去。同时,论坛上推出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66条措施中,特别提到了“继续面向台湾同胞开展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选”。这都是基于闽台两地之间文化的源流与承袭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举措。

非遗南音台籍传承人卓圣翔作为“南音泥土计划”的传习老师之一,每逢周末到翔安欧厝教当地小朋友学南音。


保留传统与地域特色

 2020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了《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台湾同胞申请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支持福建省级传承人与台湾地区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合作和交流。在此条件下,不少传承非遗技艺并且长期活跃于两岸进行交流的台籍传承人进入了评选名单,尤其在一向与台湾交流密切的闽南地区,目前已经有7位往来于闽台两地传承、推广非遗文化的台胞获评省级或市级非遗传承人的称号,他们获评的非遗项目涉及不同领域,包括南音项目的林素梅、卓圣翔、罗纯祯,闽派古琴项目的陈雯,厦金宋江阵的吴腾达、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项目的陈荣文以及闽南方言吟诵项目的蔡金安。

这几位台籍非遗传承人早在获评之前,就长期往来闽台两地积极推广及传承闽南传统文化。至于他们入选的理由,与他们传习的非遗项目所展现的闽南文化中的不同面向息息相关。比如闽南方言吟诵的内核即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的闽南方言,其既保留了古汉语的部分语言系统,同时保存了闽南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正是因为有语言这一载体,文化才能更广泛地传播、发展开来,也因为能够使用同一种语言交流,闽台两地在文化、精神层面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蔡金安多年来坚持在两岸推广闽南语,也是希望能借此增进两岸的文化交流与认同。

对如今选择在厦门传习南音的林素梅而言,南音的魅力不仅在于保留了唐宋以来中原雅乐的古韵,更在于其随着闽南籍移民的迁徙而在台湾、东南亚等地进一步发展,并成为维系异乡的闽南族群与故乡之间的精神纽带。南音在海外的传播,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输出方式,在增强海外侨胞的文化凝聚力有着积极作用。她出生在马来西亚,在当地永春公所接触南音,成年后辗转到台湾进一步学习南音,之后选择落地厦门将南音教授给新一代。她的人生轨迹亦是南音从“走出去”到“走回来”的体现。



在龙人古琴文化村举行的琴歌表演。通过龙人古琴文化节,两岸众多古琴名家、学者以及古琴爱好者齐聚一堂交流琴艺。图/游斐渊



以非遗深化交流

不同地域流行的音乐一直受到当地地理环境和文化风俗的影响,古琴艺术在闽南同样也随着地域产生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闽派古琴的风格既“指法精细,旋律分明”,又不乏“八闽之激昂”。从音乐可窥见闽南的地域特质,也展现了闽南地区的文化、艺术生活。从小学习古琴的陈雯长期往返两岸,积极促进台湾与福建的古琴文化交流,闽派古琴流传到台湾,自然也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陈雯坚持将这些新内容传回福建闽南,希望两岸能在古琴的交流中“琴瑟和鸣”。

无论迁徙到何处,建造一个安身之所是生存的必要条件,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术正是千百年来闽南族群与外来文化相互借鉴、历经数次实践总结而成的智慧结晶。如今依然存在于闽台两地的那些传统闽南建筑,就是两岸亲缘最具体的证据之一,走近那些古厝,就能明白是哪些东西组成了闽南人的日常,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因此来自金门大木作世家的陈荣文一直在两岸寻找、培养新的传承人,尽管传统营造技法受到现代建筑的冲击,他依然坚持通过传统建筑和传承的技艺,推动两岸更深层的来往与交流。

同样坚持这一点的还有传承宋江阵的吴腾达。他在多年的研究走访中,了解这项传统表演形式是如何从闽南地区传播到台湾,其发展初衷是闽南族群为了抵御外敌、保卫家园,代代传承的武术与阵法,是自强不息、勇于抗争精神的体现,此后宋江阵逐渐转变为娱神娱乐的艺阵表演,成为闽南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并且两岸在各自发展中呈现了不同的形式,吴腾达因此还与翔安当地同样致力于推广宋江阵的林良菽结识,并连接起高雄与翔安之间长期性的宋江阵交流,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在复兴宋江阵的同时,也能再次连接起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

对这几位台籍非遗传承人而言,他们都是因为抱着对所传习的非遗项目的深厚感情而决定投身传承、推广的工作。正是在与台湾及闽南各地一些志同道合者的多次接触中,逐渐意识到传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们在两岸搭起了一座座文化交流之桥,希望两地能相互借鉴经验,共同培养新的传承者,以此构建闽台共同的文化记忆。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